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2598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福建自主命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年高考福建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组一)图1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2题。 图1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2、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图2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34题。3.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上升 降水量增多 风力增大 云量减少 A. B. C. D.4.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表1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56题。5.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工业品

3、所占比重小 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6.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A.科技 B.资金 C.劳动力 D.原材料图2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78题。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10.

4、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 B. C. D.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5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112题。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1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第卷(非选择题)必考部分36.(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

5、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1)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2)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3)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8分)(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9分)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选考部分(15分)40.地理(15分)在A、B、C三题中任

6、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2海洋地理】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图18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9分)(2) 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6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C【选修6环境保护

7、】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2015年高考福建地理试题解析第卷(选择题)1.D 2.C第1题,由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得出,该农业生产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因而属于混合农业,D正确。 第2题,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的,不使用化肥,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考点: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可持续发展3.A 4.B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46月降水增多,气温升高,致使蒸发量逐月上升,但是题

8、目看不出风力和云量状况,所以 A 正确。 第4题,水分的亏损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图中显示3月6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6月份累积亏损最为严重,B正确。考点:曲线图的判读、气候5.A 6.C5.中国和Y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且中国的工业品所占比重较大;而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小,Y国的农产品的出口优势较强。故选A。 6.鞋子和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Y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而鞋子和服装需要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少,原材料在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小,且并不一定由当地供应。故选C。考点:工业生产7.D 8.B7.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

9、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故选D。 8.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故选B。考点:人口结构9.A 10.B9.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故选A。 10.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位于上游,水量不变,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故选B。考点:地质构造、等高线11.D 12.C第11题,由图示纬

10、度可推知该地区在赤道附近,日出地方时在6时前后,结合经度可知该地区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在6个小时左右,故而 A、B项错误;若是拍摄月份为7月,日出方位应该为东北方向,若是 1月,则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D正确。 第1 2题,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此时不能看见日出景观;乙地临近湖泊,不属于广袤草原;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考点: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等高线判读第卷(非选择题)必考部分36.(1)(8分)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12分)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

11、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3)(8分)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4)(9分)支持A: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支持B: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砍伐林木可以导致生态破坏。(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第(1)题,由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渭河以北地区

12、等高线稀疏,地势相对平坦,渭河以南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由等高线的数值以及数值变化可知:渭河以北地区以高原为主,以南地区以山地为主。 第(2) 题,结合甲乙两城市地区的图示可以看出,两地都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两城市靠近交通干线,交通方便,还是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第(3)题,乙区域之所以成为 “秦腔飞地”主要是由于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加之地理环境优越,大量的中原移民在这里定居,并世代生息,从而出现的。 第(4) 题,本题要先选择支持观点,然后再结合造纸生产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解释,注意两种支持观

13、点论据是相对的,不能同时作答。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特点、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生产。选考部分(15分)A.(1)(9分)差异: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原因: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2)(6分)我国海岸线长,波浪能资源较丰富,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展的地点较多;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发电成本高。解析:第(1)题,从图示等波浪能密度值线数值分析,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其原因受海域水深的影响,从等深线数值及分布分析,北部海域数值小,分布稀疏,表明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

14、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而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第(2)题,从波浪能利用范围分析,我国海岸线长,波浪能资源较丰富,且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展的地点较多;从从波浪能的性质分析,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利用可以改善环境;从利用技术分析,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且发电成本高。考点:海洋能源B.(1)(9分)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6分)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森、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

15、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第(1)题,从图示风暴潮时间分布分析,风暴潮主要集中分布在夏、秋季节,因风暴潮是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所以从风力分析,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从外因分析,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入海流量大,受其顶托作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第(2)题,从监测分析,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从工程措施分析,加固堤防,营造沿海防护林;从非工程措施分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考点:水文灾害的成因及治理C.(1)(9分)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2)(6分)(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第(1)题,从图示数值分析,该区域湿地面积在减少。联系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人们开垦湿地面积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占用湿地面积增加。第(2)题,从湿地减少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所以要退耕还湿地,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另外从法律法规分析,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考点:湿地减少原因及保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8.地理 > 2.按省份整理 > 8.福建历年地理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