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715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_代艳梅.pdf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02-20;修回日期:2022-10-2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YJA760073)。作者简介:代艳梅、刁习羽、郑迎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尹志红,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第12卷第1期-历史与文化-在中国历经千年的内衣史上,肚兜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内衣,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服饰中引入医药学形成一定治疗效果的重要载体。肚兜作为传统内衣形制之一,又称抹胸、抹腹、心衣、诃子等。它具有形制小巧、结构简单、风趣浪漫、且颇具多重功能等服饰特征。关于内衣的发展,人们从遮羞护体到时尚性感再到保

2、健功能,“物以致用”的造物精神贯穿了整个内衣的发展史,其发展和社会历史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虽将原有服饰进行了大规模革新,也使得肚兜淡出现代人的视野。在封建社会,肚兜不仅具有保暖遮羞的功能,更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寄托:女性通过女红手法在肚兜表面绣上吉祥纹样,通过这种表达,以此寄托着装者的美好期望。学术界大量的文献已对古代肚兜的形制演变、图案元素的装饰性及精神涵义进行了深入地理论研究,还有研究者对近代民间遗存的实物肚兜作为纺织非遗服饰对象进行研究,如“中原地区民间斜裁肚兜的结构与工艺”1一文将藏馆中的肚兜实物进行结构工艺研究,对传统肚兜的制作进行了挖掘。“近代汉族民间刺绣的风格特点

3、与文化传承”2一文中,将传统五毒肚兜作为民间文化遗产,将刺绣图案作为研究重点来进行文化解读。而笔者在对关于古代肚兜功能性研究文献考据中发现:多数集中在遮羞护体的实用功能、及情感传达的审美功能两个方面,尤其审美功能最多。但对服饰肚兜与保健功能发展的综合研究尚少,将内衣肚兜与保健纺织品进行结合研究的有李秀花“中国传统服饰肚兜与功能纺织品结合的创新研究”3一文,对现代新型纺织品有较为集中地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对象称谓界定:古代内衣统称为“肚兜”,现代则称为“内衣”。通过历史古籍考证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对肚兜的保健功能发展进行整理分析,分为古代的保健功能肚兜、现代的保健功能内衣两部分,从古代到现代,内衣

4、肚兜服饰在保健功能性方面的发展变迁,分析人类的“造物”智慧。1 古代的保健功能肚兜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衣服能真正实现“医用”功能是经过无数代人探索、实践的结果。服饰有护体、遮羞、装饰、标识等功能,无论是时期或是地域的差异,核心目的离不开“尚用”二字。何为“尚用”,关键在于“用”,说文解字注 中将“用”译为:“可施行”,即赋予其功能、价值4。古代肚兜,虽以方寸之布制成,但承载着较多功能,除了以上功能以外,还蕴藏着一种独特的功能保健功能,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保健功能并非一蹴而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代艳梅,刁习羽,郑迎春,尹志红(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武汉 430073)摘要:古代肚

5、兜不仅具有遮羞保暖功能,同样具备健康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功能,文章对保健内衣的古今发展脉络进行了整理,传统肚兜的保健性能对现代新型保健内衣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整理、图文综述、以及服饰与中医药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其变迁展开分析:从古代肚兜的保健功能有关史料进行整理综述;对现代保健性内衣的种类、构成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古代的保健式肚兜起初是基于生存需求,表现为蔽体防护等功能;受纺织技术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保健性具体表现为:将人的意识所想符号化,再通过某种特有的手法附于内衣上,以达到保健希冀;后出现药芯肚兜实现了真正的医疗保健的作用。在纺

6、织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分别有传统式保健肚兜与新型纺织品类保健肚兜,传统式的是在古代药芯肚兜的基础上优化,构成原理不变。而新型纺织品内衣脱离了直接放置药物的传统模式衣身载药,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纺织纤维一体化。关键词:内衣肚兜;保健;载药功能;新型功能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941.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4131-(2023)01-0058-0758保健功能性内衣肚兜的变迁探析就,它的保健功能经历了从“对身体简单的保护”到“精神象征”再到“医用保健”三个发展过程。1.1 生存需求的保健肚兜人类的设计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的功能,外在功能指实用价值,内在功能为其内在蕴含着的象征价值。

7、这里所提及的古代保健功能肚兜其实用性主要是指:在不具备完善的医学条件时代,服饰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辞海 中把肚兜的功能定义为护体,“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可见,在寒冷环境,通过服饰可以帮助人体御寒。唐代有史料记载:杨贵妃与情人嬉戏,将其胸部抓伤,为了遮蔽义为:“掩胸之衣”。从历史文献记载上可以推断,传统肚兜最早的功能之一还有遮羞伤痕,杨贵妃创造了“诃子”(为肚兜的前身),男女皆有之。古代的内衣并非称作肚兜,肚兜是内衣发展到清代时的一种称谓,除此之外,史上还有“抱腹”“心衣”“诃子”“抹

8、胸”“合欢襟”“主腰”“兜肚”等称谓。就保健功能而言,结合早期壁画、陶塑中的相关人体装束的描绘,一是为了遮体,二是为了保护人体的器官免受外界伤害。肚兜在汉代谓之“泽”“汗衣”,诗经 中记载:“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所谓“泽”,朱熹在 诗集传 中这样解释:“泽,裹衣也,以其亲肤,近与垢泽,故谓之泽。”5显然,内衣具有将人体排泄出的汗液进行吸附的作用,且随后被称作“汗衫”。可见,实用性肚兜在前期不具备医治价值。1.2 心理需求的“保健”肚兜接上文所提到的象征价值,在医疗水平低、伦理深重的封建社会,服装是介于人体与病患之间的保护伞。从物理保健功能讲,肚兜能直接地抵抗病毒对人体的冲击,它是人体的第二层

9、肌肤;而从象征价值角度而言,它是将人的意识所想,通过某种物象元素的运用和特有的手法将这种符号显性或隐性的表达出来,形成一种心理安慰或是美好的保健寓意,这种保健功能并非医学层面6。在明清,女眷们常将具有美好寓意的事物通过女红表现在肚兜上,希望借助服饰“驱毒辟邪,消灾祛病”,这些图案也就成为了肚兜保健象征的符号。肚兜上绣的图案种类众多,常见的健康寓意象征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传达、另一种是间接传达。直接传达是一种最为直观的符号象征,直接在肚兜上施加美好寓意的文字或通过以汉字的谐音形成某种象征寓意,如“寿”“福”等字样(图1);而间接传达是通过对某种事物特性的解读,亦或是通过某种隐喻的手法寻求某种

10、心理慰藉,形成象征寓意的一种符号,制作者借这种符号将健康的期盼依附于肚兜之上,肚兜从此成为人们渴求健康、平安的载体,如在肚兜上通过猛兽攻克五种毒物的刺绣驱逐邪恶7(图2)。医学水平越低的时代鬼神之说的崇拜心理越严重,人们常以为身体抱恙是邪气使然,因此多在近身衣绣上“驱灾辟邪”的图案,达到符镇邪的作用,以防止侵害人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从精神出发而形成的一种保健功能,预示着装者身体健康。1.3 传统药芯肚兜古代肚兜实现医疗效果的原理是将具有医药特性的药物放到兜中,实现前提在于肚兜需有储物功能(图 3),有关内衣肚兜贮物功能,明代刘若愚在其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中记载有:“像金铸者,曾经盗去鎔

11、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8这里所提到的肚兜主要是储藏金像首等物件,类似现代人佩戴的各种金银玉器饰品,特别是菩萨、佛等图案的饰品,佩戴这些美好寓意的饰品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一种心理暗示,希望借助这些饰品的寓意保佑自己健康平安。中药肚兜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事物认识的提升,从实用价值再到保健功能,继承了衣和药相结合的古人智慧,创新了医药保健肚兜构成形式。从出土肚兜的造型结构上看,肚兜药物放置于肚脐至腹部之间的距离,对比现代文胸内衣的结构,其遮盖的面积更大,现代文胸的衣长几乎未过腹部。可以初步认识到传统内衣肚兜保护重点不止在胸部,更重要的是肚脐和腹部,也就是中医药学中所称的“生命

12、之门”(肚脐)。此外,传统中医认为,肚脐是内病外治的最佳施药点。在古代,这种图1“福”字肚兜Fig.1 Fu character bellyband图2 五毒图腾肚兜Fig.2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 totem bellyband图3 储物肚兜Fig.3 Storage bellyband59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方法多用于孩童和女性,腹部是位于十二经脉中的阴经,属寒,古人将中草药放入兜袋中,使肚兜有了药疗效果。古代的药学专著中对在肚兜的医疗保健功能做了有关记载,清代程鹏程在 急救广生集 卷十 中关于肚兜保健功效介绍道:“夏月衣服单薄,宜系绵布兜肚

13、,日夜皆不可离。夜间睡着,恐被去体,有兜肚,则无腹痛泻痢诸症。”9大致意为:夏季夜间易凉腹,因而导致腹痛腹泻,佩戴肚兜可以一定程度预防。清代著名医学家曹庭栋所著 老老恒言(又称 养生随笔)一书中对医药肚兜的药性、使用方法与使用时间的相关记载:“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10意为将艾草捶软后平铺,然后用棉布将药物密缝在肚兜腹部位置以防止散乱,夜间佩戴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价值。可见,肚兜在清代已经被用于医疗保健物件。本草从新 也有相关记载:艾叶苦辛,药性温和,有补气血,驱除寒湿,暖宫的作用

14、11。由此推断,明清时,已有将艾草等中草药物置于肚兜当中,因此有“香在兜中藏,疾病何处安”的说法,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清代的中医药学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肚兜特有的形制,将药物贮存佩戴于身上有缓解祛除疾病的作用,这种药芯肚兜,虽实现了医疗效果,但是还处于一种形式落后,方法不成熟的阶段,为了保证中草药的药性,使用者在装芯前,药物只是简单的研磨未经过卫生处理。由于衣身大面积施绣,一般不会反复清洗,所以在进行药物治疗以后影响纹样美观,且容易滋生细菌;药物贴近皮肤,药性在起到内病外治效果的同时,对皮肤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2 现代的医疗保健内衣随着各种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与更新,市面上出现许多保健类

15、服装,同时可穿戴性极强。接上文,古代内衣(以肚兜为主)实现医疗保健作用是以衣身的载药功能为标志,同时其作用原理也是现代医疗服饰开发的根源,体现了对传统医药肚兜造物精神的继承和创新。如今,虽然已少见传统式载药肚兜的广泛使用,可多用于妇女孩童疾病的治疗。而现代新型保健内衣是一种推翻传统的构成形式,更为优化。现代的医疗保健内衣中分为“传统式保健肚兜”与“新型纺织品内衣”。2.1 传统式保健肚兜与古代的药物保健肚兜相比,现代的传统式保健肚兜更为精致,主要精致在药芯。现代保健肚兜有关临床研究中,针对孩童的运用相对成人较多,例如在 小儿推拿联合“健脾暖胃药物肚兜”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的临床研究健脾暖胃药物肚

16、兜”一文中,药物肚兜中的药芯是通过将所能用到的多种中药材进行粉碎缝制后进行装置佩戴12。考虑到卫生与佩戴舒适度,传统式的中药肚兜疗法将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纱布的质地也更加细腻。同时,为了防止药物气味和药效外散,药芯内层(贴近皮肤的一面)用纱布,药芯外层(朝向肚兜衣身外层的一面)一般用塑料薄膜隔绝,进而起到保健作用。关于现代学者在传统式药物保健功能的肚兜内部结构以及制作方法的研究话题中,医药抗菌保健护腹脐肚兜衣及其制作方法13的一项发明专利对保健药物特征于制作方法进行了说明,这种药物肚兜的制作方法与作用原理如图4所示:第一步:制作储物肚兜。准备一个带有全内衬的一片式肚兜(a1),在肚兜腹部制作一个兜袋(a2);第二步:制作药芯。准备高密度纱布或其他织物两片(b1),将所需药物磨制粉末状(b2)进行缝合成药芯(b3)。第三步:放置药芯。将药芯放置在兜袋夹层中完成制作(c)。这类传统式保健肚兜的结构层主要有:I:肚兜衣身外层;II:药芯外层(抗菌层、隔绝层);III:药物层;IV:药芯近肤层(抗菌层)V:肚兜里衬层(贴肤层)。作用原理为:药芯中的药性透过IV、V经过透皮吸收达到医疗效果。现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