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255831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91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12.22-高难进阶-教育学5.pdf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粉笔教师教育粉笔教师2020年山东教育学主讲:阳凌云主讲:阳凌云目录教师的作用1教师的角色2教师劳动的特点3第四章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师教师的发展4师生关系5考点二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7)班集体的领导者(8)心理辅导者除此之外,还是学习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心理调节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家长代理人、“父母”等等。新课改倡导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角色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2、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考点二教师的角色教师教师的的角色角色期望期望社会的期望偏于理想化:蜡烛、春蚕学生的期望治学有方、赏罚分明、态度和蔼教师的自我期望教师角色形象的自我期望:对个人道德中心型、教学中心型和学术中心型三种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期望:对群体雇员取向型、学生领导型和专业人员型1.(多选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新的角色包括()。A.人类文化的传递者B.心理健康的维护者C.教育教学的研究者D.课

3、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2.(多选题)教师角色形象的自我期望包括()。A.道德中心型B.教学中心型C.学生领导型D.学术中心型3.(多选题)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期望包括()。A.专业人员型B.道德中心型C.学生领导型D.雇员取向型强化练习考点三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复杂性(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由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劳动过过程的特殊殊性和劳动对对象的复复杂性决定创造性(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1)由教育对对象的特殊殊性和教育情境、教育内内容的复杂杂性决定(2)教育机智:表现形式:因势利导、掌握分寸、对症下药、随机应

4、变内容:洞洞察力、思思维力、反反应力、判判断力、应应变力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 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示范性用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1)由教师劳动手手段的特殊殊性决定(2)地位: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1.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随机应变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A.洞察力、思维力、反应力、判断力、应变力B.适应力、思维力、反应力、判断力、应变力C.创新力、亲和力、决策力、判断力、应变力D.创新力、思维力、决策力、判断力、应变力2.学生的性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差异,所造成的不同个性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B.复杂性C.群体和个体的统一

5、性D.示范性强化练习3.(多选题)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决定的。A.工作性质B.工作任务C.教育法规D.劳动过程的特殊性4.(多选题)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5.(多选题)教师的教育机智具体表现为()。A.善于与学生交流B.善于与同行交流C.善于随机应变D.善于掌握教育分寸强化练习考点四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知识 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 认知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情意专业理想:对教育工作的向往与追求行为的理性支点、精神内核专业情操: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与

6、情感体验专业情意成熟的标志专业性向:适合教学工作的人格特征、个性倾向专业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职业道德考点四教师的发展教师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考点四教师的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专业知识一是量的拓展;二是质的深化;三是知识结构的的优

7、化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专业自我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1.孟子曰:“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A.丰富的政治理论修养 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2.在整个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是关键。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应变能力强化练习3.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A.建立专业理想B.拓展专业知识C.发展专业能力D.形成专业自我4.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

8、师的()。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强化练习5.“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反映的是教师应具备()。A.专业学科知识B.通用知识C.教育科学知识D.教育实践知识6.(判断题)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7.(判断题)良好的专业自我能够使教师形成符合自己志趣、能力和个性的独特教学风格。()强化练习考点五师生关系四对关系四对关系社会关系特点:规范性、稳定性教育关系特点:形成性、启发性心理关系特点:情境性、弥散性伦理关系考点五师生关系师生关师生关系特点系特点总体特征双向性: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则是师生

9、之间的互动效应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动态性: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产生,并逐步发展不对称性: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往往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生对教师的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核心核心 前提:观念更新;本质:民主互动;途径:交往对话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理想师生关系特点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1.师生关系类型包括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等。其中,心理关系的特点是()。A.形成性和启发性B.情境性和弥散性C.规范性和稳定性D.情境性和启发性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它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

10、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关系属于()。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伦理关系强化练习3.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是师生关系的()特点。A.双向性B.效应性C.动态性D.不对称性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体现的师生关系是()。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强化练习5.一位老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上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学生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

11、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学生的头。果然,这个学生表演得非常出色。这位老师与学生之间最集中反映的师生关系是()。A.心理相容B.教学相长C.民主平等D.尊师爱生强化练习6.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是()。A.民主平等B.道德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7.我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目标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B.教书育人C.教育民主D.教学相长强化练习目录课程类型1课程理论2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3第五章第五章 课程课程课程实施与评价取向4课程评价模式5考点一课程类型分类标准分类标准课程课程含义含义其他其他内容属性学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重知识逻辑体系 特点:逻辑性、系统性、简

12、约性活动课程(经验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最早追溯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考点一课程类型分类标准分类标准课程课程含义含义其他其他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单科形式综合课程学科整合,两门及以上学科;强调学科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内在联系(1)根据学科课程综合的程度不同:相关课程:保持界限融合课程:紧密联系的学科广域课程:相邻学科核心课程:围绕问题为核心的所有学科(2)根据探究主题: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儿童本位补充杜威学校的四大类经验课程杜威学校的四大类经验课程 手工制作类:如木工、金工、缝纫、烹调、园艺等 语言社交类:如游戏、俱乐部、表演等 研究探索类:如历史研究、自然研究、专业化

13、活动研究等 艺术类:如乐队活动、乡村音乐会等1.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还是以()为中心。A.社会B.活动C.儿童D.经验2.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显性课程强化练习3.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合成的“科学”课是一种()。A.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C.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D.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4.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强化练习5.我国最早的分科课程可以

14、追溯到()。A.夏B.商C.西周D.春秋战国6.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综合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强化练习考点二课程理论理论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基本基本观点观点优缺点优缺点学科中心结构主义布鲁纳(1)以分科教学为核心(2)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3)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4)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5)任何学科的任何知识都要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学生(6)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

15、现代化(7)强调天才教育优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缺点:容易使各科知识产生断裂现象,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素主义巴格莱(1)课程内容: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2)课程设置首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永恒主义赫钦斯(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2)教育目的: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3)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4)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考点二课程理论理论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基本观点优缺点优缺点学习者中心经验主义杜威(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3)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设计课程优点

16、: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缺点:课程缺乏系统性存在主义奈勒(1)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2)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3)提倡学生自由选择的道德标准(4)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5)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优点:注重学生情感、责任,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缺点:缺乏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流于主观人本主义罗杰斯(1)课程目的:“自我实现”的人或“完整的人”(2)课程的组织:“综合化”与“适切性”课程结构:设置“并行”和“统合”课程课程内容:遵循“适切性”原则(3)课程的实施非指导性教学有意义自由学习优点:极大关注学生的自由缺点:过分夸大人的自然潜能,忽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现

17、实性和可能性考点二课程理论理论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基本观点优缺点优缺点社 会中心布拉梅尔德(1)以“改造社会”为目标(2)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3)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优点:重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缺点: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后 现代多尔(1)基础:批判泰勒模式(2)理论观点: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学生是仓库,教师是储蓄者(3)后现代课程标准: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优点:将课程当作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缺点:在实践中较难操作1.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

18、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A.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2.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统整的是()。A.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B.人本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课程论D.活动中心课程论强化练习3.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的教育思潮是()。A.存在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4.在现代欧美教

19、育史上,重视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教学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A.要素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存在主义教育强化练习5.(多选题)下列属于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观点的有()。A.课程是一个“懒惰的巨人”,总是落后于社会上汹涌的变革潮流B.有人提出“学校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吗”的命题C.学校课程应该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主要弊端和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D.学校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参与如何规划社会强化练习6.(多选题)以下关于课程理论流派优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验主义课程论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

20、生的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有利于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将课程当作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D.存在主义课程论注重学生的情感、责任和人生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练习考点三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层次含义内容地位(作用)特点课程计划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培养目标(2)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3)学科顺序(4)课时分配(5)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1)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2)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某门学科的指

21、导文件(1)课程标准: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2)教学大纲:说明、本文和附录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普遍性基础性发展性教材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补充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针对学科,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要求 针对学生,明确某一学段应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更多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更多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更多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教师的教学、更

22、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多体现原则性、规定性、刚性内容更多体现指导性、启发性、弹性 总的来说:教学大纲着眼于“学科”,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教学大纲“以教为本”,课程标准“以学为本”教学大纲强调“刚性约束”,课程标准强调“弹性空间”1.规定了学科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育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课程D.教材2.()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的,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A.学科教学理念B.教师教案C.教科书D.学校教学计划强化练习3.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

23、”指的是()。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计划D.教学原则4.(多选题)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在于()。A.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B.课程标准强调“以学为本”C.教学大纲强调“刚性约束”D.教学大纲强调“弹性空间”强化练习5.(多选题)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下列内容不符合课程标准内涵的是()。A.它是按门类制定的B.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C.它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D.它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6.(多选题)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体现在()。A.强制性B.普及性C.基础性D.发展性强化练习考点四课程实施

24、与评价取向课程实施取向取向观点观点追求追求方法论方法论备注备注忠实取向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技术理性量化研究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缔造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计划与实际情境相互调整实践理性量化研究+质化研究缔造取向(创生取向)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新教育经验的过程解放理性质化研究考点四课程实施与评价取向课程评价取向取向观点观点追求追求备注备注目标取向将结果和预定目标相对照技术理性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过程取向走出预定目标,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实践理性主体取向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解放理性1.倡导学生自主发展的

25、课程实施观体现了()。A.忠实取向B.相互调适取向C.创生取向D.结果取向2.本质上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属于以下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哪种基本取向?()A.目标取向的评价核心 B.过程取向的评价核心C.主体取向的评价核心 D.其他取向的评价核心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支配。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强化练习4.(多选题)下列关于课程实施表述错误的是()。A.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不符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B.课程缔造取向更看重参与者以创生和演进方式建构教育经验C.相互调适取向是以质化研究为方法论基础D.课程缔造

26、取向,在具体方法上提倡个案研究、访谈、参与式观察、文献分析5.(判断题)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化练习考点五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模课程评价模式式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目标模式泰勒关注预期目标或预期结果目的游离模式斯克里文关于非预期目标或实际结果CIPP模式斯塔弗尔比姆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背书过程背书过程)应答模式斯塔克多主体、多角度评价,没有哪一种评价标准是完全正确的外观模式斯塔克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动态现象(个人观察、判断主观性)差距模式普罗弗斯关注计划与实际的差距1.目的在于将设计的课程标准与实际的课程表现加以比较

27、,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作为改进课程的依据,并且决定是继续课程计划,还是重复或终止课程计划的评价模式是()。A.CIPP评价模式B.差距评价模式C.外观评价模式D.目标评价模式2.关于外观评价模式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模式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方面B.将与课程有关的各种信息纳入评价之中C.在观察、描述和判断中容易带有主观性D.评价结果可靠、可信强化练习3.“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句话出自()。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CIPP评价模式D.CSE评价模式4.(多选题)下列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泰勒在系统总结“八年研究”基础上提出的B.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C.它只关注预期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D.它的一个优点是操作简单又容易见效E.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强化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