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及达标测试卷纪念白求恩殉职(xn)狭隘(i)热忱(chn)拈轻怕重(nin)派遣(qin)纯粹(cu)晋察冀(j)鄙薄(bb)殖民(zh)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狭隘:文中指心胸、思想、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热忱:热情。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冷冷清清:冷寂而凄凉。文章中是冷淡的意思。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纯粹:文中指单纯地,单单。漠不关心:不在意,非常冷淡。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
2、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变动。鄙薄:轻视。不足道:不值得一提。足:值得。一班:文中是一些的意思。实践:文中指实行。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植树的牧羊人冀(j) 栋(dng)拣(jin) 戳(chu)慷慨(kng ki)帐篷(zhng png)废墟(fi x)坍塌(tn t) 呼啸(h xio) 滚烫(gn tng)张扬(zhng yng) 溜达(li d)琢磨(zu mo)酬劳(chu lo)硬朗(yng lng)水渠(shu q)流淌(li tng)光秃秃(gung t t)不毛之地(b mozh d) 刨根问底(po gn wn d)沉默寡言(chn m gu yn)走一
3、步,再走一步灼(zhu) 扒(b ) 车(p) 草 趴(p)酷热(k r) 厌倦(yn jun) 附和(f h)突兀(t w) 怦怦(png png) 嘲笑(cho xio)晕眩(yn xun)哭泣(k q) 呻吟(shn yn)恍惚(hung h) 暮色(m s) 安慰(n wi)凌乱(lng lun) 惊讶(jng y)畏惧(wi j)参差不齐(cn c b q) 哄堂大笑(hng tng d xio)惊慌失措(jng hung sh cu)诫子书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4、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课内阅读详解12、纪念白求恩1.毛泽东(1
5、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2相关背景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3主要内容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
6、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4中心句每段中心句: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5分段及段意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
7、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1.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牧羊人挑选橡子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态度。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
8、乎看不出来。这句话运用动作、外貌描写,表现牧羊人生活中一丝不苟,做事干净利落的特点。3.三年以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虽然种下十万颗橡子,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长成大树,但牧羊人始终坚持种树,表现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4.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牧羊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毅力顽强,默默无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5.可是,他
9、先是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牧羊人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孤独中植树,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6.作者为什么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包含赞美之情。7.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活动段落时间牧羊人活动为“我”打水捡橡子种橡树
10、改养蜜蜂一直在种树环境变化荒野无际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绿树成荫重见溪水微风飘香树林唱歌一访牧羊人2-12 1913二访牧羊人13-17 1919三访牧羊人19-20 1945种树泉水冒出村庄富饶人口增加15走一步,再走一步1、标题的含义: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悬崖。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定能战胜一切困难。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答:这是景物描写,烘托了我无助孤独,极度恐惧的心理。3、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
11、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答:这是景物描写,突出了悬崖的高不可攀,为下面写我的恐惧做铺垫。4、赏析下面的句子。(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这句话是动作描写),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下石架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惶恐、紧张的心情。(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答:这是心理描写,我”鼓足勇气往上攀爬时内心的恐惧。(3)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5、第14段说我听见有人啜泣,第2
12、2段说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两个啜泣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答:不一样。前一个写出了这一句写出了我身处绝地,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极度绝望,恐惧到了极点,(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以致于听到哭泣声竟然不知是自己正在啜泣。)后一个啜泣写出了“我”战胜困难,脱离险境之后悲喜交集的心情。一方面,他为自己曾经遇到的危险而哭泣,另一方面,他为自己战胜了险境、战胜了怯懦而骄傲激动的心情。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7、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
13、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8找出文章中的伏笔(前后照应)的两处。答:我一直有病瘦骨嶙峋的伏笔与小朋友都能爬上悬崖,而我却困在岩石架上相照应。当小朋友嘲笑我时,杰利看来好像有些不放心的伏笔与后面杰利带着父亲来找我相照应。9、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分析:在儿子遇险时,父亲没有爬上悬崖救助,而是引导鼓励儿子,让他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学到经验。10、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有一位美国的老教育家来中国考察。这位老教育家选了三个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实验:一个是两岁的女孩,一个是六岁的男孩,一个是十二岁的女孩。她把一个瓶子作“井”,
14、用三个小球分别代表这三个孩子,让他们各自用绳子牵着小球。然后讲了游戏规则:“你们正在枯井里玩耍,突然枯井冒出大水,你们必须在三秒钟内逃离险境。”游戏的结果是:最小的女孩最早逃出“井”口,六岁的男孩其次,最大的女孩最后离开险境,所用时间没超过两秒钟。这个实验结果让这个老教育家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同样的实验在别的国家都失败了。答:材料反映出中国青少年具有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表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遇事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这是成功所必备的心理条件。15、诫子书一、词类活用:1.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使?广2.非志无以成学成:使动,使?成3.多不接世多
15、:形作名,多数人4.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二、文学常识:1.三国蜀汉诸葛亮(18123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2.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
16、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3、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4、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5、学习的最佳境界:淡泊宁静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义周密深刻三、按要求背默:1、文中忠告孩
17、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或对联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
18、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B)A.热忱(shn) 坍塌(tn)干涸(h) 拈轻怕重(nin)B.戳
19、穿(chu) 派遣(qin) 抽噎(y)刨根问底 (po)C.栋梁(dng) 狭隘(y) 拣选(jin) 哄堂大笑(hng)D.废墟(x) 呼啸(xio) 滚烫(tng) 悲守穷庐(l)导析:BA项,“忱”应读chn;C项,“隘”应读i;D项,“啸”应读xi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B)A.滑稽 恍惚惊慌失措不毛之地B.啜泣 硬朗 生机勃勃 见意思迁C.鄙薄 殉职 精益求精精疲力竭D.凌乱 险躁 满腔热忱 慷慨激昂导析:B“见意思迁”应为“见异思迁”。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D)A.学校大扫除期间,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把重活儿脏活儿累活儿留给别人,自己挑轻的。B
20、.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而是要用真情去温暖他们,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C.中国文字和书法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却被忽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D.春天的红莲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导析:D成语“瞻前顾后”是形容一个人做事顾虑多,犹豫不决。用于此处,不合语境。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
21、的速度和质量。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导析:BA项,“能否”缺乏照应;C项,“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D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得”。5.(2017天津)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导析:D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用法是,选择项之间用
22、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D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6.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A.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莫顿亨特,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文章题目说明把生活中的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困难,然后一个个地去战胜它。B.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流着奶与蜜的田园。C.纪念白求恩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D.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课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23、。文中包含着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导析:AA项,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7.(2017邵阳)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B)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 B.C. D.8.综合性学习。(9分)亲爱的同学们,在“微笑着面对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微笑
24、过。要知道,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1)【活动一:汇集名言警句】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心态,许多古人先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至理名言,不妨写出来一两句,与大家共享。(1分)答案: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2)【活动二:学写演讲句式】根据下面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面仿写合适的句子。(4分)真诚的微笑是心灵对外界的一种自然映照。它比开怀大笑多了一份柔和,比哑然失笑多了一份温暖。微笑不是奉承,不是勉强,不是掩饰。它包含着温情,_;它包含着理解,这是微笑的效果;它包含着赞许, _。答
25、案:这是微笑的魅力这是微笑的神圣(3)【活动三:模拟口语训练】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同学们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这使部分同学对班主任有情绪。作为班长的你,该怎样委婉地请求班主任改正自己的不足?该怎样做同学们的安抚工作?(4分)A.你对班主任说:B.你对同学们说:答案:A.老师,您是我们最敬佩的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令我们感动,如果您再温和一点,我想同学们的进步会更大! B.同学们,老师也是为了我们的进步,别看他性子急,可他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我们要多多理解老师,好吗?(意对即可)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回答问题。(13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26、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2)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3)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4)意与日去(消失,逝去)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11.诸葛亮认为成才
27、成学的条件是什么?(2分)答案:淡泊、立志、惜时。12.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3分)答案:(示例)学习必须静下来(不能心浮气躁),才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只有学习能拓展才能,只有立下大志才能学有所成。学习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好高骛远。(二)阅读短文,完成各题。(13分)纪念 张惠雯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
28、,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
29、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
30、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