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实验探究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E长颈漏斗。(2)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CEFH(填字母序号),组装仪器的连接原则是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组装好仪器,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根据实
2、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注意事项分析回答;(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解答】解:(1)A是酒精灯,E是长颈漏斗。(2)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CEFH,组装仪器的连接原则是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组装好仪器,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1)酒精
3、灯;长颈漏斗;(2)CEFH;先下后上;装置气密性;(3)Ca(OH)2+CO2CaCO3+H2O。2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图中的仪器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仪器G的名称是水槽。(2)要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CEFH(填字母序号),加固体药品的操作是将锥形瓶倾斜,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入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滑到锥形瓶底部(合理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若用图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b端进,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1)根据
4、常见仪器的名称解答;(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分析;(3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收集方法。【解答】(1)仪器G是水槽;故填:水槽;(2)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常温下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选择的仪器是CEFH,组装好仪器,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大理石是块状固体药品,因此加固体药品的操作是将锥形瓶倾斜,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入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滑到锥形瓶底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反应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5、故填:CEFH;将锥形瓶倾斜,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入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滑到锥形瓶底部(合理即可);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图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排出空气进行收集;故填: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从微观角度看,此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断运动。(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
6、,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两种试剂加反了;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4)用左图的装置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比右图课本中装置,优点是 实验更环保、更节约。【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的用途进行解答;(2)根据分子的性质、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以及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解答;(3)根据酚酞试液和氨水的性质进行解答。(4)根据装置的优点解答;【解答】解:(1)胶头滴管的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2)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又因为氨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所以将会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
7、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3)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而酚酞试液不具有挥发性,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有挥发性。(4)用左图的装置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比右图课本中装置,优点是实验更环保、更节约;故答案为:(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2)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3)两种试剂加反了;浓氨水。(4)实验更环保、更节约;4空气和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实验可用于研究空气和水的组成。(1)利用实验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8、含量。实验中用到的红磷属于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CD(填字母编号)。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红磷后,先让红磷在瓶内燃烧一会儿,再塞紧橡胶塞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D.实验时取用稍过量的红磷E.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F.实验中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3)实验过程产生的白烟与瓶内的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2O5+H2O2HPO3,请写出偏磷酸钙的化学式:Ca(PO3)2。(4)利用实验B研究水的组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下降较快的是a(填“a”或“b”)。【分析】(1)根
9、据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2)根据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操作;(3)根据五氧化二磷与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原则写出化学式。(4)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回答。【解答】解:(1)红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2)A.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B.点燃红磷后,应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故B错误;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故C正确;D.实验时取用稍过量的红磷,能将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故D正确;E.红磷熄灭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弹簧夹,
10、故E错误;F.由于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实验中不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故F错误。(3)实验过程产生的白烟与瓶内的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2O5+H2O2HPO3,由于偏磷酸根显1价,钙显+2价,则偏磷酸钙的化学式是:Ca(PO3)2。(4)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下降较快的是a。故答案为:(1)单质。(2)ACD。(3)P2O5+H2O2HPO3;Ca(PO3)2。(4)a。5如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11、铁架台。(2)实验中制取的氧气可以用图中的 C(填字母)装置来收集。(3)用制得的氧气完成D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收集装置。(3)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实验中制取的氧气可以用图中的C装置来收集。(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答案为:(1)铁架台;(2)C;(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
12、热量,生成黑色固体。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指出该实验装置错误之处 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2)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bac(填编号);a.等导管有均匀气泡冒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3)当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高锰酸钾后也能加快反应速率,但该实验中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请说明原因 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2)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顺序来分析;(3)根据催化
13、剂的概念以及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来分析。【解答】解:(1)图示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有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会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填: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2)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a.等导管有均匀气泡冒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故填:bac;(3)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分解,其质量减小,且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之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填: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
14、发生了变化。7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而炸裂;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橡皮塞被弹出。(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15、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1)图甲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逸出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Na2CO3+2HCl2NaCl+CO2+H2O。(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能够防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缓冲瓶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一定不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故答案为:(1)偏右
16、;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Na2CO3+2HCl2NaCl+H2O+CO2;(2)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而炸裂;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橡皮塞被弹出;(3);8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 白磷。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低,此实验目的是 比较木屑和煤粉的着火点。【分析】(1)依据可燃物燃烧条件和实验1分析;(2)依据查阅资料信息分析;依据实
17、验现象分析。【解答】解:(1)可燃物燃烧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分析实验1可知,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填: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分析查阅资料信息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着火点低,则先燃烧物质是白磷;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则 此实验目的是比较木屑和煤粉的着火点;故填:白磷;低;比较木屑和煤粉的着火点。9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试管;集气瓶。
18、(2)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要收集较纯净氧气,最好选择装置 D来收集。(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化学式为C2H2),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1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A;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b(填“a或“b”)端管口进入。【分析】(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19、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化学式为C2H2),因此不需要加热;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解答】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2H2O22H2O+O2;D;(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化学式为C
20、2H2),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乙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A;b。10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I中仪器的名称为 烧杯;(2)E试管盛有酚酞
21、溶液的目的是 对比;(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有利于环境保护(任写一点)。【分析】据图可以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会变红,据此解答。【解答】解:(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故填:烧杯;(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做对照试验,故填:对比;(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
22、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故填: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填:有利于环境保护。11A、B、C都是教材上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1)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B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推断水的组成
23、。(3)C实验可以推断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1)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氧气;4P+5O22P2O5。(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推断水的组成。故填:氢元素、氧元素;元素。(3)C实验中,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可
24、以推断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填:氢元素。1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当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10mL,则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5mL;实验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实验A、B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H2+O2,4P+5O22P2O5。(3)用C图所示装置过滤液体,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试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25、MnCl2。【分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1)当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10mL,则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5mL;实验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填:5;增强水的
26、导电性。(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A、B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H2+O2、4P+5O22P2O5。故填:2H2O2H2+O2、4P+5O22P2O5。(3)用C图所示装置过滤液体,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故填: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4)反应前锰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氯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为MnCl2。故填:MnCl2。1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27、(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分液漏斗、水槽。(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选填装置字母序号)。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 a进(选填a或b)。(3)E装置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根据此性质推测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是 灭火。(4)向装置F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变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
28、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蜡烛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4)向装置F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水槽;(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B;a;(3)E装置所示的实验观
29、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根据此性质推测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是灭火;故答案为: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灭火;(4)向装置F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紫色变红色;CO2+H2OH2CO3。14如图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分液漏斗。(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
30、D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 c口通入(填“c”或“d”)。(3)用装置C制取CO2,比用装置B的优势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实验E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花,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 中小花先变红色。(5)完成图F实验时,夹取细铁丝的仪器是 坩埚钳,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集气瓶的底部没有铺一层水或细沙。【分析】(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用装置C制取CO2,比用装置B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二氧化碳的性质;(5)完成图F实验时,夹取细铁丝的仪器是坩埚钳,实验中的一处错误集气瓶的底部没有铺一层水或细沙。【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若用D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c;(3)用装置C制取CO2,比用装置B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