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_石立春.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87520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_石立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_石立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_石立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4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No.4.2023第39 卷(206期)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Vol.39 No.206作者简介:石立春(1990),男,河南周口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杨梦琳(2002),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路径研究”(21VSZ006);四川省“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县级融媒体中心赋能四川意识形态安全体

2、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编号:SC22ZDYC4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西式民主扩张的话语陷阱及其批判”(SQ2022-my02)。-99-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石立春杨梦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207)摘要: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挖掘革命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落实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环境较为复杂、衔接性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尚待加强、教育对象产生新变化等问题,影响了预期效果的实现。对此,需要坚持统筹布局、显性与隐性教育

3、相结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经历、思想动态与行为倾向,从校园环境、教学衔接度、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保障等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革命文化资源育人作用,助推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词:革命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23)04-0099-11革命传统基因遍布中华大地,红色的革命血脉绵延不断。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苦奋斗与伟大实践,孕育、发展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百年来,党和国家也特别注重革命文化资源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谈及革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

4、,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1新时代持续挖掘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实现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称“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有助于进一步厚植课程的红色底蕴、丰富红色内涵,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的红色情怀、文化自信,DOI:10.13743/ki.issn.1009-8135.2023.04.005石立春: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100-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精神支撑。本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讨论新时代

5、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时代意义、现实境遇及应对措施,探寻新时代思政课“实”起来、“潮”起来、“强”起来的发展方略。一、革命文化资源的特性及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意义革命文化资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大革命实践的生动写照,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深度解码革命文化资源的概念及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意义。(一)革命文化资源的概念及特性辨析1.革命文化资源的概念革命文化资源涉及革命、文化、资源三个关键词,其含义并非三者的简单相加。本文从思政课教学革新的角度,将革命文化资源理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以“革命”为精

6、神内核与价值取向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呈现,以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文化资源的形成阶段,革命文化资源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姿态,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新实践不断发展,今后也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断演绎、呈现出新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时代精神象征及价值观的呈现,既包括以革命遗址遗迹、博物馆、文物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资源,又涵盖以仁人志士革命活动、英雄事迹、制度法规、文艺作品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资源。2.革命文化资源的特性第一,革命性与人民性色彩鲜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

7、民,是革命文化资源创造的主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革命斗争中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形成了优良的革命历史、革命理论、革命传统、革命道德、革命文艺、革命遗迹等。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

8、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3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艰苦奋斗、荣辱与共,以伟大的革命实践创造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01-第二,集历史厚重感与时代鲜活性于一体。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革命文化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实践之中,每一处革命文化资源的背后都蕴含着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每当人们触及革命文化资源时,革命斗争的残酷性、历史的厚重感总会扑面而来。革命文化资源的历史厚重感鲜明,并不是说其价值只停留在历史之中,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常讲常新中饱含时代鲜活性。革命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红色革命

9、文化,以实事求是、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本真要义,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主要表现为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谱系。这种精神象征随着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创新。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革命文化资源也借助互联网等新载体在社会广泛传播。(二)革命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意义革命文化资源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思想指向,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诉求,深度契合了高校育人使命。1.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

10、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革命文化资源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优质资源,为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真实的教育素材。革命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对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生动活泼、紧贴时政热点的课程,从一开始将革命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学的起步阶段,形成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正确认知,深刻体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思政课教学平台,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参观革命遗址、纪念

11、馆、博物馆等革命文化资源时,以“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情感体验,强化对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知、认同;有助于与课程各个章节内容融合,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引导他们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2.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革命文化资源诞生于中国共产党人创新精神与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拥有超越时空界限、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与红色基因。传承弘扬革命文化资源的关键在于应用,革命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在于

12、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石立春: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102-结合。将革命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学,通过红色基因进校园、入课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对革命文化资源的正确认知,进行科学评价、确立价值情感、形成价值认同、付诸价值实践,是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传统的题中之义。“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青年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门思政课,是一门集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各章节着力回答培育时代新人、把握人生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明确价值要求、遵守道德规范、提升法治素养等直接关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与新时代深度发掘

13、革命文化资源价值,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促进新一代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深度契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要高度融合革命文化资源,阐释并回答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赋予革命文化资源超时空的价值意蕴,让革命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深厚力量、展现文化魅力、丰富时代内涵。3.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大问题的关键课程,依托对革命文化资源的融合吸收,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有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落实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革命文化资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

14、教学,有助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良好育人特性的革命文化资源,能够以革命人物、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对领悟人生真谛、追求远大理想、继承优良传统、明确价值准则等问题,进行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回答,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争做时代新人的自觉性;有助于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真实形象、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资源熔铸于课程教学,以鲜活教学素材助推学生内化于心,校外教学实践平台的拓展助推学生外化于行,以革命文化资源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趣味性与育人性结合,助推课程教学育人效果的整体提升;有助于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革命文化范畴中红色基因的决定性影响,尤其是对民族精神、崇高理想、爱国情怀

15、的凝练与升华,对思政课教学的性质与走向进行了本质性规定,再度明晰了培养党的接班人、现代化建设生力军、民族伟大复兴奋斗者的课程目标。二、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近年来,革命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政课的重要性引人关注,研究者做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成效显著,但受多重因素影响,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环境较为复杂新时代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仍十分复杂,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03-尤其是国内外多元社会思潮的暗流涌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构成了严重挑战。从

16、校园环境上来看,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建筑设施等都会对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场所对革命文化资源的融合程度,能否形成弘扬革命文化资源的良好氛围,将会对学生认知、认同革命文化资源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各个学校之间弘扬革命文化的硬件设施状况差异明显,对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的自觉性与实效性势必产生不良影响。学校的学习氛围、红色革命文化的底蕴、团学组织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实际状况,也会对发掘利用革命文化资源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环境上来看,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文化渗透仍在持续进行,国内

17、社会转型进程中民众承担的沉重压力、阶层利益分化,致使社会上多元思潮竞相涌现。青年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好奇心强、正义感十足,但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了解度往往不够深入,对网络空间爆料的所谓“社会现实”甄别能力不足,极易受到社会上、网络中形形色色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对新时代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形成严重干扰。(二)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衔接性不足新时代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教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努力。当前,革命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衔接性仍存在不足。在教学理念上,人们对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及时代意义认知不足,对革命文化资源的解释不到位、不深入

18、,一度出现形式化、工具化、低俗化解读的不良现象,轻视甚至忽视了革命文化资源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降低、消解了革命文化资源对于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在教学内容上,部分学校只停留在教学大纲层面,革命文化资源在教学设计层面未能实现有效衔接,如将革命文化资源中的相关英雄事迹与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相结合,将革命文化资源中涉及革命道德的内容与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相结合,但在具体的章节及细微知识点的讲解中,与革命文化资源的衔接不够具体。在教学方法与话语转换上,尤其是在使用案例鲜活、真实感人的教学元素时,仍一味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话语上也未能结合

19、革命文化资源的独有特性进行适当转化,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不高、滋生逆反情绪,未能充分发挥革命文化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材内容设置上,2021 版思想道德与法治采取彩印的方式,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入大量涉及革命文化资源的内容,比如,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部分穿插了“董必武:深信前途会伐柯”的案例,在“发扬中国革命道德”部分穿插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等内容。但整体相对较少,且对教材中如何使用这些案例内容也缺乏统一要求以及针石立春: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104-对性的指导意见。(

20、三)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师资素养尚待加强新时代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当前,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较为有效地使用革命文化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但仍有部分教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受自身文化知识水平、主观意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革命文化资源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偏差。比如,有的教师仅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阐释,忽视了其与时俱进的特性,对革命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定位较低,影响了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革命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于论证,即依托革命文化资源时代

21、价值的深度发掘论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引导青年学生形塑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反而将其单纯地定位为知识拓展、视野开阔的内容;有的教师对阐释革命文化资源的方法理解不当,过度强调革命文化资源的生动活泼性,忽视了其教育意义与严肃性,致使革命文化资源解读中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等不良现象,严重降低了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水准,影响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应有效果。部分教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欠佳,仍需进一步改进,比如,有的教师单纯利用故事叙述的方式,对革命文化资源蕴含的价值挖掘不够,有的单纯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思政课”的方式来吸引眼球、活跃气氛,影响了革命文化资源解读的深度及课程教学效果的有

22、效提升;有的教师缺乏运用革命文化资源的整体规划与统筹布局,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及现有资料,随意在课程教学中穿插使用,致使革命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发掘的系统性不足,对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整体性作用不够。(四)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教育对象产生新变化新时代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强化对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成长经历、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的研判分析。当前,以“00 后”为主体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呈现出系列新的群体特征,对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00 后”为主体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大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接触网络,善于利用网络发现新知识、开阔视野,呈现出个性化

23、色彩浓厚、自由平等意识突出等群体特征,对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同学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已经较为熟悉,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时政热点,结合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地阐释革命文化资源的内涵与要求,以满足青年学生新时代知识学习的新要求;部分青年学生自由个性突出、平等意识强烈,不适合强行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05-使青年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思想动态等存在诸多差异,要求教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价

24、值引领。三、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原则与措施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坚持统筹布局、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及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新一代青年学生成长经历、思想动态与行为倾向,从校园环境、教学衔接度、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保障等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革命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革命文化资源育人作用,助推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原则1.坚持统筹布局的原则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是一项涉及革命文化资源时代阐释、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以及教学对象等多个维度的复杂性工作,必须坚持

25、统筹布局的原则。一方面,革命文化资源是一个跨越时空条件限制、需要结合时代特色进行解读阐释的庞大文化体系,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呈现的形式也丰富多样;另一方面,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规律、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对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也提出了诸多要求。要坚持以统筹兼顾原则为指导,秉承全局观念,做好整体规划,全面审视革命文化资源阐释、课程教学、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本质与规律,把握革命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衔接点,从教学环境、内容、方法、话语、教材、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使二者有机融合,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契合他们成长发展规律、适合他们思想动态与行为倾向的革命文化滋养,凝心聚力打造让学生终

26、身受益的高质量思政课。2.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优势或特色,主要在于革命文化资源的生动鲜活,能够让青年学生真切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伟大精神,确立、夯实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持续发掘革命文化资源的显性教育价值,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以鲜活案例呈现革命理论、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文艺、革命道德等,将其转化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丰富素材,开展专门、深入的思政课教学工作,比如,结合红军长征案例讲解“思想道德

27、与法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的内容;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接受人生观、理想信念、社会石立春: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106-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素养、法治精神等多维教育。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利用插图、名言警句、教辅资料、课外阅读等形式,实现革命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知度,形塑价值认同。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面对青年学生个体间、地区间革命文化资源特色、学校特色及教学环境之间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推

28、进革命文化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深度融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需要注重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课程教学的特色性,一方面,要注重各地区间革命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尤其是把握本地区特色鲜明的革命文化资源,秉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从学生熟悉的革命文化资源中选取教学素材,以地区特色、学校特色的凸显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中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尤其是学校的革命文化传统、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培养目标,将革命文化资源的时代阐释与学校建设发展高度融合,以独特浓厚的校园育人环境、契合学生实际的思政课教学,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

29、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1.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校园融入,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积极组织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系列活动,营造学习革命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的良好氛围。比如,积极组织与革命文化资源相关的论坛、校园活动,持续提升师生对革命文化的研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弘扬革命文化;利用团学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社会知名人士等进入校园开展相关专题讲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申报革命文化资源的研究课题;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诸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报演出、红色歌曲经典传唱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对青年学生革命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革命文化

30、资源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充分融合革命文化资源,进一步强化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工作。比如,打造弘扬革命文化资源长廊、修建校园纪念馆等,以环境育人效应的发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教育。要进一步强化校园自媒体建设,根据革命文化资源的相关素材,结合重大历史时间节点、历史事件持续更新自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革命人物、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强化与网络信息安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关注校园网络环境、消除网络污染、净化网络空气,夯实革命文化传播、弘扬革命传统的网络阵地;强化对新媒体校园团队成员的培训工作,引导他们形成对革命文化资源的科学认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深度解读,不断扩大革命重庆

31、三峡学院学报-107-文化资源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为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2.聚焦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的课程教学,凸显文化育人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着力关注革命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下足功夫,发挥革命文化育人的作用,助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目标上,需要着力强调新时代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新人。革命文化资源育人的目标是以革命文化基因为指引,以全面强化青年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为目的,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着力培养传承红色基因、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引导他们在面对

32、多元文化交融的复杂环境中坚定信仰、弘扬主旋律。“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大学生入校“思政第一课”,主要是针对青年学生由中学阶段进入大学阶段过程中,开展人生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价值观、公民道德、法治素养教育,引导他们“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6,培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教学内容、方法、话语上,可以结合课程中相关章节内容,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中对高尚人生追求、积极进取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评价与实现,选取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等相关素材予以使用,可以深度发掘伟大建党精神等内容,将其穿插到课程各个章节中

33、;需要结合新一代青年学生的学习偏好,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特点,“运用全媒体技术打造思政课”7;善用合作讨论、议题启发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比如,以价值澄清法的情境化教学运用,从革命文化资源中选择与学生生活契合度高的案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注重教师正面引导、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澄清价值认知,引导他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8。3.提升教师角色融入感,壮大中坚力量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对此,授

34、课教师要以理论知识传授者与革命文化资源传承者的双重身份,实现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融入,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做到正确理解、科学认知,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用好革命文化资源10。鼓励教师积极开展革命文化资源应用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工作,探寻融入教学的侧重点、切入点、着力点,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体系、学生认知体系以及革命文化资源;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邀请革命文化领域的研究专家、思政课教学的优秀教师来校分石立春: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108-享,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赴革命遗

35、址和纪念馆等调研学习;进一步健全革命文化资源应用思政课教学的以赛促教机制,通过比赛持续强化思政课教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师也需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学习,包括对革命文化资源知识的学习,以及思政课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教学能力的提升,在真学真信中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调适教学话语,以新时代“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责任担当,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4.构建协同体系,强化革命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制度保障行之有效的制度,能够让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时代诉求,转化为授课教师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因此,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

36、升课程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强化协同体系的构建,夯实制度保障。学校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打造课堂教学的交流机制与共享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将革命文化资源应用于课程教学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思政课教学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教学的监督工作,采取院领导和督导组专家不定期听课、与学生沟通交流、抽查教案课件等方式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要在与教师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比如,以课题立项的方式鼓励教师开展对革命文化资源及应用于思政课的教学研究工作等;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

37、,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课外场景的还原引导学生感悟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形成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认同。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光明日报,2022-01-12(1).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22-10-26(1).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

38、明日报,2021-7-2(2).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9(1).5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9-11(1).6 思想道德与法治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7 熊晓琳,李国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09-(4):112-117.8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开

39、拓创新真抓实干 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9-8-23(1).9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3-19(1).10 周良发.高校思政课教材数字化建设的动因、特征与实践路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6-82.(责任编辑:张新玲)Practical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Using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to Improve the Teachi

40、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SHI LichunYANG Menglin(College of Marx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207)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 is helpful t

41、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notation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excavate the valueof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rriculum in terms of moraleducation and character cultivation.At present,the environment

42、in which revolutionary culturalresources are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s complicated,the cohesion isinsufficient,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and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hasnew changes,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xpecte

43、d effect.In view of this,it needs to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co-ordination layout,explicit and implicit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localadaptation.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students growth experience,thoughtdynamics and behavioral tendencies,targeted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44、in terms of schoolenvironment,teaching cohesion,faculty construction,and mechanism guarantee,and other dimensions,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role of character cultivation,thus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vast young students.Keywords: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eaching effe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