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4 页20212021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三星堆遗址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三星堆遗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热点事件】【热点事件】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3 月 20 日,被誉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曝重大发现,现已出土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全世界为之震惊,并在网上引发刷屏浪潮。有专家认为,此次考古发现堪比著名的秦兵马俑,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 前了 1000 年。据红网舆情中心(红网智库)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23 日 14 时,全网相关信息共 80 万余条,其中微博话题#
2、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阅读量已达 11.1 亿次,讨论达 12.8 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古过程全程直播,网友可以实时见证考古过程。网友热情关注和激烈讨论也让与三星堆有关的词条屡屡登上热搜。“三星堆上新”掀起网友考古热的背后,除了三星堆遗址文物本身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外,也反映了国民对国家文物发掘、保护、传承的重视,折射当今国民文化自信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文化自信”也必定会成为 2021 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所以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备考素材包,助力大家写好“文化自信”。【高考热角度】【高考热角度】角度一文化自信。一个拥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其文明必定是持久、厚重、包容的,其自身主体性
3、一定是鲜明、强烈、稳固的,三星堆遗址正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如上特质。角度二文化传承。关乎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的探寻,对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理解,对中华文明世界贡献的把握。考古发掘,有利于我们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我们建设国家。角度三文化创新。考古方式创新。团队首次使用了 3D 打印技术,先利用 3D 扫描仪搜集大口尊的形态数据,用 3D 打印出一模一样的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后,再给真正的大口尊穿上,使用套箱方式提取文物。第 2 页 共 14 页【热点语言】【热点语言】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 兴盛,就没
4、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3.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抱残守缺、复古守旧,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高考高频主题之高考高频主题之“文化文化自信自信”主题速读主题速读&对接高考对接高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质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正处在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对外交流中会受到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国人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元的。如此情境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弘扬、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高考作文命题肩负“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
5、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积淀”“国家认同”也关涉“文化自信”,这就使得“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主题之一。2020 年高考全国卷 I 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从德、才、识、量多方面引导品德修养的提高,典型地彰显出文化自信的内涵。2019 年高考北京卷大作文题“文明的韧性”,直击中华文明,旗帜鲜明地要求考生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等角度谈认识;上海卷作文题“寻找中国味”,以倾听和接触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寻找、品味“中国味”,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之美,增
6、强考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8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器”,也在有意引导考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由此来看,“文化自信”仍将是 2021 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主题。【解读与立意】【解读与立意】常规角度:常规角度: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资讯爆炸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外部思潮的涌现,使青年的文化认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当代青年,更要主动接受与学习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核心角度:核心角度: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第 3 页 共 14 页在民族遭谒危机时,文化
7、自信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和平时期,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精神独立的保障。提倡文化自信绝不是搞文化民粹主义,促进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是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创新角度:创新角度: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不能停下文化创新的步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先人对后人的贡献,是文化自信中“信”的内容。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吃老本”,我们还要以未来为方向,在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再理解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新的普遍性价值。继往开来,锐意创新才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高分论点】【高分论点】常规角度对应论点常规角度对应论点热爱传统文
8、化,増强民族自豪感在増进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辩证对待外来文化的冲击核心角度对应论点核心角度对应论点传承优秀文化,留住民族之根文化复兴为民族复兴铸魂 坚定文化自信,挺起精神脊梁创新角度对应论点创新角度对应论点去粗取精,传承优秀文化守正创新,共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心态创新中国文化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实用论据】【实用论据】【0101 名言素材】名言素材】文化自信事关国运、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文化自信是一种重要能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
9、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 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王蒙)第 4 页 共 14 页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会以史为鉴。(马丁雅克)以优秀作品涵养文化自信通过作品关注中国、梳理中国人的历史和现实,本身就是在为建立文化自信尽一份力量。(贾平凹)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 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人民论坛网)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天破了,我们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我们自
10、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我们不求神迹,自己试药来治;东海淹死人,就把东海填平;太阳暴晒,就把太阳射下来;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信仰和民族精神。(张维为谈文化自信)陈情令书写国风之美:陈情令对传统文化的根植是可贵的,其中彰显的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人民的风骨,这种文化自信更应该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和传承。当青少年对文化充滴自信,文化才能得以不断传承。(人民日报评论)【0 02 2 热点素材热点素材】网
11、红故宫,映出文化自信的魅力网红故宫,映出文化自信的魅力600 多岁的故宫,早已一改严肃、古板的面孔,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网红”,“故宫猫”吸粉无数、“朕已阅”胶带纸热卖、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火、各色口红手慢无、故宫“紫禁城上元之夜”灯光秀一票难求故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提振了国人的文化自信。青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80 后、90 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院游客的主力,30 岁以下游客占 40%。故宫文创在为产品目标用户画像时,也将其设定为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并“投其所好”地进行创新。这种“投其所好”,建立在对年轻人接受心理与消费习惯的研究之上,它瞄准
12、的不仅是眼前的经济收益,更意在通过年轻人 接受的“玩法”吸引青年一代加入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而这也正是中第 5 页 共 14 页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 具生机活力,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越来越坚实的重要支挥。对接主题对接主题创新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速用示范速用示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国内博物馆(院),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涵养着国人最根本的自信。从故宫文创、到纪录片,故宫把丰富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与时尚创意相结合,走出了一 条不一样的创新发展之路,这种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坚实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白信的强大底
13、气。“国潮国潮”崛起,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崛起,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许许多 00 后不知道,20 世纪 70、80、90 年代,百雀羚、回力鞋等国货凭借可靠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深受国人的喜爱。但随着国际品牌的涌入,这些国货品牌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这些原以为已经“消失”的国货品牌,正以全新方式回归。在一年一度的天猫“双 11”狂欢节中,百雀羚多次蝉联美妆品牌销售冠军的宝座,也形成了“百雀羚文化”,这种 文化一直坚持“三个一”,即一种极致的东方大美、一种认真你就赢了的生活态度、一种与各领域内的年轻创作人 联手创新的精神。这“三个一”是中国崛起、中国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信
14、号。此外,回力坚持走大众化、高品质、全系列的路线,并不断创新,吸引年轻消费者;李宁携时尚大秀“悟道”,登上纽约时装周,将国潮运动风推向世界舞台“国潮”的兴盛,标志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唤醒和演绎的进程中,它足以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生力军渴望遇见、渴望置身其中的一种时代潮、时尚潮。对接主题对接主题“国潮”彰显中国文化自信。速用示范速用示范“国潮”涌动彰显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国人对物美价廉的国产护肤品牌百雀羚的喜爱,是国人对“国潮”商品回力鞋的追捧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个性,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让“国潮”品牌收获了第 6 页 共 14 页大量的
15、新生代消费群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国潮”不仅打开了广阔的市场,也打开了不少人或妄自菲蒲、或自惭形秽的心扉。因为它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只要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就可以土生土长,时尚就能风起本土。0101三星堆造址为什么重要?三星堆造址为什么重要?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03-26作者:王学斌近来三星堆遗址又“火”了!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 6 个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甚至有媒体将
16、三星堆誉之为“热搜顶流”。公众纷纷讨论三星堆遗址,彰显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强化的是文化自信的力量。申言之,一个拥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其文明必定是持久、厚重、包容的,其自身主体性一定是鲜明、强烈、稳固的,三星堆遗址正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如上特质。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3 月 23 日,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朱熹园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和源头。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
17、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区)。自夏时期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了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则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三星堆遗址共分四期,依次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夏代至商代前期、商代中期或略晚、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其中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约 48004000 年前,历史可谓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文明时代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
18、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他进而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以此论断反观三星堆遗址,其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盉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盉,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三星堆的“将军盔”,也与河南安阳殷墟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从青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罍明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第 7 页 共 14 页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高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其三、四期出土的诸多带有强烈信仰色彩的特征性器物说明,三星堆古城曾是雄极一时的蜀地共主鱼凫王朝的都城。这恰可与蜀王本纪中“蜀之先
19、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之记载相印证。古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神像、礼器和祭品,说明了古蜀文明的神权国家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通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文明。三星堆文明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交流广度。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断言:“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它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来认识”。至少就对外文明交流的情形而言,李先生的论断可以得到较充分佐证。三星堆遗址具有东、西方文明的许多共同特质,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灿烂结晶。依据已发现的诸如金杖、青铜雕像、海
20、贝等文物,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早在那时,古蜀国先人已与印度、中亚乃至两河流域的文明有所接触。由此设想,三星堆文明虽处于所谓“华夏边缘”,但却与西北方向的“陆上丝绸之路”很早就有着固定交通路线,南面可通过滇、缅、印之间的古道直接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沿海各地,甚至可以穿越历来被视为“人类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与该地域文明发生交往。因此青铜时代的巴蜀与外部世界,绝不是一个彼此封闭的空间,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给三星堆文明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强力支撑。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它关乎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的探寻,对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理解,对中华文明世界贡献的把握,
21、更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历史主体性、民族凝聚力的认知与塑造,意义堪称重大。80 多年来,几代中国考古学人筚路蓝缕、接续探求,终于让三星堆遗址绽放出绚烂的文明光辉。我们相信,此次的考古发现,也仅是辉煌博大的中华文明遗存之冰山一角,今后的发掘研究前景更可期,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事业定当再上层楼。【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02三星堆“上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021-03-22 来源:中国青年报时隔 30 多年,三星堆“上新”了!3 月 20 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第 8 页 共 14 页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
22、与研究成果。新发现的 6 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2020 年 10 月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 1986 年发掘的一、二号坑的区域开展考古勘探与发掘,基本明确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空间格局。新发现将更加丰富和深化对于三星堆遗址、三星堆文化的认识,对更加全面认识三星堆文化与周边地区的文化,特别是与中原地区、江汉平原地区文化的历史关系以及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新发现有助于解决悬而未
23、决的学术问题新发现有助于解决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 12 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 3.6 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雷雨介绍,此次新发现的 6 个“祭祀坑”,与 1986 年发掘的两座“祭祀坑”共同分布于三星堆城墙与南城墙之间三星堆台地东部,周围分布着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矩形沟槽、圆形坑和大型沟槽式建筑等。三星堆第一、二号“祭祀坑”发掘者、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陈显丹说:“新发现的 6 个祭祀坑与之前的两个相比,坑型都为长方形,基本形制与朝向一致,出
24、土文物种类相似,但出现了很多新器型。同时,祭祀坑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坑内的文物各有侧重,有的坑象牙多一些,有的坑大件青铜器较多。”陈显丹表示,此次考古发掘出现的新器型,既反映了与中原文化有密切联系,也揭示了古蜀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吸收融合为己所用的创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是会影响四川考古、中国考古甚至世界考古的很重要的发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三星堆“祭祀区”的新发现有助于解决长期悬而未解的学术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年代问题和性质问题;“有助于复原当时 神庙 或祭祀区内部的空间,对完整认识当时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乃至于反映的宇宙观念,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考古发掘不仅仅是我们
25、这一代人的事考古发掘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科技在考古领域的作用日益显现。3 月 19 日下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发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设有考古实验室,此举属于首创,实现考古出土文物与文物保护无缝对接。“针对本次新发现坑的发掘、保护与信息提取,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多功能考古操第 9 页 共 14 页作系统,努力创新设计具有中国风格的考古发掘设施设备。”雷雨说。发掘工作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组成考古、保护与研究联合团队。此次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冉
26、宏林介绍,从人员编制、专家建构到设施设备配置及具体工作操作这一系列流程,各个环节都有文物保护人员参与其中,为出土文物“保驾护航”。“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也是一大特点,在此次发掘工作中,共有 30 多家单位参与其中。不同单位的多学科研究人员不仅参与考古发掘,还参与多学科研究方案的设定、样品的采集等,避免出现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两张皮的不利局面。”冉宏林说。三星堆遗址考古人员对发掘信息也进行了全方位采集,冉宏林说:“考古发掘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要把信息留给后代,保留足够多的信息为今后的发掘保护研究提供足够丰富的资料。”溯源三星堆文化,发掘仍将继续溯源三星堆文化,发掘仍将继续三星堆遗址得名于
27、清代嘉庆年间汉州志,“广汉名区,雒城旧壤其东则涌泉万斛,其西则伴月三星”。遗址最早发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1934 年,原华西大学博物馆的美籍学者葛维汉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1986 年发现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 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1988 年,三星堆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国家文物局指导四川省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不断明确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
28、此外,考古工作者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密切关系,并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将“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按照“考古中国”项目的计划,下一步将继续对新发现“祭祀坑”开展精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并在“祭祀坑”的外围勘探发掘,把握祭祀区的整体格局、形成过程,以期系统、全面地把握古蜀文明祭祀体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第 10 页 共 14 页0303 三星雄造址新发现何以再惊天下三星雄造址新发现何以再惊天下2021 年
29、03 月 22 日 北京青年报樊大或3 月 20 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2019 年底至 2020 年间,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玉琮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 1986 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时隔三十余年后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旨在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作为“考古中国”项目的重要工
30、作之一,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在发掘初期就有了丰富的收获,新的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古蜀文明,认识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三星堆新一轮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相关成果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我们对于古蜀国知之甚少。“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出土以来,古蜀国神秘面纱逐渐揭开。35 年前那次发掘,获得了一些造型独特的珍贵文物,带给世人无尽的遐想。硕大的耳朵、前凸的双眼、三角鼻梁此前发现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青铜立人像等文物,与传统的中原文物差别巨大,给人以十足的神秘感,因此有人猜测三星堆是域外文明,
31、更出现了“三星堆是外星人遗迹”这样的大胆“狂想”。已经开始的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正在回答有关三星堆和古蜀国的各种疑问。最新考古成果“有话要说”,三星堆文化并不孤立。此次发现的铜尊、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能够在中原地区出土的一系列器物中找到祖型。三星堆属于古蜀文化遗址,据测定,其年代距今 4000 年延续至距今 3200 年。新一轮考古表明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通过考古展示鲜活的中华民族历史,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意义重大、成果重要。可以说,35 年前三星堆“一醒惊天下”是历史的意外馈赠,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抢
32、救性考古发掘,今天的考古发掘,则是一次集结各方力量的主动性科学行动。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由国内 34 家单位共同参与,还有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冶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参与其中。考古发掘工作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就是要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就是要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就是要让中华民族伟大而古老的历史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第 11 页 共 14 页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既是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现实课题。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价值在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仅可以生动述说
33、过去,也将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前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规律,更加渴望从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中汲取复兴的精神力量。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建立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越多,我们对伟大中华文明的“未知”就越少,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越足,我们伟大复兴的力量就越强大。0404 三三星雄星雄”拆盲拆盲盒盒”,拆得越多越自信,拆得越多越自信“躺了千年,盼望与你相见;看了千遍,守望古蜀桑田。”连日来,随着三星堆遗址再次启
34、动发掘,6 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全网的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据专家介绍,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一经问世便获举世瞩目,被誉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故宫上元夜,流光溢彩的灯会惊艳全国;国家宝藏里,前世今生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节目只要一开播,就如“预订了热搜”一般,瞬间火
35、遍全网。【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些案例都是我们时评的老朋友了,都是文化传承的案例典范】跳出综艺的视野,我们发现文化的火热早已走进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红火,年轻人酷爱着古风音乐和汉服,文化和旅游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属于文化的潮流时代,而且大家喜爱的这些文化大多来自于中华传统,取材于华夏文明。这股“文化热潮”和突飞猛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许,在物质条件不是那么丰盈的过去,出于对经济发达的向往,我们曾忽略过本国文化的美好和魅力。而在“中国已完全可以平视世界”的现在,当我们带着平等的目光重新欣赏世界文化之美时,才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就身处在富饶的文化之乡,原来源远
36、流长五千年的文明是如此的灿烂辉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无数网友真诚的赞叹和对文物的关心。大家第 12 页 共 14 页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对文化的自信、对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通过对三星堆的考古,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浪漫想象,感受到“三星伴月堆,至西十五里”的历史判断,感受到“东有扶桑,西有若木”的大胆猜想。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考古,亿万国人都能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从而提升文化自信,更坚定地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
37、待着我们唤醒。它们或许藏在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里,或许守在夏商起源、偃师二里头里,或许等在长江流域、盘龙城遗址里,或许存在吴越历史、河姆渡文化里。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守望者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有人说,考古工作者的双手正一步步复原、唤醒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传奇。其实,他们不只是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还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自有其逻辑所在!】而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
38、魂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传承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如何发端的?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起承转合?这些牵系中华民族根与魂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必须解答好根本之问。而如何把这一根本之问解答好,大大【考场上领导人名字请写全称。】在 2020 年 9 月 28 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供了基本路径。12 月 1 日,求是 杂志发表了大大的重要文章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开头节奏非常紧凑,设问的形式,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确定了文章的立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考古工作
39、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沃土。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丰富民族复兴的历史文化滋养。【分析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大大用四句话总结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第 13 页 共 14 页踏实“寻根之旅”,点亮考古之光。
40、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找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考古工作的初心。从渑池仰韶遗迹、秦始皇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到余杭良渚古城遗址、随县曾侯乙墓、南昌海昏侯墓,我国现代考古学在“寻根之旅”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我们要把考古工作放在追本溯源、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位置,继续踏实“寻根之旅”,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认真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同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长远眼光推动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论点 1:找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考古工作的初心。论证的结构非常清晰:论点+解析+案例分析+总结提升,回扣论点。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案例丰富,表
41、达精彩。】丰富“转化成果”,点亮考古之光。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考古,就是要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使之转化为增强文化自信、照亮奋进之路的精神大餐。对内,要以丰富的“转化成果”增强奋进的“向心力”,通过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取得的灿烂成就、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对外,要以丰富的“转化成果”增强奋进的“吸引力”,运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博
42、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世界与中国“相知、相吸、相爱”,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论点 2:考古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它不等同于“挖土”,也不意味着“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的宝藏。】擦亮“中国底色”,点亮考古之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是大大对考古学提出的新要求。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独树一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既为考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对考古明确“中国”的要求。探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通过照抄照搬模式绝不可能真实全面照见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推动考古工作,必须
43、体现“中国”二字,要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当下的发展现状,以更加突出的主体性、原创性,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论点 3: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每一个考古发现都会促进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点亮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奋进伟力,我们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民族复兴乘风破浪。【总结全文,提升立意】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