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1期总第201期 财务与金融 管理方略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黄兰常媛【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进一步明确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各界目光聚焦到尾气排放,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现状,以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 DEA 模型分析评价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效率,探究该行业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状况回暖,产销基本保持平衡;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研发人员增长率小于研发资本投入增长率;新能源汽车企业静态研发效率尚未达到最优水平,95%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未达到技术有效状态,未能实现研
2、发规模有效。文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评价提升策略DEA(数据包络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江西省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Y2022-S175);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004)【作者简介】黄兰,女,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常媛,女,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一、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
3、中和”的目标,旨在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随着汽车持有量逐渐增多,其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因此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家一直重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纷纷出台。2020 年底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着重强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22 年工信部提出应继续强化新能源汽车集成技术创新。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尚未完全突破,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新能源汽车高效率电机的主要供应商依然是欧美日等国。为了突破技术难题,摆脱技术掣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2022 年新能源汽车企业总体研发经费较
4、 2012年增长了三倍。那么,如此长期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如何?基于此,本文选择评价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探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国内外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目前,研究研发效率的主流方法之一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即 DEA 模型),该模型较为成熟,被广泛运用于效率测算领域。戴强、王蕾(2021)2、高阳、张蒙蒙等(2016)6分别运用 DEA 模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变动情况进行评价。我国学者构建的研发效率指标体系大同小异,投入和产出指标大部分选择资本与人力方面的指标。投入指标方面,韩斌、冯筱伟等(2022)3采用研发
5、人员数量、研发经费支出测算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杨琼(2016)5则将投入指标细分为科技企业资金与政府资金。产出指标方面,He.Y 等(2021)1选用专利申请数衡量研发产出;张永安、鲁明明(2019)4选择利润总额测算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效率。二、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生活50-财务与金融 2023年第1期总第201期管理方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朝着绿色方向转变,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大好的市场前景。(一)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现状图 1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场发展现状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产量、销量和保有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图 1 所示
6、。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产量和销量基本保持均衡状态,总体上产量较销量略多,表明企业采用了“以需定产”的生产策略,以免造成生产资源浪费。2017-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达 57.15%,但起伏较大,2019 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这可能与新冠疫情和新能源补贴退坡相关。2021 年产量与销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保有量增长率达 59.35%,这不仅与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有关,还与疫情常态化、消费者消费观念改变相关,绿色、低碳的生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现状图 2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现状参照张永安、鲁明明(2019)4对研发投入和产出指标
7、的分类,本文选取两类指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现状进行描述:以研发人员数量为代表的人力指标;以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为代表的资本指标。研发旨在提高汽车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如图 2 所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支出从 2017 年的 25653 万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44000 万元,增长率达 71.52%;研发费用年均增长率达 17.29%;研发人员数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 2017 年的 799 人上升至2021 年的 1129 人。但研发支出与研发费用增长率总体大于研发人员数量增长率,因为研发投入
8、周期相对较短,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市场潜力巨大,为研发资本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研发人员培养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大量增加,且人员变动具有不确定性。(三)新能源汽车研发产出现状图 3新能源汽车研发产出现状根据韩斌、冯筱伟(2022)3等学者选取的研发产出指标,本文选择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申请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产出现状进行描述,具体如图 3 所示。2018-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持续下降,2021 年小幅度回升,变化幅度较大,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产出效益较低且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则从2017 年的 1595806 万元增加到 20
9、21 年的 1947282万元,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期间还出现小幅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为 5.22%,略低于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率 8.71%,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和经济效益尚处于低水平阶段,研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研发投入效率较低。三、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分析(一)研发效率指标体系设计与方法选择本文借鉴韩斌、冯筱伟(2022)3等学者的做法,再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特征构建研发效率指标体系。为全面反映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状况,选择体现行业人力和资本状况的投入产出指标;同时考虑各指标取数的方便性、指标之间的对应性和均衡性,构建如表 1 所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5
10、1-2023年第1期总第201期 财务与金融 管理方略效率评价体系。本文选择 DEA-BCC 静态模型和 Malmqusit 指数,分别评价 2017-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静态与动态研发效率情况。(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我国 A 股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为基数样本,具体样本选择原则如下:(1)新能源汽车制造涉及流程多,如电池设计与生产、充电桩和整车制造等,而涉及整车制造的企业所属企业类型较统一,具有更为相似的生产和研发模式,企业间的研发效率可比性较强,因此本文选择涉及整车制造业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样本基数;(2)剔除 ST 公司、数据不全的公司,最终选择了 19 家整车业务占比较高
11、的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公司年报、Choice 数据库、CNRDS 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实际测算运用 DEA2.1 软件。(三)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静态评价本文运用 DEA-BCC 模型,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研发效率静态评价,具体情况如图 4 所示。综合技术效率反映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使用效率等多方面的情况,体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整体研发效率情况。通过图 4 可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综合技术效率 2017-2021 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均值为0.66,说明该行业整体研发效率不高,研发效率要素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通过表 2 可知,
12、2017-2021 年综合技术效率为 1 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年均数仅占26.32%,其中 2017 年有效企业数量最多(达 7 家),且主要集中在知名汽车制造公司,如比亚迪、东风汽车等,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间研发水平差距较大,存在几家独大的情况,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效率偏低。下面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图 4 可知,2017-2021 年纯技术效率从 0.8下降到 0.71,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 2020 年下降幅度最大,降幅达 5.04%。通过表 2 可知,从企业数量变化趋势来看,纯技术效率有效企业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值集中在0.5,1)区间的企业数略多于(0,0
13、.5)区间,且处在这两区间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这意味着处于纯技术效率无效状态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表明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对研发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图 42017-2021 年新能源汽车企业三种效率及均值结合图 4 和表 2 可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与纯技术效率均值接近,但企业数量有效值占比却与规模效率有效值占比接近。从个别新能源汽车企业来看,即便研发规模效率达到高水平甚至有效状态,但如果纯技术效率过低,企业也难以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状态,这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规模效率还存在进步空间,且纯技术效率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这和新能源产业的
14、行业特征相关,因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涉及的制造工艺复杂,研发周期长且见效慢。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发展,虽然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但管理无效导致研发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也在增多,因此纯技术效率水平难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整体研发规模效率较高,侧面说明新能源汽车企业日益重视产品研发,研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效率有效的企业数呈下降趋势,而处于规模效率0.5,1)区间的企业数量却在增加,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可能存在浪费现象,企业应进一表 1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投入指标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支出产出指标专利申请数主营业务收入研发费用
15、表 2不同等级效率值对应的企业数(单位:家)年份120205综合技术效率(0,0.5)8202184纯技术效率(0,0.5)420.5,1)8110.5,1)6715420175772782018510438420195954751761088规模效率(0,0.5)0.5,1)11021311321221352-财务与金融 2023年第1期总第201期综上分析,2017-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静态研发效率未能达到最优水平: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状态,其中受纯技术效率制约较大;相较于规模效率有效企业数,纯技术有效企业数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未能
16、突破核心技术,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四)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动态评价前文分析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各年的静态研发效率,并不能全面评价行业研发效率的动态发展情况,因此本文结合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 指数)深入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的动态发展情况。由表 4 可知,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均值为 0.771,说明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未处于有效状态。该要素在四个阶段内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特别是第二阶段,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0.86,增长率达58%,而在第三阶段出现下降,第四阶段恢复上升趋势,达到有效状态。对于整体效率值波动的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分析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技术变动指数。图 5
17、2017-2021 年 Malmquist 指数变化情况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均值为 0.95,且四个阶段都保持在 0.9 以上,但处于下降状态,没有任一阶段处于 DEA 有效状态。由图 5 可知,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都达到 DEA 有效状态,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研发规模,对综合技术效率指数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在第四阶段,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出现下降,降幅达 5.6%,表明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对综合效率指数的正向影响不稳定。而纯效率变动指数只在第一阶段为 DEA 有效,且效率值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印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制约着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指数的提高。只
18、有在技术变动指数达到有效值的时候,全要素生产效率才处于 DEA 有效状态,表明技术变动指数深刻影响着全要素生产效率。由表 4 可知,技术变动指数均值为 0.812,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第四阶段达到 DEA 有效状态。技术变动指数在第一阶段为0.55,处于区间最低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自 2017 年起,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补贴力度下降,这使得管理方略表 32017-2021年新能源汽车企业规模效益分布(单位:家)年份项目占比规模递增63.16%规模递减10.53%2017 年数量82规模不变926.32%占比63.16%15.79%21.05%2021 年数量1225占比42.11%10.53
19、%47.37%2018 年数量12342019 年数量8652020 年占比数量占比42.11%1052.63%31.58%421.05%26.32%526.32%表 42017-2021年研发效率Malmquist指数分解年份区间全要素生产效率2017-20180.5442020-20211.031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指数0.9920.926均值0.950.771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规模效率变动指数1.0130.980.9680.9560.9610.989技术变动指数0.5481.1130.8122018-20190.9560.90.951.0060.862019-20200.9280.790.9
20、151.0130.733步精准投放研发资源,优化规模效率。另外,纯技术有效的企业数量多于规模效率有效的企业数量,但规模效率均值大于纯技术效率均值,这意味着技术水平达标的企业中依旧存在部分规模效率不达标的企业,这部分企业应扩大研发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从图 4 可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自 2018 年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有关。从表 2 可知,2018 年综合技术和规模效率有效的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同年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面做出调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对骗补以及过度依赖新能源补贴的企业进行筛选。此外,更多企业相继加
21、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态势。由表 3 可知,处在规模报酬递减状态的企业数量总体上是增加的,说明存在盲目扩大研发投入规模,但未带来相应效益的现象。而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企业,则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调整自身规模,实现最优研发状态。53-2023年第1期总第201期 财务与金融 管理方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上升。新能源汽车一旦丧失价格优势,市场对其质量与性能的要求便会不断提高。然而,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研发存在明显短板,比如电池续航里程难以达到消费者期望,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度较高,这些因素导致技术变动指数难以达到有效水平。综上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整体动态研发
22、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行业的技术研发和管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认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研发进程缓慢。四、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效率的策略(一)加强引导,完善补贴机制针对该行业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人才等创新要素进入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保障人才及其家属的住房、教育等基础生活条件,与高校合作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同时,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对新能源企业研发项目进行监督,对企业创新成果的鉴定应兼顾数量和质量,同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提高“骗补”成本,发挥政府补贴的正向引导作用。(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选择最优比例在综合技术效率
23、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通过研发要素冗余分析,调整研发投入要素的比例,最大程度发挥研发资源的价值。同时,企业应重视培养研发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研发人员研发能力。比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学习交流;设置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研发人员积极性;定期组织知识技能培训。另外,还应优化研发资金投入比例,企业可以借助相关模型选择最优资金投入比例。(三)调整研发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规模效率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虽然存在研发规模效率低、资源浪费等情况,但研发规模递增企业数占比较大。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并在投入前做好市场调研;应丰富研发途径,除外
24、部购买和内部研发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等方式提高研发效益。另外,新能源整车企业可以与上游原料企业、中游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优化人员、资金及技术等研发资源的配置,发挥垂直产业化规模效应。(四)增强核心技术,优化管理机制在技术变动效率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从内部管理入手,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企业整体研发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而纯技术效率与企业内部管理息息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学习先进企业内部管理经验,不断优化本企业组织结构,增强部门执行力。同时,还可以把数字化技术引入研发管理系统,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数字中心,为研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参考文献】1 He.Y,Gan S,Xiao L.Can Foreign Suppliers Act as“Innovation Springboards”for Firms?Evidence from Chi-naJ.ResearchinInternational BusinessandFinance,2021(56):101-3532戴强,王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效率及要素投入差异性研究:基于两维度创新驱动视角J.铜陵学院学报,2021,20(1):19-233韩斌,冯筱伟,苏屹,梁德智.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阶段 DEA 与 Tobit面板模型J.科
26、技进步与对策,2022:1-114张永安,鲁明明.创新驱动视角下企业创新效率及要素投入差异性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1):86-935杨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6,161(3):85-896高阳,张蒙蒙,游达明.基于城市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3):47-5454-财务与金融 2023年第1期总第201期(上接 33 页)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Venture Capital on High-Quality Develop
27、mentof Regional EconomyEmpirical Test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LU Yuan,WANG YangAnhui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Hefei 23009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Abstract】Venture capital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l
28、evel capital market with itsunique advantages.At present,Chinas economic has entered into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Venture capital caneffective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conducive to the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effi
29、ciency of the whole society.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the domestic upgradedpanel data from 2015 to 2019.The results show that venture capital can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economy,and this promotion effect has regional heterogeneity.At the same time,the upgradin
30、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lays an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tween venture capital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Venture Capital;Industrial Structure;High Quality Development;Heterogeneity管理方略Research on R&D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New
31、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HUANG Lan,CHANG Yuan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chang 330044【Abstract】In recent years,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and the government has furtherdefined the goal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With the attention of all
32、circles to exhaust emissions,new energyvehicl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atus of 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this paper takes listed companie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esDEA model to ana
33、lyze and evaluat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and explores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picks up,and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basically maintain a balance;Because of the
34、particularity of talent training,the growth rate ofR&D personnel is less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R&D capital investment.The sta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new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 has not reached the optimal level,and 95%of 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 have not reached thetechnical effective state,failing to achieve effec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cale.At last,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words】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R&D Efficiency;Promotion Strategy;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