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主题经验交流材料汇编(5篇)乡村振兴与“双碳”协同推进的xx经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乡村振兴带动的农村能源需求增量和储碳固碳产业发展将对我国碳源和碳汇容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双碳”工作推进过程中,乡村振兴极其关键。xx是我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同时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乡村振兴和“双碳”工作基础较好。近年来,xx结合自身特点,从碳源侧和碳汇侧双管齐下、抓铁有痕,探索出乡村振兴与“双碳”协同推进的
2、xx模式。在碳源侧,通过乡村振兴为“双碳”产业创造新市场与新要素。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接二连三”,拉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使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进一步解放,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禀赋优势明显。结合当前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风能、光伏发电已能实现平价上网,绿色能源产业迎来“农村包围城市”的巨大机遇。xx在能源增量上做文章,用好农村“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紧抓当前风、光等清洁能源平价上网的技术红利,推广农光互补、“光伏农渔林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积极推进整县光伏建设。xx的xxx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作为亚洲最大的滩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渔业养殖和
3、光伏发电相结合,“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年平均发电量达到x.x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xx.x万吨。xx乡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承担了华东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可拉动GDP增长xxx亿元,减排二氧化碳约xx万吨。在碳汇侧,利用“双碳”产业技术升级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农村地区碳汇资源丰富,林竹草甸湿地滩涂在为乡村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和利用。在传统农村碳汇资源利用方式的基础上,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又对当前碳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遴选储碳固碳能力
4、更强、附加值更高、应用范围更广的生态发展领域,借助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技术升级。xxx县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xx农林大学、xx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竹材性能优势、再生优势和固碳优势,开发了竹结构材、竹纤维等多种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等领域的新型材料,实现了对钢材、化纤和玻璃纤维等高碳材料的绿色负碳替代。同时,xx竹产业还不断提升开发工艺,实现了从竹根、竹竿、竹叶甚至到竹粉末在内的全竹利用,一根竹子的价值从最初的xx元增值到xx元。截至xxxx年x月,xx竹产业共建成xx个现代竹木产业园区,形成了包含八大
5、系列xxxx余种产品的竹木产业体系,产业技术升级惠及民生。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支撑乡村振兴和“双碳”工作协同推进。有为政府方面,xx通过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双碳”系统性变革,迭代完善“双碳”目标体系和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构建了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xxxx年xx月,xx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期,出台了全国首个针对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的省级实施导则。有效市场方面,xx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优势,推进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建设,构建了乡村振兴与
6、“双碳”目标协同推进的市场基础。例如,xx构建了包括农业在内六大领域的碳账户目录清单,截至xxxx年x月,碳账户的数量已达xxx.x万个,明确了各社会主体的碳排放权边界,为后续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xx通过构建林竹碳汇交易平台,将“叶子”变“票子”,目前首期竹林碳汇收储(含预收储)规模约xx万亩,xx年合同总金额xxxx余万元。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是一个涉及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系统工程。当前农村能源需求增量、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及环境制度倾斜为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创造了历史机遇。同时,在碳源侧和碳汇侧打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关键牌,可以将乡村振兴的发展锁定在低碳绿色路径
7、上,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还将对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选择有重要借鉴意义。乡村产业振兴的“三新”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目标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作为全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窗口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xx省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不断涌现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业态,形成了一系列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经验,在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理论的同时,有力指导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理论上,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业态相互作用并共同演化。乡村产业振兴新动力是指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型驱动因素,如数字经济、新技术、组织革新和新型人才等。在新动力作用下,农村相关利益主体重新整合并协同发展,形成了产业振兴
8、的新模式。新模式将农户利益与合作社、企业等农业经营组织的利益进行联动和共享,有效整合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业态三者共同作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益,提升农村和农产品竞争力。在共同演化过程中,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力不同,催生的新模式也不同,孕育的新业态也千差万别,在xx省乡村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典型特色案例。从新动力的类别和作用方式来看,驱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有单向和混合新动力之分。乡村产业振兴的单向新动力指一个新动力发挥作用。如制度创新新动力催生“村集体+政府+企业+村民”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xx省xx市xx村,进行集体经济制度
9、改革,村集体和村民将闲置的房屋、土地资源整合,以折股量化的形式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与政府资金共同参与经济运营,形成“村集体+政府+企业+村民”多元化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这种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模式盘活文旅资源,打造原乡xx民宿综合体,以生态农业基地为依托,以民宿综合体为龙头,开展农特产就地起卖、生态农耕、研学体验等特色活动,孕育出休闲观光农业、共享创意农庄等新业态。“组织创新”新动力催生“片区联动+共同振兴”发展模式。xx省xx市xx村,联合周边乡村成立“大下姜”联合体,建立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格局,衍生出“片区联动+共同振兴”发展模式。这种区域抱团模式整合了片区特色资源,
10、划分了红色研习、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等特色产业带,在品牌共建、市场共享基础上推进全域发展,催生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业态,提高乡村产业竞争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混合新动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动力共同作用,多个新动力的作用有大小或先后之分。两个新动力同时起作用,如xx省xx市山头村的新动力是“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在两个新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合作社+村民”的协同服务式利益联结机制和“村集体入股+社会资本入股”的新型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村民、政府和合作社三方密切合作、协同发展,逐渐形成“母品牌延伸与作坊加盟”新模式,挖掘和整合了白老酒酿造产业价值链,衍生出“糯稻种植+酿酒+养生旅游”的新业态
11、,使得白老酒产业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各主体共享新业态的增值收益。两个新动力先后起作用,如xx省xx市xx的新动力是“理念创新+数字赋能”。xx首先进行理念创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关停矿山和工厂,整治修复环境,然后依托数字赋能新动力,建设智慧乡村,在“理念创新+数字经济”两个新动力先后作用下,催生了“绿色崛起+文旅融合+数字治理”的新发展模式,形成了河道漂流、生态养殖、康养步道等休闲旅游产业链,衍生出绿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文创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两个新动力的作用存在依附关系,如xx省xx村的新动力是“人才引培+技术创新”。xx村首先借助“人才引培”新动力,推动
12、建立“产学研用”柑橘人才引培体系。然后利用人才乡土专家本身附着的技术创新新动力开展设施栽培、覆膜增糖等活动,催生了“产业联盟+全链统筹+公用品牌”的新模式。再通过组建柑橘产业联盟,推出“设施栽培技术标准”“鲜果分级标准”“统一销售品牌”等产供销全链式标准规范,衍生出以开展柑橘文化节、品牌推介会为主的会展农业和网红直播带货为主的电商农业等新业态。xx省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表明,乡村产业振兴首先要进行动力革命。要依靠制度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引培和技术创新等新动力全面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在此基础上,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特色和优势产业,利用新动力催生符合地方实际的新模式。在新模
13、式形成过程中,要加强产业融合,优化产业链,深度挖掘和全面激活地方优势要素,进而孕育出特色化、差异化的新业态,最终实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促进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显著特征是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辉煌而壮丽的篇章,但由于革命老区大多处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乡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发展进程。在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和推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革命老区乡村不可或缺。红色资源是革命老区乡村特有的优势资源,推动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是实现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选择。保护乡村红色资源是促进其价值转化的基础和前提。特色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红色资源
14、是革命老区乡村的特色资源,是革命老区乡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条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为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保护和利用乡村红色资源提供了基本遵循,赋予了乡村红色资源鲜明的时代价值。一方面,要切实落实乡村红色资源的分类保护措施,制定出台地方革命文物保护相关条例,夯实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的根基。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乡村红色资源的资料数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地将乡村红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实现对其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有序管理。坚持弘扬革命精神优先与促进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相统一。红色资源富集的乡村大
15、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在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既应保护好其红色资源、传承好其红色基因,又应促进其红色资源的价值转化与可持续利用。一方面,有必要在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保持政治立场的正确性的前提下,拓展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的应用场景,增强乡村红色文化吸引力,不断赋予乡村红色资源鲜明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有必要科学构建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潜力指标体系,科学评估红色资源的潜力,动态识别和挖掘其潜在的价值,找准其价值转化的发力点。促进基于乡村红色资源的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是在保持红色底色的基础上,推进乡村红色资源向乡村发展动能转变,进而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
16、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红色资源富集的乡村,其生态资源也较为丰富,因此这些乡村的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理应遵循绿色发展的思路展开。第一,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革命精神为主题,挖掘区域资源特色,精准定位市场,推进红色文化与生态游憩、古村落、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休闲运动和民族风情等资源的深度融合,以此培育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相融合的新业态。第二,秉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将红色文化注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经典文创和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并在开放系统中持续重构与提升红色关联产业链,形成基于乡村红色资源的协同发展的红色关联产业链群,以此打造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第三,从意识形态上深化对红色文化资源品牌的认
17、识,将红色文化元素注入乡村规划设计,将红色精神融入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持续塑造独特的乡村红色文化品牌。同时,围绕乡村红色文化品牌,借助全媒体高密度宣传,使之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不断提升乡村红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数字赋能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同样,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的领域,也成为数字技术应用的沃土。可以结合革命遗址保护和革命精神网络陈列馆建设,打造集实景呈现、革命历史讲解、图文、音频、视频等数字技术与再现革命斗争场景于一体的数字展馆。同时,顺应数字技术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新媒体、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革命
18、遗址保护、革命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文化产品营销宣传等方面的有效应用,进而实现乡村红色资源价值管理的相关决策智慧化。促进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效能惠及村民。第一,以满足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出发点,发挥党组织在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协同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和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村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水平。第二,制定社会资本准入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项目的标准、管理体系和扶持政策,优化红色乡村的创业环境,畅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的通道,适时引导社会资本、乡贤和新青年下乡创业,形成一批带动红色乡村村民致富的领头雁。第三,不断优化党建引领、企业运作和村民参与
19、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强化革命老区村民对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的参与,有效提升村民的创业素养和能力,让更多村民分享到乡村红色资源的价值转化成果和经济效益,让乡村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效能更好地惠及当地村民。深刻领悟党的乡村治理理论党的乡村治理理论涵括指导思想、治理目的、治理体制、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共同体、治理方式、治理技术等理论元素,是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党的乡村治理理论由不同价值层次的理论元素构成,包括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
20、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走乡村善治之路”等。这些理论是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治理目的。“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基本权利”,是党的一贯主张。这些主张在价值结构上处于不同层次,其实现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与合作互动程度。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以实现乡村治理共同体利益作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动力源泉,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作为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目标的根本途径。
21、治理体制。乡村治理体制的核心是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作形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不仅规定了基层党委政府的关键主体地位,而且要求“加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治理体制中所包含的党的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村民自治、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及其在乡村治理体制建设中的引入,使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彰显了现代化、法治化、开放性、包容性等特征,必将促进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主要运作形式,系统完备的乡村治理体系
22、应包括基层组织建设体系、村民自治管理体系、依法守法行为体系、崇德向善民风体系、乡村公共保障体系、乡村产业发展体系等。“三治”结合理论认为,自治、法治、德治既互相交融,又在价值功能上存在差异,三者关系是影响乡村治理体系公正、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只有明确三者的地位和功能,提升多元主体综合运用“三治”结合的能力,才能充分实现其治理效能。治理机制。要想实现乡村治理目的,需要将治理事务和治理对象调节到治理主体所要求的状态,并协调多元主体治理行为,通过健全治理组织、优化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才能取得预期治理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完善
23、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和联动机制”等要求,促进了多元化、多样化、长效性的乡村治理机制建设实践。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理论是基于乡村社会成员共同的生存生活空间和乡村社会固有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属性,对多元主体的联动互济需要提出来的,为探索乡村治理权力与治理主体联结提供了整体性视角,拓展了人们对于乡村治理结构维度和实践脉络的认识。即不再过于追问乡村治理结构中的某些关键治理要素,而是探索乡村治理共同体本身的样态,致力于积极稳妥地打破某些乡村治理主体对共同体治理权、治理事务、治理资源的垄断
24、,修正乡村治理价值的混乱性与闭合性,维持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便形成和谐稳定及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治理方式。乡村治理方式伴随治理主体价值观、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创新、治理技术提升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不断强调“三治”结合,鼓励治理方式创新,支持“智慧治理”和“综合治理”,反映了实现乡村“善治”对于治理方式的多样化依赖。而对于乡村治理方式和功能价值的探索,推动了乡村治理方式由行政性单一化、硬性化、粗放式管理向多元化共治、柔性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凸显了乡村治理过程、治理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治理技术。治理技术理论是关于制度实施规则、操作规定、推进制度实施技术载体和技术手段的理论。
25、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乡村事务中的科技因素迅速增长,信息被不断地制造传播再制造。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世界中的村民们,不得不参与那些紧迫的乡村社会问题讨论,并适应乡村治理技术转型的要求。而现代化思潮涌动下的扩大基层民主,更加需要村民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话语能力和技术能力。所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实现社会利益的宏观视野与实现农民个体利益的微观视野相结合的维度,探索运用现代科技助力乡村治理,制定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以发挥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支撑作用。以上关于党的乡村治理理论,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现代化特征,对于指导和推进我国乡村治理进程具有深远意义。全力服务新时代高标准
26、“山乡巨变”自觉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今年x月召开的xx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了新任务,作出了新部署。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xx农信系统顺应“三农”工作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取得实效。近期,本报调研组深入xx农信系统,与xx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xx对话,探寻辖区内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做法与经验成效。xx省把农业强省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农业总产值排名全国前列,xx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xx认为
27、,巨大的“三农”市场潜力是xx农信系统发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xx介绍,近年来,xx农信系统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助力稳粮保供、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六大强农”行动为主攻方向,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难点痛点堵点,做细机制建设“三强”,做优服务创新“三促”,做好产业金融“三稳”,做实金融供给“三保”,走出了一条具有xx农信特色的金融支农之路。一、顶层部署构建金融支农新生态“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因农而生、与农相伴的农信系统如何自处?xx着重强调农信系统的服务方向绝不能动摇,服务基础需更加巩固,在传承发扬“背包精神”的同时,遵循历史发展规
28、律,主动适应新的变化,依靠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全力服务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xx农信系统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结合xx农信系统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力量配置,加深协同合作,引导推进辖区内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扛起农信担当,逐渐形成了“闯、创、干”氛围浓厚的乡村金融新生态。健全服务体系。xx省农信联社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新设乡村振兴金融部,选配精干力量组建专业团队,指导各农商银行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或专职业务条线,建立起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加强“金融村官”与乡村振兴专员派驻管理,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题业务培训,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七
29、个一”示范工程,由省农信联社牵头培育xx个,全省农商银行合力打造约xxx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全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政策指导。xx省农信联社研究出台xx农信系统支持乡村振兴的年度指导意见,制定支持xx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跨越发展、春耕备耕、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制度文件,发布农业农村重点项目、企业名单,引导农商银行强化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支持。同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点机制,xx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机关部室与重点帮扶县、示范创建县农商银行开展常态化联系,要求定期开展调研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专项考核评估。xx省农信联社制定xx农信系统服务乡
30、村振兴考核评估细则,结合工作实际细化考核举措,按季通报服务乡村振兴情况。指导农商银行积极参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组织的xx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全省xxx家农商银行获评优良档次率xxxx%,达xx家。xx省农信联社还将评选、表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十佳农商银行,营造服务乡村振兴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强化纪律规范。xx省农信联社开展“三x护农”专项行动,压实全系统各级机构主体责任,督促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组织全省农商银行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风险排查,规范业务发展,加强服务保障,坚决整治全系统在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创新引领打造高效服务新模式当前,城乡融合发展,农
31、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新业态发展、新农人培育,对农村金融产生了更深层次的需求。xx表示,农商银行可以充分发挥独立法人行的灵活性,积极探索贴近性更强的服务模式,推进形成新型银政、银村、银企、银农关系,让金融便民更“贴心”,让金融惠民更“暖心”。“金融村官+整村授信”模式。全省xxx家农商银行共派驻xxxx名“金融村官”,进一步下沉服务,积极推动整村授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xx农商银行向xx市xxx个村(社区)派出金融村官xxx名,并配备金融村官助理,为xx.xx%的家庭提供了建档评级等金融服务。“政银保担”合作模式。xx省农信联社深化与省农业
32、农村厅、市场监管局、商务厅等厅局单位合作,加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主动对接xx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共享涉农信息资源,推动金融精准服务。xx农商银行对接第二届xx旅发大会重点项目,签订融资合作协议x个,授信x.xx亿元,已用信x.xx亿元。xx省农信联社与xx省农担公司进行系统直连,开发“x农e担贷”等纯线上银担合作产品,发放银担贷款xxx亿元。同时,积极参与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创新试点及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合作,发放创新型抵质押贷款xx亿元,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xx农商银行与xx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合作,采取三种模式对辖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共发放农田建设贷支持“
33、小田改大田”项目xx个,金额x.xx亿元。xx农商银行以排污权指标为抵押物,向xxx有限公司授信xxxx万元,成为xx县金融机构首笔,也是xx农信系统首笔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特色产业帮扶模式。xx省农信联社制定支持xx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的专项文件,设立“三农”、小微特色网点,开发“油茶贷”“茶叶贷”“银橙贷”“民宿贷”等信贷产品,实施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支持“一县一特”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xx农商银行聚力xx市打造“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市”的目标,创新推出“油茶贷”产品,为辖区内xxx户油茶种植户发放贷款xxxx万元,支持油茶种植扩面提质。此外,xx省农信联社引导各农商银行扎实做好
34、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主动降低一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在政策规定基础上进一步调低xx个基点,以最优惠的价格满足脱贫人口信贷需求,推动应贷尽贷。截至x月末,xx个重点帮扶县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x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亿元,增速x.xx%;累放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贷款xxx亿元,余额xxx亿元,比年初增加xx亿元,增速x.xx%;全系统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xxx亿元,余额xx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xx%以上。数字普惠服务模式。xx省农信联社全面完成新一代电子渠道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了“福祥专区”“福祥e支付”等平台功能,加快农村支付生态圈建设,建成xxxxx个村级“福祥e站”,乡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
35、系越来越丰富。积极研发推广“惠农快贷”等场景化数字信贷产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x月末,全系统线上有效签约客户xx.xx万户,授信金额xxxx.xx亿元,贷款余额xxx.xx亿元,比年初增加xxx.x亿元,增速xx.xx%;乡村振兴主题卡在用卡xxx.x万张,比年初增加xx.xx万张,增幅xx.xx%。xx农商银行将对外宣传服务端口和在线申贷功能嵌入xG智慧乡镇客户端,成为xx数字乡镇线上平台首个乡村金融便民服务板块,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金融服务体验感和便利性。三、直面困难共促乡村振兴新局面xx表示,支持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需凝聚政银保担企等多方主体合力,当务之急要疏通“堵点”,攻克“难
36、点”。农村制度改革有待加快。当前,农村资产评估、交易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农村资产在确权、估价上没有标准,导致农商银行对涉农主体评级授信存在一定难度。xx建议进一步推动农村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国有大行下沉农村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但各行未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没有进行相对的金融功能分区,集中抢占同质同类优质服务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耗散了金融资源,未能形成大银行支持大项目、重点项目,小银行立足分散、小额农村主体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格局,影响整体效率。xx建议加强引导农村金融活动,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金融秩序。政银联动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数据大多处于独立运行,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用激励约束的联动效果不强。xx建议进一步加强政银合作,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农村信用体系。xx表示,下阶段,xx省农信联社将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推动辖区内农商银行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强化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乡村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争年末全系统各项贷款余额突破x万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