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702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_陈朝云.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1 期史学史研究No 1,2023总 189 期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Serial No 189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陈朝云杨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北宋武臣之后石谔墓志现存于河南省新郑市博物馆,墓志系统记载了石谔的为官经历、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墓志文记载了石谔“引经传情”的司法理念,揭露了北宋中后期朝廷在司法方面存在的引例取旨、赦宥贪官等问题,展示了石谔作为刑部官员把自己惩治贪官、宽贷灾民、宽贷奴婢的主张化为朝廷政策的过程。其中“引经传情”的思想主张、宽贷奴婢的政策未见史书记载,值得重视。墓志文所载石谔任职地

2、方的经历,反映了北宋社会黑恶势力犯罪猖獗、民众“善讼”“事巫诅”“子生不举”、路有遗骸等社会问题,揭示了石谔治理地方的才干和智慧。石谔墓志还可补充宋夏、宋辽交聘以及墓志撰者张叔夜史事之阙。关键词北宋石谔张叔夜墓志研究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332(2023)01009911石谔字仲弼,开封祥符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卒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享年 55岁,宋史 无传。石谔墓志现存于河南省新郑市博物馆,志石本体保存较好。志盖呈方形盝顶状,边长 99 厘米;盖面篆书“宋朝议大夫太府少卿致仕石公墓铭”,凡 15 字,竖行 4 排,满行 4 字。志石

3、呈方形,边长 99 厘米、厚 18 厘米;志文楷书 45 行,满行 45 字,共 1870 字,首行题“宋故朝议大夫太府少卿致仕上轻车都尉石君墓铭并序”,由张叔夜撰文、许景衡书丹并篆额,杨真、彭佑镌刻。石谔墓志文不见于传世文献,是目前可见张叔夜的唯一作品,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8 年张显运发表 新郑发现北宋晚期朝议大夫石谔墓志铭的说明及标注,首次公布石谔墓志文,此后李洪财发文部分校正张文中关于石谔墓志文录文的不确。以上两篇文章均侧重于石谔墓志文的校注,对志文中相关历史信息并未开展研究。本文对照墓志本体,结合传世文献,通过梳理石谔墓志文透露的历史信息,勾勒石谔的生平事迹,探究北宋司法、社

4、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阐发石谔墓志文的史料价值。99收稿日期20221210作者简介陈朝云,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考古学、历史文献学;杨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张显运:新郑发现北宋晚期朝议大夫石谔墓志铭的说明及标注 ,铜仁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李洪财:宋故朝议大夫石谔墓志铭 文字刍议,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0 年第二季度论文集。一、石谔的家世、仕任与交游(一)石谔家世渊源石谔墓志文沿袭隋唐以来墓志的写作手法,首先对石谔的远祖加以追溯:君字仲弼,系出甚远。春秋卫有石碏,楚有石奢。汉,奋以恭谨著;晋,苞以武略显。元

5、魏之世,祖兴、文德,皆节义闻于时。逮及于唐,雄善战为神武统军。五代之晋,昂于独行有传。世不乏之德。墓志追溯春秋卫国大夫石碏、楚国国相石奢、汉代名臣石奋、西晋开国功臣石苞、北魏的石祖兴和石文德、唐代名将石雄、五代晋国少卿石昂等皆石谔远祖,标榜其家世源远流长、“时有令人”。这是墓志书写借历史名人抬高志主地位的惯常作法,至于这些人和石谔是否存在亲缘关系,作者却只字不提。但墓志文对石谔曾祖、祖、父做了简略而清晰的交代:君占籍开封之祥符,自冯翊徙,今四世矣。曾祖斌,用武力致位方伯,为冀州防御使、殿前都虞侯,以左屯卫大将军致仕。曾祖妣安氏,封万年郡君。祖怀懿,东头供奉官,赠左卫大将军。祖妣王氏,赠太原郡太

6、君。父立,西京左藏库使,以君赠中大夫。妣赵氏,长安县君,以君封大宁郡太君。由此可知,石谔家族在曾祖石斌时由冯翊迁移到开封祥符。石谔的曾祖、祖、父皆有官,夫人皆有封号。石斌事迹史传不详,志文“用武力致位方伯”“殿前都虞侯”语显示他是一位武将。殿前都虞侯“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是殿前司统领官之一,地位仅次于殿前都、副都指挥使。石谔的父、祖皆系低级武职,其父因石谔恩荫得官。从墓志文看石谔有兄弟三人,石谔居长;次石諃,先石谔而卒;次石譓有官,但官职不详。石谔“娶顺昌县君孙氏,有贤德,闺门肃然”。石谔有一子一女,子石厎名家驹,将仕郎;女嫁宗室

7、侍禁士跈。宋史 宗室表 载有“秉义郎士跈”,系太宗第八子周王赵元俨之玄孙、熙定王赵允良之曾孙、普安郡王赵宗蔺之孙、高密郡公赵仲铦之子。“秉义郎”属武阶小使臣,政和二年(1112)九月二十五日由“西头供奉官”更名而来。根据石谔志文可知,赵士跈于石谔卒时(政和二年五月)官阶为“侍禁”,低于西头供奉官,这说明石谔卒后不久赵士跈官阶又有迁转。需要说明的是,宋朝宗室婚嫁是讲究门第的。“宋仁宗以后朝廷一直在规范宗室婚姻,并竭力要求宗室的嫁娶对象出自官宦之家。”石谔家族符合与宗室联姻的条件,而与宗室联姻无疑有助于巩固和提高石谔家族的地位。孝悌是宋朝统治者维护家庭关系和统治秩序的重要思想,也是当时官员和民众普

8、遍认同和践行的思想观念。石谔家族崇尚孝悌,墓志文对此有明确记载:孝悌出于天资,丁内、外艰,杖而后起,水浆不入口者累日。两以官乞封外祖母汤沐邑及追赠中大君三品服,虽朝廷难之,而士论称焉。弟諃卒,君为其子娶妇,嫁二女。与昆弟无间言,怡怡如也。亲族皆分俸以赒之。家贫无余赀,然不以贫故易其操。石谔“孝悌”之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尽心守孝,“丁内、外艰,杖而后起,水浆不入口者累日”。此类文辞在宋代墓志中屡见不鲜,应当是一种程式化的表述。其二是利用回授制度为其亲属争取封赠,“两以官乞封外祖母汤沐邑及追赠中大君(指其父石立)三品服”。宋朝官员因“止法”所限不能继续升迁,但许将所获升迁机会转授给弟侄、子

9、孙入仕或迁官,并可回赠亲属(如001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宋史 卷 166,职官志六,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3927 页。宋史 卷 233,宗室世系十九,第 7691 页。徐松:宋会要辑稿 职官 56 之 37,中华书局 1957 年版,第 3643 页。淮建利:北宋魏处约家族墓志文研究 兼论“勋旧之门”与宗族“迭为婚姻 ,史学史研究 2022 年第 2 期。已故之父母),这便是回授制度。此制是朝廷统御官僚阶层的常用手段,同时也是官员本人孝悌行为的体现。据墓志文载,石谔的请求“虽朝廷难之,而士论称焉”。其三是石谔优恤家族成员。“弟諃卒,君为其子娶妇,嫁二女。”“与昆弟无间言,怡怡如也。”石

10、谔虽“家贫无余赀”,却可以做到“亲族皆分俸以赒之”。墓志文还载石谔患病期间,因其子年幼,便托家事于“适宦游还家”的兄弟石譓,石譓“委儒林郎万勔,状君之行”,请求张叔夜撰写墓志。石谔身故后石譓为敛葬,墓志文称“其所以送终,无一不合于礼,足以劝为人之弟者,可谓贤矣”。石譓的行为可证墓志文中关于石谔的孝悌之行除了程式化的表述之外,其基本事实是应当存在的。(二)石谔仕任及交游尽管石谔出身于武臣之家,但他的仕途却是从科举开始的。墓志文云石谔自幼“不逐儿嬉,下帷读书,夜辄达旦遂博极群书,为时通儒”,“熙宁末与余伯氏近同年进士也”。据文献通考载“宋登科记 总目”,“熙宁末”实为熙宁九年(1076),是年共取

11、进士四百二十二人。石谔擢第后即丁母忧,服除起家才走上仕途。墓志文清晰地勾勒了石谔的为官经历:起家,授秘书省校书郎,历宿州司法参军、刑部详断官、大理评事、寺丞、通判陈州军州事,开封府推官、刑部员外郎,迁郎中,出知齐州。复入为刑部郎中,改度支。属外艰,终丧,除吏部郎中。知虔州,兼江南西路兵马都监。引疾求领真祠,除管勾亳州明道宫。秩满,除兵部郎中。自初筮仕,凡十六迁而为太府少卿,由校书郎凡十二迁而为朝议大夫,勋至上轻车都尉,赐五品服。中间尝押伴夏国人使,又为接伴契丹贺正旦使。石谔入官时间应在元丰新官制实行以前,此时“授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属于文臣寄禄官,经十二迁终于朝议大夫(正六品),仍属文臣寄

12、禄官。宋会要辑稿 对新科进士授官情况有清晰的记载,宋仁宗以后新科进士是幕职州县官的重要来源。石谔所任职事官从幕职州县官宿州司法参军做起,在地方官历通判、知州兼兵马都监等职,在中央官历尚书省刑部、户部、吏部、兵部,以及大理寺、太府寺,终于太府少卿(正六品)。其间曾担任押伴夏国人使、接伴契丹贺正旦使,也曾因病管勾亳州明道宫。石谔在不同岗位的任职时间墓志虽未提及,但墓志文载明其哲宗元符(10981101)中“为刑曹郎”、大观四年(1110)秋“为兵部郎中”、政和元年(1111)徙太府少卿。此外,石谔任官时间正史可考的有两处,即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月开封府推官石谔任刑部员外郎、崇宁元年(1105

13、)五月任度支郎中。如从其进士及第算起到政和二年(1112)“疾亟,致其政以归”,其从政时间长达 37 年。宋朝盛行的 大学 以修身为本,对于官员而言,其道德水平关系到社会治理和长治久安,故而官员品德墓志不可不书,今人研究墓志也不可不论。石谔仕途升迁与其个人品德息息相关。墓志文对石谔个人品德虽着墨不多,但却以实例勾画出爱民、体恤下属、安贫乐善、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宋朝官府的职田是租给百姓耕种的,田租是官员收入的组成部分,关系官员的切身利益。石谔知齐州时,发现“齐圭田素厚,民贫或不能尽耕,而吏不为蠲其赋。君会所不当得者,悉还之”,体现了石谔的爱民惠民立场,墓志文赞其“所至惠爱及物,人怀其恩”。日常

14、生活中,石谔总是先人后己、关心下属。墓志文言其“所至,兵厨先以饷属吏,吏弗遍弗取也”。石谔虽“家贫无余赀,然不以贫故易其操”,还拿出自己的俸禄开展慈善活动,“至宛丘,道多遗骸,君出俸以葬,自为文以祭之”。101史学史研究2023 年第 1 期可参见宁欧阳 宋代回授制度研究,河南大学 2019 年硕士学位论文。马端临:文献通考 卷 32,选举考五,中华书局 2011 年版,第 945 页。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241 页。宋史 卷 169,职官志九,第 4050 页。贾文龙:宋代地方法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130139 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5、 卷 492,绍圣四年冬十月辛丑,中华书局 1995 年版,第 11687 页。徐松:宋会要辑稿 职官 59 之 12,第 3723 页。这与皇祐年间富弼的办法类似。石谔勤政廉洁。担任户部度支时,“校一岁所治按牍,凡五万一千有奇,无一可指议者,朝廷第课居最”。据 宋会要辑稿 载,石谔任郎中六个月零一十六日,“度支生事五万一千一十五件”,因此获得朝廷“减三年磨勘”的奖励。这里所记石谔任职度支的时间虽与墓志文不同,但所述石谔任度支的政绩是一致的,可证墓志文记载可信。石谔性喜诵读,文人性格使其择良友而交往,墓志文云其“为人有藻鉴,所从游多贤士大夫”,“与人交,虽甚久不狎侮。平居无所嗜好,唯蓄书为文以

16、自适。词致典雅,有 集 行于时”。墓志文作者张叔夜及其“伯氏”张近与石谔关系最为密切。考赵鼎臣所撰 吴夫人墓志铭,可知张近实为张叔夜长兄,二人系正奉大夫张宗望与吴夫人之子、太子太师兼侍中张耆之曾孙。张叔夜(10651127)字嵇仲,“少喜言兵”,宋史 有传。张叔夜因宣和三年(1121)二月(时任海州知州)招降淮南盗宋江、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时以知邓州任南道都总管)将兵勤王并与金兵在开封“数战有功”而闻名于史。石谔墓志文记载二人交游始于大观四年(1110),是时石谔任兵部郎中、张叔夜除尚书库部员外郎。二人因“同省闼”,故张叔夜对石谔为人处事知之甚详,称石谔“似不能言者,而内实警敏,临事详练,有所不为,余心每宗焉”,与石谔交情深厚。张近字几仲,宋史 有传。据宋史 本传记载,张近第进士,累迁大理正、发运使,历提举河北东路常平、西路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以集贤殿修撰知瀛州,出镇高阳八年,累加显谟阁待制、直学士,徙知太原府,曾以疾提举洞霄宫。墓志文云张近“为常参官,得举自代者,奏以君(指石谔 作者注)为代,朝廷籍其名”。“举官自代”是宋朝的一项荐举制度,常参官等具有一定资格的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