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个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物理反应指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化学反应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判断一个反应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喻为“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简
2、单易懂又含义深邃,强调“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必然意味着结合的两大主体在极为深刻的创造与结合中取长补短、实现超越。这种意义上的“结合”不能是简单数量叠加的“物理反应”,而是经过一次次碰撞、互动、会通而实现螺旋式上升后的血肉相连、水乳交融,乃至基因重组,这实际上属于极为复杂而深入的“化学反应”,否则不能称之为“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深刻把握和实现“化学反应”,大致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深谙产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条件。回顾人类文明史,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另一个文明体内获得
3、较快发展,与既有本土文化互相融通,必然具备如下因素:第一,该文化自身必须是一种优质文化,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对话能力;第二,与外来文化相接触的本土文化亟待更新和转型,且只靠内在力量短期无法实现自我更新;第三,该外来文化介入的方式,绝非替代或消灭本土文化,而是采取融合的模式,在保存本土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宝贵元素的同时,实现深层次和高层次的本土化转换。本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外来文化的民族化转换是一个同时发生、相向而行的同步过程。具体到“第二个结合”,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
4、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其次,要明确“化学反应”的实质过程。“第二个结合”既然是深刻的“化学反应”,它必然要经历一个极为繁复多变的历程,但并非无规律可循。按照文明交融的一般情形,本土化往往是外来文化于异质文化氛围中经过长时段全局性的融通、结合以至同化后重新获得一种带有深刻本土烙印的新形态。比如来自古印度的佛学,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长达近千年的融合后,化入中华文明的肌体之内。如今在中国人口中或笔下时常出现的诸如“真理”“报应”“孽障”等词汇,都是源自于佛典,可见已达到
5、日用而不觉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亦复如此,其通过层层深入融合,最终渐入佳境,实现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展开讲,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先是载体的中国化,即通过传媒、书籍、物质与人的传播和发展;接着是符号的中国化,即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经过了解中华文明的学者的翻译与解说,形成便于国人理解的版本;再次是阐释的中国化,即本土的学者使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符合中国思维方式、现实需求和文化习惯的解释与研究;最后是实践的“中国化”,即运用已经初步或达到某种程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越使用越结合,持续推进理论的体系化、
6、学理化,形成了丰富系统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如此循环往复、不懈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惟其如此,“第二个结合”这一“化学反应”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两山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当代中国具体情况,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继承并运用这一方法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中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点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说明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有所偏废。一味追求发展经济就会陷入资本主义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严重威胁到生态平衡;过分强调环境保护则是因噎废食,假如生产力陷入停滞状态就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重点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8、矛盾之间也表现为双方的对立冲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发强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保护环境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生态环境决定自然资源的供给数量与再生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理念,正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人类社会的长远
9、利益出发,摒弃过去单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衡量标准的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量之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特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任何矛盾的双方其实是内在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自然界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为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条件,例如自然界的煤炭、石油都是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二是“绿水青山”可以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最典型的就是旅游业,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从而带来大量的经济效
10、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传统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逐渐乏力,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了关键,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也愈发凸显。“两山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也为世界生态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两山论”对矛盾论的运用也提示我们在处理生态问题上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又要在此基础上立足实践灵活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把握理论学习的三重境界理论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决不能有任何松劲懈怠的想法。习主席曾指出,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
11、也要有这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是递进的,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把生动的理论学生动、彻底的理论学彻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种境界。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高瞻远瞩,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在理论武装上扎实走好每一步,把理论学习视为增长才干、拓宽视野、提升本领的基础,甘坐冷板凳,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诱,不为杂念所扰,在坚
12、持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定力,从而做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我自岿然不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种境界。理论学习是一个“攻坚爬坡”过程,不能满足于“学过了”“读过了”“看过了”,深学深思深悟才能汲取真理甘泉。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也是能够磨砺心性、磨练耐性的过程。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发扬“钻”和“挤”的精神,肯下韦编三绝的真功夫、悬梁刺股的苦功夫、庖丁解牛的细功夫。当我们能够在苦学、深学、精学理论中品味到真理的甘甜,达到“好知者”甚至“乐知者”的境界时,就能真正做到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
13、悴”也心甘情愿。“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种境界。在理论学习上,达到前两种境界不容易,达到第三种境界则更难。这一境界是在前两种境界的基础上,当“量”的积累达到符合“质”的变化条件时所显现出的游刃有余。现实中,有些人理论书籍读了不少,课程也听了不少,但思想上无进步、工作上无突破,原因就在于没有深悟、细悟、常悟。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理论,形成由理论指导实践、到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态势,实现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
14、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筹划举行一系列重大庆祝纪念活动,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国防教育的时代内涵,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实践不断走向深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引导全社会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在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工程 兵者,国之大事。全民国防教育是
15、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长远之策。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向民族灵魂里熔铸精神、思想里渗透价值、骨髓里注入忧患、脑海里输送责任的战略工程,国防教育历来都是治国安邦之策、各国通用之道和捍卫国家主权之基。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缺失国民意识、缺少家国情怀、缺乏国防观念,即使疆域再大、人口再多、物产再丰富,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很难形成众志成城的力量。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英法联
16、军火烧圆明园,从中日甲午海战到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屠戮血的教训与生命的代价警示我们:强大的国防是民族自立自强之本,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打造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越要拧紧全民头脑中的“安全阀门”。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对人民大众进行国防教育和精神动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
17、志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进入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国防教育蓬勃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日渐增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进强国强军历史伟业,汇聚强大力量。提高全民素质、培塑民族精神的
18、重要途径。武备之要务,当以强心为先。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使全体国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履行国防义务。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起来,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进入新时代,习主席鲜明提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把国防教育的内
19、容转化为社会每名成员的意志品质,不断促进其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和体质等素质提高,强化国防观念、砥砺民族精神、增强国防实力,才能汇聚起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准确把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时代要求 每个时代的全民国防教育,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国防教育的战略性地位、支撑性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时代要求,适应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增强教育的覆盖面、时代性、感召力,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突出旗帜引领,凝聚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强大力量。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习主席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科学判断,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
20、深邃思考,是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战略谋划和部署。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共同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突出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全民国防教育集中反映党和国家意志,关乎国家安全大局,具有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作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涉及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保证。加强党
21、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的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切实把党的强有力领导贯穿全民国防教育全过程各方面。要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注重把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教育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将国防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各类宣传教育主题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突出战略牵引,全面完善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效化工程,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工作统筹指导,有利于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改进方法手段、夯实建设基础。要完善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完善考评体系,把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作为全党全军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纳入地
22、方党委和政府、军队各部门职责任务,形成党委领导、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要着力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国防教育法规制度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的运行机制,使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完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开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实践新局面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新征程上,大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新特点新规律,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军的政
23、治热情,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基础在全民教育。进入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全域性、全程性日益凸显,统筹兼顾重点对象和一般群体,具有面向全民、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特点。全民国防教育应当全民受教、全民参与,牢记“国之大者”、军之大事,将国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作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国防教育更好地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教育之中,融入重大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加强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法规等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关键在军地协同。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是全党全军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系国防和军队
24、建设,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军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好头、当表率,协调开展军事实践活动,支持配合地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统筹社会优质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破解影响制约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有力推动这一国家和民族的强心工程走深走实。核心在厚植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精心培育和持续培养。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5、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把爱国主义融入全体人民的血脉,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答好主题教育“高分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第二批主题教育是第一批的拓展和延伸,涉及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倘若不加思索地层层套用、照抄照搬,往往
26、会造成“上下一般粗”“雨过地皮湿”。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压实政治责任,把准目标要求,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扎实工作作风答好主题教育“高分卷”。学深悟透明真理,答好主题教育“思想卷”。深学细研,如同登高远望,方能看得广看得远;一知半解,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思想”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用思想教育、理论武装打头,才能达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效果。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当作日常生活习惯、工作必备指南,不断加深对这一思想科学体系、核
27、心要义、实践要求的理解,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调查研究知真情,答好主题教育“民生卷”。第二批主题教育与群众更直接、与基层更贴近。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调查研究深不深,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要真开门、开大门,畅通反映渠道,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要讲真话、
28、下实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立行立改、专项整治,对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细化分解、紧盯不放,解决好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都满意。同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去繁就简、轻车简从,不给基层加负担,切实提升调研实效。学用结合谋发展,答好主题教育“实干卷”。本次主题教育总要求中明确要“重实践、建新功”,具体目标中有“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工作安排中有“推动发展”,指向是一致的,就是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
29、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将主题教育中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思路、具体举措上,落实到具体事、具体人上,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当好“实干家”不做“客里空”,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第一、二批主题教育衔接的关键节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
30、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正让全党大学习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事业大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国家强。文化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要素,文化强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要求。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体现在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培育和践行,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中华文脉的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和
31、文明交流互鉴等这些极为重大的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体现在这些成就背后的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彰显与自觉。谱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伟大实践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满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32、础更加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宏大的实践创造为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文化主体性蹄疾步稳。精神主动彰显文化主体性。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思想都需要在时代中发展。当代中国的精神主动不仅指开放包容面对西方历史文化和西方社会的充分主动,也包括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主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决不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决不把科学原则当僵化教条,而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洞察时代本质,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主动引领时代潮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
33、秀文明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展现出21世纪人类社会新文明光辉。创造创新发扬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也给予了我们高度自信。发扬文化主体性不是停留于对具体文化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重视文化精神的阐幽发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古老的
34、智慧浇灌出绚丽的现代文化发展与建设方略;通过“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强化和确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文化创造中“普照之光”的地位,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生机勃勃。明体达用自觉文化主体性。“体”与“用”是中国哲学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一对范畴,体现在现实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就是既保持相对确定和稳定又不断转换和变化的实践形态,体现在现实的思想理论创造中就是本体论思维与实践论工夫的相互契合与相互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讲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本大源与精髓要义,又做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与行动纲领,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基础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35、度自信,引领中国社会充分保持精神独立性,实现精神主动,激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有了这样的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的真正自我和真实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第二批主题教育要“一竿到底”当前,全国各地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葆有信念、强化担当、积极作为,为奋进新征程、一路向未来凝心聚力,在主题教育中淬炼过硬作风,以“一竿到底”之力推动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要有“一竿到底”的信念,在“执着追求、勇毅前行”中凝
36、聚力量。何为奋斗,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在一个个拼搏的身影上有着生动清晰的诠释,在时代的坐标上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奋斗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而是扎根实践、无比生动的,激扬着豪情,更蓄积着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的智慧在投身实践中激发,勇气在拼搏向前中点燃,奇迹在打破不可能中创造,一切美好的品质、辉煌的成就都与奋斗这个词紧密相连,只有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进之姿,方能实现梦想、创造新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做大胆试的“排头兵”,要做大胆闯的“先锋将”,在“重担”面前,用“勇扛”的姿态来说“我能”;在“风浪”之中,用“进击”的行动来说“我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出昂扬的精气神,以勇于斗争
37、的精神担当作为、善作善成。要有“一竿到底”的担当,在“下沉到底、倾情奉献”中办好实事。为人民造福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用这一价值标尺来校准自己的言行,衡量自己的作风优不优、做得好不好、业绩实不实。为民服务得有满腔热情,要多下基层、多入村户、多坐板凳、多问群众,下要“下到底”,入要“不漏户”,坐要“面对面”,问要“问清楚”,只有“望闻问切”才能为群众的需求“精准把脉”。为民服务得有吃苦精神,需要“跑腿”的就要奔走到底,需要“送炭”的就要马不停蹄,强化坐不住、等不得的强烈责任感,以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为群众纾难解困,只有不辞辛苦、不怕麻烦,才能把事情办进群众的心坎里,
38、让服务成效真正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要有“一竿到底”的热劲,在“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中强化作风。“假努力”干不出“真业绩”,只有“实打实”地做,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征途漫漫,党员干部要沉下心去干,要“一步一个脚印”追逐梦想,在为民服务上不舍点滴之功,把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对问题深剖细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多向人民群众求教,以务实的作风实现工作的优化、本领的提升,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使命扛牢。在推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锚定目标不松懈,逐一攻克有韧劲,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用真招式、金点子突破“关卡”,在“难点”和“堵点”上持续发力,保持狠抓落
39、实、久久为功的恒心,把工作做实,把为民服务的举措落细,让工作“多开花”“结硕果”。奋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根据党中央部署,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从今年9月开始,明年1月基本结束。与第一批主题教育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直面基层和群众。各地各部门要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锚定主题教育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各项重点工作谋划好、统筹好、安排好,奋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吃透精神,把准方向。要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充分借鉴运用第一批主题教
40、育成功经验,坚持两批主题教育衔接联动,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确保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各地党委政府要扛起抓主题教育的政治责任,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行业指导作用,加强领导指导,有力有序推进,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抓出质量、取得
41、实效。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注重分级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作出部署,改进组织指导方式,确保学习教育更精准、问题整改更有效。要坚持学与做相结合、查与改相贯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接受思想洗礼,不断在理论学习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真正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42、。从严从实,务求实效。要坚决落实“严、实、效”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以严实作风确保主题教育的政治性、严肃性。要扩大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价,通过上下协同、左右联动、前后衔接抓整改、抓落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满意,真正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凝聚力量。要注重做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估,及时把开展主题教育中的经验做法、成果成效总结好、宣传好,完善常态化长效机制,扎实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抓出质量、取得实效。共建“一带一路”:以贸易畅通打开经贸合作新空间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建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给共
43、建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极大信心和重大发展机遇,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其中,以经贸合作为主轴的贸易畅通更是“五通”中的核心内容,是倡议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贸易畅通,强调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目的是满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深化中国与各国经贸交流,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方在减少信息壁垒、降低贸易投资的不确定性,保障企业利益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通过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机制性安排确保经贸环境的稳定。可以说,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合作维度,也是各国间合作的重要基础。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持续深化与共建
44、“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扎实推进贸易畅通,在贸易规模、贸易自由化、贸易均衡化等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贸易往来持续扩大,贸易新增长点逐步培育。我国大力推动与共建国家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致力于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贸易规模的扩大,有力拉动了共建国家经济增长。世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贸易伙伴不断扩容,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已与26个国家(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截至2022
45、年10月底,中国海关已与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签署了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更加积极参与东盟国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RCEP为例,15个成员间最终达到零关税的商品数量占比超过90%,各方就推动降低非关税壁垒的机制性共识为减少贸易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合作更加密切。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密切,尤其是中间产品占我国对共建国家的出口比重稳步提升。中国向RCEP国家进口结构,也从以简单技术和中级技术密集型的制造品为主,逐步升级至以中级技术和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中国的
46、纺织品、电子元件、基本有机化学品和汽车零配件等商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意味着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贸易越来越均衡。合作机制更加丰富,贸易效率不断提高。为了扩大贸易规模,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过程中的问题,中国与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机制下,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机制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机制,推动建立更多贸易畅通工作组、投资合作工作组,有力促进了贸易畅通。实践证明,贸易畅通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和产业升级,改善了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创新了国际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了世界贸易与经济的稳定与繁荣。着眼于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破解
47、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贸易畅通、激发合作潜力。一要立足优势互补,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各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立足贸易的互补性,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探索促进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便利化新机制。二要积极打造多维度、多层次、多种类的交流合作平台,构建“相互促进、共商共进”的多边开放合作生态。要充分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平台优势,增强贸易畅通功能。三要加强制度对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把握贸易畅通的关键,健全和完善畅通机制,做大做好合作“蛋糕”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为建设
48、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贸易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带来新希望,真正造福共建国家广大人民,为世界经济复苏添砖加瓦。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越是风云变幻,越要有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顺势而为的战略眼光。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提
49、出的重大倡议,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共同发展、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共建“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重大问题,深刻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合作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