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2).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1793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第三单元知识小结读准字音瑟瑟(s)缘故(yun)骚人(so)逊色(xn) 叶柄(bng)蜗牛(w)隐蔽(yn) 慎重(shn)倾斜(qng)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叠: 提示:“叠”字上半部分的三个“又”要写得紧凑,它们的捺都要写成点。隙: 临: 卧: 提示:“卧”左边是“臣”,要注意其中间部分不是“口”。多音字降 jing(降落)曲 q(弯曲)xing(投降) q(歌曲)形近字暮(暮色)侧(侧面) 峰(山峰)幕(幕布) 测(测量) 锋(锋利)慎(慎重)选(选择) 较(比较)填(填空) 运(运动) 校(学校)近义词注意注目舒服舒适均匀匀称搜索搜寻慎重谨

2、慎选择抉择反义词仔细马虎简朴奢华平坦崎岖光滑粗糙隐蔽暴露伟大渺小词语解释1.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均匀)2.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重叠)3.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空隙)4.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随遇而安)词语搭配古诗名句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诗人的评判,此处的梅雪对比,其意不在评判高下,而是启发我们认识到二者是各有所长的。重点句段1.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

3、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均匀”一词写出了叶子在墙上分布平均,间距相等,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尖全部朝下的形态。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几句话运用“触、变、巴、拉、贴”等动词,详细写出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蟋蟀的住处。蟋蟀的住宅外部向阳、隐蔽、干

4、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挖掘时耗时耗力,而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从这巨大的反差中,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感知课文1.古诗三首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写了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揭示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宋代诗人卢钺的雪梅阐述了对梅、雪的评价,说明了二者各有所长。2.爬山虎的脚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

5、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3.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法布尔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习作好句1. 我发现豆子居然有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原来胖了许多,颜色也浅了许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胖小子,可爱极了。2.小蝌蚪全身由深黑色变成了浅浅的褐绿色,还长着小黑点,眼睛像小球似的凸在脑袋上,沿着玻璃缸壁往上蹿,可爱极了。提纲写明观察原因观察过程记录观察所得 观察对象的变化当时的想法和心情体现观察方法总结观察所得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衣。夏雨少,秋霜早。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资料 > 公开课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