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第五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B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12徐州)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A凸透镜 B凹透镜C凸面镜 D凹面镜3(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为B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4(12济南)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
2、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DA实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B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C虚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D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5(12龙东)下列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是AA潜望镜 B老花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6(12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7(12来宾)下图所示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元件是A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8(12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FFO器是BA投影仪
3、 B照相机C放大镜 D显微镜9(12龙东农垦森工)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CA照相机 B望远镜 C自行车尾灯 D放大镜10(12怀化)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距离A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大于1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11(12铜仁)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B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 D等于50mm12(12凉山)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
4、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CA10cm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13(12三明)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BA5cm B10cm C15cm D20cm14(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15(12潍坊)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
5、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C0c m501009080706040302010A10cm B20cm C30cm D5cm16(12株洲)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17(12昆明)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18(12茂名)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BA穿衣镜 B老花镜 C近视镜 D汽车观后镜19(12桂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
6、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A照相机 B平面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20(12玉林)实验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C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D 投影仪21(12日照)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
7、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22(12咸宁)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BA照相机 B放大镜C幻灯机 D潜望镜23(12东营)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D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24(12黄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
8、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25(12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B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26(12广州)自动对焦相机用红外线或超声波进行测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超声波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B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焦距35mm的相机底片离镜头距离小于35mmD红外线测距照相机和超声波测距照相机都可用来在月球上拍照27(12衡阳)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
9、则所成的像B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虚像28(12绵阳)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C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9(12长沙)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DA不能看到认得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的同学的全身像D
10、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30(12常德)小明同学用下列材料制作了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的是DA一根头发 B一粒芝麻种子C一片豌豆小叶 D一片青菜叶子表皮31(12漳州)教室里的投影仪在投影时是利用DAX射线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可见光32(沈阳12)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B、C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D透过眼镜看小雨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33(12绥化)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D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B所成的像
11、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要把镜头先前伸就可以了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34(12莱芜)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准确的是(多选)ABCA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佩戴的眼睛是凹透镜B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C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学生D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35(11徐州)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像是正立的
12、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36(11南京)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 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C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C小于10cm D大于20cm37(11日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38(11枣庄)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正确的是B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39(11雅安)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
13、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A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40(11昆明)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B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41(11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D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42(11泰安)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
14、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C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是实像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43(11北海)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B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眼镜44(11芜湖)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次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A6cm B10cm C16cm D20cm45(11
15、辽阳)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46(11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
16、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47(11济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48(11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
17、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49(11菏泽)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D 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50(11桂林)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51(11潜江、天门、仙桃等)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
18、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D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52(11杭锦旗)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53(11吉林)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B54(11长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AA照相机 B幻灯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55(1
19、1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C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56(11荆门、荆州)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B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57(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A3cmB5 cmC7 cmD9 cm58(11山西)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20、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59(11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60(11日照)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BA在15cm 25cm之
21、间 B在7.5cm 12.5cm之间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61(11绵阳)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CA不能成像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62(11恩施州)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
22、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A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63(11怀化)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正确的是A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B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30cmC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D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64(11岳阳)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CA投影仪 B照相机C放大镜 D近视眼镜65(10宁德)以下光学器件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B A放大镜 B穿
23、衣镜 C照相机 D老花镜66(10广安)“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D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67(10恩施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A3cm B6cm C8cm D12cm68(10河北)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D凸透镜所成的实
24、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69(10河南)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70(10泸州)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D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71(10乌鲁木齐)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
25、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A72(10芜湖)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DA20cm B15cm C10cm D5cm73(10天津)(多选题)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7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B C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74(10赤峰)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像,
26、这个像是AA缩小、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虚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75(10宁夏)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C A大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 D小于30厘米76(10百色)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B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 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 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77(10大理)小松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的光具座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清晰的像,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DA照相机 B放大镜 C潜望镜 D幻灯机78(10贵州六盘水)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