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1279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项目名称: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吴以岭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起止年限: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研究内容(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及气血相关的理论特色,结合现代医学血管病变研究的最新进展,寻找“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的共性规律与病理环节,把络病治法方药应用于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建立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学说,提高这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并促进络病学学科发展。具体包括:(1)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病证结合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

2、制定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广泛借鉴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指标量化,科学规范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为深入研究搭建技术平台。(2)通络方药防治微血管病变作用研究介入治疗时代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病变是世界性难题,既往研究通络方药在微血管病变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深入探讨通络方药对微血管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取得临床疗效的显著提高。(3)通络方药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作用研究围绕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

3、血管梗塞或闭塞等共性病理环节,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探寻不同类别通络代表药物药效物质及复方制剂的作用途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阐明络病与血管病变病理基础相关性。(4)不同治法代表药物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评价阐明不同通络治法代表药物的药效物质,研究其作用机制,并综合实验与临床资料作出评价,提供临床医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支持,建立对提高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水平具有普遍指导的新理论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并促进络病学学科发展。 2. 针刺的物理刺激在穴位转化为与疗效密切相关的生物有效信息,这种信息在机体复杂网络中传输、整合并最终调整靶器

4、官的功能,这是针刺效应的核心过程,也是经络调虚实功能的重要体现。围绕这一过程,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提供的多种有效手段,对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穴位针刺的物理刺激如何调整靶器官的功能” 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揭示经络理论中的复杂科学规律。 (3) 针对针刀松解法的方法学进行基础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基础研究,观察针刀松解法对局部张力、组织形态学、局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的影响,阐明针刀松解法具有剥离粘连、疏通堵塞、松解挛缩及减低张力的作用机制,证明针刀疗法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假说,揭示针刀松解法的科学原理,探索

5、针刀松解法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4)穴位是经络脏腑之气转输和聚集的部位。穴位的功能表现是“活”的动态过程,穴位的“开/合”过程是从健康状态的相对“沉寂”到病理状态的相对“激活”的动态过程,并受穴位的微理化环境改变的影响。穴位具有“反映病邪”的诊断作用和“痊愈疾病”的治疗作用,并具有相对特异性;即不同穴位对不同内脏病痛具有有别于其它穴位的反映功能和调整作用。因此,穴位内脏效应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为现代针灸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二)主要研究内容1.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及其治疗对策1)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根据既往研究提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脉络血管系统”概念具有同一性,中医学脉作

6、为“奇恒之腑”的组织器官,形态学特点中空有腔与腑相似,生理学特点“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着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周身,所谓“脉者血之府”。清代医家王清任明确提出“血管”概念,中医脉作为血液运行通道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血管基本相同,脉络作为从脉分支而出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为“脉”这一组织器官的中下层组织结构与现代医学之中小血管及微循环概念基本相同。同时,古代医家把中风、疼痛等久病久痛病变归为络病范畴,既往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冠心病治疗研究的代表方通心络胶囊取得了确切疗效。根据以上科学知识和客观事实,本项目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脉络血管系统

7、病”遵循着络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引起的络脉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功能失常为其始动因素并影响病变全过程,缘此发展形成的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成为其共性病理环节,故“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总则与络病不同治法及通络药物同样可以有效干预“脉络血管系统病”。“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 结合西医学关于血管病变微观研究的新进展而提出,阐明了络病理论整体性与气血相关性的理论特征,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引起的络脉功能失常与西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类似,可能成为运用络病理论研究血管病变的切入点,缘此发展形成的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

8、微血管梗塞或闭塞等成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共性病理环节。脉络与中小血管特别是微循环的高度相关性,脉络病变与中小血管及微循环病变的趋同性是寻找“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的内在依据,但络病比西医学中小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具有更丰富的科学内涵:(1)“脉络血管系统”作为络脉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病也体现了络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中医学把遍布全身的“脉络血管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的组织器官奇恒之腑的“脉”,作为统一的组织器官,遍布全身的“脉络血管系统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病机演变规律,因其所处部位不同而分别表现为心、脑、周围血管等不同疾病,西医学更重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等各个独立病种研究

9、,中医均称之为络病,这种整体观念对探讨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共性规律与共性病理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也与西医学近年提出的“大循环病”或“泛动脉概念”(Pan artery)相吻合。(2)“气”作为中医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涵盖了西医学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以及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等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信息传递系统通过信息(神经递质、神经肽、细胞因子、激素)联系调节各器官、系统,达到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的多维立体网络系统,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气血相关的络病理论特色启迪从NEI网络等更广阔视角考虑“脉络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演变规律。(3)络气郁

10、滞(或虚气留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络病证候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不同层次阐明不同络病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血管活性物质调控异常、血管内皮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免疫、氧化应激损伤机制等,可为从中西两种医学角度更深入地认识“脉络血管系统病”证候学特点及其病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4)阐明“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有利于把古今络病理论及治法方药应用于血管病变,特别是随着不同类别通络药物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的发现,极大地开拓了血管病变治疗思路与组方配伍遣药的选择范围。(5)多成份、多靶点、整合调节,运用复方治病是中医独具的优势,通络方药针对多个病理环节

11、同时进行干预,能有效切断“脉络血管系统病”级联反应的病理链。(6) 应用介入治疗时,缺血组织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成为世界医学界关注的难点,既往研究初步证实通络治法与方药在微血管病变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提高临床疗效。2)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辨病与辨证结合,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广泛借鉴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指标量化,科学规范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3)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血管病变动物模型与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疾病所共有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变化:“脉络血管系统病”,根据DME方法、GCP、循证医学多

12、中心、随机、对照等分析评价方法,把握“脉络血管系统病”在临床、病理、生化等方面的表现,归纳总结特征性改变,针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变”特征及共性病理环节,建立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微血管梗塞或闭塞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搭建技术平台。4)“脉络血管系统病”治疗对策及药效物质研究在“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原则指导下,依据“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发病规律及共性病理环节所体现的证候学特点确定理法方药: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激素激活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流气畅络:辛香通络与益气通络药、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

13、硬化化瘀通络:化瘀通络药、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搜风通络:搜风解痉药、络脉瘀塞与微血管堵塞或闭塞搜剔开塞:搜风、化瘀、开窍药,体现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病、证、法、药的关联性,明确不同类别通络药物药效物质。 2.通络方药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作用研究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针对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以不同类别通络药物进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药理学实验,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阐明其作用途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阐明络病与血管病变病理基础相关性。3.通络方药防治微血管病变的

14、作用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及脑梗塞血运重建后组织无再流现象和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核心是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损伤或破坏,由于微血管结构完整性是实现组织再灌注的关键结构基础或称为“绿色通道”,因此微血管完整性保护成为世界医学界关注的重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微血管的慢性病理改变,其典型表现为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及心肌组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既往研究通络方药对络脉瘀塞/微血管梗塞或闭塞显示出独特优势,因此应用通络方药针对急性心梗或脑梗再灌注微血管损伤以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研究对提高这类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大价值,并有可能研制出对微血管结构完整性

15、具有保护作用的创新药物。1)对急性心肌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观察通络方药对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完整性保护作用,探讨内皮保护作用及微血管保护机制,重点评价通络方药减轻梗塞区心肌组织无再流,改善左室重塑的有效性。同时按照随机、对照和开放的原则,临床观察通络方药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并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患者微血管损伤及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及预后影响。2)对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及脑组织保护作用研究分析不同通络药物对模型动物缺血脑组织微血管细胞黏附、炎症因子、血管调节因子表达,以及对受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通透性及通道蛋白功能的作用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其

16、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基础。探讨不同通络药物作用于内皮细胞从而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的效应规律。提出通络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和效应型式,最终建立基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从络论治脑损伤疾病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平台。设计临床对照试验,结合客观神经影像学评价,从临床角度评价通络类药物治疗效果。3)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研究利用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心肌病变)进行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用研究,利用基因芯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阐明通络方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环节、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评价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4.通络治

17、法代表药物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其评价在“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原则指导下,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通络”治法效应研究,并从基因-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通络药物“通络”效应的作用机制(包括信号转导途径、信号物质、靶基因及功能蛋白),对不同治法及通络药物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上述研究,证实“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的科学内涵,使其形成对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学说。5. 开展针刺效应与经络功能的基础研究,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结合以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心肌缺血、骨关节炎痛、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创伤应激免疫抑制为针刺调整效应的研究对象,分别选择上巨虚、天枢、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和关

18、元等穴位作为针刺信息的始动点。进行深入、系统的多层次探索,揭示针刺效应机理,阐释经络调虚实功能的科学基础。6. 以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人作为切入点,开展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观察针刀松解法对局部组织张力、组织形态学、微循环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期证明针刀松解法具有剥离粘连、疏通堵塞、松解挛缩、减轻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及镇痛等作用。7.开展穴位效应规律研究,通过人体与动物实验,以循环、消化、呼吸和泌尿等内脏的功能活动为效应指标,研究穴位的功能、穴位针刺调整内脏效应的规律性、内脏病变反射性导致体表部位及穴位感觉与运动功能变化的反应规律,以

19、及穴位针刺信号的传导途径和整合机制,揭示穴位内脏联系、效应的基本规律及机制,阐述经络内涵的科学基础。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阐明通络方药的作用机制,多学科交叉相互融合,建立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并促进络病学学科深入发展。2.通过对5种临床常见病症针刺调整效应的实验研究,阐述针刺有效信息从穴位到靶器官作用的过程,总结出针刺调整效应的规律,揭示经络调虚实功能的科学机理,探索用现代科学语言系统阐释中医理论的新途径。对其中个别病种的针刺调整作用进行临床研究,为提高针灸治病疗

20、效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对针刀松解法进行深入的基础实验研究,期待对针刀松解法治疗这些疾病的治疗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针刀松解法的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阐明针刀松解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安全性,完善针刀疗法的理论体系。4.开展穴位效应规律研究,在动态、同步、多指标穴位效应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穴位相对特异性功能效应的数据库,并阐明其规律性以及穴位针刺信号的始动、传导、整合及效应产生的机制;为针灸学的腧穴概念和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针灸学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奠定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基础,诠释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在研究过程中,重视中青年科研梯队的建设,以针灸研究相关领域取

21、得杰出成绩的优秀人才为骨干,培养一批热爱针灸科研事业的高学历人才。(二)五年预期目标:1.创新发展中医络病理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出版“脉络血管系统病学”专著;临床调研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疾病符合络病发病与病机特点的患者证候信息及理化检查指标,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并经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复制模型的操作规范(SOP);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阐明通络方药的作用机制,阐明络病与血管病变病理基础相关性;明显提高通络方药对介入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完整性保护的临床疗效;建立通络效应评价体系;培养高

22、层次的络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队伍;发表论文100140篇,其中SCI、ISTP等收录20篇左右;申请专利5项左右,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国内学术会议23次,培养博士生3040人。2.开展针刺效应与经络功能的研究,发表40篇以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其中国际SCI杂志收录达15篇以上,并争取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实现中国学者在这些领域的零的突破。撰写学术专著1部以上。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以上,毕业5名。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注意研究队伍建设,锻炼出一支多学科高水平研究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培养优秀年轻人。3.开展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撰写并发表论文约100篇。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23、形成相对系统的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理论,为针刀松解法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撑,阐明针刀松解法治疗疾病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准备接受鉴定。4. 在穴位效应规律研究过程中,首先得用二年时间建立动态、同步、多指标穴位内脏效应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并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不同的内脏病变时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比较研究,阐明穴位的特异性诊断功能的规律性及刺激所选不同的代表性穴位的内脏特异性效应的比较研究,阐明穴位治疗效应的相对特异性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穴位的反映内脏疾病和调整内脏功能的科学数据库,并阐明其功能效应规律谱。拟发表60-7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源刊上发表20篇。再用三年时间完成穴位功

24、能的动态“开”/“合”机制的研究和穴位针刺信号始动、传导、整合机制的研究。阐明针刺信号产生的穴区外周机制、传入途径、整合过程及其在靶器官细胞内受体后转导机理,为针刺疗法的科学性提供客观依据,探讨经络的科学内涵。此部分工作将发表论文100-120篇,其中50篇发表在SCI源刊,并编撰研究专著穴位与内脏联系规律与机制一部。(四)五年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科学价值创新发展络病理论,集合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微观研究的优势而创立的“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对血管病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阐明通络方药作用机制特别是取得微血管病变治疗临床疗效的显著提高,对提

25、高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搭建技术平台,促进络病学学科的深入发展。三、研究方案(一)学术思路1.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围绕“脉络血管系统”共性病理环节特别是微血管病变研究通络方药作用途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进行通络治法代表药物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其综合评价,阐明络病与血管病变病理基础相关性,创立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学说“脉

26、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提高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2. 现代生命科学已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和经络学说中关于经络是遍布于人体内外网络的概念不谋而合。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从经络调节功能的角度去研究针刺效应的复杂机理,逐步揭示出针刺调整效应的“黑箱”。3. 针刀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种新的中医治疗方法。它从理论到临床治疗都有一套独特的体系,近30年的临床应用表明,针刀疗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医学新学科。在总结针刀治疗疾病规律的基础上,拟将闭合性手术中主要的新治疗方法之一,即针刀松解法进行更深入的基础研

27、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病理生理学等角度阐明其科学内涵,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临床。4. 穴位的功能表现是“活”的动态过程,会因相应内脏功能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其“开/合”状态,使其功能强弱发生相应的改变。穴位是反映和调整脏器功能变化的特定部位,对于内脏病变具有诊断和治疗两大作用。穴位由于其所属的原始体节的功能单位不同,形成了与脏器的相对特异性联系。(二)技术途径1.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综合络脉与络病文献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脉络血管系统病”遵循着络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引起的络脉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功能失常为其始动因素并影响病变全过程,缘

28、此发展形成的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成为其共性病理环节,故“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总则与辛味通络、虫药化瘀/搜风通络、藤药通络、络虚通补等不同治法及通络药物同样可以有效干预“脉络血管系统病”。2.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络病有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不同的病机阶段,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临床具备络病证候表现,符合络病发病学、病机学特点的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调查,为阐明其证候的病理学基础提供依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以反映检验准确性的灵敏度、特异度评价不同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对络病的诊断价值,建立指标量化、科学规范的“

29、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3.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脉络血管系统病”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针对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共有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学变化“脉络血管系统病”,参照“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之尽可能反映相应证的某些特点,通过与已有模型的比较,并将试验数据与文献报道及临床病例总结出的络病特征性实验室改变进行比较,以调整、确定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阐述所建模型的特点、适应范围及局限性,最终形成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为深入研究搭建技术平台。4.不同类别通络代表药物药效物质研究选取络虚通补药人参,辛味通络代表药薤白、降香、桂枝,化瘀通络药水蛭、搜

30、风通络药蜈蚣、地龙,蝉蜕,按活性追踪的系统分离方法进行各组分样品制备,采用高通量筛选(HTS)技术平台对各组分进行体外快速筛选,将筛选出的活性组分或活性成份分别用“脉络血管系统病”相关模型进行药理活性评价研究,明确其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为保证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各子课题所用药物均统一提供,固定药材品种、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季节、炮制方法,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实验需要提供注射、口服、含药血清等给药方法。5.通络方药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作用研究1)通络方药对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研究:采用在体与离体实验相结合,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从血管内皮

31、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以及NEI网络调控探讨通络方药对血管内皮保护性和预防性治疗作用,并借助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技术阐明通络方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因子激活的影响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环节、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 2)通络方药对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在所建立的AS动物及细胞模型上,观察通络方药对AS的斑块进展和易损指数、血栓形成、炎症负荷、免疫活性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结合在炎症、免疫以及氧化应激级联反应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及相关功能基因为研究的切入点,探寻通络方剂抗AS的作用环节、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并就其重要的调控基因和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研究。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

32、在临床已明确的冠心病患者标准治疗(阿司匹林、他汀类、ACE-I)基础上加用通络方药后的疗效(对心血管事件的净效果)。3)通络方药对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作用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构建出炎性因子IL-1致冠状动脉痉挛(CAS)的小型猪动物模型,运用冠状动脉造影、普通病理、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通络方药治疗前后痉挛血管形态学改变,初步探讨通络方药作用的机制途径;检测各组动物开胸术前、术后血液中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内皮素(ET)/内皮源舒张因子(EDRF)、CRP、MCP-1、肿瘤坏死因子-、ICAM-、VCAM-、P-selectin和E-selectin的浓度变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找

33、出其中对CAS影响最大的炎性因子,并确定通络方药对其的影响;用贴块法培养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制备单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拉制膜片钳玻璃微电极。采用常规全细胞模式膜片钳制方法记录ICa,观察不同浓度下的数种通络方药单味制剂溶液对培养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离子内流的作用;采用RT-PCR、原位杂交或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药物干预治疗前后PKC、Rho激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6.通络方药对急性心肌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保护作用研究根据既往研究基础,探讨通络方药对缺血再灌注中损伤微血管保护及防止左室重塑的作用机制,并从病理学检查微血管保护的证据,重点评价通络方药减轻无再流,抑

34、制神经激素激活,改善左室重塑的有效性。通过临床应用通心络对ST段抬高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并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患者进行再灌注的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和开放的原则,对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进行PET和冠状动脉多普勒压力导丝等检查,并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观察通心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效果,探讨对心肌和微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7.通络方药对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及脑组织保护作用研究分析不同通络药物对模型动物缺血脑组织微血管细胞黏附、炎症因子、血管调节因子表达,以及对受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通透性及通道蛋白功能的作用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其

35、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基础。探讨不同通络药物作用于内皮细胞从而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的效应规律。在此基础上,观察通络药物对正常和受损脑组织相关差异蛋白质表达的作用规律。提出通络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和效应型式,最终建立基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从络论治脑损伤疾病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平台。设计临床对照试验,结合客观神经影像学评价,从临床角度进行通络方药治疗效果评价。8.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用研究观察通络方药对DM大鼠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组织普通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利用基因芯片、原位杂交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探讨治疗前后DM大鼠肾脏组织、视网膜组织及周围神经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确

36、定通络方药的作用环节、作用途径、作用靶点。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观察通心络治疗DM微血管病变临床疗效。9.通络治法代表药物作用机制及其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类别通络治法及其代表药物(络虚通补、辛味通络、化瘀通络、搜风通络等药物)通络效应,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基因-蛋白质组学等不同层次上探讨通络药物“通络”效应的作用机制(包括信号转导途径、信号物质、靶基因及功能蛋白),阐明通络方药的作用环节、作用途径、作用靶点,对相关课题实验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提供数据支持,并深化对络病学学科重要分支脉络病的认识。10.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胃经上的大肠下合穴“上巨虚

37、”和大肠募穴“天枢”,研究其调节胃肠功能的机理; 选择胃的下合穴“足三里”,研究其改善免疫抑制功能、调节胃肠功能、调节心血管功能、镇痛功能等的机理; 选择心包经络穴“内关”,研究心血管调节功能的机理; 选择脾经上的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研究镇痛功能、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等的机理; 选择任脉上的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关元”,研究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等的机理。通过以上研究揭示“穴位针刺的物理刺激如何调整靶器官的功能” 的科学机理。11.选择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炎两个典型病种,以模型动物和临床患者为切入点,观察针刀治疗前后病变局部组织张力、组织形态学、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镇痛机理和对神经内分

38、泌免疫调控网络系统的影响,阐明针刀松解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炎的机理。12. 在穴位效应规律研究中,采取多脏器、同步、动态记录和系统研究的方法,从穴位反映内脏病变的诊断功能和治疗内脏疾病的临床效应两个方面出发,借助多学科研究手段和“一穴(针刺)多脏(效应)”、以及“多穴(分别针刺)一脏(效应)”的比较研究,揭示穴位反映内脏病变和调整内脏功能的相对特异性及其动态“开/合”变化的规律。为针灸疗法穴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所选用穴位的原则为: 常用性; 有效性; 可比性(选用同名经、表里经、以及在神经神经节段支配上具有可比性的穴位), 有部位代表性; 特定穴,如络穴等。在此基础上,应用生命科

39、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方法,采用人体与动物实验两个途径,研究针刺信号从穴位到效应器官的不同层次的效应通路及机制并阐述经络系统与上述穴位针刺效应信号传导及整合机制的关系。(三)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创新点与特色1. 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1)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对血管病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又借鉴现代医学检验方法,指标量化、科学规范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2)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的血管

40、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为深入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搭建技术平台。2. 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在已经完成课题“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创立络病学学科的基础上,对本学科重要分支脉络病进行深入研究,发挥络病理论特色并结合现代医学关于血管病变最新研究进展,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寻找“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发展规律及共性病理环节,以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为切入点,围绕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微血管梗塞或闭塞等血管病变共性病理环节,阐明通络方药作用机制,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的科学性提供实验数据支持,使之成为

41、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学说,并推动络病学学科的深入发展。3.开辟治疗“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的有效新途径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基因及蛋白组学不同层次上阐明通络方药对“脉络血管系统”共性病理环节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等作用途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开辟新治疗途径;显著提高急性心梗、脑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防治的临床治疗效果。4. 围绕针刺有效信息产生与转化、传输与整合、对靶器官的调整作用这个过程,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现代科技手段,将国内外最新实验方法和技术引入中医基础

42、理论研究,阐明针刺有效信息特征及其在穴位中的转化过程,以数学模型的定量形式描述有效信息在机体复杂网络中传输、整合与调整规律,揭示五种常见病症针刺调整机理,全面阐明针刺效应和经络调虚实功能的科学机制。从理论上将中医针灸和经络理论提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研究中聘请了美国和德国的相关学科前沿专家参加,他们与参加单位都有长期合作关系,有些还分别担任了中心的实验室主任并招收研究生。这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多学科国际合作研究队伍。5. 针刀松解法的创新点与特色:(1)针刀松解法是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吸收了西医解剖学、手术学知识,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新疗法。(2)提出针刀松解法具有剥离粘连、疏通堵塞、减轻张力、促进局部血

43、液循环等作用,具有创新性。用实验的手段,研究针刀松解法对局部张力变化、微循环变化、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证明其假说的正确性。同时研究针刀松解法对全身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揭示其活血祛瘀通络、镇痛的具体作用机制,同时进一步论证本疗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的新学说。(3)所要研究证明的针刀松解法是针刀疗法的部分内容,属原创性的成果,利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对针刀松解法进行进一步研究是以前所没有做过的事情,具有创新性。(4)选取的两大类疾病(慢性软组织损伤、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常规疗法难以解决的疑难病、多发病,但是针刀松解法治疗这些疾病很有特色,且疗效卓著,所以对其治病机

44、理进行研究具有创新性。6.穴位效应规律研究中,在研究思路上明确提出:单个穴位针刺可以对多个脏器同时产生效应,但由于不同穴位部位的结构和微环境的不同,形成了穴位的关联脏器、效应强度和性质等差别,这种差别构成了穴位的相对特异性。在对穴位效应研究的总体实验设计中,首次采用“一穴多脏”、“多穴一脏”等系统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应用动态、同步、多脏器观察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穴位针刺效应的规律。在研究结果上,阐明真正基于科学实验的穴位针刺的效应规律,为现代针灸临床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从穴位针刺信息传导、中枢整合、效应产生几个方面揭示穴位针刺作用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阐释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

45、。在实验设计上,采用健康自愿者、病人、动物实验观察相结合,所选择的靶器官相同,以确保不同实验所得结果可以相互比较、相互印证。通过这样的设计,提高研究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可靠度。(四)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研究1.络病理论研究基础扎实吴以岭教授研究络病理论二十多年,提出络病研究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主编络病学、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病专著,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课题于2004年11月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内外属创新性科研成果

4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批准组织编写络病学教材,推荐高等中医药院校选用。发起建立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形成致力于络病研究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生物学、物理学等专家群体,这对于发挥多学科专家群体优势开展络病理论研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2.运用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疑难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运用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疑难病研究取得显著疗效,已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6项,其中5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临床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络病理论代表药通心络胶囊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列入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本年度收载的唯一的中医药项目),2002年获省长特别奖(个人)。3.实验研究显示通

47、络方药的良好研究前景国内权威医院和专家进行的300余项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络病理论代表方通心络胶囊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机制及稳定斑块、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在微血管病变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各地通过通心络实验与临床研究有43人获得博士学位,22人获得硕士学位,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4.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掌握了研究络病及通络方药对血管病变作用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如细胞培养技术,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及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等中药实验研究方法,能够保证实验过程关键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5. 针刺

48、效应与经络功能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和实验手段都已经过预研究,研究者在该领域中已有长期的积累;有许多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上海科技发展基金等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参加单位具有很强的研究技术与人才支撑能力,有能力克服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实验研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比如经脉穴位周围元素含量变化的实时无损测定、多通道信息同步采集等已有解决的方案,因此完成该研究课题不存在关键技术的障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很大。6. 针刀松解法研究中所涉及的动物模型及各种观测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均是成熟技术,所以实验可顺利进行。由中科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1医院、积水潭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所和本校的多学科的资深专家组成的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众多的拥有针刀临床经验和基础实验研究经验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能够整合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完全可以胜任各种实验研究工作,而且涉及的各种观测指标,均可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病理生理实验室及各参加单位实验室合作完成,这些参加单位都有一流的实验仪器。7.穴位效应规律研究中,有关躯体内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