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12.2 滑轮(解析版) 考点直击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 滑轮及其工作特点(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2)滑轮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工作特点:(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2)定滑轮的特点:通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并不省力,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一样的,可见,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
2、方便;(3)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动滑轮工作特点:(1)动滑轮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2)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升高的距离,即费了距离;(3)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典例1】(阿荣旗二模)用定滑轮拉物体,不计摩擦,当沿不同方向将物体拉起时,拉力分
3、别为F1、F2、F3,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无法判断【答案】C。【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等臂杠杆,只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解答】解: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F1、F2、F3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故A、B、D错误。故选:C。【典例2】(春兴庆区期末)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答案】C。
4、【分析】找出支点,分析三个力的力臂的大小后,由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解:固定绳子的一端与动滑轮接触的地方为支点,各力臂如下:可知,F1的力臂为直径,力臂最大,F2的力臂较大,F3的力臂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知,当阻力与阻力的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故三个力的关系为:F1F2F3。故选:C。【典例3】(中牟县模拟)某同学用重为10N的滑轮匀速提升重为90N的物体。不计绳重,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5NB60NC50ND45N【答案】B。【分析】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不计绳重和摩擦,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2段绳子承担,当沿竖直方向拉动时,动力臂大小等于滑轮的直径大小,
5、此时拉力F(G物+G动);若斜拉绳子时,动力臂会小于滑轮的直径,此时力臂变小,所需的的拉力变大,因此会大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解答】解:动滑轮之所以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其相当于杠杆的变形,轮的直径相当于动力臂,轮的半径相当于阻力臂,这样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自然就能省一半的力。而这一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竖直向上拉绳子。不计绳重和摩擦,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2段绳子承担,当沿竖直方向拉动时,拉力F(G物+G动)(90N+10N)50N;图中斜向上拉绳子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会减小,但动力臂会小于阻力臂的二倍,而阻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就会增大,因此所用拉力变大,则拉力F的范围
6、是F50N。故选:B。【典例4】(春阳东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F2 ;F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答案】G、G、G。【分析】先确定各个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再根据FG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n3,FG;B图:n4,FG;C图:n5,FG。故答案为:G、G、G。【典例5】(肥东县二模)小明同学在学习滑轮时,老师讲到:理想的动滑轮最多省一半力,其实省力的多少与拉力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有关,如图甲所示。小明就此问题展开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并将所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序号123拉力F/N3.03.8(1)如图
7、丙所示,这是第三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F34.6N;(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拉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需要的拉力F越大。请你从杠杆平衡条件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使用动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当拉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时,动力臂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增大。【答案】(1)4.6;(2)使用动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当拉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时,动力臂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增大。【分析】(1)观察图丙的弹簧测力计,确认其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2)在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支点在绳与滑轮左边缘的接触点
8、,阻力作用点在动滑轮转轴,动力作用在绳与滑轮的右边接触点,分析拉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化时动力臂的变化得出拉力变化。【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1个大格为1N,分为5个小格,每个小格为0.2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6N,即F34.6N;(2)在图乙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支点在绳与滑轮左边缘的接触点,阻力作用点在动滑轮转轴,动力作用在绳与滑轮的右边接触点,使用动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当拉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时,动力臂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增大。故答案为:(1)4.6;(2)使用动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当拉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时,
9、动力臂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增大。【变式训练1】(张店区一模)如图所示,国旗杆顶部装有一个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省力B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功D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力【答案】B。【分析】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解答】解:旗杆上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故ACD错、B正确。故选:B。【变式训练2】(岑溪市一模)如图所示,一个重G2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匀速提升了20cm若
10、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AF10 N,s0.2mBF10N,s0.4mCF20 N,s0.2mDF20 N,s0.4m【答案】B。【分析】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n2,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拉力FG;拉力端向上移动的距离s2h。【解答】解: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G20N10N;拉力端向上移动的距离:s2h220cm40cm0.4m。故选:B。【变式训练3】(2019春惠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 NB25 NC30 ND35 N【答案】D。【分析
11、】动滑轮有几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与滑轮的总重力由两段绳子承担,又由于两根绳子的拉力的方向不平行,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2FG滑轮+G物10N+50N60N,即:F30N,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4】(2019秋句容市校级月考)如图,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 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 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 F2 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 ,只能改变力的 。【答案】定;10;大小;方向。【分析】轴固定不变的滑轮是定滑轮
12、,定滑轮的特点是: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解答】解: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特点: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F1F2F3G10N。故答案为:定;10;大小;方向。【变式训练5】(秋泰兴市期中)小明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次数物重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NG/N11.000.6521.500.932.001.15(1)在研究定滑轮特点时,按图甲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重力,其原因是测力计有重力(不计绳重及摩
13、擦)。(2)在研究动滑轮特点时,按图乙操作,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其原因是动滑轮有重力。如果不更换动滑轮,为了使测出的拉力接近物重的一半,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提升重力更大的物体。(3)小明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第二次实验中,若钩码在2s内匀速提高10c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是0.15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0.09W,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不计绳重和摩擦)【答案】(1)小于;测力计有重力;(2)动滑轮有重力;提升重力更大的物体;(3)0.15;0.09;83.3%。【分析】(1)把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根据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找到问题所在。
14、(2)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省一半力,但本题的实验数据与这一结论有偏差,考查同学对数据产生的误差进行合理分析的能力.(3)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解答】解:(1)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是:受到向上绳子的拉力,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这时测力计测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测力计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测量值会小于钩码的重力。(2)人在提升重物时把动滑轮也提起了,所以动滑轮本
15、身的重力是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转轴之间有摩擦,绳也有一定重量,导致拉力增大。如果不更换动滑轮,为了使测出的拉力接近物重的一半,可以换用轻质动滑轮或 提升重力更大的物体;(3)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5N0.1m0.15J;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0.1m0.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0.9N0.2m0.18J,拉力做功功率:P0.09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00%100%83.3%。故答案为:(1)小于;测力计有重力;(2)动滑轮有重力;提升重力更大的物体;(3)0.15;0.09;83.3%。考点2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
16、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费距离;(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动力F=G物+G动n若忽略滑轮重,则有F=G物n;其中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3)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虽然省了力,但是费了距离,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升高距离的几倍;设物体升高的距离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n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典例6】(春雄县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的轮重、物重均相同,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答案】B。【分析】相同滑轮组的动滑轮重力相等,提升物体的重力也相等,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拉力F(G+G动),据此比较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关系。【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图中动滑轮的重力G动、物体的重力G都相等,由图可知,n甲3,n乙2,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拉力F1(G+G动),F2(G+G动),所以,F1F2。故选:B。【典例7】(日照二模)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分析】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因此人的动力方向向下,重物运动方向向上,故由
18、两根绳子承担物重,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下面的挂钩上。【解答】解: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说明绳子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按此反向绕线,则绳子的起始端应系在定滑轮下面的挂钩上,如下图所示: 【变式训练1】(秋广州月考)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2F1F3BF2F1F3CF1F2F3DF2F3F1【答案】B。【分析】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1)先判断处动力臂和阻力臂关系,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出力F1和重力G的关系。(2)使用滑轮组时,先判断出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n,再根据F2G得出力F2和重力G的关系
19、。(3)使用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有F32G。【解答】解: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时:(1)第一个图是等臂杠杆,L1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2)第二个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n3,F2G;(3)第三个图是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F32G;故F2F1F3,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2】(龙湖区模拟)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站在地面上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分析】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要考虑到它的省力情况,还应注意动力的施力方向。【解答】解:因为滑轮组要求人站在地面上提升重物,因此,在绕绳时,最终的绳子自由端方向应该向下,从定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然后依次
20、绕过动滑轮、定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所示:考点3 滑轮组和动滑轮绳子拉力的计算(1)使用滑轮组时(忽略摩擦阻力):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动力F=G物+G动n;若忽略滑轮重,则有F=G物n;其中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其中:F拉拉力,G动动滑轮的重力,G物被提升物体的重力,n吊住动滑轮绳子的段数;(2)使用动滑轮时,条件不同,拉力的计算方法也不同;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当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n分之一;当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轮重力之和的n分之一;实际情况下,动滑轮
21、重、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都无法忽略不计,那么拉力等于物体重力除以n和机械效率的乘积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当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n分之一;当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n分之一;实际情况下,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都无法忽略不计,那么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除以n和机械效率的乘积(注:n为滑轮的股数)。【典例8】(2019春东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物体A重60N,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A的速度为 0.8m/s,F的大小为 120N(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答案】0
22、.8m/s;120。【分析】(1)根据v物2v求出物体A的速度;(2)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根据F2G求出拉力大小。【解答】解:物体移动速度v物2v20.4m/s0.8m/s;拉力F2G260N120N。答案:0.8m/s;120。【典例9】(2019秋仪征市校级月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m,每个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绳端移动距离是2m,施加在绳端的拉力F是3N,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是10N【答案】2;3;10。【分析】(1)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不计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动);(3)设作用在定滑
23、轮的绳子为n,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nF+G定。【解答】解:(1)由图知,n2,绳端移动距离s2h21m2m;(2)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拉力F(G+G动)(5N+1N)3N;(3)滑轮组处于平衡状态,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其受到向上的拉力F、向下的重力G定和向下的3段绳子的拉力3F,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3F+G定33N+1N10N,所以F的大小为10N。故答案为:2;3;10。【典例10】(济宁模拟)如图所示装置,同材质的甲、乙两实心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则()A甲、乙的体积之比为1:2B甲、乙的质量之比为1:2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D甲、乙的重力之比为2:1
24、【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同材质的甲、乙两实心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有两股绳子承担G甲,即n2,滑轮组上绳端的拉力FG乙,所以2G乙G甲,乙甲,根据重力的计算式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再根据密度的公式可知甲、乙的体积之比。【解答】解: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甲、乙两实心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组上绳端的拉力FG乙,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绳端的拉力FG甲,所以G乙G甲,则G甲:G乙2:1,根据重力公式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G甲:G乙2:1,由题意可知甲:乙1:1,根据V可得体积之比为V甲:V乙m甲:m乙2:1,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典例11】(春
25、汝州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向右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水平拉力F和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是()AF20N,f20NBF10N,f20NCF20N,f10NDF10N,f10N【答案】C。【分析】本题为动滑轮的使用,绳子两端的力的和等于轴的力,再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解:图中实质是一个动滑轮,绳子两端的力相等,都为10N,轴上的力F等于绳子两端的力的和为20N;物体匀速运动,则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10N。故选:C。【变式训练1】(春新乡期末)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把重
26、10N的物体匀速向上拉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则拉力F6N,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是2N若用此滑轮提起20N的物体,拉力F是11N(不计绳重和摩擦)【答案】6;2;11。【分析】(1)绳子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拉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拉力的大小;(2)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根据F(G物+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解答】解:(1)绳子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拉力,故拉力F6N;(2)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G物+G动),动滑轮重G动nFG物26N10N2N。若用此滑轮提起20N的物体时,根据F(G物+G动)(20N+2N)11N。故答案为:6;2;11
27、。【变式训练2】(春四会市期末)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AGA:GB1:1BGA:GB1:2CGA:GB2:1D不好判断【答案】C。【分析】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分析: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力。【解答】解:定滑轮的绳子两端的力相等,动滑轮中绳子上的力是轴上力的一半。故有GA:GB2:1。故选:C。【变式训练3】(春长葛市期末)如图所示,拉力F的功率为3.6W,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A重力的0.3倍,不计滑轮处摩擦和绳重,则()A1s内重力做功3.6JBA的重力为120NC拉力F3
28、6ND摩擦力为18N【答案】D。【分析】(1)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确定重力做功的多少;(2)已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条数为n和拉力的功率,根据vnv求出绳子自由端的速度,然后直接利用PFv即可求出拉力F;(3)对A进行受力分析,即f2F;(4)根据f0.3G即可求出重力。【解答】解:A、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物体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故A错误;BCD、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2v20.2m/s0.4m/s,根据PFv可得拉力:F9N;故C错误;不计滑轮处摩擦和绳重,由Ff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2F29N18N;故D正确;由题知f0.3G,则
29、A的重力:G60N故B错误。故选:D。【变式训练4】(思明区校级三模)如图,用100N的力拉着物体A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前进,若A受到的摩擦力是20N,则B受到的摩擦力是40N,B物体的速度是4m/s。(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答案】40;4。【分析】(1)分析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B移动的速度和A移动速度的关系是:vBnvA。【解答】解:已知:F100N,fA20N,vA2m/s,n2(1)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所以fA+2fBF,所以B与地面的摩擦力:fB(FfA)(100N20N)40N;(2)B运动的速度:vB2vA22m/s4m/s。故答案为:40;4。考点4 斜面和轮轴以及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设计:第一步:确定动滑轮的个数。首先算出承担所要拉起重物与动滑轮的自重所需要的绳子的根数n,其方法和滑轮组绳子的绕法中的方法相同,然后我们根据每两根绳子需要一个动滑轮来确定动滑轮的个数。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上,动滑轮的个数N= n2;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动滑轮的个数 N=n-12。第二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一般情况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