1、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三重逻辑白 冰(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 1 4 1 2 2)摘 要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的自信,是对党的历史经验与理论创新的自信,也是对党的价值坚守与奋斗精神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对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剖析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生成的理论之基、实践之源和价值之轴,旨在为中国共产党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供科学阐释与合理支撑,也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增强历史自觉与精神动力。关键词 历史自信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
2、D 2 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2 8 0 3(2 0 2 3)0 1-0 0 1 0-0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坚定的历史自信是作为历史引领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国家、政党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既包含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的自信,对党的历史经验与理论创新的自信,也包含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价值坚守与奋斗精神的自信。2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对初心使命的不懈追
3、求。一、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之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发展与创新。“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3(P 5 3 9)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持续推进0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 0 2 3年第1期 收稿日期2 0 2 3-0 1-0 7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省市协作项目“无锡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2 2 X Z B 0 0 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
4、新时代高校渐进式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2 0 1 9 S J B 2 5 9)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白冰,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抓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4(P 3 5 5)早在1 9 2 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上,党就确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原则,阐明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发表的 发刊词 中,首次明确提出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
5、大工程,表明党对加强自身建设重要性的高度认知和行动自觉。延安整风运动作为党的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开创了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的伟大政治创举,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成功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
6、党”的认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到全方位加强。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存亡、盛衰兴废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给出了“人民监督”的第一个答案。经过党的百年奋斗与持续发展,特别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给出了“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人民监督、自我革命”,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都给出了精准的回答,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二)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发展的新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僵化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伴随社会主
7、义伟大实践的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的 认 识。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下,1 9 5 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新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先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一系列重要制度。此后,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惨痛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实现了新中
8、国历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经受住了世界陷入社会主义低潮的严峻考验,成功地把中国112 0 2 3年第1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 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并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
9、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发展动力理论等,深化了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精于审时定势,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必将成为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 4 2 2)。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深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认识。根
10、据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社会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主线和主要矛盾。随着对生产力重要因素认识的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科学判断,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随着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革中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对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11、国”“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方面的认识。在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趋势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阐明了人类社会形态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在现代化强国的实现途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拓展了全新途径、提供了全新选择。在全球人类的前途命运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为建设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包容发展的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四)专于“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2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 0 2 3年第1期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根、旺盛生长,还能持续不断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伟大旗帜。一百年来,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13、致力于改善民生、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真理标准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二、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实践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6(P 9)回望百年,中国共产
14、党团结带领人民聚焦中心工作、把准奋进方向、汇聚磅礴力量、创造外部条件,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全面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进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辉煌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提供了坚强的实践基础。(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扭转、中华民族存亡兴盛的逆转,归根结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是百年以来的伟大实践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也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
15、定历史自信。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五十多名党员、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发展到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7(P 6 3-6 4),也是全世界唯一连续执政超过7 0年且仍将长期执政的政党。是什么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既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历经了最为残酷的英勇斗争、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经受了严峻复杂的考验、战胜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通过武装革命和人民战争赢得执政,通过自我革命和伟大斗争保持长期执政;又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守为中国
16、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承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优秀品格。(二)以人民幸福为动力,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中国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尊严惨遭践踏、生活穷困潦312 0 2 3年第1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倒。在生灵涂炭、民生凋敝的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登上了历史舞台。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通过建立国营经济、实施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建设,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科教文卫体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其后,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行,党和国家遭受严重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及时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逐步改善民生,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方面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