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路径探索.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4396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路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路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路径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 0 2 3年1月 第4 1卷 第1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f e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a n.2 0 2 3 V o l.4 1N o.1 收稿日期2 0 2 2-1 1-2 6 基金项目安徽省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云计算与大数据”(2 0 2 2 s z s f k c 1 0 4)作者简介张家精(1 9 7 7),男,安徽霍邱人,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人才评价、高教发展;冯绍杰(1 9 6 5),男,安徽东至人,工学博士,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

2、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科建设、高教发展;刘沁雪(1 9 9 1),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长,研究方向:学科建设、高教发展;张淼(1 9 8 6),男,河南项城人,工学博士,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科建设、高教发展;殷诗琦(1 9 9 4),女,安徽颍上人,安徽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科长,研究方向:学科建设、高教发展。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路径探索张家精1,3,冯绍杰2,3,刘沁雪3,张淼3,4,殷诗琦3(1.安徽建筑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 3 0 6 0 1;2.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与化

3、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 3 0 6 0 1;3.安徽建筑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2 3 0 6 0 1;4.安徽建筑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 3 0 6 0 1)摘 要针对地方高校学科整体水平较低、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建设经费有限和运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方案。在研究高峰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其他学科自身发展的态势,实现重点学科突破与整体学科水平提升。同时,辅以学科平台共享、学科建设运行、成效分类评价等机制,激活学科建设活力,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关键词有组织学科建设

4、;地方高校;学科交叉;高峰学科;分类评价 中图分类号G 6 4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2 2 7 3(2 0 2 3)0 1-0 1 1 4-0 5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2 0 1 5年,国务院印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和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2。为加快安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安徽省“十四五”教

5、育事业发展规划3提出实施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在基础前沿领域、国家及区域重点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组建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各高校纷纷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谋划,优化学科布局,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然而,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还存在着学科整体水平较低、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建设经费有限和运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学科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学科交叉是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间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为解决“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2 0 2 2年1月,教育部、

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4,指出要以问题为中心,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创新交叉融合机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 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 0 2 22 0 2 5年)5,提出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实施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培育计划,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方式。2 0 2 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6指出,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

7、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学科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源泉,高校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组织行为,需要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布局,促进各学科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从贯彻执行学科交叉政策精神的具体实践角度,探索实现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路径。411一、基于学科交叉的学科建设研究与实践针对学科交叉,国内外学者和高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践,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国外一些著名高校探索采用学科交叉方法进行学科建设。2 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的伍德沃斯将“学科交叉”定义为“跨学科”并被普遍接受7。斯坦福大学以制度创新促进学科、院系间的交叉融合,规范学科交叉规划和机构设置,沉积并形成

8、气候环境、物理材料、文化经济等交叉学科8。牛津大学的学院独立于教学科研,设立各专业学生社区组织,通过跨学院的学部进行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为学科交叉提供土壤和环境9。麻省理工学院以雷达研究实验室等7 0多个各类跨学科研究机构为载体研究学科的融合交叉,证明学科交叉是高效的成果产出模式1 0。为鼓励学科交叉,密歇根大学探索交叉学科教师评价,实施双聘制度,使教师能同时受聘相关学科单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评审委员会对双聘教师学科交叉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1 1。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也进行了学科交叉的尝试。北京师范大学强化基础学科,分析学科交叉融合典型案例,凝练以基础学科

9、为主导的学科交叉融合中人才培养、科研平台、资源配置等关键要素,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改革创新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1 2。中国地质大学设立大气科学专业,使天气学与水文地质灾害学科交叉,推动大气科学向下游应用延伸,应用于国家防灾减灾,使气候学和地球化学、沉积学、地球生物学等交叉,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演化和生命过程,服务于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1 3。国内一些学者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分析学科交叉的动力、障碍、特点,得出学科交叉的机理、路径。刘献君1 4提出未来学科建设要实现过程融合,以学校主体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根据国家需求选择前沿学科和方向,融合相关学科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创新学术建制,建立矩阵式学术

10、组织制度,建设开放、多元的学科文化。范涛1 5等认为学科交叉要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秉承特色发展理念,创新学科组织形式,构建有效体制机制。袁广林1 6认为学科交叉是原始创新成果的生成之源,研究领域是原始创新成果的生发之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学科交叉及其产生的研究领域,提出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科交叉研究的体制机制,聚焦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研究领域建设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肖文红1 7认为学科交叉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面对单一学科发展理念固化、学科组织发展相对滞后、研究人才匮乏等学科交叉困境,提出树立正向的学科交叉理念、组建高效有序的学科组织、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措施。以上研究和

11、实践结果表明,学科交叉有利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科间协同发展。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与中央部属高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研创新能力、学校管理机制等学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目标设定与学校实际不相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竞争非常激烈,在基础和各种资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大多数地方高校能保持现有排名已是不易,却急于追求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与学校自身实际不相符,不利于学校的发展。还有些学校一味抱怨自身基础薄弱、建设资源匮乏,忽略地方建设需求、自身发展环境和学科发展特色,更加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二)学

12、科建设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地方高校经费主要依赖地方政府,部分地方政府财力相对薄弱,对地方高校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有些高校在保证正常教学运行的情况下,能够用于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科研创新的经费所剩无几。平台不够先进、科研创新能力有限,承担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服务地方重大经济建设的机会也随之减少,限制了学校的创收来源,进而限制学科建设及学校的发展。(三)学科发展不平衡,整体学科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或落实方案,没有学科梯队建设规划。学科评估、学位点申报等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学校为了保证部分优势特色学科升档晋位,集全校之力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对非优势学科的经费投入

13、较少,在评估中将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成果用于优势特色学科,造成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利于整体学科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四)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的学科建设几乎处于无组织的散乱状态。学校、学院、团队、平台,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511方向负责人等的职责界定不明确,学科建设经费没有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学科带头人没有经费使用权(甚至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评估时甚至无人整理评估材料。(五)学科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科建设积极性不足学校没有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机制1 8。部分地方高校在学科评估中,集全校之“果”确保优势特色学科升档晋位,优势特色学科获得高峰学科后,学校再把大部分经费投入这些

14、优势特色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出果”的其他学科几乎得不到利处。其他学科建设经费较少,取得的成绩也少,成果还要支持高峰学科评估,体现不出建设成效,如此一来,非优势学科对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躺平”现象。三、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体系潘玉腾认为有组织科研的三个特征分别为:系统性、指向性和交叉性1 9。相对科研活动,学科建设的系统性、深度交叉性、应用指向性和资源依赖性更强。本研究借鉴有组织科研的描述和特征,定义有组织学科建设: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适应学科发展的系统性、交叉性、指向性和资源依赖性等特点,不断加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

15、,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和重点资助,形成由政府或高校统一组织、管理、服务和集中投入的有组织学科建设新模式。在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探索和实践高校学科建设之路径。针对以上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学科交叉建设和有组织科研文件精神,汲取蔡元培融通文理思想,把融通文理思想拓展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2 0。从具体实践角度提出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基本框架(图1),以高峰学科及学科交叉项目为中心,辅以平台共享和项目的评价监控,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相结合,促进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一)加强党的领导,继续加大对学科建设的

16、重视力度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图1 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框架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信息智能学科及相关支撑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体系,形成学科之间相互支撑,机构、团队和人员之间责、权、利明确的建设态势。在“双一流”建设大环境下,树立危机意识、机遇意识,进一步重视学科建设,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二)加强顶层设计,重点突破优势特色学科,协同发展基础和普通学科,鼓励新兴交叉学科学科建设要合理定位总体目标,整体布局和规划,突出重点特色学科。根据木桶理论,一方面要提炼“长板”,使其成为学科建设未来发展的特色,强化学科建设的独特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以“短板”为基准,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学科建设要弃绝“削峰填谷”式的绝对平均主义,根据自身定位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同时要避免只建设少数甚至个别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不顾整体学科的发展。要深入研究学校的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科学编制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方案,明确改革举措和资源配置,提出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