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生产运动:“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43707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生产运动:“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生产运动:“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生产运动:“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1/2023第0 4 期党史博采史林折枝在全面抗战阶段,由于日军的猬狂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压迫,敌后抗日根据地在1 9 4 1年前后面临着“绝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和打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最终实现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目标,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大生产运动的成功实践,为党领导抗日战争赢得最后胜利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历史镜鉴。大生产运动:“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文1 韩洪泉“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

2、后战场形势日益严峻。1 9 4 1 年至1 9 4 2 年,敌后抗日根据地迎来了经济上最为困难的时期。自1 9 4 1 年起,敌后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已经成为侵华日军的主要进攻对象。日本侵略者把单纯的军事占领扩大为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全面的殖民统治,在华北和华中大规模推行以“总力战”方针为指导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在1 9 4 1 年至1 9 4 2年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其中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至万人的“扫荡”达1 3 2 次,万人以上至7 万人的达2 7次。在根据地内,日军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3、疯狂抢夺人民群众的粮食、牲畜,烧毁房屋,制造无人区,许多根据地人畜不留,庐舍为墟。到1 9 4 2 年,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力由5 0 万人减少至4 0 万人左右,华北的平原地区相继由根据地变成游击区,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面临极大困难。在国民党方面,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的反共倾向明显增长,不断挑起反共摩擦,直至发动皖南事变这样亲痛仇快的事件。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日军、伪军、国民党军三方夹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根据地的严峻局面。他们还调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以断绝根据地

4、的一切外来援助。人祸之外,还有天灾。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自然灾害,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如陕甘宁边区自1 9 4 0 年至党史博采12023第0 4 期/5 2史林折枝1942年连续遭受水、旱、风、自然灾害的侵袭,仅1 9 4 0 年受灾面积就达4 0 0 多万亩,受灾人口达5 0 多万人。在根据地受到压迫、粮食大幅减产的同时,需要供应的人员却急剧增加。全国抗战爆发后,奔赴敌后战场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青年学生、党政机关和军事人员等越来越多,边区人口压力、经济压力日益增大。以脱离生产的人员为例,1 9 3 7 年陕甘宁边区仅有1 4 0 0 0 余人,1 9 3 9 年增加到4

5、 9 6 8 6 人,1 9 4 1 年已高达7 3 1 1 7人,占到边区总人口的5.3 7%。这无疑大大加重了边区的财政负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和抗日武装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困难,尤其是财政经济问题十分突出,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许多领导人和抗日将士的回忆中,1 9 4 1 年至1 9 4 2 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在1942年1 2 月分析敌后根据地经济财政困难时曾说,“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

6、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严重的困难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尤其是通过开展大生产运动,极大地缓解了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最终走出了困境,迎来了胜利。“统帅勤劳天下夸”“解放区呀么喵咳,大生产呀么咳,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嗪罗罗罗太,齐动员呀么咳!”这首当年创作的边区十唱(后来更名为军民大生产),生动地反映了大生产运动的历史场景。大生产运动首先是在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部队中开展的。1 9 4 0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推广到边区所有条件许可的部队,要求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1 9 4 1 年以后,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

7、,中央再次强调要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并作出全面部署,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生产运动的热潮。大生产运动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起来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高级干部,不但见微知著,及早部署和全程指导大生产运动,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参加劳动,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也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热情和革命斗志。毛泽东是大生产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早在1 9 3 9 年春困难形势刚刚露头的时候,他就向陕甘宁边区的军民发出了“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号召。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敌人的包围封锁面前,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

8、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东毛泽东亲笔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53/2023第0 4 期党史博采史林折枝同年6 月1 0 日,毛泽东又明确提出了“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其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撰写了一系列重要文献,有力指导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毛泽东还在杨家岭的窑洞前选了一块一亩有余的空地,亲自开荒种地。他在地里种上白菜、土豆、丝瓜等蔬菜,包括他喜欢吃的红辣椒,利用休息时间锄草、施肥、浇水,获得了不错的收成。毛泽东经常用这些劳动果实招待客人,并送给周围的同志和老乡。朱德于1 9 4 0 年5 月回

9、到延安后,也把很大的精力放在领导和参与大生产运动上来。他先后发表了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X完成边区1 9 4 1年度财政经济计划等文章,号召大家都来搞好生产。他亲自到延安各地考察后,提出由王震率第3 5 9 旅到南泥湾屯垦的建议并被中央采纳。他和身边的几个勤务员一起组成生产小组,在王家坪开了三亩地,种了十多种蔬菜,从前线回到延安的同志都喜欢到他那里打牙祭。在1 9 4 3 年1 1月举行的边区生产展览会上,展出了朱德亲手种植的一个大冬瓜。有一名干部看到后深受感动,当场写诗一首:“工余种菜又栽花,统帅勤劳天下夸。愿把此风扬四海,逢人先说大冬瓜。为了解决“穿”的问题,中央专门号召干部群众纺线。周恩来

10、虽然右臂受过伤,但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学习纺线。每当有人关心地问他受伤的手臂时,他总是说:“我这只手已经劳动成习惯了,疼痛一会儿就过去了。”任弼时尽管视力不好,但也克服困难带头纺纱,并把纺车搬到窑洞外面反复练习。有人以视力不好为由劝他,他回答说:“你没见陕北婆姨纺线时是咪着眼、哼着曲、拉着话转纺车的吗?看吧,我以后还要同你们竞赛呢!”1 9 4 3 年,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他们纺的线还被送到边区生产展览会上展出。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人的模范带头,成为鼓舞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力量。各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带头参加生产劳动,领导

11、广大军民艰苦奋斗、发展经济,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热潮。1 9 4 3年1 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对2 2 位领导经济工作、抓大生产运动成绩卓著的干部给予奖励,毛泽东在他们的奖状上一一题词鼓励。比如给第3 5 9 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的题词是“有创造精神”,给第3 5 9 旅7 1 7团原政委晏福生的题词是“坚决执行屯田政策”,给延安县委书记王丕年和县长刘秉温的题词是“善于领导群众”,给关中分区书记习仲勋的题词是“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三五九旅是模范”“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遍地是牛羊。”“又

12、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在大生产运动中,人民军队走在了前列,尤其是第3 5 9 旅开发南泥湾,更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佳话。上面所引的经典歌曲南泥湾歌词,就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1941年初,党中央命令八路军第3 5 9 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全体官兵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分批由绥德警备区开赴南泥湾,遵照毛泽东“一把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示,在多年荒芜、人烟稀少的南泥湾扎下根来。在生产资金缺乏和生产工具缺少的困难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逐步把荒?落后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到1 9 4 3 年,全旅生产的粮食全部自给。1 9 4 4 年,

13、开始向边区政府上缴粮食。第3 5 9 旅在南泥湾屯垦期间,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刷新纪录。1 9 4 1年,因耽误农时和缺乏经验,当年开荒1.1 2 万亩,但只产粮1 2 0 0 石。1942年,开荒2.6 8 万亩,产粮3 0 5 0石。1 9 4 3 年,初步做到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1 9 4 4 年,开荒达到2 6.1 万亩,产粮3.7 万石,在粮食、经费自给的基础上,还积存了一年的储备粮,做到了“耕一余一”(即耕种一年庄稼,除消耗外,可剩余一年吃的粮食),而且向边区上缴公粮1 万多石。第3 5 9 旅在南泥湾屯垦的几年里,还挖了窑洞1 0 4 8 余孔,建起6 0 2 间平房和

14、1 座大礼堂、2 座小礼堂,置办农具、家具1 万多件,下了厚实的革命家底。在创造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第3 5 9 旅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南泥湾精神。在生产过程中,上自王震等旅首长,下至勤务兵和炊事员,全都编入生产小组,一齐参加劳动,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一位到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由衰感叹:“王旅长的双手像他的部下一样,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参加劳动,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他在一次会议上深情地表扬了第7 1 8团团长陈宗尧和政委左齐:“陈宗尧同志是八路军的团长,他率领全团走几百里路去背米,他不骑马,自己背米,马也背米,全团指战员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人人精神百倍,无一个开小差。左

15、齐同志是该团政治委员,他在战争中失去一只手,开荒时他拿不起锄头,但在营里替战士们做饭,挑上山去给战士们吃,使得战士们感动党史博采/2 0 2 3 第0 4 期/5 4史林折枝359旅在南泥湾开荒。到不可名状。”毛泽东号召全体党的干部“学习这两位同志的精神,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会胜利”。1942年9 月9 日,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向各抗日根据地推广第3 5 9 旅的经验。毛泽东、朱德等多次亲赴南泥湾考察,给第3 5 9 旅官兵及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以极大的鼓舞。朱德还专门作游南泥湾诗一首,其中写道:“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

16、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薰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一同考察南泥湾的吴玉章也作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一首,其中称赞王震和八路军官兵:“公率健儿来,荒地次第开。非徒益军饷,也在育英才。高度评价了南泥湾军垦的历史意义。“从来未有的奇迹”以第3 5 9 旅南泥湾屯垦为代表的大生产运动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一个缩影。随着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财政状况有了极大改观,边区军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对此,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们要“感谢”那些封锁我们的人们,因为封锁这件事,除了它的消极的坏处一方面之外,还产生了积极的一方面,那就是促使我们下决心自己动手,而其结果居然达到了克服困难的目的,学得了经营经济事业的经验。他还称赞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我们可以从数据的变化来考察大生产运动所创造的历史奇迹。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 9 4 1 年,边区的机关、学校、部队通过生产,解决了所需经费的7 0%;1 9 4 2 年,部队和地方政府的经费完全由自己解决。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陕甘宁边区政府贯彻以农业为主发展经济的方针,于1 9 4 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