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249999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智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智博少儿英语:智博少儿英语启蒙为你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动画、英语绘本、PHONICS教材、原版教材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图目录前言2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英语启蒙早有用吗4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2)- 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7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3)-PHONICS是科学阅读技能12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4)-儿歌和动画片哪个好?15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5)-背下来的句型为啥不管用18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6)-七岁小孩阅读速度超爸爸21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7)-PHONICS与阅读能力24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8)-选书不当的教训26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9)-语感启蒙从韵律节奏开始29不

2、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0)-被忽视的有感情流利阅读31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1)-学习PHONICS需要啥前提36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2)-英语思维难在哪儿39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3)-妈妈英语不好宝宝照样行42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4)-营造家庭英语小环境45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5)-音频是家长的好帮手48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6)-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各个年龄应该学什么51前言仅以此书献给: 为孩子要不要上英语班而困惑的家长; 为上了英语班没有提高而心急的家长; 为找不到孩子英语启蒙路线而发愁的家长; 以及所有关注中国儿童英语教育的老师和专业人士们! 安妮是一个爱笑的8岁小女孩。自出

3、生以来跟随父母往返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开始到二年级结束,一直在温哥华接受教育。 安妮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安妮的爸爸妈妈零距离感受了北美幼儿英语启蒙的教学方法和成果。他们惊奇地发现:从26个字母开始,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就有缺失缺失的不仅仅是语音,还缺失了体系。孤立的单词、句型、语法,没有有效体系的支撑,是不可能形成综合英语能力的。今天的幼儿英语启蒙,如果继续延续过去的老路,那么延续的必将是新一代的哑巴英语、语法英语、翻译英语。 意识到这一点,安妮的爸爸妈妈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所以开始在新浪博客上进行记录。博文陆续发表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4、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博友纷纷对博文内容发表意见及看法,原来,这些国家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加拿大孩子学习英语的理念和方法非常一致。 本书就是将博客文章体系化之后的成果。书中以安妮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为主线,以安妮学校教育采用的自然拼读法为基本线索,通过对第一手英语教学资料的解析,将国外英语启蒙的次序、体系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对照这一体系和次序,原来一些孤立的问题变得立体起来,中式英语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也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国外孩子学英语和中国孩子不一样,那套东西再好也不适合中国孩子。但是,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把国外的英语启蒙体系和国内孩子的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提供

5、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画出了完整的路线图。 语言是有规律的,儿童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尊重语言学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用母语的方式,用中文学习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英语启蒙中的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素材的输入,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建造第二母语的游泳池。而这个游泳池的关键,是科学体系的建立。有了这样的体系,孩子最终获得的将是活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本书出版前半年多的时间里,作者全家已经从加拿大回到了中国。安妮的弟弟小宝也在国内继续着他的英语启蒙路。这段时间内,国内几千名为孩子英语学习而困惑的妈妈们得到了作者的具体指导,北美英语启蒙的科学方法

6、和国内孩子具体实际接轨这一问题取得了非常实质性的进展。针对这些妈妈们的问题解答在书中也有详细地分析和记录。 希望作者朴实的记录、科学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儿童英语学习更深层次的思考。英语启蒙,不仅仅要考虑孩子会了多少单词、多少句型,更要考量的,是体系的完整和方法的科学,最终实现综合英语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信本书能为那些困惑的家长和英语专业人士打开一扇窗,共同为儿童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英语启蒙早有用吗一、中文环境下的英语启蒙误区 很多妈妈对中式英语深恶痛绝,我也是中式英语的受害者。最近几年,通过观察安妮在国内外英语启蒙的经历,我终于明白:哑巴英语绝

7、不仅仅是输出环节的问题,造成哑巴英语真正的原因在于输入环节中原汁原味的英语听力输入量不够、中英互译的思维模式以及死背单词语法所造成的情境对应能力的不足。1 英语启蒙早有用吗?安妮九个月大之前在加拿大无意间输入的英语语音信号,没想到成了她后来英语辨音能力的基础。英语启蒙早晚的关键不在于学习多少单词和句子,而在于听力辨音能力的培养。从出生开始,越早输入英语语音信号,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就越强。自从九个月大时回国,女儿安妮重返温哥华时已经快四岁了。之前在国内进行的英语启蒙,主要是听光盘。在众多的光盘中,安妮最爱的一个是清华幼儿英语的语感启蒙(2004版);还有一个就是洪恩巴迪英文童谣,是

8、由美国少儿合唱团的小演员领唱的。这两套光盘,女儿断断续续地听了差不多两年,尤其喜欢前面的一套。到温哥华之后,我们只倒了几天时差就去幼儿园了。第一天我在那里陪园。中午准备吃饭时,全体小朋友唱歌,女儿一听就乐了,语感启蒙里面有,她也会唱!于是,第一天的融入就因为这几首儿歌而变得特别简单。就这样,女儿虽然转换了一个新环境,却一天都没有哭鼻子,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后来听她说,幼儿园里唱的歌好多她都会。说这话的时候,能看得出她心里是多么的得意。从老师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对于孩子融入能力的赞许。在温哥华的头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延续听歌传统。我给安妮从图书馆借了大量的DVD。这一次,她又是自己选中了

9、一套Kidsongs系列。这是一套国外孩子边唱边跳的歌舞节目,和安妮以前听的两套光盘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画面更活泼,语速更快。记得刚开始的一两个月,爸爸和安妮一起看光盘,爸爸个别歌词听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于是问她。没想到,安妮可以很完整地把整句歌词复述出来,语气语调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尽管她不知道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很快,安妮在幼儿园已经能够听懂老师的几乎所有指令,和国外的孩子也能够玩在一起并且成了好朋友,但是回家讲话几乎还是不说英语。直到五个月以后,情况才开始慢慢有所改变。老师的评价是安妮的语言进步很大。对于这个评价,当时我也没太在意。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反正大家都说,孩子到了国外,英语自然就会好

10、的,也不用费心。当时,幼儿园里也有一些从中国来的孩子。大家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孩子在国内学过一些英语,比如上过英语课,会一些单词和句型。但是,到了加拿大以后,他们在语言方面并没有显示出什么优势,甚至在和国外孩子交流方面还要晚些。还有一些孩子需要的时间明显更长。有些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呆了快一年的时间,说的并不多,还有的孩子说的明显有错误。这一点后来在小宝幼儿园也得到了证实。比如小宝幼儿园的一个男孩儿,在幼儿园快一年了,但是很少能完整复述老师的话,有些时候他会拿老师的话来问妈妈,但是妈妈明显感觉到这些话复述得不正确。同样的语言环境,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差异?以前我觉得导致这种差

11、异的原因是孩子的个人领悟能力和兴趣因素。但是后来,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说英国一位学者发现,如果孩子在九个月以内能够接触到两种以上的语言信号,那么这些语言信号会让他形成记忆,这对于以后学外语会有所帮助。还有一项研究称,日本人有两个英文字母的音发不出来,但是对比研究儿童,十个月以内的儿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说,辨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退化。后来我还看到资料说,儿童期学第二语言,大脑会有分区地去存储这些语言信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也一样会退化。一般认为十二岁是个界限。年龄越大,语言的学习对于母语的依赖越强,最后,只能按照外语的方式来学习。对于各种研究资料我一贯并不是特别重视,也不会见到什么

12、研究成果都拿来给孩子用。但是看到上面的几则报道,回想安妮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很多疑问被解开了。比如安妮两岁在国内的时候,当时我对英语谈不上重视,所以买的光盘里面中英文都有。而在这些光盘中,安妮恰恰是自己选择了外教领唱的英文光盘,那些中文儿歌以及中国孩子唱的英文儿歌几乎都被搁置一旁。因为安妮特别喜欢语感启蒙这套光盘,所以我把它推荐给了好几个朋友。但是朋友的孩子反应不一。有的是刚放一点就不要了,说要看中文动画片。我曾经对此非常不解。安妮爸爸当时就说,也许安妮今天对英语的感觉和九个月之前在加拿大时耳朵里被灌进了大量的TalkShow(脱口秀)电视节目有很大关系。当时我不大相信,但是后来当我看到国外的研

13、究成果之后,觉得也许真的是有某种关联在里面。再看小宝的情形,和安妮也差不多。一岁半以前,小宝和我一起经常中加两边跑。和很多在国外的中国家庭一样,我们的家庭语言也不用英语。上Daycare(幼儿园)之前,小宝的英语没有输出。但是他在听的方面比安妮当时的素材要丰富得多。而且和安妮一起玩的时候,安妮有时候用英语讲话,他也都能明白,偶尔也跟着学上几个词。之前,小宝参加了几个月的亲子班。这个班每天有个CircleTime(老师领着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唱儿歌、读书、做游戏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小宝听了不少,但是也同样是没有输出。等到小宝上幼儿园后,两个多月就开始输出这一点,明显比安妮的输出要早很多

14、。他输出的语言,一听都是老师对他或者对别的孩子说的话。而只要是他能复述出来的就会非常清楚,几乎没有什么错误。比如他咳嗽,老师说:Coveryourmouth.回家以后,每当他咳嗽的时候就会捂上嘴同时把这句话也说出来。同样是不能说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英语环境之后能很快地开始说,有的就要晚些甚至复述出来的还有错误?或者说,同样是上英语班、找外教,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快能和外教交流,可是有的孩子花了几倍的时间还是达不到这个程度?我感觉,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听的能力,听力辨音的能力是关键。辨音能力强的孩子,能很快把别人的话进行拆分,这个时候他们听到的不是一个个抽象的单词,而是一个个有意义的片段,然后对应

15、上具体的情境,就可以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且马上可以输出。这一点,在成人身上也有体现。同样是在国外生活,有的人英语提高得很快,但是有的多少年了仍然无法交流。有人说,成年人在国外学英语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基础好的提高快,基础差的,听到语音信号也等于无效输入,最后知道的还是原来自己会的,新的东西因为听不懂,所以最后对自己依然没有用。在这一点上,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尤其是高中阶段出国的孩子,表现和成人基本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内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在国外的英语环境中,上了好几年语言学校英语还不能过关,甚至无法达到申请大学的标准。在国外的这几年,我曾经注意观察过十二岁以后出国的孩子。我发现,同样的环境

16、,有些在国内有过很多年英语培训经历的孩子,能输出的时间也明显要晚。而且在输出的时候,这些孩子所讲的英文和安妮这样的小孩子有明显的区别。具体地说,安妮这种年龄的孩子的输出,是在听明白别人所说内容之后的复述,是在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是一个自然的英文思维的过程。而年龄大的孩子,更多的是在搜寻过去学过的句型,思维和母语交叉,翻译的痕迹非常明显。所以经常会出现老外讲的英语他听不懂,他讲的英语老外也听不懂的情况。从国内孩子的情况看,孩子对英语语音接触的越晚,接受度越低。比如同样的英文动画片,如果孩子比较早地接触过英语的语音,那么对于英文原版内容孩子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原版英文读物中的英文音频也能接

17、受。但是,没有接触过英语语音的孩子,往往会要求看中文的。甚至对于妈妈用英文读英文原版书,这些孩子开始也都拒绝。年龄越大、中文能力越强的孩子,这个现象越明显。所以目前有些中文水平高、很少听英语的孩子,英语启蒙初期的排斥就比较厉害。回国后,我见到国内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包括一些机构的外教课,都以正音为重点,有的还要求跟读。安妮回国后,学校的英语课有专门的听力录音带。开始的时候,安妮好奇,就在车上放听。结果,小宝觉得很好玩因为录音带的语速非常慢。没听几遍,小宝就开始输出了。但是据我所知,安妮的很多同学听这些磁带想跟读也是有难度的。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说,人的辨音能力真的是婴儿期最强、以后逐年减弱的话,

18、那么从出生以后就开始进行语音信号输入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孩子大脑中存储了大量正确的英语语音,以后再听到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和识别。这样说来,为什么不早些给孩子提供英语语音资料,而一定要等到小学才开始很费力地去要求孩子去听、去正音呢?毕竟,六岁以前的细水长流要比上学以后作为学科每天去学要省力得多啊!当然,虽然接触英语的早晚对于辨音能力甚至对于后期的英语语音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说,早接触英语的孩子以后的英语水平就一定高。就拿安妮来说,目前她的辨音能力很好,但是如果只有听力水平,不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话,那么将来她在英语上一样是个文盲。这和咱们中国人中文说的好但是不认字一

19、样没文化是一个道理。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2)- 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 磨英文耳朵的关键不在于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在于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语感。中国孩子从小就开始听各种中文儿歌童谣,英语国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训练语感的。我们的英语启蒙完全应该走同样的路。首先得让孩子大脑中储存足够多的语音信号,他们才能区分各种信号的不同,所谓的辨音能力就是这样形成的。英语语音是重要的,但是,是不是在听的时候要把每一个单词都抠出来?对于小孩子,一长句话、一大段文字,大人听着都混沌不清,孩子能听懂吗?这样的听是不是无效输入呢?这是我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用中文来对照着思考一下就可以。想想孩子在会说话之

20、前,他们的听力积累从哪里来?是不是需要我们把他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转化成他能理解的话语?还是我们只管说,一遍一遍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是句子,而不是一个音、一个字?应该说,孩子在会说话之前,他们是储存了大量的声音信号在大脑中的。人的大脑如何处理这些语音信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孩子听得多了,达到了一定程度,再结合具体的场景,就能够自己说出来。开始可能是模仿,但又不仅仅是模仿。他们是按句子输出的,而不是按单字输出的。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在接触中文之初,也不知道每一个词的意思,我们成人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英文也是一样。孩子们需要的是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而这种理解,都是放在情境中去实现的,和情境对

21、应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上来了。而那些死抠单词的听力输入方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拿出单个的词都知道,但是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由于中间的省略、连读、弱读等等变化,由于缺乏整体理解能力,即使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也难以理解其完整的含义。从这一点上来说,一定强调听懂了多少个单词才算听懂,这种方式只能限制孩子的听力积累,尤其对孩子的韵律节奏训练不利。而韵律节奏训练是比单个词的发音更重要的语感训练。最近,听了很多孩子的朗读音频,最突出的一个感受是:其实这些音频的好坏不在于具体单词的发音好不好,而在于音和音之间的衔接,尤其是那些小词,如 it/is/and,和前后词之间的衔接中所体现出来的语感

22、上的差别,另外还有意群的划分,怎样断句,怎样区分重音、弱读等等。外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听儿歌和各种押韵的童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有人说,国外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语感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中国孩子也是一样的。小宝最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要唱教过的童谣,背教过的古诗。你要是拿出一句问他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基本上也不懂。但是,整体的朗朗上口就是一种语感的训练。中国孩子学中文能这样做,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学英文也这样做,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孩子英语启蒙不从这些培养语感的儿歌、童谣开始呢?放下单词,听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孩子在听的东西,这才是英语启蒙听力输入的关键,也是听力辨音能力的基础。 近年来,很

23、多妈妈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孩子也能读级别不低的书了。但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是:那些训练韵律节奏方面的读物没有读。结果,当大家听到安妮的音频之后才发现,这是个慢工夫,语感不好,要读好很难。有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发现朗读故事相对容易出成果,但是,朗读安妮一年级时学校给的那些小诗歌则完全找不到感觉。原因在哪里?也是因为输入的种类不同。孩子脑子里从来没有存储过的类型,直接让他输出,这是不可能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想让孩子将来能输出什么,就要让孩子先有这些语音信号的积累。更多孩子,一直按照中式英语的路子学习。结果就是,通过各种听力教材积累了很多的单词和句型,但是听力理解能力上不去

24、,听不懂英语故事,原版书读不出来。这样下去,即使进行了专门的口语训练,也会因为听力理解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提升。语感的问题涉及到大脑的机理,我不是专家,不敢妄加解释。但是从安妮和小宝的情况看,他们从小就一直坚持听那些当时根本听不懂意思的儿歌甚至脱口秀,最后的结果就是,日积月累,他们很容易听得懂长句的歌词,并且还能够自主地模仿。也就是说,孩子即使没有理解快速的语音资料的中文意思,但是通过大量的听,他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把语音中的元素区分开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去找外教上课,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输出,有的孩子很久都没有办法输出。说到底,是英语泛听量的问题。同样,孩子看动画片也是这个道理。有些成人说

25、,动画片那么快,我都看不懂,问他什么意思,他更说不出来,这是不是无效输入呢?也许,从这部片子来看,孩子没有完全明白。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看了一段时间动画片之后,回头再听一些慢速的儿歌,孩子会觉得很容易,能轻松地唱出来了。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虽然孩子不需要看明白,可是我的孩子看到难度大的动画片就不愿意看,说听不懂。那怎么办呢?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中文思维在起作用。越大的孩子,对情节理解要求越高,对中文思维也越依赖。回国后,我和国内的妈妈们交流非常多,对国内孩子的情况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发现,从小英语语音输入越少的孩子,中文能力越强,英语输入越困难,孩子会不自觉地要求对应中文意

26、思。而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如两岁以下的孩子,往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越小接触多种语言的孩子,对不同语言的语音接纳能力就越强。而恰恰是只接受一种语言的孩子,一定要把中文意思确认好才行。在这一点上,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成人接近了,而这也是我们中式英语中翻译英语的雏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中式英语语音对孩子英语听力辨音能力的影响。有人问我,我给孩子听的儿歌是中国人翻唱的,好不好?这好比外国人学普通话。记得有一年看外国人表演节目,结果,很多外国人说的普通话都带有方言的特点。所以,孩子听的是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音。原汁原味的英语底子很重要。也有人说,现在我很害怕孩子听到不标准的发音,所以我不让他接触中

27、国老师。我觉得这也没必要。就好比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说话逐渐地也会带有一些那个城市的口音。但是,有原来的底子在,这种改变不会伤筋动骨。我们在选择资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比例。比如原版的英文资源要占主体地位,尤其在孩子最开始接触的听力资源中,这个地位是绝对要保证的。我们强调听力资源的原汁原味,是为了让孩子能从大量的相近的发音方法中得到正确的语音信号,尤其是韵律节奏方面的规律。这些输入达到一定的量后,孩子即使听到别的不规范的东西,也不至于被这些东西带跑。 另外,有人关注英音和美音的问题。这一点,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将来的打算去选择,同时以简单好听为原则。在孩子有一定底子的前提下,不同风格的语音输入

28、对于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也有好处。最重要的是,英音也好美音也好,它们的韵律节奏是相通的。而这一点,是我们中国人和母语者讲英语最本质的差别所在。这里面另外引出来的话题就是双语动画片和三明治英语动画片好不好的问题。很多孩子对于动画片也好书也好,都会有先入为主的习惯。比如天线宝宝,如果他最开始看的是中文的,那么再给他看英文的,他就很难接受,因为对他来讲,声音和画面是一个整体,他不能接受一方面的变化。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孩子先看了英文的,后来发现中文的了,则坚决不愿意再看英文的。这一点在中文强势的孩子身上很常见。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动画也好书也好,好玩才是第一位的。不管什么语言,他能理解得越

29、多,才越觉得好玩。所以孩子会自发地选择对自己来讲容易的语言。而三明治英语,也就是中英夹杂的语言,设计之初应该是为了突出单词和句型,而且设计者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孩子不能看懂全英文的,所以要用中文吸引他。吸引没错,但是这类动画片对于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无益。关于语感和韵律节奏的训练问题,我将在本书第四章中详细介绍加拿大小学的训练方法,供国内的妈妈们参考。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3)-Phonics是科学阅读技能三、科学体系造就超强阅读能力陪安妮在加拿大学习的几年,让我看到了加拿大社会和学校对阅读的重视。从政府到研究机构、到出版社、再到课堂和家庭,阅读能力的培养完全是在科学体系下有序进行的。以自然拼读法为

30、主线,孩子们在每一个阅读级别都能找到大量有趣的读物,Phonics技能在阅读实践中得到强化和提高;提高后的技能再帮助阅读能力上台阶。就像弹簧一样,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沿着螺旋形的轨迹得到提升。Phonics是科学阅读的技能Phonics是背单词的方法之一,但绝不是为背单词而服务的。作为一种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能,Phonics能在阅读中得到训练和提高。Phonics近几年在国内被推广,很多是打着“见词会读,听音会写”的旗号加以宣传的,所以很多人觉得它很神秘。一些有背单词情结的家长和机构进而把Phonics演变成了背单词的工具。实际上,Phonics是阅读的方法,单词是末,阅读才是本。国外的Phoni

31、cs教材,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LearntoRead,可见Phonics是和学习阅读而非背单词联系在一起的。不去同步阅读地学Phonics,就是舍本逐末,学完也就忘了。抛开单词,仅仅就Phonics本身,相比阅读而言,那也是阅读才是根本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学习阅读,那我们完全可以忘记Phonics!这方面,香港的教训可以借鉴。有资料说,在香港推广Phonics二十年,证明效果并不理想:Phonics的规则太多,背起来太繁琐,而且英语中还有太多的例外(标准说法是Phonics覆盖80%的英语词汇)。同样学习Phonics,香港与美国的区别在于:香港的二十年,是为了学习Phonics而学习Ph

32、onics;而美国是为了阅读才学习Phonics。阅读才是成功的关键,不管是学习英语,还是全面掌握Phonics本身。Phonics并非万能,它只是阅读的起点,如果把掌握Phonics作为最终目标,就大错特错了!Phonics规则如此之多,要全部背下来,就又犯了试图通过背英语单词、语法来学英语的错误了!Phonics作为英语母语国家孩子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实际上贯穿在学习阅读的整个Primary阶段(学前班到三年级)。有人说,北美学前班到三年级的语言学习,就叫LearntoRead,就是学习如何阅读。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从安妮在加拿大学校的学习情况看,也的确如此:在经过学前班大量的基础入门学

33、习后,后来的两年每周都还是在具体地学习Phonics,她最近一年在二、三年级混班,三年级孩子也是一样地每周都要学习Phonics的内容,这在博客的同步学英语系列中,都有详细记录。有人曾经说,看安妮背单词的记录本,一周才要求十五个单词,这样一年下来才学习几百个单词。事实上,这些要求拼写的单词,其实是在梳理规律。掌握了规律之后再进行巩固和提高,需要的就是在阅读中去认识、理解单词了。北美孩子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大,有学者统计说,是中国孩子的六倍。但是从安妮的情况看,她一年的阅读量大约在200万字,所以可能还远不止六倍这里要说的是,安妮不是那种书虫类的孩子,她每天在家的阅读时间也就在半个小时到五十分钟左右

34、,假期有时候会多一些。而很多本地白人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还要更高一些。当安妮开始读ChapterBook(章节书)的时候,她读的书基本上已相当于美国四年级孩子的水平了。到二年级结束时,安妮的英语阅读级别大概是ReadingLevel4(四年级水平),流利性比阅读理解更好(这个级别是一种简单的参考,安妮学校二年级老师用的是DRA,要细化得多,参见下节说明)。这个级别基本上是在上学的三年时间内获得的。而按照安妮的总体阅读量来说,大概一个级别需要百八十万字的阅读量来支撑(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每本书的文字量要少,过渡到ChapterBook之后文字量越来越大)。如何做到在一个级别内,能有足够量的书籍来保

35、证孩子的阅读和巩固?这就不得不说说国外的分级阅读体系。应该说,看过各出版社的图书分级目录,真是不得不佩服它们在出版读物的时候对于孩子阅读能力提高所花费的心思。比如:配合Phonics的学习,很多出版社都有配套的读物。有些在封面上直接就标注本读物是训练具体哪一个音的,里面图文并茂,让孩子能够通过这样的一本本书,把相应的Phonics规则都练习到。同级别的书,交叉训练,内容关联但不重复。让孩子们在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中,重复拼读同类的音,最后在大脑中交互印证,从而达到不用特殊记忆也能见到就读、听到就写的程度。因为学习痕迹重的读物往往趣味性会受到影响,所以出版社除出版大量的绘本外,还编排了非常多的故事性

36、极强的系列分级读物。这些读物,大多从初始自主阅读的难度(学前班前后)开始,直到ChapterBook(二至四年级)。孩子们在每一个能力所及的阶段,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好玩的故事,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对于一些好玩的读物,因为级别比较高,有些出版社就专门进行改编,把它们做成适合入门水平的读物,让喜欢书中人物的孩子一开始就能读到这样的书。现在想想北美三年级及以下学生没有教材的原因也许正在于此:没有教材,就意味着都是教材!只要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从根本上是为孩子们服务的,是按照科学系统的体系设计制作的,那么,所有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都是孩子们的教材。老师的作用在于选择各种读物中最精华的部分

37、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安妮班上发放的小书都是老师自行打印或者复印的。每一个小册子有一个特定的目的,训练一项特定的技能。回国后,我发现目前国内有些妈妈很热衷于国外的教材。也经常有人问我,说美国什么什么教材好不好。我感觉,这种问法本身就说明了对国外教育思路的不了解,或者说是用中国人的观念来看待国外的教材问题。国外的教材,是被老师裁裁减减、拼拼合合之后出于特定训练目的来使用的。好还是不好,不是教材本身的问题,而是老师的能力水平问题。国外的每一个老师,在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要配合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所以国外的老师说,我教一个年级的教学材料就有十几个纸箱子那么多。你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就看怎么用。老师

38、在课堂上让孩子把概念弄清楚了,孩子回家后就不用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重复教材上。孩子们最主要的作业就是靠大量的泛读来巩固这些知识点很多时候泛读的书不一定就是今天讲过的知识点。但是,因为他们有老师教的明确的选书原则(本章第三、四节详细介绍),使得读的书之间会有大量的交叉重合,一个知识点,比如某一个音,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就形成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应该说,Phonics最终是一种孤立的方法还是能形成能力,完全取决于怎么使用它。北美Phonics的成功在于它是依托于科学阅读的框架体系,作为技能来训练的,而不是作为一种知识、一种规律,记住了就可以的。所以他们的Phonics教法是:先有阅读接触

39、的基础,再系统梳理一下规则,然后通过大量阅读合适的读物来巩固强化。最终达到的结果是:一个规则不管在什么样的阅读材料中出现,孩子们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出来。甚至说,最后将Phonics这种有形的规则变成了阅读中无形的感觉。而这种内化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能力。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4)-儿歌和动画片哪个好?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英语资源的选择最关键的不是哪套资源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资源提供的时机和资源使用的方法问题。每一种资源都有它的功能,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把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使用,才能点燃孩子的兴趣,进而形成综合的能力和后劲。信息时代,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但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筛选。

40、我也经常被问及,什么资源好?到底该选择什么资源?其实,资源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只要能让小朋友感兴趣的都是好资源。当然说到英语资源,那原汁原味又是一个前提。不管是视听资料还是书籍,都是如此。在原汁原味的、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资源里面,孩子自己喜欢的就是好资源。比如我在博文中说到语感启蒙好,很多人就说是不是只能用它来进行英语启蒙。当然不是这样,很多没听过看过这套资源的孩子英语也不错啊。我推荐它,仅仅是因为它符合原汁原味的标准,又有情境对应,并且我家孩子喜欢。很多东西,以我们的耳朵来听,听不出来区别。但是,小孩子就不一样。我觉得很好的东西,安妮听过之后就觉得重音什么的不一样,她说感觉

41、怪怪的。其实这个怪,就是韵律节奏的问题。韵律节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语感,所以选听力资源,原汁原味很重要。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语感启蒙这套资源符合启蒙阶段孩子的心理,通俗简单,非常多的孩子看到之后都喜欢。但是你要是说,我就用它了,我要让孩子把这里面的歌都学会,要求孩子跟着唱,那可能非但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还会让孩子害怕和逃避。同样这套资源,也可能有的孩子不喜欢。有些孩子不喜欢里面的歌曲,因为他过去从来没听过英语语音的东西,中文又很强势,所以不习惯英文的东西。如果孩子不喜欢,那还要不要听呢?我认为,不能强迫孩子。只能发现、引导孩子的兴趣,不能因为大人认为东西有用而要求孩子必须去做。孩子不喜欢的话,一

42、方面继续去寻找别的资源,另外一方面就是创造环境一点一点引入,帮助孩子由熟悉到接受。很多孩子,尤其是大孩子,开始时排斥某种英语资源,经过逐步引入后,一般一个月左右都能慢慢接受并喜欢上它。有人说,不提倡听歌,因为听歌以后没法开口说话,而动画片则能通过复述练口语。我也赞成看动画片,但是,动画片和儿歌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儿歌的韵律节奏训练和动画片是有区别的。而且,儿歌一般更简单,它的韵律节奏往往能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语。同时,儿歌中的音乐本身就符合孩子的特点。从小听歌听音乐的孩子乐感会更好,以后学习乐器也会更容易。这一点在安妮身上得到了证实。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对应,这一点和原版书

43、一样,可以构成孩子的口语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什么很多孩子上外教课口语还不灵?很大原因在于看的东西太少。当然,因为动画片对视力的影响以及孩子被动吸收的特点,我也不建议多看。目前有一种提取音频的软件,可以把动画片中的音频提取出来,这样,孩子可以在看过几遍动画片之后就开始只听音频,对听力训练的效果更好。在听音频的过程中,孩子的脑子里还会有画面浮现,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对应的作用。对于小孩子,尤其是一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听力辨音能力强,所以儿歌中的语音他们很容易就能吸收,即使是语速很快的儿歌或者是新闻、脱口秀这类节目,也都能成为孩子的语音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之后,三岁左右开始看动画片就会容易很

44、多。对于有些大孩子,从小没有英语的语音积累,在中文强势的情况下,又不愿意听英语儿歌,则可以用动画片来提高他的兴趣。儿歌也好动画片也好,都要以兴趣为前提。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好的吸收。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相信孩子内在的能力。我们所给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只有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外在的资源才能内化成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要放弃自己的功利心,才能点燃孩子的兴趣,并且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驱力。英语资源本身的趣味性应该足以让孩子爱上它。对这样的资源,如果你的孩子不但不爱反而觉得是负担的话,那就不是资源的问题,也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成人的目标和方法有问题。有妈妈说,为什么别人推

45、荐的资源我家孩子不喜欢?这和孩子的发育程度以及敏感期等都有直接关系。所以说,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资源。资源选择的标准,一个是主题符合孩子的兴趣,一个是难度符合孩子的水平。有些东西,主题合适,但是难度稍大,孩子就看不下去。所以一般我选择资源的时候,都是根据孩子当时的状态,选择十倍于孩子需要的资源提供给他。这些资源,一般有10%20%孩子会反复使用,另外一些看似没用,但是孩子只要看过一遍,甚至只开了个头,过一段时间都可能自己拿出来反复去看,这时候这些资源又变成了另外的10%。说到这里,想起以前有妈妈总问,到底什么样的资源该精听精读,什么样的资源该泛听泛读?我该怎么给孩子放光盘?一张盘放一遍还是连续放

46、几天?我怎么知道孩子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要我说,这和国外医生说孩子吃饭的问题一样:孩子想要什么他自己知道,让他自己做主就好。回想安妮和小宝看DVD的过程,从来都是他们自己选择。从一岁多开始,我们家DVD的遥控器就大权旁落了,我们要管的仅仅是整体的时间控制问题。安妮开始的时候,拿回来好多张光盘,她会一张一张地看。不喜欢的,看个头可能就不再理会了;发现一个喜欢的,别的就都被冷落了。记得那时候看语感启蒙,她自己就能看明白DVD上显示的序号,然后每次拿出来光盘就会直接按到那个序号,把自己想要的歌曲找出来。像这种精听的光盘,常常是一个晚上就听这一首歌。有些资源,可能我们大人觉得挺难,比如“Thomasa

47、ndFriends”系列动画片,小宝也是一岁多就开始看。当时我觉得他根本听不懂,可他就是喜欢看。实际上,他是喜欢其中的人物。后来,我们又给他借了同系列的书,买了同系列的拼图,还买了三十多个火车头和轨道。所以,等到他开始准备自主阅读的时候,第一个选择的系列书就是托马斯系列。这套书他跟着安妮的音频听了十几本。很快,这十几本他就能自己指读了这个和中文一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而是背下来的读。从读出来到自己拿着火车头背台词讲故事,小宝的英语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就是立体使用资源的方法。立体使用资源会让孩子的兴趣更大,重复性更强,知识的内化也更容易。关于精听精读和泛听泛读的关系问题,有些妈妈很纠结,总想自己去帮助孩子选择。其实,孩子对资源的选择,一定是和他的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尊重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去选择,这些都是内在建构的过程。而建构就是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发展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