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IMPLEMENT中国军转民8“建构”体现的价值主要在“国家认同”的建立、健全上“国家认同”即不断建构的结果。民众是否具有高度的国家认同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构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也是其初心和使命的内在要求,国家认同的建构也同样关乎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心。一、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简述(一)伟大建党精神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意义奠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百年奋斗历程的精
2、神支撑,也是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指引。“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就是秉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共产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如此,才能更好解决国家认同问题、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一个前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主线。我党从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贯穿起来都是我党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的表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我党百年来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斗争精神始终体现在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中;“对党忠诚、不负
3、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落脚点。忠诚于党的领导的同时要忠诚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认同的建构者应继续积极发挥其感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构国家认同的作用。(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价值引领途径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一,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者安之。”我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我党增强、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包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文化
4、认同促进国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与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锁心如 刘慧婷基金: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破解“赶考”命题(2022myky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加强新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21BKS184)摘要:国家认同建构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然存在,总结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国家认同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等。走向未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总结了新的经验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深化理论
5、认同;更加坚定党的核心领导,加强党的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夯实国家认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增强情感认同。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IMPLEMENT9式,逐渐成为民众国家认同建构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引导。涂尔干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是认同。3中国共产党在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中把为国家、为人民的“情感意识”转化成一种“情感认同”,以历史教育、情感教育等方式统一整个社会意识,增强民众对国家认同的社会心态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全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心理基础,从心理上产生认同、形成共同意识,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文化的认同、
6、增强了全民族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二、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立论依据国家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和作为国家建设重要力量的人民,共同构成了国家认同建构的三重架构。(一)中国共产党是国家认同建构的核心领导第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马克思发现社会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始终体现在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第一个为人民服务以及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坚强领导核心,自诞
7、生起就重视国家认同问题,这是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最突出的就是其在国家认同建设具体实践中“首当其冲”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认同建构”的良性循环。(二)国家是国家认同建构的必然结果第二,全体民众意志统一、团结一致的国家共同体是形成并建构国家认同的结果,国家认同是国家建设的一部分,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我国有 56 个民族,但“56 个民族”不是简单的总和“应当在包含、不限于并超越族群认同的国家民族及其认同建构的意义上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建构国家认同是更加坚定的民族自信过程,
8、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需要增强国家认同,这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稳定、团结的必要条件;国家认同也是软实力的体现,培养民众对国家的热爱、拥护和忠诚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执政党不断追求的目标,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不同民族的“国家情怀、意识、责任”的认同培育建构显得尤为重要。(三)人民是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依靠第三,“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我党自成立就以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全为价值取向,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对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最大政治亮点,它是我党为维护人民利益和竭力服务人民理论价值的依靠,也是我党在谋求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实践价值的依靠。国家认同建构中,各族人
9、民的认同程度与情感成长漫长,国家认同关乎国家的完整统一,也是民众对政治共同体、民主政治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认同和理解,它所体现出来的其实就是民众不同的社会心态、观念或想法,即“大多情况下 identity都是构建起来的。人们在程度不同的压力、诱因或自由选择情况下决定自己的identity。”7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支持过程,也是一种情感认同的表达,推动着民众群体的行为取向,决定、影响“国家认同”的效果。三、中国共产党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价值意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全方面统筹发展,各方面不断进步,面临新的国情、世情、党情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庞大国际背景,“国家认同建构”中国共产
10、党的作用仍需重视。(一)在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把优秀的文化、思想、道德继承并不断发展下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最鲜明的例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8需坚持、相信马克思主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建党历程我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家认同的现实相结合,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理论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全社会成员,不断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实现从心理上的认同到行动上认同的转化。建党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11、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中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国家建设要有党的领导,也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须发自内心去认同、认可并且亲身明白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充满信心,从理性上去认同,在情感上去归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解决国家认同问题、符合历史事实和更好的顺应未来国家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IMPLEMENT中国军转民10(二)在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9这是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的必然选择,“
12、谋幸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新时代我国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力量可以代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一穷二白”的中国走向社会主义,这都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政治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此时我国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之时
13、的新时代,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方面统筹发展,各方面不断进步。在国家认同建构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集体利益为主,始终坚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认同作为重点;与此同时,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这种“良性互动”使得民众的个人身份意识与政治共同体归属感同时进行,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人民有了明确的身份界定和安全的情感归属,进而加强国家认同的建构。四、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启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共产党每个实践探索时期的连续与创新都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价值经验。(一)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深化
14、理论认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以助力国家认同建构,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经历了三次“伟大飞跃”,从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新的飞跃,三次伟大飞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是需要坚持的,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10在建设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中,面对马克思主义我们需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前提,建党百年历程就是依据不同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用“真理性”的理论指导百年实践,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精神支撑与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15、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深化理论认知。(二)更加坚定党的核心领导,加强党的认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以助力国家认同建构,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建构国家认同要先认同、尊重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众对党的认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主线,我党能让全体人民勇于担当并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让全体人民有明确的爱国主义感,讲真情、合情理、生共情。“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1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只有它才能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是国家认同的建构者,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继续积极发挥其功用。“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至今,未有二
16、隆争重,二能长久者”,党的一百年奋斗和新中国七十多年取得的进步大发展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下,才会有“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现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美好局面。(三)始终坚守“中国道路自信”,夯实国家认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以助力国家认同建构,必须要走中国道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来的: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时期到美好生活新时代都是印证。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要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我国从“一穷二白”到“富起来”证明了中国的道路是有别于西方的并向现代文明前进的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意义感”的道路是党把人民“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12建构国家认同关键在于坚守“中国道路自信”、体现中国道路自立,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国家认同,才能更好更顺实现中国梦,这是目标、是导向。(四)不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引领,增强情感认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以助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