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 页 共 5 页“传统新闻文本主观题”配套检测(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共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价值袁于飞近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二十四节气”有哪些科学价值?全球气候变暖对“二十四节气”有无影响?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国际气象界广为人知,“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因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
2、的祖先历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从气候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周兵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朴素认知,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然后这种科学认识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但也从自然现象中反
3、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比如四季分明等。”周兵说,到现在“二十四节气”也是有用的。“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观察,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周兵说。周兵介绍,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
4、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周兵说,随着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中的记载,这说明中国人观测气象比西方早了500年。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
5、变化,一直沿用到现在。不过,工业革命以后,气候明显发生了变化,全球变暖的趋势会不会对“二十四节气”有影响呢?周兵表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夏天雨日少了,暴雨强降水多了;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强度变弱了,暖冬成为新常态。周兵说:“我国气候专家研究发现,在区域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整个季节循环趋于整体增暖,对气候学意义的节气而言,全国平均状况下的早春到初夏节气提前了6天至15天,夏末到初冬的节气推迟了5天至6天;大暑天增加了81%,从白露到寒露显著推迟了5天左右,大寒天减少了57%。”这些说
6、明了气候变化对“二十四节气”产生了影响。(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5日第6版)1下列对新闻有关事实与背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一则科技新闻,写作缘起是“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着眼点是其科学价值。B“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科学认识,这在夏小正吕氏春秋淮南子中有着相关认识发展程度的记录和保存。C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是利用现代气象学研究对“二十四节气”所做的解释,在文中属于新闻事实。D工业革命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我国气候专家研究发现节气出现或提前或推迟的现象,这在文中属于新闻背景。解析:选CC项,“是利用现代气象学研究对二十四节气
7、所做的解释”错,原文第段说的是“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影响”,但“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从这些角度被解释。2(新闻标题类题)请为第段、第段、第段拟写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均不超过15个字。(3分)答: 解析:拟写小标题,实际上是概括语段的中心内容。概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好每处阅读材料的中心话题,确保小标题能够涵盖语段主要内容;在每处阅读材料的首段和尾段仔细搜寻和细读其尾句和首句,看其是否可以作为观点句,如第段的尾句等,非常有利于提炼小标题;确保小标题字数符合要求。参考答案: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或:“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学依据)中国人观测气象比西方早近500年(
8、或:“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史)全球变暖对“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每个1分)3新闻中多处引述周兵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解答此题,需抓住新闻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以及人物所谈论的内容对全文的作用。周兵具有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的身份使新闻材料显得更真实、更权威;周兵是专家,故其对“二十四节气”的相关介绍更科学、更全面。参考答案:周兵是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引述他的话,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有利于新闻全面介绍“二十四节气”,增强其科学性。(每点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天归来“交答卷”昨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
9、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指令长景海鹏说。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讲述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3周的隔离恢复。目前,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目标。隔离恢复期间,航天员中心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监医保措施。航天员恢复情况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隔离恢复期结束后,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景海鹏:陈冬太棒了,没出
10、现一点失误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常好。”“红烧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不仅能吃饱、吃好,还能点菜。”景海鹏说,5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他在保证工作之余,专门
11、抽出时间来欣赏和拍摄舷窗外的地球美景。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景海鹏说。“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100分,我给他硬邦邦的100分。”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了,没有出现一点失误。”陈冬:难忘的经历,幸运的旅程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第一次太空飘移,第一次种菜、养蚕宝宝,第一次在太空中看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
12、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如翻跟头、转圈等。”陈冬觉得,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心里很踏实。任务期间,景海鹏在方方面面都非常照顾自己。“从一进船,就告诉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平时也经常嘱咐我多休息。”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太空跑步的诀窍:仰起头3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参与的在轨试验和实验有38项之多。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就是其中一项。景海鹏说,第一次,别说跑,走都走不成样。那天晚上,景海鹏对陈冬说:“如果
13、不成功,咱们回去可没法向科研人员交代。”第二次,景海鹏和陈冬开始相互观察,寻找技巧,慢慢地可以走上几步了,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跑起来的要求。这让他俩压力更大了。第三次刚开始,景海鹏还是没办法跑起来。“可以理解,不能原谅。”有些无奈的景海鹏一边走着,一边仰着头对陈冬说。就在这一仰头的瞬间,景海鹏突然感觉到自己能跑起来了。突如其来的感觉,让他明白了通过头部可以调整重心。“速度越大,头需要往后仰的角度越大。”慢慢地,他走了起来,然后加快跑了起来,最终验证成功了。到了后半段,他和陈冬甚至可以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变换各种姿势地走或者跑。“第四次,我们完全可以像在地面上使用跑步机一样,非常轻松自如地跑起
14、来。”景海鹏说。(2016年12月08日北京晚报,有删改)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次航天飞行对于三度飞天的景海鹏和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景海鹏觉得是一种享受,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B景海鹏和陈冬在33天的太空之旅中,完成了需要参与的38项在轨试验和实验,连很难的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都顺利攻克了。C陈冬能够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没有一点失误地运用到天上,为此景海鹏对他非常满意。D这次太空之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可以看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翻跟头、转圈。解析:选CA项,“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无依据;B项,原文没有说明全
15、都“完成了”,“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也并非很难;D项,“还可以翻跟头、转圈”不是此次环境更加舒适的表现。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从景海鹏、陈冬亮相开始说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太空生活。B本文的小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前两个小标题提示读者写作的对象分别是景海鹏与陈冬,最后的小标题概括了二人摸索太空跑步方法的内容。C在太空工作中严格认真,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对待实验反复尝试,都是景海鹏与陈冬完成任务的主观原因。D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对两人练习太空跑步的重点描写,给读者以现场感,增强了新闻的文学性。E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这篇报道的刊发距离景海鹏、陈冬公开亮相只有一天,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的特点。解析:选ADA项,这篇报道并没有使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D项,文章没有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6(分析新闻背景的作用题)这则报道的第二段属于新闻背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 参考答案:补充说明新闻内容,交代了航天员的恢复状况及我国有效的恢复措施。增强新闻知识性,讲述航天员航天背后的相关内容。让读者全面了解航天员,突出航天员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深化新闻主题,体现答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