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方式 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的实证数据.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0700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式 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的实证数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方式 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的实证数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方式 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的实证数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方式+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摘要:动词编码的“方式”或“结果”义决定了动词的语法行为。一个动词能否同时编码方式和结果两种语义,还是只能单独编码方式义或结果义,这个问题在语言学界中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条件诊断、问卷调查、语料查找等方法,证明汉语中“剪”“切”“锯”“剃”“磨”五个工具动词为“方式+结果”动词,但两种语义在具体语境中突显的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在主宾格结构中突显的是方式义;在受事主语结构中突显的是结果义。关键词:方式;结果;语义突显;工具动词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5-0082-04(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天津师范大学

2、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3)Rappaport-Hovav和Levin1曾提出经典的方式/结果互补假说(Manner/Result Complementarity Hypothesis),认为一个动词词根只能编码方式义或结果义,不能同时词汇化两种语义。对于进行某一动作的方式动词来说,结果是不确定的;同样,对于结果动词来说,得到某一结果状态的方式也是不确定的。本文将以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为例,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现代汉语中是否也存在同时编码方式义和结果义的动词?(2)如果存在,是否在具体语境中两种语义的突显程度不同?一、理论基础(一)方式动词和结果动词的定义。方式动词和结果动词都是动

3、态的,都包含了变化,2但两类词表示的变化并不相同。Rappaport-Hovav和Levin1分别用“scalar change”和“non-scalarchange”来形容结果动词和方式动词。对于“scalar”,国内的研究者分别把其译为“尺度”、3“量级”4和“量度”。5本研究采用“量级”的译法,即结果动词指一个实体有量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一个特定维度上的,比如高度、温度,有一个特定的结果;方式动词则与结果动词相反,指实体非量级的、多个维度的复杂变化,没有一个特定的结果产生。1与方式动词相比,结果动词含有结果状态的发生,即受事状态的改变,但不会说明是何种方式造成了这种结果。方式动词则指动

4、词含有完成某一活动的方式,施行某一动作或行为,但不说明有何种结果产生。Rappaport-Hovav和Levin1分别举了“clean(使.干净)”和“wipe(擦)”两词来阐释结果动词和方式动词,“clean”编码的是“干净”的一种状态变化,通常这种变化是由于把东西从物体表面移除的动作产生的,但并没有具体指明是何种方式;而“wipe”编码的是“将东西从物体表面擦除”的动作,虽然“干净”是擦的目的,但是结果并不一定产生。(二)方 式 义 和 结 果 义 突 显 侧 重。Mateu 和 Acedo-Matelln6曾提出英语动词词根所在的句法位置决定它的方式义或者结果义等结构解释。如“Joe c

5、limbed out of the tunnel.(乔爬出了隧道。)”主宾格结构中 climb 编码的是方式义,“Theprices climbed.(价格上涨了。)”结构中climb编码的是结果义。杨荣祥则是针对古汉语提出当一个动词进入实现的句子时,动作或者结果语义突显的强弱不同,表现出的句法功能也因此不同:后面带宾语时,突显的是其动作义,相应地表现出的句法功能是及物性功能,如“齐破燕”;后面不带宾语时,突显的是其结果义,相应地表现出的句法功能是状态描写功能,如“燕国破”。可以看出杨文说的带宾语是指“施事+动词+受事”的主宾格结李小术1李金妹2 第43卷第5期绥 化 学 院 学 报2023年

6、5月Vol.43No.5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May.2023收稿日期:2022-08-23作者简介:李小术(1999-),女,贵州仁怀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学科教学(英语);李金妹(1983-),女,湖北荆州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双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义学;事件语法;因果关系。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因果关系的事件融合研究”(20ZD100)的阶段性成果。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的实证数据82构,不带宾语指的是“受事+动词”的受事主语结构。杨荣祥表达的观点与

7、金立鑫和王红卫7、周利萍8提出的“主宾格结构倾向于表达行为或行为过程,作格结构倾向于表达状态”观点相一致。受事主语化是作格动词语用功能实现的句法环境,动词从及物变为作格句中的不及物用法经历了语义收窄的过程,“使成义”内敛,“结果状态义”突显。8如周文举出的两个例子1-2,1a和2a两个句子是主宾格结构,施事作主语,致使义非常明显,突显的是动词的行为动作义;1b和2b两个句子则是受事主语结构,施事隐去,致使义也因此消弱,突显的是动词的结果义。要注意的是动词在突显动作义时,也包含了动作的结果,突显结果义时,也包含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动作。91a.这些规定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力。b.公司的竞争力削弱了。2a

8、.弟弟打碎了杯子。b.杯子打碎了。虽然周文举的例子1-2中动词为两个词素的,不是本文讨论的单词素动词,但其核心观点是备受肯定和值得借鉴的,为本研究探讨动词方式义结果义突显侧重的句法表征提供了指导。二、研究方法(一)动词筛选。首先,从王占华10所列的含“单一工具义素”的动词和徐默凡11所列的“专一性工具动词”中初步选出含有单一的、特定的工具的动词,然后根据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释义筛去虽然含有特定的方式却不能明确有何种结果产生的词(如“扇:用扇子扇”),留下含有单一的工具且动作能产生结果的动词。最后符合条件的拟确定为剪、切、锯、剃、磨5词。上述词在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的含义分别为:1.剪:用剪刀使

9、细的或成薄片的东西断开。2.切:用刀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3.锯:用锯拉。4.剃:用特制的刀子刮去(头发、胡须)等。5.磨: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从词典的释义中可以看出以上五个动词分别依靠特定的工具(剪刀、刀、锯子、特制的刀子(剃刀)、磨料)才能实施动词的动作,且都蕴含了直接宾语产生变化的涵义,如“线剪断”“菜切断”“木头锯断”“毛发剃除”“刀磨锋利”。(二)结果义诊断。采用Beavers和Koontz-Garboden3提出的动词结果义诊断条件对所选的“剪”等五个工具动词进行测试。诊断条件一为“#denial-of-result”:不允许对结果进行否定。即当否定了受事的变化时

10、,句意就是矛盾的。工具动词“剪”“切”等动作都会使受事发生变化,当否定了变化时,表达就不合逻辑,如例3-4,故符合该诊断条件。3#我已经剪了指甲,而指甲一点也没有短。4#我已经切了西瓜,而西瓜完好无损。诊断条件二为“#object deletion”:不允许删除宾语。因为结果动词包含受事在量级上的变化,而“涉及量级改变的论元必须得到编码”,3(P21)因此宾语就必须表达出来。结果动词产生的改变是在特定维度上的,受事是变化的唯一参与者,也可以理解为姜文振12提出的“特指性支配成分在表层要出现,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不清”。当宾语受到删除时,语义表达不完整。5a.亮亮剃了胡子。b.#亮亮剃了。6a.小王

11、剪了指甲。b.#小王剪了。如例5b和6b,当工具动词“剃”等的宾语删除时,语义信息不完整。什么被剃了?什么被剪了?如果不把动词的受事补充出来,在多数情况下这类句子就是无效表达。因此可以认为“剃”等工具动词满足“#objectdeletion”诊断条件,编码了结果义。(三)问卷调查。1.问卷设计。考察结果义的题目设计借鉴了Rissman研究的形式:参照第(二)部分的两个诊断条件,通过被试对“我已经切了西瓜,而西瓜完好无损”等结果否定类句子和“小王剪了”等宾语删除类句子进行5级自然度判断,1=非常不自然;2=不自然;3=不确定;4=自然;5=非常自然,共18题。同时参与判断的还有四个自然的句子和四

12、个不自然的句子例7-8,用来筛选有效问卷。另外,通过被试回答“您觉得 剪 这个动作用的工具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上述五个工具动词是否使用单一工具进行调查,共5题。2.被试。参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被试为天津市某高校的大学生。在问卷正式发放之前,先选取了两名被试进行预调查,以对问卷进行调整和改进。问卷正式发放后,共有86位大学生参与调查,专业包括英语、法语、俄语、韩语、汉语言文学等,平均年龄22岁,母语均为汉语。经统计,有效答卷为85份,无效答卷1份。(四)语料查找。基于周利萍13的观点:主宾格结构中施事作主语,致使义明显,突显的是动词的行为动作义;受事主语结构中施事隐去,致使义消弱,突显的是动词

13、的结果义,本研究认为在主宾格结构中,突显“方式+结果”动词的方式义;在受事主语结构中,突显“方式+结果”动词的结果义。因此通过BCC语料库检索,调查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的主宾格结构句式和受事主语结构句式两种情况。若上述工具动词既可以用在主宾格结构句式中,又可以用在受事主语结构的句式中,就能得出上述工具动词在具体语境中方式语义和结果语义突显侧重不同。三、调查结果(一)编码结果义判断。1.结果否定句子判断。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被试对自然句和不自然句判断对比明显,对工具动词结果否定句子判断的83整体自然程度为2.46:为不自然;每一个工具动词结果否定句子自然程度的具体调查情况,其中“切”的

14、自然程度最低,因此“切”最满足动词结果义诊断“#denial-of-result”。剪、剃、磨、锯结果否定句子的自然程度逐步增高,但都在不自然范围内,故上述工具动词都符合该条件诊断。2.宾语删除句子判断。五个工具动词宾语删除句子自然程度的整体判断为2.85,仍属于不自然范围,因此满足结果动词的条件诊断“#objectdeletion”。单个工具动词宾语删除句子的自然程度判断情况:工具动词“剪”的宾语删除句子自然程度最低,剃、磨、锯、切依次升高。因此,可以总结出上述工具动词满足结果动词的条件诊断“#objectdeletion”。(二)编码方式义判断。通过被试回答“您觉得 剪 这个动作用的工具是

15、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上述五个工具动词是否使用单一工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对于“剪”此动词,被试回答“剪刀/子”的占94%,回答“指甲钳”“头发”“刀”的占6%;对于“锯”:“锯子”“电锯”“木锯”的回答占94%,其他答案有“手指”“尺子”等;对于“切”:被试的回答中96%为“刀子”“小刀”“菜刀”“水果刀”;对于“剃”:“剃头/须刀”“剃刀”“推子(一种剃发工具)”的答案占85%;对于“磨”:“磨石”“磨刀石”的回答占66%,回答“(铁/石)杵”“石头”“棍子”等的占34%。根据被试的回答可以发现: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所用的工具中,“切”所用的单一工具比例最大,“刀子”“小刀”等本

16、质上都是“刀”,只是称呼不同,故”切“含单一的工具”刀“;“锯”所用的工具基本上为单一的“锯子”,材质不同而有了“电锯”、“木锯”的不同称呼;“剪”的工具也几乎为单一的“剪刀”,“剪子”为其不同的称呼;“剃”所用的工具“剃头/须刀”“剃刀”“推子”都可归类为单一工具“剃刀”,较少情况下存在“刀”等一些其他的工具;至于“磨”,该工具动词所用的工具则相对更泛一些,有很多如“铁/石杵”“石头“棍子”等这样的答案,并不能归为同一种工具,但“磨(刀)石”的回答占比为66%,因此在多数场景下仍能将其看作是具有特定工具的动词。(三)方式义和结果义突显情况。经过BCC语料库检索查找,本文提到的工具动词也存在主

17、宾格结构和受事主语结构的语言现象,如例9-11,主宾格结构中突显其方式义,受事主语结构中突显结果义。7a.寿星切蛋糕了,很好吃哦。b.蛋糕切了,他终是逃不了又被抹了一脸奶油。8a.羊啃牧场上的青草,牧羊人剪羊毛。b.到了春天,小羊羔一个个接下来;夏季,雪白的羊毛剪了,一筐又一筐。9a.早晨我正在窗前剃胡子,听见了嗒嗒的蹄声。b.胡子剃了,清爽多了。四、分析讨论(一)方式义结果义同时编码。根据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结果义条件诊断的调查结果,对于结果否定类句子自然程度判断来说,无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聚焦于每一个工具动词,被试的判断都为不自然。研究结果与上文讨论的一致:上述工具动词的结果义被

18、否定时,表达是不合逻辑的,故上述工具动词满足动词结果义条件诊断一“#denial-of-result”,编码了结果义。同样,对于上述工具动词宾语删除类句子的自然程度判断中,整体判断仍属于不自然范围,单个工具动词的自然程度判断虽然有的偏高,但也算不上自然,故上述工具动词满足动词结果义条件诊断二“#objectdeletion”,编码了结果义。不过,与结果否定类句子判断相比,宾语删除类句子判断的自然程度偏高,这其实也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汉语的造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重意合而不重形合,可根据说话者的意图、语气等需要对句子进行省略;而英语语法严谨句式完整,一个句子,主、谓、宾、定、状、补罗列

19、有序,大致齐全。13因此,与结果否定句子判断相比,一些被试对工具动词宾语删除的句子判断会受中文句式影响,不确定工具动词宾语删除是否自然或者甚至认为宾语删除是自然的。根据上述动词使用工具的调查结果,”切“的工具基本上都是”刀“;“锯”所用的工具基本为“锯子”;“剪”的工具也几乎都为“剪刀”;“剃”所用的工具主要为单一工具“剃刀”;“磨”在多数场景下能将其看作是具有特定工具“磨(刀)石”的动词,可以得出以上动词包含特定的、单一的工具。陈昌来14提出工具是与施事同现、是施事发出动作所凭借的有形物体。Langacker15则将工具定义为施事支配致使其对另一参与者产生影响的角色。林文英16也提到在语言运

20、用过程中,很多时候工具角色是定义动作的主要特征,行为动词描述的动作依靠所支配的工具、支配方式刻画。因此,因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包含特定的、单一的工具,工具诠释的又是施事操纵工具完成的动作方式,可以总结出上述工具动词编码了特定的方式义。“特定的方式蕴含特定的结果,而特定的结果只能由特定的方式产生,故同一词根也就能够同时蕴含方式和结果两种语义”。5(P144)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能表示使用特定的方式使动作对象发生变化,故同时编码了方式和结果语义,是“方式+结果”动词。(二)方式义结果义突显不同。“方式+结果”动词能同时编码方式和结果语义,但其所在的句子结构不同所突显的语义就不相同:

21、在主宾格结构句式中突显其方式语义,在受事主语结构句式中突显其结果语义。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出现在“施事+动词+受事”的主宾格结构中时,由于施事作主语,致使义非常明显,突显动作行为义,8而这种动作是用特定方式实施的,因此工具动词的方式义得到突显。同时,该动作也蕴含了受事发生变化,因此结果义也是得到编码的,只是没有方式义突显程度强。而上述工具动词出现在“受事+动词”的受事主语结构中时,施事隐去,致使义消弱了,从而工具动词的结果义得到突显。同时,用特定方式实施动作的方式义仍然存在,只是没有结果义突显程度强。因此,虽然剪、切、锯、剃、磨5个工84具动词词根能同时编码方式和结果语义,但落实在具

22、体表达中时,方式语义和结果语义突显强弱不同。参考文献:1Rappaport-Hovav,M.&Levin,B.Reflections on manner/result complementarityM/E.Doron,&I.Sichel.(eds.).Syntax,Lexical Semantics,and Event Struc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2010:21-38.2Dowty,D.Word Meaning and Montague GrammarM.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1979.3张翼.“方式”和

23、“结果”的再审视:认知语法视角J.外语研究,2014(3).4帅志嵩.从“方式”到“结果”的语义演变及其理论思考以“送、摔、丢、走、跑”为例J.中国语文,2021(6).5张梦杰,林允清.动词语义的词根 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1).6Mateu,J.&Acedo-Matelln,V.The manner/resultcomplementarity revisited:A syntactic approachM/M.C.Cuervo.&Y.Roberge.(eds.).The End of Argument Structure.London:Emerald Group Publish

24、ing,2012:209-228.7金立鑫,王红卫.动词分类和施格、通格及施语、通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8周利萍.英汉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2017(3).9杨荣祥.上古汉语结果自足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J.语文研究,2017(1).10王占华.工具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M/史有为.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29-146.11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姜文振.略论及物动词宾语的省略与隐含J.北方论丛,1997(4).13许建平.从英汉对比看汉语的简洁与歧义J.外语教学,20

25、03(1).14陈昌来.论现代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的性质和工具动词J.鲁东大学学报,1997(3).15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Peking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University Press,2002.16林文英.英汉动词工具概念诠释手段及语用效果对比J.华侨大学学报,2019(6).责任编辑王占峰(上接78页)(50)我比你快到(得)个两分钟的样子。(我比你快了个两分钟的样子。)否定形式是“形容词+不+倒”,例如:(51)这

26、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不倒几分。(这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不了几分。)(52)弟弟比我小不倒个两岁的样子。(弟弟比我小不了个两岁的样子。)“得”的后面还可以加上“倒”,例如:(53)这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得倒个几分。(这次期末成绩我比你多了个几分。)(54)我比你快得倒个两分钟的样子。(我比你快了个两分钟的样子。)“得”和“倒”也可以同时省略,例如:(55)这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个几分。(56)我比你快个两分钟的样子。(十)“得”用作不定代词。“得”做不定代词时相当于英语中的“something”,指代某些不确定的东西或者事物,它的这一用法主要是体现在“有+得+动词”这个结构中,也就是“有”和不定

27、代词“得”构成一个动宾短语,这个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动词,合起来构成一个联动结构。例如“有得吃”是指有东西吃,“有得睡”是指有地方睡,“有得看”是指有东西可以看,“有得闹”是指有事情要闹了。“有得”是后面这个动词实施的前提条件。结语“得”字在彭州话有这样多的用法,是其他方言中少有的现象,本文主要是对“得”不同用法的详细介绍,仍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来得及解决。比如“得”表示“有”的虚化来源没有进行论证,“得”的位移、趋向义是的来源也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表示“在”的动词“得”和表示“有”的动词“得”的关联还没有梳理出来,词缀“得”是否来源于结构助词“得”,还未进行论证。也就是说,彭州方言中“得”的诸多义项之间的关联还不够明确,互相之间的语法化的关系还没有画出完整的语法化地图。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参考更多地方方言以及古代汉语的资料。参考文献:1张清源.论成都话“在”的趋向、位移用法兼论普通话动词后“在”与“到”的性质J.中国语文,1997(6).2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3鲜丽霞.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责任编辑王占峰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