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地理(新课标专用),考点一环境问题,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7课标,36(2)(3)(4),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2、)(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
3、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解析(1)焦化企业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数量多分布广均相关,这些原因导致其污染严重且分布广。(2)由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煤炭主要通过公路运输,不仅运输分散,导致汽车尾气排放量大,而且还因公路运输相对于铁路运输封闭性差,导致煤炭散落、漂浮等问题。(3)针对第(2)、(3)题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应性的治理措施,即提升技术和封闭运输。技巧点拨本题的审题是关键,设问层层推进,正因为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特点及运输方式的存在,导致了其生产过程和运输环节中产生污染,进而根据这些污染
4、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2.2015课标,37(3)(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3分)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由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3分)(2)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
5、进行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答出其中1项得2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6分。)解析(1)注意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气候干旱、降水少,流动性差;农田灌溉退水、工业和城市废水排入该湖。(2)该类题比较开放,关键是理清思路。可以从减排、清淤、立法执法、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考点二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
6、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9课标,1,4分)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2019课标,2,4分)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BC本题组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素材,考查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蕴含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自动处理系统是以厨余垃圾为原料,通过分拣
7、,厨余垃圾中的杂物被分离,有用的部分被用来生产沼气和提取生物油脂,故B选项正确。,解题关键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这一内容,厨余垃圾是原料,而“废料”“能源”“产品”是处理后产生的东西。第2题,因为该系统是用来处理厨余垃圾的,所以图中的工艺流程大致是自下而上推进。再根据所学知识推断,生产的沼气用于发电并产生废渣,故A项错误;提取出的生物油脂用于生产工业油脂并产生有机渣,故B项和D项错误;有机渣可以用于生产沼气,生产沼气时也会产生废渣,故C项正确。方法技巧该系统是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所以工艺流程应从“厨余垃圾”开始,末端环节应为“废渣”“杂物”“沼气发电”“
8、工业油脂”。解题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把环节没有放对位置的选项排除掉,最后只有C项正确。,3.(2016课标,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分)(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9分)(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
9、),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解析本题以大熊猫不
10、同时期分布图及背景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本题要求描述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关键在变化,难在详细准确地表达变化特征。描述时先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时期分布范围的大小,再详细指出其分布的形态特征。(2)本题是原因类问题,应注重材料和图中相关信息的获取。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为答案信息之一。要有效利用图中的两句注释文字,并加以分析,从中得出引起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本题的关键词是“栖息地保护”。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的途径,其实质是考查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其途径(措施)应从交通线规划选
11、址、工程措施(修建生态走廊)及生物措施(修复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疑难突破本题三问一气呵成,集中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变化的方法和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解题关键是从图文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理解其内在联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分析国道线路的修建对大熊猫栖息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宗旨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理解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创造更合适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环境问题,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9江苏单科,13,2分)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
12、,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2.(2019江苏单科,14,2分)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答案CA本题组以“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考查城郊热力环流和我国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需对知识进行迁移。考查了学生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角度去综合分析问题的素养,使学生认知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第1题,大气P
13、M2.5浓度10时后开始下降,说明10时以后开始具备污染扩散条件。随着人类生产(如汽车流量增加)与生活(人们户外活动增加)活动的进行,热岛效应逐渐增强,城郊热力环流逐渐形成,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项正确,A、D项说法错误;降水频率增加,利于空气净化,但降水并非普遍现象,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B项错误。,拓展延伸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会释放大量的人为热,所以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第2题,SO2主
14、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单一,以煤炭为主,而华东地区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水电和天然气为主,能源类型多样,SO2排放少,A项正确;华东地区人口密度高于东北地区,B项错误;与资源条件关系不大,C项错误;出行方式主要影响氮氧化物的排放,D项错误。,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8江苏单科,11,2分)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
15、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答案C由图中两条曲线数值变化,可得出答案。,4.(2018江苏单科,12,2分)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答案C图示时期内,该区域人均GDP持续增长,说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则人口规模减小、工业生产萎缩的可能性较小。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可能是因环保政策趋严所致。,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5.(2015上海单科,8,2分)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
16、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北方近岸海域乡村近岸海域A.B.C.D.答案A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A。,6.(2015上海单科,9,2分)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A.9月到11月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答案D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D。,7.(2015上海单科,10,2分)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使污染区域更集中加剧污染程度使污染区域更分散减轻污染
17、程度A.B.C.D.答案D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D。,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8.(2015北京文综,2,4分)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B.C.D.答案D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过度猎狼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18、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正确;狼减少会导致生态失衡,山区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猎狼是由不良消费观念引起的,错误;猎狼的行为破坏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其他动植物享有同等生存权的公平性原则,正确。所以D项正确。,考点二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下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9江苏单科,21,3分)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双选)()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2.(2019江苏单科,22,3
19、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双选)()A.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B.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C.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D.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答案ABBD本题组以贵州省某县构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推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和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地理知识和论证、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地区的脱贫考查,体现了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第1题,该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是制约其社会经济
20、发展的重要因素,A项正确;该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植被稀疏,在强降水作用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这些进一步制约该县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相对较少,C项错误;该地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少,D项错误。,知识拓展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薄(多数不足10 cm),是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第2题,由图文材料分析可知,该县利用构树适应性强的特点,种植构树增加当地的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在
21、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有效地提高了荒地利用率,B项正确;种植构树、林下经济作物,发展饲料加工厂,进而发展养猪场,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D项正确;杂交构树生态效益显著,但自身经济价值不高,A项错误;沼气制取可以缓解但不能解决当地农村能源问题,C项错误。易错警示注意文字材料中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这一信息,结合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判断,构树的经济价值不高,种植的原因是其生态效益显著,避免因忽略这一信息而错选A项。,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3.(2018天津
22、文综,7,4分)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答案B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知识。共享单车制造和消费者使用这一过程,不能体现废弃物资源化和资源减量化,故不属于循环经济,B项符合题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的杂草和虫类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而鱼的排泄物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可以减少人工饲料添加和化肥的施用量,属生态农业;城市垃圾用于发电,残余粉灰用于制造砖材,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创造新的产值,属于清洁生产;海水发电过程中利用废热水进行制盐,不仅减少了废热水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盐、淡水等新的产品,也属于清洁生产,三者均是循环经济,A、C、D项不符合题意。审题关键注意理解材料“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是判断该题的主要依据。,4.2015福建文综,37(4),9分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