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科语文学段: 小学年级五年级教材书名: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12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盛晴北京景山学校实施者盛晴北京景山学校指导者张宇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指导者付红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课件制作者盛晴北京景山学校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仞、岳”2个生字,会写“仞、岳、摩、遗”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教学难点:了解诗意,
2、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一) 单元整合学习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涉及到描写人物的方法,将进行整合学习。(二)明确人文主题朗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确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三)明确语文要素本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二、了解题目、作者,整体感知(一)了解题目,走近作者(二)整体感知,引发思考轻声读三首古诗,想一想诗人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呢?了解题目和作者,引导学生对三首
3、古诗有整体感知并引发思考。 三、学习从军行(一)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了解诗意,想像画面,体会情感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诗意。(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戍边将士们虽然忍受着孤寂和艰苦,却仍然坚守边关,守护国家领土。(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意。(2)通过戍边将士们发出的豪壮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责任担当。(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三)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背诵引导学生了解诗意,通过抓关键词语,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尝试背诵。四、学习秋
4、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结合插图,引发思考 1.出示插图,引发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诗人都想到什么?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了解诗意,想像画面,走进内心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1)借助注释,了解诗意。(2)通过“三万里河”“五千仞岳”以及“入”“上”这样的词语,感受到黄河与华山的雄伟气势,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诗意。(2)抓住“泪尽”和“南望”等关键词,想象画面,走进人物内心。(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三)再次结合插图,体会内心1.出示插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之情。2.有感情地
5、朗读全诗。(四)尝试背诵引导学生了解诗意,并通过抓关键词语,特别是对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想象画面,走进人物内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尝试背诵。五、总结方法,指导书写布置作业(一) 总结方法1.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用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2.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想象画面,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二)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仞”“摩”“遗”三个字的书写。(二)布置作业1.背诵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查找相关资料。总结方法,指导书写,布置作业,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