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352741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1999试题及答案.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9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 199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一、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分,40 分)分)1什么是证券回购协议?其与证券抵押贷款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3商业银行的一级储备包括哪些内容?二级储备主要指什么?4依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应包括哪些内容?5弗里德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来自于哪些方面?6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由哪些货币形态组成的?7什么是“特里芬难题”?8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二、简述题(每小题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

2、,共 40 分)分)1试分析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2试分析商业银行在性质、职能及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3试分析“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4比较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与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职能表述。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满分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满分 20 分)分)l试论述我国 1998 年 3 月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此次准备金制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2 试论我国在亚洲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汇率普遍下跌 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意义。答案部分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9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 1999

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一、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分,40 分)分)1什么是证券回购协议?其与证券抵押贷款有什么不同?什么是证券回购协议?其与证券抵押贷款有什么不同?答:答:证券回购协议指正回购方即资金的借入方,在将证券出售给逆回购方即资金贷出方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购回证券,逆回购方必须向正回购方返还原证券,回购价按照约定的回购利率计算的融资行为。实质上是交易双方进行以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在我国,证券回购协议的回购交易最长为 365 天,而且不准以任何方式展期。交易标的物为债主要是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参与机构为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

4、资格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以及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证券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如汇票、本票、股票、债券、支票和存单等作为质物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属于担保贷款中质押贷款的一种。以存单、国债作抵押的风险较小;而用股票风险则较大。因此银行在接受时要注意其安全性。证券回购协议和证券抵押贷款的融资期限、资金融通当事人、融资根本目的、融资标的均有很大的差别。(1)虽然证券回购协议的回购交易最长为 365 天,但绝大多数集中在 30 天之内,而证券抵押贷款的融资期限一般都在 30 天以上。(2)证券回购协议当事人

5、主要是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解决短期资金需要而进行的资金融通。而证券抵押贷款则是证券持有人未解决各种各样的资金需求而向商业银行申请的以证券质押为担保的资金融通行为。(3)证券回购协议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解决短期头寸不足进行的资金融通,而证券抵押贷款的借款人的借入资金在使用上根据借款个体的不同而有多种用途。(4)证券回购协议的融资标的主要是债券等金融资产,流动性高、风险低,而证券抵押贷款的融资标的可以是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汇票、本票、支票和存单等。2什么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什么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答:答: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也

6、称浮动利率或可变利率资产与负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可变利率主要有同业拆借利率、国库券利率、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和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等,同时从广义上来看,还应包括其未来现金流会随着市场利率而改变的各项资金项目。利率敏感性资产用可供选择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础,加上风险、期限等溢价。对确定为利率敏感性资产的项目,重新定价的频度有各银行自行掌握,如半年一次或每季一次。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被称为融资缺口。敏感性比率是融资缺口的另一种表达,它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很显然,融资缺口有零缺口、正缺口和负缺口三种状态。

7、相应地,当融资缺口为零时,敏感性比率为 1;当融资缺口为正时,敏感性比率大于 1;当融资缺口为负时,敏感性比率小于 1。当正缺口时,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处于利率敞口的该部分资金使得银行在利率下降时受损,在利率上升时获利;当银行资金处于零缺口时,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风险处于“免疫”状态;当负缺口时,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敞口的该部分资金使得银行在利率上升时受损,在利率下降时获利。如果银行有能力预测市场利率波动的趋势,并且预测是较为准确的,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完全可以主动利用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配置组合技术,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缺口策略,

8、获取更高的收益率。但如果银行难以准确预测利率走势,采取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显得更为安全,因为在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配平的状态下,无论利率上升或下降,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的定价是按同一方向和在等量基础上进行的。3商业银行的一级储备包括哪些内容?二级储备主要指什么?商业银行的一级储备包括哪些内容?二级储备主要指什么?答:答: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会保留一定的准备金。准备金可分为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这两级储备的划分主要依据是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

9、变现的速度越快,即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一级储备又称为现金储备,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及同业存款。其中在中央银行存款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组成。一级储备的流动性最强,但盈利性方面的能力最差。因此,商业银行为保证盈利,应将一级储备金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即减少到法定准备金的水平,并防止经常出现超额储备金的状况。二级储备又称为二线准备金,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同业短期拆借等。这些资产的特点是能够迅速在市场上出售并进行贴现,或者能够立即收回,因而流动性很强,仅次于一级储备。同时,通过持有这些资产,商业银行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在盈利性方面要优于

10、一级储备。这样,除了一级储备之外,还有二级储备可以随时应付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便有了更高的保障。4依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应包括哪些内容?依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应包括哪些内容?答:答:核心资本由银行股本及从税后保留利润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核心资本包括股本(普通股和永久非累积优先股)与从税后保留利润中提取的公开储备,这是各国银行资本中惟一相同的成分,也是市场判断资本充足率的基础。其对银行的赢利差和竞争能力关系极大。例如,发行新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增加银行资本,有利于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激励公众信心。因此,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的基础。协议要

11、求银行资本基础至少要有50%由核心资本组成。5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来自于哪些方面?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来自于哪些方面?答:答: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由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总财富、财富的构成、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以及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其他因素等。总财富。弗里德曼把货币看作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受其总财富限制。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由于总财富难以计算,因此他提出用“恒久性收入”代替这一概念,由于“恒久性收入”易于计算且具有稳定性,因而可以避免货币需求函数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财

12、富构成。即指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即人的生产能力,又叫人力资本,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资本。人力财富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会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们必须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交易等需要,这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比例。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和其他资产收益大小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收益为零,而其他资产均有收益,且其他资产收益率很高,则货币需求将减少,反之则货币需求将增加。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人们对货币的“嗜好”程度也会影响货币需求,如果把货币看成是“必需品

13、”,那么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为 1 或小于 1;如果把货币看成是“奢侈品”,则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就会大于 1。此外,人们对未来经济稳定性预期也会影响货币需求。6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由哪些货币形态组成的?)是由哪些货币形态组成的?答:答:指按照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划分的三个不同层次。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M2 是指 M1 加上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

14、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M1 由 M0 加上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以及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构成。这些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是同现金一样具有流动性的货币。M0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具有最强的购买力。M2 层次的确立,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

15、义,特别是对金融体系发达国家的货币供应的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7什么是“特里芬难题”?什么是“特里芬难题”?答:答:特里芬难题是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双挂钩”体系,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

16、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 20 世纪 50 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从四五十年代的“美元荒”到 60 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了“特里芬难题”中。这一根本缺陷,使后来采取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也已无法修补,从而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8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答:答:(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规范国与国之间金融关系的有关法则、规定及协议的全部框架,或者说,它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所确定的原则、所采取的措施、所建立的组织形式。(

17、2)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与确定国际储备货币或本位币,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安排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在这三个内容中,国际本位货币的选择黄金还是不兑现信用货币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和运作特点。(3)国际货币体系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汇率的伸缩性或僵硬程度,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分为:永久性的固定汇率制、可调整的固定平价汇率制、宽幅波动汇率制、爬行钉住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和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按国际储备资产的性质,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纯商品本位制,即所有储备都是商品储备,如金本位制;纯信用本位制,即所有储备都有信用储备,

18、如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混合本位制,即储备是由商品储备与信用储备混合而成,如金汇兑本位制。(4)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使国际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经济过程尽可能顺利而有效的运行。一个理想而有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促成世界各国生产要素的有效分工、充分运用,以达到世界生产总值的极大化,并使全部生产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分配处于最能被接受的状态。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二、简述题(每小题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40 分)分)1试分析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试分析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答:答:(1)通货紧

19、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于是物价下降。衡量通货紧缩的指标有: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GNP 平减指数(GNP deflator)。(2)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威胁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作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危机和萧条时期,货币奇缺,商品物资大量过剩,银行、企业连锁倒闭,物价直线下降,失业率持续上升整个社会经济陷于巨大的灾难之中。因此,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威胁作用,具体表现

20、在以下几个方面: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者会推迟购买,以等待将来更低价格的出现,从而在储蓄增加的同时,个人消费相应减少,使社会总需求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抑制导致商业活动相应萎缩,进而影响就业增长,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等,经济会因此陷入通货紧缩的螺旋之中,最终可能导致衰退或萧条。通货紧缩使投资项目的吸引力下降,因为持续的物价下降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变得昂贵;加之通货紧缩下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环境也使投资前景变得黯淡,企业、个人和国家的投资减少必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最终导致衰退。通货紧缩还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首先,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债务人的负担

21、,债务人因经营困难而不能按时还贷,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上升。第二,通货紧缩会降低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将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贷款者净资产的进一步减少,使破产的财富效应趋强。第三,如果预期通货紧缩还将持续,在任何名义利率下,借款者都会愿意借款;而如果预期资产和商品价格会下降,则银行在任何名义利率下都会借贷。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将导致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与温和的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会给政策带来更大的潜在风险,因为通货紧缩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使货币政策失去灵活性。因此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黯淡,信心降低,有可能推动经济进一步下滑,

22、不利于启动回升。(3)通货紧缩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普遍、持续的物价下降意味着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不断提升,这对每一个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利的。尽管这种利益分配并不公正,它会使富者越富,但是,它并不会给贫者带来损失,只是按货币持有量的多少而有不同的受益程度。因此,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长期轻度通货紧缩,由于对消费者有利而等同于对全体社会成员有利,从而能使社会经济在安定的环境中以一个恰当的速度健康成长。通货紧缩对经济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取决于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一般来说,下述情况的通货紧缩是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成长的。在价格自由浮动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而定,用降价促销战略。市场价格战的必

23、然结果是所有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只要不是恶性的和破坏性的价格战争,由此产生的通货紧缩,显然有利于经济增长。由于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有机构成提高而形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成为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动力,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功能作用。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环节的减少和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提供了价格下降的巨大空间,由此而形成的通货紧缩显然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个经济开放型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国际市场低价

24、商品的冲击,由此而形成的国内市场的通货紧缩,在短期内会对本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困难,但它能迫使本国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有利于本国的经济进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2试分析商业银行在性质、职能及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试分析商业银行在性质、职能及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答:答:金融机构体系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5、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调节经济五项功能。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是全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有:从金融体系来说,金融体系一般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组成。商业银行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根据自身的需要经营部分业务或全部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其他业务四类。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付出一定代价吸收存款和借款的形式。负债业务主要有三项;吸收公众存款,发行金融债券,进行同业拆

26、借。资产业务一般包括现金资产、信贷资产、买卖政府债券业务和办理票据贴现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只代替客户承办交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包括:办理国内外结算;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提供保管箱服务。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功能。金融服务职能。(2)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区别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为目标,经营专门性政府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虽然同属于金融机构,但

27、有质的不同。政策性银行属于财政投融资体系,商业性银行属于信贷融资体系,两大融资体系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不一样。另外,二者的投资目的和组织管理也各不相同。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法人,二者是平等的。从法律的角度讲,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政策性银行是政府的金融机构,为国有法人;商业银行也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但却是企业法人。政策性银行不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无权操纵和干预商业性银行而凌驾于商业银行之上,只是享有一些优惠待遇。它们应该拥有各自的法律依据,如商业银行遵循的是普通的商业银行法,而政策性银行不受其约束,而应遵循特定的政策银行法。政策性银行与

28、商业银行之间不存在竞争。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宗旨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政府的经济意图,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保本经营。而商业银行要求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统一,并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政策性银行不能与商业银行竞争。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相互支持和利用。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支持与利用的关系。例如,政策性银行对商业性银行从事的符合政策目标的贷款活动予以利息补贴;还比如,当政策性银行筹措的资金不能满足国家政策性投资需要时,可以向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则通过购买这些金融债券等有偿方式,弥补政策性资金的不足;再比如,由于政策性银行考虑到经营成本,一般下设机构较少,无法将资金直接拨贷到

29、投资项目上去,因而必须要借助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委托商业银行办理转贷业务。商业银行则通过这种代理业务,增加自身的盈利。以上均可以表明,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是相互支持、帮助和利用的关系。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相互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合理与否具有很大的自发调节性,但是,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进行适当调节。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投资的金融企业,要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也应该选择财务效益好的项目,但那些宏观效益好而微观财务效益差的项目如农业发展项目,大型长期的基建项目等等,只得由政府予以支持。政策

30、性银行作为政府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支持那些社会发展急需但眼前效益较差的农业项目、大型基建、能源项目、进出口项目等。因此,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业务分工中,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吃肉”与“啃骨头”的相互弥补关系,二者的协调配合,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更加趋于合理。(3)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差别 非银行金融机构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以外的其他经营金融性业务的公司或组织;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组织、信用合作社等。也就是说,非银行金融机构属于金融机构,但不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大的特点是它属于金融机构,但与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相比又有不同之处,它不属于银行

31、。具体来说: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信用方式筹集资金并投放出去以达到盈利的目的。这与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并无本质的区别,仍属于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又有所不同。与商业银行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也比较狭窄且专业性较强,所提供的服务也是有限的;而且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能做资金经纪人,不能吸收活期存款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存款,不具备创造信用的能力。而商业银行是惟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并可以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且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商业银行能够在不减少储备的情况下,增加放款和存款,具有创造信用的能力。与专业银行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同专业银行一样,业务种类和服

32、务范围都很有限,而且都必须在减少储备的前提下才能增加贷款,但是,专业银行可以吸收出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形式的存款,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不能。3试分析“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试分析“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答:答:“金融压制”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和爱德华肖(Edward Shaw)。该理论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它认为,由于政府当局过分干预金融,人为的压低利率和汇率,使两者无法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关系,而政府又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结果造成金融和经济的恶性循环关系:金融制度的落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停滞或落后又制约着

33、金融制度的发展。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金融抑制的根源 金融抑制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根源。根据麦金农肖的观点,金融抑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分割性。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严重的分割性,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分散于零散的经济单位之中,国内市场也处在割裂状态,市场价格千差万别,这种“分割经济”也就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割裂与脆弱。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有限的金融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导管的作用,因而投资多局限于本行业之中,造成了“内源融资”的盛行和储蓄不足,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再投资能力,造成全社会范围内效益

34、的损失,延缓了经济发展。政府的过多干预。从政治方面看,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市场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加之本国经济的落后与割裂,因此它们宁肯相信政府干预的力量也不愿将国家的经济命脉交由那只“看不见的手”来操纵。信贷管制。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高利贷就意味着剥削,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而且支付了高额利息的生产商又会通过成本推进效应,将这笔费用计入最终产品的价格中,从而导致通胀率的上升。因此,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信贷管制。(2)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常常实施一些错误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35、规定存贷款利率上限。由于惧怕高利率会引发高通胀,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了规定存贷款利率上限的做法,这种僵硬的名义利率往往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对于储蓄者来说,得到的实际利率为负数,当然就不愿将货币余额再存入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较低的贷款利率又刺激了借款人的强烈的借款需求,导致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于是借款人纷纷转向非组织的金融市场来寻求所需的资金。这种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反过来又加剧了金融管制的盛行。汇率管制。由于本国经济的长期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依赖进口,于是政府常常采取高估本币低估外币的方法来保持本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性。这一方面导致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发育缓慢,另一方面也对该国的出口

36、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并造成经济上的长期依赖性和落后性。金融管理方面的弊病。例如政府部门高度集权,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矛盾等。金融体系的抑制现象。包括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金融工具单一等等。(3)金融抑制后果 由于金融与经济的密不可分性,金融抑制战略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负效应: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4比较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与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职能表述。比较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与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职能表述。答:答:(1)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迄今为止,人们在货币职能

37、方面的共识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充当交换媒介,使交换更为便利;二是作为价值的贮藏手段,使财富得以保存,增值或转移。(2)马克思以典型的货币黄金为对象提出了著名的货币职能理论。他认为黄金作为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依次是:价值尺度,即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具体来说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形成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即可。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分离成买

38、卖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在用货币符号来代替货币流通职能时,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由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来决定。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这时原有现金交易基础上产生了商品的让渡与价值的实现相脱节,买卖变成债权债务关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使流通过程结束。后来这一职能广泛的运用于大宗

39、交易,清偿债务,支付工资劳动报酬和国家财政与银行信用领域。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具体表现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以及财富转移的手段。马克思认为在贵金属流通条件下,作为世界货币要求货币本身以金银原始的条块形式并按实际重量发挥职能。(3)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职能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着重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英国剑桥学派代表马歇尔、庇古创立的现金余额说着眼于货币的贮藏职能;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交易媒介和贮藏职能;米什金表述为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将货币职能具体化为购买手段、用作储

40、备、延期支付的标准、核算单位;美国经济学家汉森也将货币的职能表述为四个: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延期支付的标准、价值贮藏。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满分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满分 20 分)分)l试论述我国试论述我国 1998 年年 3 月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此次准备金制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月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此次准备金制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答:答:(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

41、,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1998年 3 月 25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 1998 年 3 月 21 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 13%下调到 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统一缴存,商业银行每日营业终了其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不得低于核定存款的 6%,存款按旬考核,并恢复了准备金存款原有的支付、清算功能。同时降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一次性增加的可用资金,主要用于认购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这是我国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的

42、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间接调控下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而不仅仅是中央银行集中资金的手段。1999 年 11 月 18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11 月 21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 8下调到 6。(2)此次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增强了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中央银行建立间接调控机制(该题是 1999 年的联系实际的考题,与 98 年的货币政策改革联系十分紧密,以后的考试中应该不会出现与之相关的考题。具体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以参考黄达货币银行学货币政策工具部分。2试论我国在亚洲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汇率普遍下跌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

43、理论依据和实证意义。试论我国在亚洲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汇率普遍下跌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意义。答:答: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际,人民币的升贬值问题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自危机以来,始终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如果从当前经济金融环境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就可以看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有着深刻原因的。(1)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首先,从理论上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基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中国从 1994 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 40%;这一趋势奠定了

44、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的基础。其次,从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因素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些基本因素包括: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充足。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始终保持着较大规模的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长,这不仅改善了我国国内外汇供给短缺的状况,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也为我国平衡短期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信心保证;利用外资和外债状况良好。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增长潜力和不断改善的国内投资环境,使得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从外债结构和规模来看,我国外债依然以长期性外债为主,规模控制在国际收支能够平衡的范围内。我国利用外资状况良

45、好,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以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国坚持实行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同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稳步推进,整体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从而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奠定了基础。(2)人民币不贬值的必要性。维持人民币不贬值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维持人民币不贬值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从国际金融环境看,周边国家货币普遍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来看,出口的发展并不需要依靠人民币贬值。东南亚金融危机

46、以来,我国出口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并继续保持了贸易顺差。这充分说明了汇率只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并不能必然促进出口的大幅增长。这是由我国的经济结构、外贸状况等决定的。从出口企业的类型看,近年来三资企业的出口逐步在我国各类出口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要促进出口长期稳定地发展,就必须保证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稳定增长,而这必须依靠稳定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汇率来保证;从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总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较低的进口价格无疑是维持有竞争力的加工贸易的重要条件。一旦人民币贬值,必然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从而对占据我国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

47、加工货物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从出口商品的类别看,我国出口商品中金额较大的大宗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等商品的需求弹性均较低。根据弹性理论,在此情况下,人民币贬值后,汇率贬值很难扩大出口的实际收入。其次,维持人民币不贬值是保持外资持续健康流入的重要保证。从影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因素看,除了东道国的经济总体状况以及市场构建、法治发展水平以外,汇率稳定与否无疑是影响外商来华投资的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民币贬值将使外商在进行成本和收益率核算时,不仅面临折算风险、交易风险以及经济风险,而且会直接降低其以外汇计价结算的投资收益;从对外借款和融资角度看,人民币贬值不仅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而且会提高

48、新增对外融资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从而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再次,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还有助于保持市场对于我国宏观政策的信心和良好预期。目前,市场信心和市场预期已经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人民币贬值必然会动摇国内外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信心。信心的动摇如果引发资金的异常流动,引发信用危机,后果将不仅仅是短期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将会导致汇率贬值至严重偏离正常情况下的均衡汇率水平,发生“超调”,严重的话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衡。最后,中国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不依赖于人民币的贬值。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

49、家,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对外贸易在我国 GDP 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净出口的增长率对于中国长期的 GDP 增长率的影响尚不显著,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国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并不依赖于人民币的贬值,而需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当前的国内经济增长和正在全面推进的经济改革需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由于东南亚货币危机的负面影响,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刺激国内需求。这些措施的落实,客观上需要人民币保持稳定,从而为国内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改革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案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