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每课一练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书利华教育网].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409989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每课一练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书利华教育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每课一练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书利华教育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每课一练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书利华教育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每课一练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书利华教育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选择题1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A图中四点气压:CBAD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D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2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3在实际大气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5下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

2、()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地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地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于b地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地6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读下图,回答79题。7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APaPb;TaTb BPaPb;TaTbCPaTb DPaPb;TaABD,并据此可判断各选项。2B白天,陆地吸热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边应吹海风;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形成高压,空气由山坡流向谷地。城市热岛效应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空气受热作上升运动,近

3、地面形成低压。3C本题主要考查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实际大气运动中,特别是近地面的风,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即风向斜穿等压线,故本题四个选项中的C选项是正确的。4D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影响,在其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图中B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而A、C风向向左偏,偏转方向错。5C白天陆地增温快,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面摩擦力小于陆地,所以海面风力较大。

4、6A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到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7D8.A9.A第7题,根据气流运动的方向可知,PaPb。第8题,根据风压关系可知,气流由a流向b,由c流向d,高空的摩擦力为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第9题,a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大;b地相反。10(1)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2)如认为可行,应首先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如认为不可行,理由合理即可。(3)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的不足: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有时会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4)市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较活跃,且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解析分析该问题需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及热力环流等知识点。一般对课题的研究应先认识这一地理现象是什么,讨论其影响,思考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大气质量一般采用增加绿化面积的方式,但也要注意因地制宜。城市上空多云和雾,是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中多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同时,市区空气中颗粒物多,易成为凝结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案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