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30175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Dx|2x32(5分)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B4CD3(5分)=()ABCiDi4(5分)如图,PA、PB、DE分别与O相切,若P=40,则DOE等于()度A40B50C70D805(5分)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B6CD126(5分)已知函数f(x)=lnx+1(x0),则f(x)的反函数为()A

2、y=ex+1(xR)By=ex1(xR)Cy=ex+1(x1)Dy=ex1(x1)7(5分)如图,平面平面,A,B,AB与两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A2:1B3:1C3:2D4:38(5分)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BCf(x)=log2x(x0)Df(x)=log2(x)(x0)9(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10(5分)若f(sinx)=2cos2x,则f(cosx)等于()A2sin2xB2

3、+sin2xC2cos2xD2+cos2x11(5分)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则=()ABCD12(5分)函数的最小值为()A190B171C90D45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用数字作答)14(4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15(4分)过点的直线l将圆(x2)2+y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16(4分)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

4、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向量,(1)若,求;(2)求的最大值18(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1)用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的分布列及的数学期望;(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19(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

5、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20(12分)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14分)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证明为定值;()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22(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1)求a1,a2;(2)猜想数列Sn的通项公式,并

6、给出严格的证明2006年青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Dx|2x3【分析】解出集合N,结合数轴求交集【解答】解:N=x|log2x1=x|x2,用数轴表示可得答案D故选D2(5分)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B4CD【分析】将函数化简为:y=Asin(x+)的形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所以最小正周期为,故选D3(5分)=()ABCiDi【分析】化简复数的分母,再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即可【解答】解:故选A4(5分)如图,P

7、A、PB、DE分别与O相切,若P=40,则DOE等于()度A40B50C70D80【分析】连接OA、OB、OP,由切线的性质得AOB=140,再由切线长定理求得DOE的度数【解答】解:连接OA、OB、OP,P=40,AOB=140,PA、PB、DE分别与O相切,AOD=POD,BOE=POE,DOE=AOB=140=70故选C5(5分)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B6CD12【分析】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的周长【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

8、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的周长为4a=,故选C6(5分)已知函数f(x)=lnx+1(x0),则f(x)的反函数为()Ay=ex+1(xR)By=ex1(xR)Cy=ex+1(x1)Dy=ex1(x1)【分析】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求反函数的方法、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求函数的值域;将y=lnx+1看做方程解出x,然后由原函数的值域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可【解答】解:由y=lnx+1解得x=ey1,即:y=ex1x0,yR所以函数f(x)=lnx+1(x0)反函数为y=ex1(xR)故选B7(5分)如图,平面平面,A,B,AB与两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

9、为A、B,则AB:AB=()A2:1B3:1C3:2D4:3【分析】设AB的长度为a用a表示出AB的长度,即可得到两线段的比值【解答】解:连接AB和AB,设AB=a,可得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在RtBAB中有AB=,同理可得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所以,因此在RtAAB中AB=,所以AB:AB=,故选A8(5分)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BCf(x)=log2x(x0)Df(x)=log2(x)(x0)【分析】先设函数f(x)上的点为(x,y),根据(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且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

10、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得到x与y的关系式,即得答案【解答】解:设(x,y)在函数f(x)的图象上(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所以(x,y)在函数g(x)上y=log2(x)f(x)=log2(x)(x0)故选D9(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分析】由题意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得到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y=x即y=x,由此可得b:a=4:3,结合双曲线的平方关系可得c与a的比值,求出该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0,b0)由此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11、x,结合题意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得 =,设b=4t,a=3t,则c=5t(t0)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e=故选A10(5分)若f(sinx)=2cos2x,则f(cosx)等于()A2sin2xB2+sin2xC2cos2xD2+cos2x【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根据已知中f(sinx)=2cos2x,结合倍角公式对解析式进行凑配,不难得到函数f(x)的解析式,然后将cosx代入,并化简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f(sinx)=2(12sin2x)=1+2sin2x,f(x)=1+2x2,(1x1)f(cosx)=1+2cos2x=2+cos2x故选D11(5分)设Sn是等差

12、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则=()ABCD【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用a1和d分别表示出s3与s6,代入中,整理得a1=2d,再代入中化简求值即可【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且d0,故选A12(5分)函数的最小值为()A190B171C90D45【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或者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解答】解法一:f(x)=|x1|+|x2|+|x3|+|x19|表示数轴上一点到1,2,3,19的距离之和,可知x在119最中间时f(x)取最小值即x=10时f(x)有最小值90,故选C解法二:|x1|+|x19|18,当1x19时取等号

13、;|x2|+|x18|16,当2x18时取等号;|x3|+|x17|14,当3x17时取等号;|x9|+|x11|2,当9x11时取等号;|x10|0,当x=10时取等号;将上述所有不等式累加得|x1|+|x2|+|x3|+|x19|18+16+14+2+0=90(当且仅当x=10时取得最小值)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45(用数字作答)【分析】利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让次数为0,求出r)就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要求常数项,即405r=0,可得r=8代入通项公式可得Tr+1=C108=C102=45故答案为:4514(4分)已知ABC的三

14、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分析】先根据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和三角形内角和为可求得B的值,进而利用AD为边BC上的中线求得BD,最后在AB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D【解答】解: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C=2BA+B+C=AD为边BC上的中线BD=2,由余弦定理定理可得故答案为:15(4分)过点的直线l将圆(x2)2+y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垂直时斜率之间的关系,及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要处理本题我们先要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数形结合容易得到符合题目中的条件的数理关系

15、,由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弦长最短,及过圆内一点最短的弦与过该点的直径垂直,易得到解题思路【解答】解:如图示,由图形可知:点A在圆(x2)2+y2=4的内部,圆心为O(2,0)要使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只能是直线lOA,所以16(4分)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25人【分析】直方图中小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先计算出2500,3000)内的频率,再计算所需抽取人数即可【解

16、答】解:由直方图可得2500,3000)(元)月收入段共有100000.0005500=2500人按分层抽样应抽出人故答案为:25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向量,(1)若,求;(2)求的最大值【分析】(1)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求出正切,求出角(2)利用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利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及公式,化简,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出范围【解答】解:(1)因为,所以得又,所以=(2)因为=所以当=时,的最大值为5+4=9 故的最大值为318(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

17、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1)用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的分布列及的数学期望;(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分析】(1)由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可知变量的取值,结合变量对应的事件做出这四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写出分布列和期望(2)由上一问做出的分布列可以知道,P(=2)=,P(=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1)由题意知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0,1,2,3=,的分布列为0123P的数学期

18、望E()=(2)P(=2)=,P(=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P(2)=19(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分析】()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欲证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只需证明ED与直线AC1与BB1都垂直且相交,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EDCC1,而EDBB1,即可证得;()连接A1E,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可知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在三角形A1FE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解

19、:()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则EOC1C,又C1CB1B,所以EODB,EOBD为平行四边形,EDOB(2分)AB=BC,BOAC,又平面ABC平面ACC1A1,BO面ABC,故BO平面ACC1A1,ED平面ACC1A1,EDAC1,EDCC1,EDBB1,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6分)()连接A1E,由AA1=AC=AB可知,A1ACC1为正方形,A1EAC1,又由ED平面ACC1A1和ED平面ADC1知平面ADC1平面A1ACC1,A1E平面ADC1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则A1FAD,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不妨设AA1=2,则AC=2,AB

20、=,ED=OB=1,EF=,tanA1FE=,A1FE=60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12分)20(12分)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令g(x)=(x+1)ln(x+1)ax对g(x),求导得g(x)=ln(x+1)+1a,令g(x)=0x=ea11,当a1时,对所有的x0都有g(x)0,所以g(x)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时有g(x)g(0),即当a1时都有f(x)ax,所以a1成立,当a1时,对于0xea11时,g(x)0,所以g(x)在(0,ea11)上是减函数,又g(0)=0,

21、所以对于0xea11有g(x)g(0),即f(x)ax,所以当a1时f(x)ax不一定成立综上所述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法一:令g(x)=(x+1)ln(x+1)ax,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a11,(i)当a1时,对所有x0,g(x)0,所以g(x)在0,+)上是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都有g(x)g(0),即当a1时,对于所有x0,都有f(x)ax(ii)当a1时,对于0xea11,g(x)0,所以g(x)在(0,ea11)是减函数,又g(0)=0,所以对0xea11,都有g(x)g(0),即当a1时,不是对所有的x

22、0,都有f(x)ax成立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解法二:令g(x)=(x+1)ln(x+1)ax,于是不等式f(x)ax成立即为g(x)g(0)成立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a11,当xea11时,g(x)0,g(x)为增函数,当1xea11,g(x)0,g(x)为减函数,所以要对所有x0都有g(x)g(0)充要条件为ea110由此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21(14分)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证明为定值;()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的表达式,

23、并求S的最小值【分析】(1)设A(x1,y1),B(x2,y2),M(xo,yo),根据抛物线方程可得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设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根据判别式大于0求得x1+x2和x1x2,根据曲线4y=x2上任意一点斜率为y=,可得切线AM和BM的方程,联立方程求得交点坐标,求得和,进而可求得的结果为0,进而判断出ABFM(2)利用(1)的结论,根据x1+x2的关系式求得k和的关系式,进而求得弦长AB,可表示出ABM面积最后根据均值不等式求得S的范围,得到最小值【解答】解:(1)设A(x1,y1),B(x2,y2),M(xo,yo),焦点F(0,1),准线方程为y=1,显然AB斜率存

24、在且过F(0,1)设其直线方程为y=kx+1,联立4y=x2消去y得:x24kx4=0,判别式=16(k2+1)0x1+x2=4k,x1x2=4于是曲线4y=x2上任意一点斜率为y=,则易得切线AM,BM方程分别为y=()x1(xx1)+y1,y=()x2(xx2)+y2,其中4y1=x12,4y2=x22,联立方程易解得交点M坐标,xo=2k,yo=1,即M(,1)从而,=(,2),(x2x1,y2y1)=(x1+x2)(x2x1)2(y2y1)=(x22x12)2(x22x12)=0,(定值)命题得证这就说明ABFM()由()知在ABM中,FMAB,因而S=|AB|FM|,(x1,1y1)

25、=(x2,y21),即,而4y1=x12,4y2=x22,则x22=,x12=4,|FM|=因为|AF|、|BF|分别等于A、B到抛物线准线y=1的距离,所以|AB|=|AF|+|BF|=y1+y2+2=+2=+2=()2于是S=|AB|FM|=()3,由2知S4,且当=1时,S取得最小值422(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1)求a1,a2;(2)猜想数列S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分析】(1)验证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a1根据根的定义,可求得a1,同理,当n=2时,也可求得a2;(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

26、问题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证明当当n=1时,已知结论成立,第二步,先假设n=k时结论成立,利用此假设结合题设条件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成立即可【解答】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于是(a2)2a2(a2)a2=0,解得a2=(2)由题设(Sn1)2an(Sn1)an=0,Sn22Sn+1anSn=0当n2时,an=SnSn1,代入上式得Sn1Sn2Sn+1=0由(1)得S1=a1=,S2=a1+a2=+=由可得S3=由此猜想Sn=,n=1,2,3,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i)n=1时已知结论成立(ii)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Sk=,当n=k+1时,由得Sk+1=,即Sk+1=,故n=k+1时结论也成立综上,由(i)、(ii)可知S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数学 > 1.数学高考真题试卷 > 1990-2007年各地高考历年真题 > 青海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