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1364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Version:1.001.845NSFC-REPORT-2012项目批准号41172094申请代码D0206归口管理部门收件日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资助项目进展报告资助类别:面上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项目名称: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负 责 人:张国成电话:03913987241电子邮件:依托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联 系 人:侯占伟电话:0391-3987249资助金额:72(万元)累计拨款:64.8(万元)执行年限:2012.01-2015.12 2013年01月05日填表日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

2、(2012年)第 1 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NSFC-REPORT-2012报告正文报告正文一、重要研究进展一、重要研究进展一、重要进展对渤海湾盆地南部东濮凹陷盆地区北段卫城文留桥口一带的卫146、文72104、文22、开15、开24、开31、开33、开34等8个井孔的岩芯进行观察和沉积学与痕迹学综合研究,同时对文72104、开31、开33、开34做了重点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有:1.在东濮凹陷文留桥口东明地区文72104孔沙河街三段上部沙河街组三段,结合开31井、开34井等井孔岩芯,研究识别出下列五类河口湾沉积亚相,分别具有不同的沉积学、痕迹学判断特征。2.鉴别出沙三上亚段沉积期由

3、河口湾体系转换为三角洲边缘海湾进而变为岸外环境的转换节点和进程及其与油气储层的关系。3.转换节点Glossifungites底层控制痕迹相的出现,表现出来,它的识别为以后的地层精细对比提供了生物学格架。4.在已发现众多边缘海相生物痕迹化石基础上,又发现了不少岸外环境(如Teichichnus,Skolithos)甚至海相深水环境的生物痕迹如Palaeodictyon,为深入认识研究区的古地理环境打开了新思路。二、研究成果1.论文间断记录作为测年工具痕迹学研究新途径(GaprecordasdatingtoolforIchnostrctigraphy),已被地层学杂志录用,即将刊出。文章讨论了痕迹

4、地层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事件属性及事件间隔时限,旨在引起研究者对地层间断现象的注意,以利从地史时期生物行为中,获取较多的地层学信息,为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服务。在东濮凹陷濮63井沙河街组(古近系)沙四段3590.6m处发现潮汐事件间歇期生物痕迹(见图1)。潮汐作用是滨海地区最主要的事件性沉积动力,每月两次(新月和满月)大潮在形成双层粘土层(图1)的同时,常见事件过后出现的机会种造迹生物痕迹,如Skolithos以及为抵御此类复杂不稳定环境而在潮汐间隙期在沙质潮坪上建造带球粒壁衬的潜穴,如Ophiomorpha,因此,地层柱子中观察到双层粘土层构造与生物痕迹共生,便有理由推测其间隔时限为数旬。

5、图1潮汐事件间歇期生物痕迹与间隔时限Fig1Tidaleventintervalandinferredtimeduration.CoredspecimenfromWellPu63ShahejieFormation(Palaeogene),DongpuDepression,HenanProvince,CentralChina.A:双粘土层构造;沉积环境及机制解释:潮汐间歇期悬浮泥质沉积机会种如Skolithos造迹生物向下掘穴;推测年限:每月出现的大潮、小潮潮期。B:砂岩层,产痕迹化石;沉积环境及机制解释:潮汐沉积;推测年限:以年计。C:双粘土层构造;沉积环境及机制解释:潮汐间歇期浮泥质沉积,机

6、会种如Skolithos造迹生物在粘土层界面处向下掘穴。D:同B。2.东濮凹陷图案型痕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论文已投稿河南理工大学学报刊出。古网迹属Ichnogen.PaleodictyonMeneghini,1850(图2)遗迹种P.(G)strozziiMeneghini,1850第 2 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NSFC-REPORT-2012描述:图2所示的Paleodictyon痕迹化石发现于钻孔岩心中,显示为依稀可见的网状潜穴系统或由水平细小通道连接起来的密密麻麻的疹瘤状凸起。这样的化石以前也有发现,如在奥地利维也纳地区的始新世复理石中就有类似的发现。化石样本中间部分依然是清晰

7、的网格,而到了边缘,特别是右下角处则变成一片疹瘤状凸起。从过渡情况看,应该是同一套系统,右下角网格遭到侵蚀而成。图2所示化石也是这种情况,网状图案遭到破坏已经难以辨认,只残存一些片段,清晰保存下来的是疹瘤状凸起。这些凸起是垂直通道和水平通道的交汇处,因为这里是潜穴通道最膨大的地方,也最易保存。这些凸点的排列和图2右下角部分颇为相似,也是成线状,但仔细观察又略有不同。Seilacher(2007)在痕迹化石分析一书中有描述,垂直通道与水平通道的连接有两种,一种是有三个连接点在六边形每个不相邻的角上,这些点组成的点列每一列密度都一致;另一种是六个连接点,六边形每个边上一个,这些点组成的点列,一列密

8、一列疏,图1就是这种情况。图2P.(G)Strozzii,东濮凹陷,胡七井,沙三段1783m处,硬币直径18mm。1.岩芯横截面,上层面;2.图1中截取部分放大,黑点为标注出来的潜穴连接处。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1.渤海湾盆地南部边界、东南部边界究竟划在何处为宜?今年野外工作中在合肥盆地东侧边缘发现地沥青,引发了渤海湾盆地与合肥盆地在成盆构造相互关系问题上的思考;2.深水痕迹化石Paleaodictyon的出现促使研究者不仅深信海水多次进出,而且在海水进出过程中,将渤海湾盆地内的古地理面貌修饰、重塑、分异成:槽地(古近系大于20003000m);脊地;台地(碳酸盐岩与礁灰岩的分布区)。3.如果能将上述三种古地理类型挖掘出沉积学、生物学、痕迹学相应定义,将利于深入了解盆地内的凹、凸、平的真实情况,进而利于寻找油气靶区。三、其他需要说明情况三、其他需要说明情况第 3 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NSFC-REPORT-2012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目录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