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 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22022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开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方案是筹划21世纪开展的第一个五年方案。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的建议编制,是“十五期间(2022年至2023年)xx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九五回忆 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
2、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 一、经济社会开展的巨大成就 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方案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开展重心从“调整中开展转向“开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开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九五期间,
3、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缺乏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方案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到达11.4%。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到达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根本形成。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开展,2022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工业进
4、一步向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集中,工业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农业开始走上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格局初步奠定。上海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建立“五个机制,推进“五个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46.5%。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私营经济等加速开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到达26%。 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经济市场化步伐继续加快。上海全面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市场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
5、系更加健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证券、外汇、期货、技术产权、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大市场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到达98.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到达92%。顺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效劳机构迅速开展。 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商品总额到达1717亿美元。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批超过10亿美元的大工程落户申城,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突破300亿美元。到2022年底各地在沪企业已达1.5万家,上海在外省
6、市投资的企业到达4200个。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形成。 现代化城市根底设施框架根本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上海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大胆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初步还清了历史欠帐。集中力量建成了信息港“1520工程、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沪宁与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对外交通通信设施。初步形成由“申字形高架道路、“十字加半环轨道交通和“三横三纵地面骨干道路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如期完成原定“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苏州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891公顷。环保绿化投入逐年加大,生态
7、环境逐年改善,2022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接近3%。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在改革中开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上海加快推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依托市场机制开展各项社会事业。科教兴市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初步建立了科技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新机制,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教育资源得 到优化调整,教育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到达12年。2022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到达1171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到达5565元,市区居民人均效劳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到达1
8、9%,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平方米。 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上海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方便生活、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几年来,全市各街道(镇)通过开展社区效劳工程安置了30多万下岗待业人员,社区效劳志愿者队伍到达2022多个,创立了57个市级文明社区及一大批市、区级文明小区。 二、根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上海人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开展为目标、稳定为前提,敢于和蔼于抓住机遇,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开展新路,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坚持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
9、环节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二是坚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三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开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建设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五是坚持妥善处理好改革、开展、稳定三者关系,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坚持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相结合,有方案、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七是坚持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重大事情让广阔市民知情、理解、支持、参与,充分 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八是坚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
10、程度。 上海经济和社会开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局部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研发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仍很繁重,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手段尚待逐步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十五期间,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开展,着力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开展目标 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
11、合竞争力的新阶段。 一、经济社会开展的指导方针 上海“十五期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和根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加快开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开展的根底上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开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市,推动经济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继续
12、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促进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那么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实现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的共同开展。 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开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效劳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 继续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那么,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现
13、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事业的开展,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开展新机制。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框架,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积极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开展。 二、经济社会开展的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奋斗目标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是: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
14、快速健康开展,力争成为国内外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城市。“十五期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到2023年按2022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到达73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达54000元左右。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2:43.8:55。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2023年本市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预计到达850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到达10000亿元。到2023年,预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到达15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到达7100元。 综合效劳功能。
15、强化国际性经济中心的集聚扩散功能,力争成为国内外商业时机多、比较本钱低的城市。到2023年,股票、外汇、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交易额占全国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入驻上海的国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营运中心总数进一步增加,成为全国的资本运作中心和资金营运中心。各类中介效劳机构大幅增加。预计2023年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到达1800亿美元,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左右,国际互联网普及率50%左右,邮电业务总量350亿元。 综合开展环境。强化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力争成为国内外适宜开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十五期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到2023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350万左右,常住人
16、口1600万左右。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平安度继续提高。到2023年,根本建成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根底网络框架,初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达3%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7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到达28-30%。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到达18-20平方米。国内外来沪科技和管理人才、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大幅度增加。 综合创新能力。加快面向市场的科技教育开展,着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到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达2.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到达25%,高新技术产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