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与思考.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87430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与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与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与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与思考*刘华芹【摘要】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提上工作日程,这对我国乡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挥人类学学科特点和优势深入探究乡村何去何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是新时代人类学面向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本文重点介绍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近五年来国内人类学在振兴路径、艺术乡建、乡村旅游、乡村变迁、城乡关系和振兴方向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着研究内容丰富、视角多元、方法多样,但总体数量偏少、议题分散、应用研究缺乏等特征。未来人类学研究应拓展学科视角,协同学理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多开展区域研究、行动

2、研究和跨学科合作研究,提升研究议题的系统性,并加强提炼地方性与一般性的概念与理论,为乡村振兴和学科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振兴;人类学;认识与理解;应用研究【作者】刘华芹,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50。【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3)02-0117-0009一、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人类学的参与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

3、村振兴战略。2018年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展目标和远景谋划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此新时代背景下,人类学负有面向国家战略、服务乡村的重要责任。人类学具有整体观、文化相对观、参与观察和比较研究等学科优势和特点,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历史上中国人类学便具有国家责任担当,立足于中国现实,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由传统的家族、宗族、亲属制度、汉人村庄社会、农

4、民生计活动等研究议题拓展到乡村工业化、乡村都市化、农民的流动性、生态移民、乡村文化多样性、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保护等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可以说,中国人类学研究是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密切关联的,一直担当着记录追踪乡村社会发展变迁,总结提炼乡村发展特点与经验,探索破解乡村发展困境的重要使命,2具有很强的现实关照。以人类学家费孝通的经历为例,解放前推动他调查研究的是国家民族救亡问题,寻求国家民族的出路决定了调查研究的题目,为此他怀着改善农民生活的宿愿开展调查农村的工作,江村调查便是代表;中华人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类型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19BSH058)

5、。117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共和国成立后,怎样迅速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为实现民族平等,他投入到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工作,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为少数民族进行社会改革提供科学的事实根据和符合少数民族利益的意见;3改革开放后,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他又聚焦于小城镇和经济区域发展课题的研究,为把祖国建设成经济强国而竭尽全力。4这可以说是一种应用的人类学。在新时代,人类学者要继续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联系我们自己的国情,深入探究乡村何去何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鉴于此,本文将结合我国乡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中国人类学乡村振兴研究

6、的进展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这一问题从研究视角、立场、议题、方法、概念与理论等几个维度进行思考,以期在新时代人类学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学科本身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二、乡村振兴提出以来人类学相关研究进展乡村振兴提出以来,人类学界对此的研究总体数量偏少,截止到2022年12月1日,在知网上搜索主题为“乡村振兴+人类学”的文献共有74篇。通过梳理发现,乡村振兴路径、艺术参与乡建这两个议题的研究相对聚集,其他研究则分散于乡村旅游、乡村变迁、城乡关系和未来乡村振兴方向等议题。(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或当前问题的破解路径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研究方式上

7、,一些学者进行的是理论思辨式的研究,指出乡村振兴的应然路径。如王建民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讨论民族地区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主体性,突出文化性,使得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能够真正实现。5罗康隆认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文化的振兴和文化的自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和自上而下对策的有效对接,不同参与者平等的自觉“对话”与自觉“参与”是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6李文钢、张引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如何发挥地方社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力”。7彭兆荣特别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认为了解农史、把握农脉、悉知乡土对乡村振兴战略格外重要,8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

8、是重塑“新地方家园”,即在守护好传统家园遗产基础上的创新。9张颖认为在民族地区乡土生活中辨析出农业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支配要素,进而在承认地方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基础上对区域优势要素加以组合,是破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困境的机枢所在。10刘姝曼基于“乡愁”概念的剖析,认为形塑中国的乡愁要以乡民为主体,避免乡村振兴成为强迫和短暂的扶贫帮困项目,要按照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构建地方感,接续传统与现代。11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强调地方历史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主体性、过程性和多样性受到关注。另一些学者则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样化的乡村振兴路径。如崔延虎基于牧区的研究认为,草原牧区经济发展要适合牧区的特点,要恢复草

9、原生态环境,重建牧区的社会结构,提振牧区社会的文化自信,把牧区传统管理经验吸收到现代牧区社会治理中,多听取牧区牧民和农民的诉求和建议。12谭同学基于桂东北瑶寨的调研,认为农业革命带来了小农劳动密集型农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二元并存的格局,该格局导致农户生活货币化,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转型,乡村振兴应从资金、技术和市场对接等方面为小农托底入手,使之可参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的部分环节。13刘华芹通过两个“空心村”的比较研究,根据村庄的发展趋势和定位区分出了“将持续存在的空心村”和“作为过渡形态的空心村”两种类型,认为前者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着整体性的困境,需要整体性的振兴,后者则面临着消亡,需要着力于

10、土地综合整治和村民养老问题。14这些研究旨在表明,发展的问题并不存在着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发展的道路因不同地区现实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应有多样性的选择。还有学者通过经验研究揭示了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性的社会问题。如牛凌燕、徐俊六通过对滇西回族聚居区曲硐村生计从畜牧养殖、餐饮经营到核桃交易与兰花种植的多次变迁的描述,揭118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示村落生计不仅取决于当地的自然地理生态,也是族群的精神信仰与文化传统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15赵巧艳、郭炎冰通过对夏阳渡和吴王渡的“路”人类学研究,发现从表面上看夏阳渡、吴王渡的振兴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道”改善的结果,但在更深的层面上,两个津

11、渡古村并非无根的社区,其原有的资源条件和地域传统,恰恰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基础优势。16这两项研究充分展现了人类学的整体观视角。(二)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艺术乡建”旨在以艺术为手段来复兴传统的乡村,重振乡村活力,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乡村建设方式。艺术人类学对此领域的研究比较丰富,主要围绕着艺术乡建的实践模式和理论反思展开。如张颖梳理了日本发起的农民传统手工艺振兴、地方主导的乡土景观与农特产品设计创意振兴、多主体共谋的地域艺术项目综合振兴诸模式,将日本的艺术乡建成就归功于生活统摄下“美用一体”的传统价值观和“艺术”与“乡村”共生的视野。17渠岩身体力行地做了许村计划和青田范式

12、,并对当前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本与权力联合、去主体化两种模式进行了批判,提出艺术家在地推动的艺术乡建模式,即在尊重乡村在地传统及村民诉求的基础上,用情感融入和多主体互动的温和方式使乡村社会整体复苏,以修复乡村完整的天、地、人、神世界。18刘姝曼以渠岩的青田范式作为研究对象,继续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艺术乡建的“多重主体性”问题。19季中扬、康泽楠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提出“艺术乡建”的关键在于以现代艺术精神重塑乡民的主体性。20这些研究一同从主体的视角为“艺术乡建”模式提供了重要见解。一些学者聚焦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创新与价值转化。例如郭佳基于云南大理周城村白族扎染现

13、状的研究指出,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可在对地域文化遗产群资源的整体利用和联动中淡化其单一的地方属性,以一种民族象征符号的形式在文化的全球性中寻求其民族性的新定义与新意义,从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中发挥其艺术的能动性作用。21在民间艺术再生产问题上,李祥林等指出,从文化传统语境、文化生态环境着手,结合现代技术、文化审美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民间艺术再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此过程中,介入乡村的艺术工作者是激活民间元素、促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然还需激活本地活力,推动民间艺术再生产从外力借助走向内力激活。22在遗产的价值转化方面,学者们认为乡村文化振兴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带动地方文化和社会

14、经济的发展。如杜华君、张继焦以宁夏黄渠桥镇的文化遗产开发为例说明,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可为乡村振兴提供一种内源性动力,同时结合文旅融合的实践方式,还可有效促进产业间的互济互惠并由此推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村的协同发展与共同振兴。23这些研究不把传统划为现代的对立面,而是把它视为现实发展可直接承续的推动力量。视觉艺术符号如何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产生联系是另一个话题。在理论上,传统艺术符号能够发挥促进本民族认同的功能,安丽哲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继续发挥艺术符号在构建文化认同方面的作用。24在手段上,朱靖江认为,影像民族志的多重应用性,或可为中国村落社会与农耕文明的留影、存

15、续与发展做出贡献,借由“抢救式村落影像志”“活态村落影像志”与“新媒体村落影像志”之力,激发乡村的文化与经济活力,反哺村落社区,未必不是一条推动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可行性路径。25总而言之,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研究相对活跃,这些研究聚焦乡村现实,积极探索艺术在当前乡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三)发展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既是一种旅游产品,也是一种开发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传统村落旅游、以传统民族文化和生态为依托的民族文化生态游蓬勃发展,人类学者主要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对此展开研究,参与(主体)和可持续发展是两个关键词。如荣树云基于潍坊杨家埠村的个案研究发

16、现,以“非遗”旅游业为支撑与以重构地方感为模式的手艺类新村建设出现了文化主体的“缺场”现象,认为这将不利于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只有激发和调动起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提高村民的参与度,才能建构出符合乡村振兴核心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手艺新村。26与强调村民的参与不同,马丹丹关注研究者的参与,基于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社区参与的经119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验,她认为研究者需要从拉开距离的介入、对文化变迁的自然观察,转换为积极地参与、共同的合作。27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陈刚以云南泸沽湖摩梭文化生态旅游为例介绍了国外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里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欣赏式探询法,该模式是由发

17、现梦想设计实现四个步骤构成的循环,突破了以往问题导向模式,倡导以激发、动员、探询优势为导向的“积极变革”模式。28在当前乡村旅游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背景下,发展人类学的参与和可持续发展视角尤为重要。(四)新型文化生产或文化转型视角下的乡村变迁文化转型视角下的乡村变迁研究受黄应贵的一项研究启发。黄应贵基于台湾乡村看似即将崩解现象的研究指出,在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冲击下的农村,人口外移、当地生计凋落等现象让我们容易有农村社会没落乃至崩解的印象,但实际上它可能已在形成另一种不同的社会形态,而不再是个有关农村兴衰的问题。29李文钢等认为,对于此种新文化形式的思考可帮助我们摆脱对

18、于乡村问题的忧虑,转而重新去面对这些新文化形式背后的乡村变迁路径。7与此新思路类似,赵旭东也指出乡村振兴要与时俱进地注意到乡村农民群体和基层组织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之中所发生的一种新的接触、合作与转变,以及由此而带动的一种乡村文化转型的可能性,30因而要转变原有着力关注静态的聚焦式的视角为追溯动态的线索式的视角,并需要在用关注动态变迁的线索民族志的方法深刻审视这种转型之后提出自己的倡导和主张。31基于这种动态发展的视角,刘华芹依据乡村城市化的变迁趋势把不同乡村进行分类,指出了每种类型乡村的未来走向与乡村振兴重点。32变迁取向的研究有别于乡村问题取向,为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五)

19、城乡关系及乡村振兴方向城乡关系与未来乡村振兴方向也引起部分人类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探讨了旅游对城乡关系和互动模式的影响,如孙九霞认为,旅游发展到休闲度假时代,城乡二元关系在弱化。33赵旭东指出,在旅游业发展下城乡互动呈现出依循“城乡城”与“乡城乡”两种模式的钟摆运动。34基于城乡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在未来乡村振兴方向上,赵旭东认为,城市与乡村之间因自然互惠关系自古构成了互依互赖的城乡连续体,近代因为种种人为的制度性因素而造成城乡间固有循环关系的断裂,一种理想样态的城乡关系需要重构一种新的城乡连续体,这是未来理想中国得以构建的根基所在。35进而,他提出了一种基于未来乡村发展的乡村振兴人类学,即从一种

20、乡村的结构功能的描写转换到一种对于乡村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未来理想的可能存在状态的寻求上来,从既有的那种城乡中国讨论的结构性框架,转而迈向于一种对理想中国的城乡关系构建的探究。36方李莉则认为,中国的未来应该是生态中国,而不是城乡中国和城乡一体化,理由是城市已经发展到了极致,遇到了瓶颈,未来能够打破这一瓶颈的只有乡村,乡村里面有中华文明的密码,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基因,37这些基因和传统与自然相处的生态智慧现在正在重新起作用,因此中国乡村振兴的方向应该是从乡土中国迈向生态中国。38城乡关系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历史发展阶段维度上的城乡关系探讨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综

21、上,人类学对乡村振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研究内容丰富、视角多元、方法多样的特点,但也有几点不足:一是经验研究多聚焦于个案,比较研究和类型的总结较少;二是学院派的研究居多,应用性的行动研究和跨学科合作研究较少;三是理论上以思辨性的研究居多,基于经验研究上的概念和理论提炼较少;四是在研究议题上相对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基于此,人类学的乡村振兴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三、进一步深化人类学乡村振兴研究的思考那么,如何深化人类学的乡村振兴研究?下文将从研究视角、立场、议题、方法以及概念与理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120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一)研究视角人类学的乡村振兴研究需要遵循学科视角,首先是整体观

22、的时空维度拓展。乡村振兴本质是乡村发展问题,而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需要整体观的视角,正如陈庆德所言,“缺乏整体性的观念,对研究者来说,无论他所强调的发展因素是什么,其理论结论都将是片面的,对实践操作者来说,欲谋求某种孤立的行动,其结果的有效性都是值得怀疑的”39 14。整体观有不同的维度,我们通常强调的是结构维度,即研究对象的社会和文化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文化的各要素之间是有机的和相互关联的,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总要求即是这一维度的体现。除结构维度外,我们还要关注时间维度,也即动态发展的视角。正如前文“文化转型”议题所讨论的,乡村振兴要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静态视角,采取乡村发展变迁的思

23、路。空间维度,即超越乡村的视角同样需要关注,要根据乡村与更大空间区域的实际关联情况将乡村置于一个更大的区域内来研究,因为有些乡村已卷入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参与全球流动。其次是基于文化相对论的多样性探索。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的特性是每个社会与其特定环境的产物,不能用统一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一种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多样化,我国的乡村差异性很大,乡村振兴应考虑不同乡村在生态、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样性而分类施策。如有社会学者认为,即使是在遭受诸多批评的“半工半耕”的农村社会结构体系之下,中国的乡村也并没有绝对衰败和走向终结,学术界发出“农民终结”和“村落终结”的感叹只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发

24、达地区,中西部绝大多数农业型村庄依然保存着农民和村落,农村“乡土性”的传承也没有因此中断。40因此不能以“农民终结”为依据来制定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举措。除了东中西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各民族、各地区在禁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不同。研究此类地区的乡村振兴,防范“三农”问题转化成民族问题,需要两种问题意识和视野辩证相融合。41因此,运用文化相对论的视角从事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尤为重要。(二)研究立场社会学、人类学界在研究乡村的立场上有不同的观点,张文潇等把它归纳为三派:以改造中国为目的而认识中国的“乡建派”,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为勾勒中国结构而进行描述与研究的“学院派”和以认识中国为基础进而实现理

25、解中国的“理解派”。42“乡建派”以贺雪峰为代表,目的是认识中国,改造中国。该学派延续了自晏阳初以来的对中国乡村的整体看法,把乡村界定为一个问题的乡村,并基于此种判断积极地主张对其进行改造。“学院派”的学者居多,如吴重庆认为,声称“认识中国”是为了“改造中国”是没有必要的,研究者更应该将关注点集中在“认识中国”上,当他们不以“改造中国”为目的时或许更有利于揭示中国的问题;卢晖临也表示,当人们的“改造”愿望过于强烈时,很容易走偏,这就需要在认识的基础上经历一个“冷却阶段”;文军则更强调学者的角色定位,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在当前提“改造中国”并不合适。43“理解派”以赵旭东为代表,主

26、张回归乡村本身,舍弃那类围绕中国乡村未来的发展所做出的过于确定性的判断或以此为依据而设定的实践,而选择静观其变以把握其背后的结构性转变。42笔者认为,“应用派”和“学院派”完全可以概括上述三种立场,因为“理解派”尽管舍弃将乡村视为是“有问题的”这类看法,探寻理解中国的方式与方法,但说到底也还是属于“学院派”。“学院派”可以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如证实、预测、理解、寻求复杂性、提出新问题等,寻求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只是目的之一。笔者比较赞同庄孔韶的观点,即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的学理的分析,抑或是社会之参与实践是互渗的,因而它们理应处在互补的和需要相互协同的状态。43任何社会都不是完美的,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

27、问题,当前中国的乡村正处在转型中,不可避免有各种调适问题的存在。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双方共同工作,把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如实地反映出来,以充实和提高人们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认识,这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3乡村振兴已然拉开序幕,正如毛丹所说,它不是市场直接的产物、社会自发的结果,而是政府良性规制的结果。44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人类学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改造社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取得科学性和主动性。121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三)研究议题与上述研究立场与目的相对应,笔者认为人类学的乡村振兴研究应该关注如下几个议题:1.认识与理解乡村的历史与当下日常生活状态,2.干预与

28、指导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举措和路径,3.评估与反思干预之下的乡村社会文化变迁,4.理论构建与想象城乡中国与理想中国。这几个议题之间具有一种渐进的阶段性的逻辑关系。首先是认识与理解乡村,这就需要对不同村落的历史发展脉落、当下日常生活状态有着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赵旭东早些年即提出,人类学的乡村研究“必须承担起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要明白地道出今天的中国乡村究竟在发生着什么,这种正在发生的东西究竟对谁更为有益”45。如今这种责任依然还在,关注乡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欲所求,这是“学院派”学者们的旨趣所在;其次是在认识与理解基础上干预和指导乡村振兴,这是“应用派”学者的主要目的,他们可以在“学院派”研

29、究成果的基础上跟进,也可以自己把第一议题从头走一遍,然后因地制宜地设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和路径并与乡民一起实践之;再次是对干预之下的乡村变迁进行评估和反思,考虑到前后的连贯性,这一议题最好还是由“应用派”们继续,当然“学院派”也可以参与。一系列的振兴举措给乡村社会带来哪些影响需要关注,如修路、水坝建设、污水处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引发的变化,科技下乡等扶贫项目引发的变化,公共服务等引发的社会文化变迁等等,其中哪些影响是正向的、对乡民有益的,哪些是负向的、需要反思和修正的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和评估工作;最后是在理解、实践和反思基础上的理论建构和想象,基于一手调查资料或者其他学者们扎实的二手资料,无

30、论是“学院派”还是“应用派”都可以对城乡中国如何建构进行理论提升并指导以后的实践,也可以对理想中国进行合理的想象,为将来勾画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的宏伟蓝图。我们的研究不一定四个阶段都囊括,可以根据自己的旨趣和可行性做到任何一个阶段,但每个阶段都应该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四)研究方法人类学的乡村振兴研究需要继承和拓展人类学的传统研究方法。首先是人类学的社区调查与超越村庄个案研究。人类学擅长社区调查,实施乡村振兴,以村庄为单位的个案研究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和基础,但还需要超越村庄。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农村研究被村庄研究所主导,村庄不但成为具体的研究领域,也成为一种研究方法,甚

31、至发展出了一种以“村庄研究”替换“乡村研究”的倾向,这种以村庄作为研究单位和研究方法,必然地会坚持“小农”视角,从而屏蔽掉“超越小农”的广阔视野。46那么如何超越村庄个案?这个当年由费孝通研究“江村”受到质疑而引申出来的问题至今仍然很重要,常见的解决之道是费孝通的“类型比较法”、格尔茨的“深描说”和布洛维的“扩展个案法”,47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关系个案研究”48和“线索民族志”49。在乡村振兴研究时,这些方法都值得尝试和推广。另外,有社会学者提出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应该定位在都市之外的县域范围,包括县城、集镇与村庄的统一体,乡村振兴不是村庄振兴,它本质上是县域的全面振兴。50其次是在有条件

32、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研究。除了社区调查和超越村落个案诸方法,人类学也要在实践上为乡村振兴做出学科贡献。目前以介入和参与为目标的人类学研究还比较少,干预式行动研究和参与式乡村评估是两种可资借鉴的方法。干预式行动研究旨在提供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李昌平创建中国乡建院,协助农民、基层组织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和模式。51任国英针对内蒙古一个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展开了以社区文化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干预性行动。52参与式社会评估旨在通过参与技术将当地人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对项目产生兴趣和感想,并提出意见和看法,从而促进当地人的调查

33、和分析,通过分享调查和分析结果,达到促使当地人自我分析、做出计划和采取相应的行动,以有效地消除或者减少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和负面影响。53当然,这些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在方式、手段、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54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在地化的探索与调整。最后是寻求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122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和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文化五个方面的振兴,这是国家层面对乡村发展的整体性思考。因此,乡村振兴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振兴,而是乡村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当前不少地方的乡村存在生态环境恶化、村庄“空心化”、空间城

34、镇化、旅游过度商业化、文化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广泛涉及生态、经济、工程、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除了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也都参与了进来,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在与其他学科学者的合作过程中,人类学者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从实效性出发,广泛借用其他学科的视角和理论。(五)概念与理论人类学在乡村振兴研究中要注重提炼适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概念与理论。正如周大鸣所指出的,“人类学还不够重视概念研究,这是我们学科的缺陷。我们没有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没有把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我们讲中国经验,那么中国的经验到底在哪里?我认为还是要提出一些概念和基

35、本理论去回应的。”55张文潇、赵旭东等认为中国的“乡建派”与“学院派”似乎都未从西方观念的牢笼中逃脱,提出要告别西方眼中的“他者”,透过对乡村社会可能正在发生的表象的认识,抓住其何以可能的发生机制与可能影响,进而为理解乡土社会的现状与走向作为反思和提供依据。42除了追求中国经验和中国话语、反思西方的支配性,我们也需从这种“地方性知识”中寻求一般性,而人类学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有助于一般性理论的建构。首先,这些工作为评估理论提供了一种“自然实验室”,从而能够经验性地检验假设;其次,通过运用新的理论要素或对既有理论进行挑战,它经常会揭示那些在更学术或纯粹的研究环境中难以发现的东西;最后,由于理论与方

36、法之间密切关联,如某个理论所发现的重要信息会影响研究者搜集信息的方式,应用人类学家通常走在方法论创新的前沿。56 98任何学科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中国人类学除了生产地方性知识,也应该能够生产一种普适性的知识并以此指导实践。四、结语: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研究费孝通先生1980年在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给他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时就提出要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研究,他认为:科学必须为人类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类中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安全和繁荣,为了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科学才会在人类的历史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3周大鸣也指出,一个学科

37、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应用价值,人类学能否在中国本土兴旺发达,关键也在于应用研究。57当前乡村振兴为人类学发挥应用价值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场域,中国人类学应当也能够从传统的乡村人类学走向城乡人类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乡村振兴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参考文献:1曹晗.乡村振兴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议题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陈彪.乡土情绪与乡村振兴: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进路与展望 J.广西民族研究,2020(6).3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J.社会科学战线,1980(3).4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 J.北京大学学报(哲

38、学社会科学版),1995(2).5王建民.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J.社会发展研究,2018(1).6罗康隆,周红果.民族学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研究 J.湘南学院学报,2021(3).7李文钢,张引.当乡村振兴遭遇发展主义后发展时代的人类学审思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8彭兆荣.乡村振兴之农业人类学视野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彭兆荣,张颖.家园遗产的人类学视野 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0张颖.当代日本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归因论兼议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可能 J.民族学刊,2022(31).11刘姝

39、曼.“乡愁”的多元属性与现实意义来自 人类学与乡愁 著作的启示 J.北京社会科学,2020(10).12范明明,崔延虎.生态文明建设与草原、绿洲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漫谈崔延虎教授访谈录(下)J.三峡论坛,2020(3).123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13谭同学.二元农业、农户生活货币化与乡村振兴来自桂东北瑶寨的调查与思考 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6).14刘华芹.“空心村”的两种类型与乡村振兴路径:基于河南A村与山东B村的比较研究 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22(1).15牛凌燕,徐俊六.致富之途:一个回族聚居村落生计变迁的人类学解读 J.回族研究,20

40、20(2).16赵巧艳,郭炎冰.通道视阈下夏阳渡和吴王渡的“路”人类学研究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7张颖.异质与共生:日本当代艺术乡建诸模式 J.民族艺术,2020(3).18渠岩.艺术乡建:中国乡村建设的第三条路径 J.民族艺术,2020(3).19刘姝曼.乡村振兴战略下艺术乡建的“多重主体性”以“青田范式”为例 J.民族艺术,2020(6).20 季中扬,康泽楠.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 J.民族艺术研究,2019(2).21郭佳.传统与现代之间云南大理周城村白族扎染现状的艺术人类学考察 J.民族艺术研究,2019

41、(5).22李祥林,谢旭斌,王明月.社会转型期的传统村落与民间艺术再生产“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三 J.民族艺术,2018(4).23 杜华君,张继焦.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24安丽哲.乡村振兴情境下图像与视觉造型的功能阐释与资源转化2020 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图像与视觉造型研究综述J.民族艺术研究,2021(2).25朱靖江.村落影像志:从乡愁标本到乡建助力 J.民族艺术,2020(4).26荣树云.“后 非遗”时代手艺新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以潍坊杨家埠村为个

42、案 J.民族艺术研究,2020(6).27马丹丹.乡村振兴的人类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介入”与“参与”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6).28陈刚.发展人类学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J.贵州民族研究,2021(3).29黄应贵.农村社会的崩解?当代台湾农村新发展的启示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0赵旭东.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基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路径观察与社会实践 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1赵旭东,朱鸿辉.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基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视角下的移民思考 J.学术研究,2018(8).32刘华芹

43、.类型学视角: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分化和乡村振兴重点 J.河北学刊,2019(1).33徐新建,孙九霞,李菲.民俗、遗产、旅游: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J.西北民族研究,2020(2).34赵旭东.乡土如何触碰旅游一种文化转型视角下乡村振兴人类学的新发展 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1).35赵旭东.城乡关系视野下的理想中国 J.河北学刊,2017(6).36赵旭东.从城乡中国到理想中国一种交融、互惠与理解的乡村振兴人类学的涌现 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1).37方李莉.艺术乡建的东方哲学基础 J.艺术市场,2021(11).38方李莉.中国乡村振兴的方向:从乡土中国迈向生态中

44、国艺术人类学的视角 J.民族艺术,2019(3).39陈庆德.发展人类学引论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40夏柱智.论“半工半耕”的社会学意涵 J.人文杂志,2014(7).41谭同学.山地民族、农民生活与乡村振兴从 桂行通讯 谈起 J.西北民族研究,2021(2).42张文潇,赵旭东,罗士泂.中国乡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视角的回顾与反思 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3庄孔韶,赵旭东,贺雪峰,等.中国乡村研究三十年 J.开放时代,2008(6).44毛丹.多学科视角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第一届“开化论坛”主旨发言要点摘编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45、学版),2022(1).45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J.中国社会科学,2008(3).46宋棠.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J.文化纵横,2021(2).47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 J.中国社会科学,2007(1).48王富伟.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 J.社会学研究,2012(5).49赵旭东.线索民族志民族志的新叙事 J.民族研究,2015(1).50杨华.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振兴 J.重庆社会科学,2019(6).51李昌平.中国乡村复兴的背景、意义与方法来自行动者的思考和实践 J.探

46、索与争鸣,2017(12).52任国英.生态移民社区文化能力建设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 J.民族研究,2020(6).53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 J.民族研究,2003(5).54郭占锋.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发展人类学视角下的国际发展项目 J.开放时代,2010(1).55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56美 卡罗尔R.恩贝尔,梅尔文恩贝尔.文化人类学 M.王晴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57周大鸣.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与中国学派建设 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4).124民族学与

47、人类学研究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Liu HuaqinAbstract: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rings up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a national strategy on the work agenda,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s rural development.Exer

48、ting the characteristic and advantage of anthropology discipline to explorewhich way the rural should choose and the path for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has beenthe important duty for anthropology facing national strategy and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new era.This paper gives an key

49、 introduces to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propos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domestic anthropolog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 the areas of revitalization paths,artistic rural construction,rural tourism,rural changes,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revitalization directions,and points

50、out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ch researchcontent,diverse perspectives,diverse methods,but also of a small overall number,scattered topics,and lack of applied research.In the future,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should expand its disciplinaryperspective,synergize rational re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