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实用类文本必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明初,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朝廷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通行于全社会,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一个客观的事实,白银作为合法货币才为官方认可,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由于白银功能的扩大和流通的要求,社会对于白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在这种态势下,白银供给方面又如何呢?除了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社会原有白银储藏之外,白银的来源不外有二:一是国内的白银矿藏资源,一是海外贸易通过商品交换而得的外来资源。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在货币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人们将寻求的视野投向海外是很正常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
2、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在世界贸易中成为国际通用的结算货币。这种国际交换关系,一端联系的是中国商品,另一端联系的是白银,形成了市场网络的世界性链接,它有三条主干线,跨越三大洲,形成了三个大小不等的贸易圈,从而构建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这三条主干线是:中国东南亚日本,中国马尼拉美洲,中国果阿欧洲。作为三条航线终端的日本、美洲和欧洲,均为中国白银的来源地,其中,日本和美洲是白银的出产地,而欧洲主要是美洲白银的中转地。建立在这种供求关系上的市场,确立了白银的世界货币地位。伴随白银货币的极大发展,市场超越了国界,实现了世界性的扩展。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白银的世界货币职能得到了全面实现,于是,一个
3、首先建立在白银世界性运动基础之上,以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产生了。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当中国市场与世界连接起来,世界市场的白银滚滚而来之时,它已成为正在变革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助动力。白银货币量的增加,无疑提高了商品的产出和销售,加速了社会经济增长发展;同时,它也加剧了整个社会发生重大改观。中国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社会经济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为建立一个世界经济体系准备了条件,促成了世界范围生产出现明显增长。从总体来看,白银货币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
4、的产物,即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产物。这里所要强调的是,白银货币化初步奠定,中国社会内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而不是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当全球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之时,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个体系不是西方创造的,明代中国曾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此而言,明代白银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整体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有删改)1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1页(
5、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答案解析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明代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到明后期全社会用白银作为流通的主要货币,朝廷已无法禁止。B.明代从国外输入中国白银的主干线有三条,跨越三大洲,由此构建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网络的中心是中国。C.明代中国对白银的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且职能得到了全面实现,于是白银作为贸易结算货币通行世界各国。D.不是西方创造了世界经济体系,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明代中国曾参与其中并作出过重要的贡献。(1)下列对“白银货币化”相关
6、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明代白银的货币化使得社会对于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B.白银货币化使得中国商品和其它国家的白银能够进行国际交换,市场超越了国界,实现了世界性的扩展。C.明代社会的白银货币化加剧了整个社会发生重大改观,中国社会经济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转变为货币经济。D.白银货币化表明,明代社会内部蕴藏着社会转型的趋向,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2)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因为社会原有白银储藏和国内的白银矿藏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人们唯一的途径是将视野投向海外,到海外开采白银矿藏资源。B.明代中国是当时最大的
7、白银需求国,同世界贸易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得到日本、美洲和欧洲的白银,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C.以往有一种误解,认为是西方东来导致中国被动地走向世界,作者却通过史实得出明代中国主动走向了世界的结论。D.本文围绕白银货币化,先交代了背景和原因,再列举史实说明其作用,最后指出意义所在,阐明属于明代的新时代已到来。(3)C(1)C(2)C(3)“白银作为贸易结算货币通行世界各国”错,文中是说“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国家之间做贸易使用白银结算。(1)“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转变为货币经济”错,是“转向”不是“转变为”。(2)第2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
8、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考点A是“到海外开采白银矿藏资源”错,是通过贸易获取白银;B中只有一个目的得到白银,太绝对;D选项“属于明代的新时代已到来”错,原文是“整体世界新时代”的到来。(3)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
9、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材料二: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群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
10、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2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3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
11、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
12、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
13、,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2)第4页(共27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答案解析考点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3)D(1)BC(2)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3)该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14、合C】。原文说“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而播出与发送给观众的任务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的。(3分)(1)A选项错在强加因果,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题项中的“以期”为强加因果。D选项由图可知,64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集中度比值有下降。E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这一句。“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错误,判断绝对化。(5分)(2)在概括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对比分析,注意答题时的内容层次。
15、(4分)(3)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
16、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3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5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
17、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
18、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1)第6页(共
19、27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答案解析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
20、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3)B(1)BC(2)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每点2分。答对意思即可。(3)答案B“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错误,其中2003年的增加值较上一年也有小的减少。这道题
21、首先需要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对材料二中的图表作出相应的准确解读。(1)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注意回答三项或者三项以上不给分。A项“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错误,材料一开头“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可以看出,今天的博物馆服务公众的形式除了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还有别的。材料二也明确讲到多样的形式,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等。D项“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错误,原文是“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E项“这
22、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错误,原文材料三“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原文是讲博物馆对(2)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7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考点旅游经济的拉动的作用主要在千米魔化的宣传教育,而不是说这是提升博物馆的功能的关键所在,属于偷换概念。根据题干找准语境,能够快速在材料一中找到“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
23、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然后对之分类概括即可。(3)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自开通西域后,汉
24、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
25、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取材于肖小勇、傅梦孜、高建新的相关文章)(1)4第8页(共27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A.中西方交流早
26、于张骞开通西域时期B.汉唐政府重视丝绸之路有军事目的C.包容的心态造就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得到广远传播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A.它的兴盛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B.安史之乱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C.明朝西域政策与汉唐不尽相同D.它的衰落与奥斯曼的崛起有关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A.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C.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D.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根据材料一,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项是3材料二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通道。一般认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
27、唐宋、兴盛于元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国家实行海禁政策导致其逐渐衰弱。“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多种时代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航海技术。汉代中国人之所以能踏开“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在于掌握了帆舵配合的季风航海术。到了隋唐,随着中外交往的繁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航海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当时航海者的远洋地文知识和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都更加丰富,对远洋季风规律的掌握与应用,也愈趋娴熟。宋元发达的航海技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宋元航海术最重要的突破体现在全天候磁罗盘导航和大洋天文定位技术方面。随着航迹推算对测向定量化的要求,单纯的“揆南北”的“指南浮针”与由天
28、干、地支组成的二十四向方位盘组合起来,演进成“磁罗盘”。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从一地航行到另一地的转向针位点集合技术,形成了“定向行船”所依赖的航路指南。海员们还掌握了通过观测天体(特别是北极星)的高度,来判定船的地理位置(主要是南北位移)的天文定位技术,从而使航迹推算的船位误差得到了关键性的修正。明初,郑和航海术将“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到一个空前辉煌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盛景。郑和航海术主要体现在集航用海图与航路指南于一身的郑和航海图上。郑和航海图不但对广大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航区标注了具体的地理位置,还对沿途景物进行了写实性的描绘,而且对沿途的导航物与碍航物,如山峰、岛屿
29、、浅滩、礁岩、港口等进行了标识。图中还出现了具有航迹推算与修正技术意义的针路系统,并吸收运用了其他航海者的先进仪器与导航方法,将之与中国传统的量天尺观测技术结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横渡印度洋的过洋牵星系统。(取材于孙光圻的相关文章)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消弭”:“弭”的读音为mB.材料二的“娴熟”:“娴”为形声字,从女,闲声C.材料二的“揆南北”:“揆”在文中是测定(方向)的意思1(2)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9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D.材料二的“天干
30、、地支”:“天干、地支”此处用来表示方位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航海者已经掌握了帆舵配合的季风航海术B.隋唐时期,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更加丰富C.宋元时期,航迹推算的船位误差得到关键性修正D.明朝郑和的过洋牵星系统是中国传统技术的结晶2A.国家海禁政策B.认识自然水平C.天体星辰星座D.航海导航技术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影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因素的一项是3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我国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世界大趋势,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合作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
31、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创造了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建立了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取得明显成效。贸易投资合作继续深化。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2.1%,进口3.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8%;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重大项目扎实推进
32、。东非铁路网起始段肯尼亚蒙内铁路竣工通车,中老铁路首条隧道全线贯通,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匈塞铁路、卡拉奇高速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典范。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我国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自贸协定,与摩尔多瓦、毛里求斯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对外援助效应提升。我国启动“共筑援助之桥,畅通一带一路”行动,落实了多项重大援助举措,积极为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开办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
33、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合作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必将超越某一国家、某一区域,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造成深刻影响。(取材于高峰、王晓易的相关文章)A.继承发扬了古丝绸之路精神B.广大发达国家是合作的主体C.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D.产生了多个方面的辐射效应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一带一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3)第10页(共27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答案解析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6
34、分)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2C1B2D3(1)A1D2C3(2)B1古代中国创造了陆上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与西方的沟通,传播了中华文明;古代中国还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创造了“一带一路”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或:建立了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2(3)C项,因果颠倒,材料一说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1B项,“根本原因”不当,原文说的是“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由原文“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
35、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可知A项正确;由原文“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丝绸之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可知C项正确;由原文“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可知D项正确。2D项,诗句出自杜牧的过华清宫,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无关。3(1)A项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消弭”诗读音为“xio m”,意思是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B项考查造
36、字法,C项考查字义,D项考查文化常识,结合原文可知这三项是正确的。1D项,“中国传统技术的结晶”不当,原文说的是“吸收运用了其他航海者的先进仪器与导航方法,将之与中国传统的量天尺观测技术结合,形成2(2)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11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考点了中西合璧的横渡印度洋的过洋牵星系统”,由此可知,过洋牵星系统不是中国独创的。C项无中生有,材料二中没有依据。由“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国家实行海禁政策导致其逐渐衰弱”可知A项正确;由“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航海技术”可知B项正确;由“当时航海者的远
37、洋地文知识和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都更加丰富”可知D项正确。3B项不当,原文说的是“建立了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由原文“是我国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可知A项正确;由原文“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可知C项正确;由原文“重大项目扎实推进”“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对外援助效应提升”可知D项正确。1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如,由材料一“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可总结出中国古代创造了陆上丝绸之路沟通中西,传播了中华
38、文明;由材料二“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通道”可总结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由材料三可总结出今天中国“一带一路”的贡献。(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3)语言文字运用基础常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刘宗周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中“学”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学”呢?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
39、在的训导。这种以“导”为前提的“觉”明显是不彻底的,要达到“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迩”,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1)5第12页(共27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
40、,不过将“效”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学”的全部意义,则显得偏狭。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学的服膺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学”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学”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学”,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皓首穷经之“学”,而是将“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学”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
41、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学”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学”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学”的理解关系到对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理解B.皇侃推崇先王之道,主张以此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C.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不过人道比天道更易于把握D.明代的郝敬不赞成诵读圣贤书,他的观点比较合理1A.学习过程的苦乐与学习的目的有关
42、B.通过科举获得的功名利禄往往是苦的C.通过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令人愉悦D.自我进步的快乐与别人是否知道无关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学习苦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加粗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人道迩:“迩”读作r 意思是“近”B.服膺:“膺”读作yng 意思是“反对”C.中肯:“中”读作 zhng 意思是“适合”D.皓首穷经:“皓”读作 go 意思是“白”3材料二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字,历来有不同的阐发。宋代理学家谢良佐在解释“时”的意义时说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从学习做人之道的角度来说,谢氏的说法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存在于“百姓日用之间”,可以说“道不远人”。要
43、想达到“无终食之间违仁”,就要时时刻刻谨记做人之道,正如曾子的“日三省吾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在“时”的规范下,内化成一种心性品质,自然可以达到“三月不违仁”,并进一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2)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13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近代的程树德则指出“时”有三种蕴义:“凡学有三时:一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一就人身中为时者,即注意教育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皮亚杰、埃里克森等都对其做了经典的研究。我国先哲的理
44、念虽然没有准确的心理学实验支撑,他们的直觉经验使他们提出了教育的顺序性原则,注重抓住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期,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学记中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二就年中为时者,即根据一年中时令的不同调节学习内容。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这种学习观反映了我国先民“天人合一”的特殊思维,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天地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外界自然变化能够引起人体内在情感变化。在这种“外象内感”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古人不但强调学习要把握年龄的时机,还要注意学习活动与外界环境的感应关系,把握季节时机。三就日中为时者,就是每一天的学习也要“适时”。上午大脑功能活
45、跃,要安排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中午学生大脑活动减弱,人开始昏昏欲睡,要安排午休;科学证明傍晚最适合锻炼身体,要安排体育锻炼。(取材于陈祥龙的相关文章)A.学习与日常生活相伴相生B.学习要时刻不忘做人之道C.学习是天生的心性与品质D.达到“仁”需要时时学习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谢良佐的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A.三个月不违背仁德B.一生中恰当的阶段C.一年中恰当的时令D.一天中恰当的时辰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学而时习之”中“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在第四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B.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D.学
46、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材料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确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指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学”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3)第14页(共27页)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由免费
47、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答案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仁”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政。“习”与“学”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习、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
48、析;把“习”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习”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这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学”“习”的说法,不正确的
49、一项是A.将“学”“习”解释为“学问”“练习”完全错误B.孔子本人多才多艺,学能致用,是“学”的典范C.孔子的教育观、政治思想观重视道德和社会实践D.教育要重视“学”“习”联系,“知”“行”结合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2D1B2A3(1)C1A2B3(2)A1【参考示例】在学习途径和方法方面要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觉悟,注意体验日常人事,注重实践,注意读书。在学习目的方面要超越功利,着眼于自身人格的完善、人生的超越。在学习时间和时机方面要提倡时时学习、适时学习。在学习内容方面要广泛,不局限于书本。2(3)大海教育 在线1对1第15
50、页(共27页)由免费初高中、大学网课等资源威信公众号:博物青年 整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后删除,侵删。解析D项,“明代的郝敬不赞成诵读圣贤书”错,原文说“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不废诵读,不倚诵读”不是不赞成诵读圣贤书,而是要求学既不能废弃读书,也不能完全倚仗读书。1此题考查理解文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原文是说“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学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这句是说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不是“功名利禄往往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