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_杨丽婷.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1585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_杨丽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_杨丽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_杨丽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7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媒介情境论中提到:每一个特定的场景都有具体的规则和角色。每一种场景定义也为不同的参与者规定和排除了不同的角色。因此,当人们进行任何特定的交往时,他们需要知道“场景的定义”1。视听传播因其传播的特性而与场景结构联系紧密。数字时代的视听传播在场景结构方面的外延拓展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发展之初,传播存在形式在被离散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生成了更多元的场景,其场景结构表现出高度的随机性、可变性2。而伴随着视听传播与社会交往的深入融合,视听传播的部分应用表现出场景的“回归”,通过虚拟符号的搭建实现现实场景的拟合进而唤起用户对熟悉情景的情感体

2、验,实现场景构建对用户行为的塑造和修改。2020 年 8 月 25 日,哔哩哔哩发布消息宣布正式上线观影新功能“一起看”。具体而言,此功能可在哔哩哔哩创建用户的专属放映室,和好友独享观影时刻;也可随机匹配放映室,和志趣相投的用户,最多可支持八个人一起观看。2021 年 3 月,抖音上线“一起看视频”功能,用户点击创建房间,分为公开和私密两种,公开也仅限于列表好友。作为房主可以邀请好友进入观看,双方可以选择文字、语音、视频三种互动方式。2021 年 7 月和 8 月,爱奇艺、腾讯视频相继上线“一起看”功能。用户可以邀请好友,在不同的空间下以相同播放进度共同观看视频,并实时语音聊天。本文以上述视听

3、应用作为视听传播具体的研究对象,参与式观察“一起看”时用户的行为表现,探究场景的“回归”带给用户怎样的用户体验,并对视听传播深入社会交往的趋势做出反思。1 视听空间搭建私人“场景”:缺席的在场在场(Presence)和缺席(Absence)两个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提出,在社会化媒体盛行时代,这两个词因其与社会化媒体的特性相似而被广泛使用。视听应用的“一起看”功能本质上是一种“缺席的在场”。用户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和异时空的好友同时进行一项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无论是音乐、影视还是视频,这一功能搭建了用户之间的交往桥梁,对于用户而言,自己的好友正处在“缺席的在场”这一状态之中。另外,以上应

4、用在推行这一功能时,都在强调“创建房间”的概念,在大众认知中,房间代表着一定的私密性,这一点在影视应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一起看”界面模拟的是家庭影院的场景。页面上有房主标注以及“房主宝典”“房间设置”的功能,无形之中烘托出私人化氛围。梅罗维茨在戈夫曼“拟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场景”概念,用以强调一种由媒介信息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杨丽婷摘 要 数字时代视听类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逐步增强。研究结合媒介情境理论,选取典型的视听应用,参与式观察各大平台内的“一起看”功能的使用表现。研究发现,“一起看”实现了亲密场景的回归;增强社交属性成为视听应用

5、的发展趋势,这与平台商业逻辑以及互联网生活方式转变有着密切关系。“一起看”重构了媒介化亲密情境,“共在”的形式在培养用户黏性、用户自我呈现、人际关系交往、认同归属建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虚拟场景的堆叠是对私人空间公开化的“闯入”,这也给平台定位、社交连接等带来了新的压力,新场景的适用尚且需要一定时间。关键词 视听应用;“一起看”;社交;连接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3)01-0047-04作者简介:杨丽婷,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传播学。DOI:10.16604/ki.issn2096-0360.2023.01.0222023年

6、第1期 NEW MEDIA RESEARCH48新媒体研究所营造的行为与心理环境氛围。客观而言,这些视听应用的公共性和公开性强烈,创建房间的设置是一种公共空间私密化的场景设置,本质上是媒介暗示的环境氛围,而非真正的私人化。虚拟房间的设计意图实现亲密空间场景的回归,拉近虚拟与现实的距离,这是数字时代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一个表现。“一起看”功能在使用时,可以选择添加一人或者多人,如腾讯视频的房间上限是 50 人、哔哩哔哩观影上限是 8 人,而将房间设置为公开后还可以有更多用户参与。相比两人参与的私密性,多人参与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彰显共在性和共享性,烘托“大家一起看”的热闹氛围,形成媒介搭载的同时空下

7、用户集聚的状态。显然,不论是双人还是多人,视听应用引入这一功能都代表着其对媒介社交属性的重视。曼纽尔卡斯特在 2001 年提出了网络社会的概念,他认为“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利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如今的网络社会关系已经深深嵌入现实社会关系,其中最为典型的特征是社会交往关系的线上迁移,线上社交已成为当代人社会交往非常重要甚至偶尔强于现实的交往形式。视听应用相对于普通社交应用而言,专业性更强、社交性较弱,而“一起看”功能的上线正散发着应用的社交性将会逐步增强的信号。2 “连接”增强的必然选择:商业逻辑与用户使用逻

8、辑对于视听应用平台而言,上线“一起看”的功能显然与商业利益息息相关。应用与用户之间存在着隐形的连接关系。这种“连接”因被需要参与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3。强连接的典型例子是当代社交不可或缺的微信,正如歌曲Virtual life歌词表达的,大多数人醒来第一件事是“Time to check my social media to see who loves me online”;弱连接则更倾向于视听这类社交性并不很强的应用,用户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去选择使用相应的应用。从这个层面来看,平台不断增加社交功能的行为背后是商业逻辑在运转形成的推力。本文选取的应用属于视听领域广为人知的主流应用

9、,平台本身就靠其丰富的资源吸引了相关领域绝大多数用户,增强社交属性的举动可见,平台充分认识到了社交的加入对于用户黏性的良性培养能力。这几大应用的“一起看”功能并非上线后就一成不变,而是对功能使用不断做出优化调整,由此可见这一功能在用户中推广的成功度。对于用户而言,“一起看”功能为何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也是解释功能存在的重要原因。首先,出于好奇心理的影响,用户容易对平台出现的新功能产生了解欲并去积极尝试,此外,平台为了促进用户使用该功能而不断调整功能的设计,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这对用户而言是使用感上的吸引。其次,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用户选择使用该功能的这一媒介接触行为,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满足4

10、。平台与用户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平台在强化社交属性同时用户的网络社交生活也变得更加深入,这一点从各大应用最早的点赞、评论、发送弹幕等功能即可体现。相比于以往的视听应用所具备的社交功能,新出现的“一起看”功能彰显平台方意图最大程度联系用户与用户间的距离。而对使用者而言,“一起看”可以满足其对现实中异时空好友伴随的愿望,构建亲密场景,用户由此获得满足。3 “共在”仪式:媒介化亲密情境的重构与展演 3.1 平台搭建“熟人”联系网伴随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于应用使用的黏性增强。在过去的网络交往中,异时空的好友只能通过社交平台的文字、语音、视频通话的功能维系情感。视听应用推出的“一起看”功能给异时空的“

11、熟人”提供了更加具有趣味性的联络方式。如网易云“一起听”功能使用界面将用户与用户的头像用耳机联系在一起,当用户语音交流时,靠拢的耳机会向外开扩,音乐音量也随之降低,方便用户交流;功能设置中还包括互动类的大表情包,点击后在整个手机界面展示;文字设置尽可能表现实时性的特征,不存在具象的聊天框,用户输出的内容在头像下方停留几秒钟后淡出,而对于未读的消息则会在下方以红色文字提示。整体来看,视听应用在“一起看”功能的设置上尽可能趣味和便利,对于平台而言,利于将用户“绑”得更紧。3.2 陪伴感刺激观赏欲“一起看”的社交性功能会大大刺激用户的观赏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其中排在第三位

12、的需求即为社交需求。人作为社会化动物,通过社会交往丰富人生体验是非常正常的行为。视听应用本身是兴趣主导的软件,“一起看”功能帮助用户把认为优质的资源推送至好友面前。对于分享者来说,值得分享的内容一定是自己认可的,因此在观看时会因喜爱而更加沉浸;对于被分享者而言,现实社交关系的投射会使得其重49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视好友的分享,在观赏过程中态度更加积极专注。再加上“一起看”功能的设置是可以实时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需要表达意见的压力也会促使用户对于一起看的内容更加专注。从这个层面而言,这一功能在刺激用户观赏欲的同时对共同观赏的效果质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

13、.3 “后台”前移的自我呈现“一起看”功能一定程度上利于用户的自我呈现。社会学家戈夫曼于 1959 年提出“自我呈现”这一概念。他将生活比作剧院,而人们都在各自的“舞台”上,为了契合他们所要诠释的角色,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5。“一起看”功能在使用时对于创建者,也就是“房主”而言,是对自己所认可的视听资源的展示,在给他人展示的过程中,自我关于审美的认定、口味的选择,在他人眼中会构建出相应的认知。视听资源在过去更倾向于私人化,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是个人“后台”的内容,“一起看”则是将“后台”的内容前移到他人面前,“后台”成为“前台”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私人喜好公开的过程,例如在网易云、腾讯视频、爱奇艺

14、这些应用上,分享者的内容分享都是可选择的,整个共享的过程也由分享者操控。因此这样的“后台”前移更可以被看作是包装过后的“前台”,选择性展示更便于分享者呈现其想要呈现的形象。3.4 自我暴露的亲密示好视听应用的共享可以增强用户与好友对彼此的了解,从而增加关系亲密度。由美国学者阿特曼和泰勒在 1973 年提出的亲密人际关系形成的社会渗透理论指明,在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我表露是一个关键且必要的过程。所谓自我表露,就是将个人情况展示于人前。人们自我暴露的过程形似洋葱,最外层是较为浅层的信息,如关于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由外入内代表对个人暴露的内容由浅及深。对于亲密度较低的用户而言,视听应用资源

15、的共享能够帮助被分享者快速了解分享者的喜好,另外分享者展示个人兴趣的欲望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示好的信号,以兴趣为支点能够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对于亲密度较高的用户而言,传统掌握对方喜好的渠道更多依赖于社交平台上的直接倾诉或是分享推荐,效果远不及“一起看”共同经历有效,且共历的过程中用户的感情也会更为亲密。3.5 “共在”仪式的群体归属多人参与的“一起看”构建起一种共同观赏的“仪式”,成员在其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群体归属感。“仪式”这一概念由詹姆斯凯瑞于 1975 年提出,他认为传播是一种文化共享仪式,传播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共享活动。多人参与的“一起看”正是这样集聚在同一个“房间”内,在公共空间搭建出的

16、这个小空间本就容易催生用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对于用户而言,处在同一房间内的其他成员正在与自己共同观赏视听内容,房间内的成员可以对所观赏的内容实时探讨,模拟了现实中集体观摩的模式。集体共在的特性使得这样的观赏转化为一种仪式,如多人共同在腾讯视频观看一部电影的状态是明显区别于个人单独观影的。单独观影的自由度更高,但也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响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多人共同观影时,众人兴趣集中,在构建起的观看仪式中潜意识将观看的内容放置于更高的高度。倘若观赏内容较为小众,多人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个体能够寻求认同和归属的过程7。4 空间“闯入”:场景堆叠引起行为的暂时混乱4.1 视听功能消解,用户注意力分散视听应用本质上区别于社交应用,逐渐增强的社交属性容易消解应用原本的初始功能。以视听应用为类,网易云的“一起听”和腾讯视频的“一起看”均在界面上做出尽可能便利社交的设计,但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社交的重视会使得观赏效果大打折扣。网易云音乐的文字交流需要双方时刻关注头像下方,否则容易错过对方的消息;而在语音社交时,音乐本身旁落为聊天的背景音。腾讯视频的“一起看”功能相对爱奇艺设计显得更加全面,爱奇艺的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