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09422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A收集二氧化碳B塑料瓶变瘪C气球漂浮D右侧纸袋下沉【答案】B【解析】解:A、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与气体的密度有关,密度比空气大的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振荡后塑料瓶变瘪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故B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气球浮起来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聚集在烧杯的底部,使气球浮起来,故C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纸袋下沉的原因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相同体积的

2、空气和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较,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故D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B。2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后熄灭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的结论【答案】D【解析】解:A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故A错误;B如果不将玻璃片拿下,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形不成压强差,不会流下进入烧杯内,蜡烛不会熄灭,故B错误;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C

3、错误;D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的结论,故D正确。故选:D。3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只有实验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B实验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由实验推断,实验中有酸性物质生成D在实验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答案】C【解析】解: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A.实验中喷醋酸,中生成了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A说法错误;B.实验需要与实验对照,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B说

4、法错误;C.由实验推断,实验中有酸性物质,故C说法正确;D.实验需要与实验对照,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D说法错误。故选:C。4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C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不变色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答案】A【解析】解: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物的接触,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装置图知,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浸有紫色石蕊

5、溶液的棉花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注射器内装有足量稀盐酸,浓硫酸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其中和是被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和是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变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B若把大理石换成碳酸钠则反应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C通过比较和的现象,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D通过比较和的现象,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答案】D【解析】解: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硫酸

6、钙,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反应速度变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故A正确;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故B正确;C、处棉球会变成红色,处干燥的棉球不变色,所以通过或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C正确;D、处棉球会变成红色,处干燥的棉球不变色,所以通过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D错误。故选:D。6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收热量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二

7、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灭火,故A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吸收热量,能用于人工降雨,故B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故C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作气体肥料,故D说法错误;故选:D。7下列气体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引发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等。故选:D。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

8、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ABCD【答案】A【解析】解: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而不是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久未开启的菜窖中蔬菜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比CO2少一个氧原子D清明上河图至今都清晰可见,

9、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答案】C【解析】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故选项说法正确。C、1个CO分子比1个CO2分子少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清明上河图至今都清晰可见,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0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来灭火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C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组成

10、元素相同的气体【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来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1冬季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N2BO2CCODCO2【答案】C【解析】解: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

11、,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故选:C。二填空题(共1小题)12如图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气循环简图。(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属反应类型);(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答案】(1)CO2+H2OH2CO3;化合;(2)CO2+H2OC6H12O6+O2;(3)反应的条件不同。【解析】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号表达式为:CO2+H2OH2CO3,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

12、合反应;故填:CO2+H2OH2CO3;化合;(2)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发生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CO2+H2OC6H12O6+O2;故填:CO2+H2OC6H12O6+O2;(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反应的条件不同;故填:反应的条件不同。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3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1)实验1:A瓶中(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现象;B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2)实验2: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

13、璃管中,能观察到第(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答案】(1)不能;纸花变红色;水+二氧化碳碳酸;水。(2);密度比空气大。【解析】解:(1)实验1:A瓶中不能观察到现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和石蕊反应;B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纸花变红色,是因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二氧化碳碳酸;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水。故填:不能;纸花变红色;水+二氧化碳碳酸;水。(2)实验2: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故填:;密度比空气

14、大。14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资源。(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如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可用于。向紫色石蕊试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2)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A制CO2,a中加入的物质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装置B和C均可以收集CO2,若用B收集则气体应从端(选填“b”或“c”)通入,此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若用C装置收集,植物油的作用是。发生装置A用于制取CO2的最大优点是。【答案】(1)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水碳酸。(2)稀盐酸;碳酸钙+稀盐酸氯

15、化钙+水+二氧化碳。b;把燃烧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解析】解:(1)如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填: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向紫色石蕊试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水碳酸。故填: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水碳酸。(2)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A制CO2,a中加入的物质是稀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6、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填:稀盐酸;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装置B和C均可以收集CO2,若用B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此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把燃烧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若用C装置收集,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故填:b;把燃烧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装置A用于制取CO2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

17、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故填: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四推断题(共1小题)1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D。(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它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答案】(1)O2;CaCO3;(2)CO2+C2CO;吸热。【解析】解:因为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碳酸钙和C、一氧化碳和C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C可能是二氧化碳;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A在一定条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可能是氧气。把以上各物质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题意,故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1)A是氧气,化学式为:O2;D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2)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它是吸热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辅习题 > 4-5、化学 > 4-5-5、初三化学上册 >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 课时练习(063份) >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