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态保护.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345225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保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态保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态保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更多公考资料,关注公众号:申论高分思维导图一次性讲透申论高频考点之一次性讲透申论高频考点之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申论的一个高频考点生态保护,今年下半年考试考它的概率依然很大。特别是近期,关于生态保护的三件大事都集中在一起:时隔 5 年最高规格全国性生态保护大会召开、设定全国首个生态日、颁布我国首部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这将生态保护在当前阶段的重要意义瞬间提高。同时,我在前面视频讲到,每年 7 月和 8 月的重磅时政文件,都是下半年考试出题的重点。关于生态保护会怎么考?今天这条视频,我将结合真题,对生态保护的五组关系展开分析,这也是生态治理的难点,我将其称之为生态保护的“五芒星诀”。首先,我们从整

2、体来看,生态大会的召开、生态日的设立、蓝皮书的颁布,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即“生态转折”。谈生态转折,就要回看历史我们国家在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层面走过的路和取得的成就。首个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第 18 个生日,从安吉县余村到全国上下,18 年间,在“两山论”思想的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可以看到,18 年后的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低碳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党全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

3、感不断增强。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我国创造出的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告诉我们: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正处于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阶段,同样也处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重点强调生态层面的工作,正是要把深化改革的转折点变得更丝滑。而这也恰恰体现了,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正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多个地方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国民生态文明意识由灌输、自发向自信、自觉转变。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就必须处理好下面的五组关系,解决好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难点。第一层是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

4、护的关系。二十大报告曾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由此可以看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更谈不上高质量。往深层次看,要实现高水平保护,不仅意味着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还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通过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典型如 2014 年广东县级卷材料五中的韶关市,通过企业转型升级,重塑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不但使旅游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

5、点,还通过引进技术,加快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韶关建设成节能环保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的配套基地。更多公考资料,关注公众号:申论高分思维导图第二层是处理好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就是要在生态保护中,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同时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我们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必须秉持系统思维、坚持协同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深层次看,这种统筹兼顾的关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兼顾普遍性的同时要紧紧抓住主要矛

6、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平均用力。典型如 2022 年山东 A 卷材料二中的 X 县,过度开采资源的后续治理过程中,重点针对矿山和植被和污水推出“三同治”模式,同时系统推进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一体化治理。让“废弃矿山”重现了“绿水青山”。第三层是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生态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功能,但对于已经打破原有生态平衡的环境,单独依靠自然修复难以实现逆转或周期过长,此时必须借助人工修复,来制止损害、逆转损害,为自然恢复创造条件和环境。所以,治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必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修养生息足够

7、的时间和空间。往深层次看,处理好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正是十九大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体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如 2021 年国考地市级材料一,通过“村寨银行”的制约,人们不再砍树为生,而是重视起生态保护:种植果树、药材等,通过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风林村生态越来越好,山上的金丝猴、小熊猫等珍稀动物又多了起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发展。第四层是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外部约束即法律制度,内生动力即自觉。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就被定义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

8、计。这一阶段,生态文明立法力度、制度出台密集性以及监管执法尺度堪称之最,形成强力的外部约束。同时,通过激发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关键少数”带动全体社会,形成了人人动手,人人尽责的内生动力。从深层次来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事物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体现的正是这种内与外的有机统一。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点”;让自觉成风,让行动一致,才能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典型如 2017 年多省联考陕西卷中,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成为我国首部为山脉进行的地方立法;同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志愿者行动等,唤醒了人们

9、生态保护的意识,使秦岭的环境越来越好。第五层是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更多公考资料,关注公众号:申论高分思维导图碳达峰碳中和既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这样一场广泛而深刻变革,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所以,面对这次“大考”,我们既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也要按照我国发展的节奏自主行动,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从深层次来看,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双碳”是我国从自身国情出发,应对人类发展危机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展示出我国展示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典型如 2023 年国考行政执法卷材料一中,A 市实行的 GEP 交易,这正是我国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政策的体现,根据我国国情,A 市成立的“天工之城”和“两山银行”,趟出了一条特色的“双碳”之路。综上,生态保护的红线是一条硬杠杠,不容挑战和触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久久为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蓝图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29金太阳联考 > 2.29金太阳联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