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12-16;修回日期:2023-04-17。作者简介:孔旭,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瑞璞,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第12卷第3期-历史与文化-0 引言在藏地还普遍存在通过古老“羌姆”舞蹈形式弘传藏传佛教教义,并以此实施密宗仪轨仪式,具有丰富的藏文化传统,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姆由艺僧表演,服饰除面具以外,最具标志性的就是羌姆袍,它是象征主尊和护法神的图符,藏语叫“朴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藏传佛教羌姆服饰保留了非常难得的原生形态,其中涉及到原始宗教、传统艺术、藏传佛教、民族融合等多种
2、因素,因此整理分析羌姆袍结构是珍视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同时,通过对于羌姆袍结构的研究,可以发掘羌姆袍的文化特质,以期再一次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提供物质文化研究实证。羌姆袍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却鲜有对其结构和纹章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羌姆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失,有关羌姆袍的历史和宗教文化有待得到深度解读。在直接文献不足、缺乏详细的文献史料可考的情况下,以物证史、以图证史的物质文化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实物、图像、文献的二重论据,认为羌姆袍有“出摆”“百衲”“大袖”三个标准形制,其中“出摆”有专家考证它源于明官服“盘领胸背纹章缯耳袍”,而羌姆袍所保存独特的“百衲”结构却成为羌姆
3、文化的学术之谜。就此通过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西藏文化博物馆提供的羌姆袍标本的系统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料梳理,确有重要发现。“百衲”就 中华古汉语大辞典 的解释:“一、僧衣。百衲衣 的简称。百衲,谓补缀多。二、用零星材料集成完整的东西。”1“衲”揭示着佛教朴素的苦修思想,最早关于“百衲”的记载就与佛教有关,敦煌千佛洞上记载的变文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巧裁缝,能绣补,刺成盘龙须甘雨。个个能装百衲衣,师兄收取天宫女。”2与“百衲”相对应的概念是“拼接”,拼接在文献中的记录最早出现在汉代,“拼”,在 尔雅 中的释义为“从也”;“接”,在 说文 中为“交也”3。
4、拼接英文(joint)意为用碎片拼成整体,在古埃及古罗马都有所发现。拼接强调了事项的技法,更能表达百衲的意思,但弱化了背后的寓意和智化精神的追求,“百衲”所承载的宗教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是拼接无法比拟的。在藏传佛教中,“衲”形象地记录着佛教僧衣对僧人修持的功绩,在亦俗亦教的藏文化中不断对世俗产生着影响,羌姆袍的“百衲”结构正是传递着这种信息。与汉传佛教的教俗分明不同,羌姆表演实施的弘法和密宗仪轨仪式是面向信众的,羌姆袍及其百衲的结构图符具有普渡众生的意义(图1)。图1 百衲衣体系Fig.1 Monk s patchwork robe system藏传佛教羌姆袍“百衲”结构的意涵孔旭,刘瑞璞(北京
5、服装学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摘要:羌姆袍是藏传佛教羌姆仪轨中的重要服饰,它以独特的“百衲”结构蕴含着深刻藏汉融合的宗教文化。文章采用实物与文献结合的类型学研究方法,对羌姆袍“百衲”结构进行释读。研究认为:百衲结构在藏汉佛教的三衣、曲贵等僧侣服饰中多有体现,是具有深刻“苦修”象征意义的宗教图符,这种宗教图符在藏传佛教的羌姆袍中又有着“无量”的特点;羌姆袍百衲结构既是藏传佛教“万物有灵”的精神寄托,又有着中华民族俭以养德的传统,是中华传统服饰结构形态天人合一精神内涵的藏族范式;羌姆袍百衲结构既有对物的敬畏,又有对神的敬畏,既是僧服又是神服,其平面“回”字百衲形式具有以羌姆仪轨
6、感召俗众的宗教普渡众生意义。关键词:藏传佛教;羌姆袍;百衲;万物有灵;节俭;敬畏中图分类号:TS941.19;K892.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4131-(2023)03-0054-0954藏传佛教羌姆袍“百衲”结构的意涵1 羌姆袍的“百衲”形式1.1“百衲”苦修的等级符号从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开始,佛教法衣经历了从早期头陀时代的粪扫衣到部派时期三衣的发展演变。以粪扫衣和三衣为代表的佛教僧衣不仅是各宗派比丘形象的标志,更是佛教戒律和教义的外化和标志,具有深刻的宗教哲学。百衲衣可以说是粪扫衣到三衣的过渡形态。在 大智度论中就有对衲衣的记载:“白佛当著何等衣。佛言应着衲衣。”4此处的
7、“衲衣”便为“粪扫衣”,又名“弊衲衣”,由“世人所弃之朽坏破碎衣片”5制成,以弘扬佛理中对世俗欲望的舍弃,从而达到修行的目的,拼碎越多说明苦修越甚,最终衍生成三衣(汉传佛教的袈裟)的等级符号。僧祇律:“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志。”6“三衣”根据“割裁条”制成田相法衣,分成三个等级,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和安陀会。“割裁条”中的长短条更多,比喻圣法增加而凡情减少,旨在坚定僧侣修持的决心7。在汉地,袈裟是佛教三衣的代名词。佛衣铭:“佛言不行,佛衣乃争。”8袈裟是正式的高僧法衣,且以奇数分为二十五条、七条和五条等级,成为禅宗师徒传法的信物(图2)。公元7世纪,三衣随着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进入西藏,受西藏地域文
8、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曲贵”服制,主要变化是改变了“作净”手法,即净修,增加了具有藏汉文化融合的“三角插片”与“中央图符”(喜旋纹为主,类似于汉地的太极图),曲贵在完成中华民族两大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之一的藏传佛教僧侣服饰本土化的进程中是具有标志性的9。除曲贵外,在藏传佛教僧侣服饰中的达冈、堆嘎、香木塔以及羌姆袍等都有“百衲”的结构存在(图3)。1.2 羌姆袍百衲形式的“无量”通过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和西藏文化博物馆提供的羌姆袍标本的系统研究,结合国内外不同时期的图像和相关文献,梳理归纳出羌姆袍的两种结构形制:即上下分裁的上衣下裳制断腰式羌姆袍和上下连裁的通袍制直身式羌姆袍,其
9、中直身式羌姆袍多用整幅料,衣身处的彩条后缀于其上,断腰式羌姆袍破整幅料,拼接与直身式羌姆袍相比较多(图4)。上下分裁的断腰式羌姆袍有着纵向和横向拼接,纵向集中在大袖上,横向在胸部以下的衣身部分。通过对标本的梳理分析,结合大量的图像资料,总结归纳出断腰式羌姆袍的百衲形式为:四方对称。标本A和标本B即为这种百衲方式,大袖和衣身相互对应,也即十字方位东南西北的排列方式保持一致。图5中是断腰式羌姆袍四方对称百衲形式的图示,上下的边缘和左右的边缘采用的质地、颜色一致,此后一一对应,严格遵循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对称,呈平面“回”字形,突出“神”性。通过对标本、图像、文献的梳理可知保持四方对称的平面“回”字形
10、百衲方式多出现在清早期图像资料、传世绘稿和博物馆馆藏羌姆袍等古代图像(a)僧伽梨二十五条(b)郁多罗僧七条(c)安陀会五条图2 佛教三衣的田相百衲结构(参照元照 佛制比丘六物图 绘制)Fig.2 Tianxiang patchwork structure of Buddhism trinl civarani(drawn with reference to the six objects of Buddhist monks by Yuan Zhao)(a)曲贵(b)香木塔(c)羌姆袍图3 藏传佛教僧服中的百衲结构Fig.3 Patchwork structure in Tibetan Buddh
11、ist monks clothes55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资料中,故认为这种百衲形式是羌姆袍的原生状态,也是羌姆袍百衲形 式 的 标 准 形制。随着历史的演进,羌姆袍有着多种百衲方式,这种四方对应及排列方式逐渐模糊,但羌姆袍百衲结构形制的整体特征保持不变。直身式羌姆袍的百衲分为有规律横纵向拼接和无规律拼接两种情况,根据梳理出的羌姆袍图像资料,认为直身式羌姆袍的彩条状拼接是后缀于整幅袍料上,不会破坏整幅料,直身式羌姆袍多用龙纹、蟒纹,且在整幅使用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破坏龙纹、蟒纹的情况。综上,羌姆袍百衲的规律有:断腰式羌姆袍遵循四方对称的平面“回”字百衲形式;直身式羌姆袍大袖有有规律和
12、无规律两种百衲形式;无论是断腰式羌姆袍还是直身式羌姆袍,大袖一定有拼接。2 羌姆袍百衲结构的“万物有灵”观根据实物研究发现羌姆袍呈现出多处拼接的显著特点,但并不强调像高僧法衣曲贵(田相)“割裁条”的等级数量,而是强调“百衲”形态的“无量”,显然它在暗示跳出了凡界,所以羌姆袍的百衲结构正是象征主尊和护法神的“图符”。通过对博物馆馆藏标本进行测绘和结构图复原,结合图像文献整理发现,无论是断腰式羌姆袍还是直身式羌姆袍都遵循有序和无序这两种百衲方式,并呈现出有序和无序相结合的样式。此外,在对标本信息的采集、整理过程中,发现羌姆袍的结构形制并未脱离中华传统的十字型平面结构。2.1 断腰式羌姆袍的百衲结构
13、标本A为上下分裁的断腰式,全长125cm,通袖长146.7cm,袖宽77cm,呈现出对襟、无后中缝、大袖、有出摆、出摆内有褶裥、百衲的特点,颜色以黄、红、褐色为大宗,通身由植物纹和几何纹组成,其中莲花纹、牡丹纹、菊花纹居多。标本A为有序拼接的百衲形式,上衣身是一个整体,由两种有特定纹样的面料构成。全身共由48块拼接而成,下裳为10处拼接,阔袖由22个条状布拼接而成,左右呈对称分布,条宽为7.5cm左右,另左右侧缯耳的褶裥各拼接10处,面料共有十二种,纹样均为植物纹样,且都遵循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对称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横纵向规律拼接内又有无序拼接的现象,显然是物尽其用的节俭考虑(图6)。标本B亦
14、为上衣下裳制的有序拼接百衲结构,全长141cm,通袖长158.9cm,袖宽97cm,有着对襟、直领、无后中缝、大袖、有出摆、出摆内有褶裥,百衲(a)标本A断腰式羌姆袍(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b)标本B断腰式羌姆袍(西藏文化博物馆藏)(c)标本C直身式羌姆袍(西藏文化博物馆藏)图4 羌姆袍百衲的两种形制Fig.4 Two kinds of structures of Vcham Robe patchwork图5 断腰式羌姆袍百衲形式图示Fig.5Illustration of the Broken WaistVcham Robe in Patchwork form56藏传佛教羌姆袍“百
15、衲”结构的意涵的结构特征,颜色主要为黄、红、褐色,纹样为寸蟒纹,尾襕处有四条行龙。全身共有60处拼接,几乎无整幅面料的使用。上衣由2片宽度不等的相同面料拼接而成,阔袖有28条状拼接,宽度约为8cm,左右排列和数量基本对称,是在节俭前提下以百衲形式诠释苦修的又一侧证。同标本A一样,在同色系横纵向规律拼接内又存在无序拼接。通过对两例标本的百衲结构研究发现,无论是衣身还是袖子,它们的拼接缝多表现为布边,这意味着在“割裁条”时充分利用布边,而使面料利用率达到最大,可谓节俭理念的物化体现。面料主要有7种,且前后底襕处均有两条对称行龙,据史料和图像资料可知明清两代多在膝襕、底襕置龙纹、蟒纹、麒麟等纹样,羌
16、姆袍在底襕处设行龙或是仿制明清官袍而来(图7)。通过对标本A和标本B的分解,对同一种面料的排列发现羌姆袍的裁剪方式遵循“交窬”这种古老裁剪方式,这种裁剪方式在藏袍和北大秦简中都有发现,其巧妙地利用交错互补的目的就是节俭10。羌姆袍中的这种裁剪图6-1 标本A结构复原图Fig.6-1 Structural restoration of Specimen A图6-2 标本A拆片示意图Fig.6-2 Schematic diagram of specimen A disassembly图6-3 标本A面料示意图Fig.6-3 Fabric Diagram of specimen A57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图7-1 标本B结构复原图Fig.7-1 Structural restoration of Specimen B图7-2 标本B拆片示意图Fig.7-2 Schematic diagram of specimen B disassembly图7-3 标本B面料示意图Fig.7-3 Fabric Diagram of specimen B方式也表现出“人以物为尺度”的自然有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