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3483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解析)1.史书记载:周人坚持“尊尊而亲亲”的原则,以礼治天下。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出A. 血缘关系维系王权B. 宗法制具有开放性C. 周王推行礼法并用D. 周王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可知体现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说明当时周王以血缘关系维系王权,故选A项;宗法制具有开放性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法”的内容,排除C项;周代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排除D项。2.下表为汉代各农耕区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

2、用来说明当时农耕区域年人均耕田数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南方农耕区23小亩1.37石32石中原农耕区30小亩1.5石45石西北农垦区74小亩0.4石29石A. 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迅速B. 西北地区土地集中现象严重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答案】C【解析】【详解】由表格内容可知看出中原农耕区的平均亩产量最高,领先于南方农耕区和西北农垦区,说明中原地区的农业耕作技术领先,故选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西北农垦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无法体现土地兼并,排除B项;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水平有影响,但“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3.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 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B. 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C. 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D. 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可知体现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所致,故选B项;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三教合一出现于唐宋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所致,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

4、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A. 科举及第的都是才德兼备的政治人才B. 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C. 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D. 佛学经典已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答案】B【解析】【详解】对举人和进士的推崇反映了时人对科举及第的崇拜,是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表现,故选B项;科举及第的并不一定都是才德兼备,排除A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但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C项;佛学经典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排除D项。5.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

5、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A. 反映出孝道思想主导了官僚思维B. 表明忠孝是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C. 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互结合D. 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官员遭遇父母之丧必须丁忧,体现了孝道伦理的思想。不按制丁忧的官员要受到惩罚,因为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体现了明代政治和孝道伦理的结合,故选C项;孝道影响官僚思想,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考核标准,排除B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

6、项。6.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A.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B.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C. 表明地主阶级对开埠都大力支持D.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清末自开商埠是在1898年以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转变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以后,这种转变符合了近代社会转型和发展的需求,故选D项;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项;清政府自开商埠不能体现列强侵略的

7、加深,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地主阶级对开商埠都持大力支持态度,排除C项。7.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A. 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B. 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C. 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D. 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的理念,体现了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故A项正确;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的说法错误,

8、且与题干无关,排除B。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认同,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故D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8.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其意为A. 关注工人运动B. 声援五四运动C. 促成国共合作D. 号召武装暴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可知陈独秀强调了工人的重要性,是在关注工人运动,故选A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C项;陈独秀是在

9、关注工人运动,而非号召武装暴动,排除D项。9.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其中美国人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有数十人。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 美国政府极力支持国共合作B. 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国际普遍认可C. 中共在抗战中地位日益重要D. 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战场【答案】C【解析】【详解】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共的抗日大本营延安,说明中共的抗日活动引起了国际关注,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政府对国共合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中共的抗日活动引起关注,并不能据此说明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排除B项;材料

10、没有没有涉及中国战场的地位,排除D项。10.下表是1947年2月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该调查说明A. 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B. 大公报坚决反对国共内战C. 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 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多数民众对美军驻华、美国现行对华政策、对民国宪法和内战持反对态度,结合“1947年2月”和所学内容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民众对国民政府失去了信任,故选D项;由民众政治态度上看不出中共在内战中已经占据上风

11、和美国的政策,排除AC项;大公报是做了一次民意调查,没有体现大公报的立场,排除B项。11.1961年初,毛泽东对安徽试行“责任田”的情况表示支持。到8月中旬,安徽省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全省的70.8%。1961年底,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约占总数的20%。这说明A. 安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国家依据经济情况进行小范围调整C. 安徽经济体制改革引起全国性改革D. 实行包产到户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60年代初,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只占总数的20%,由此可以说明当时包产到户的实施是小范围的,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7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

12、,排除A项;当时安徽是试行包产到户,并不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包产到户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不能说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排除D项。12.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粮票和油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停止粮票的流通,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票到1993年才停止流通说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前行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停止流通粮票说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渐进前行

13、,故选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80年代就已经展开,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多种经济成分的内容,排除B项;1993年粮票停止流通之前我国就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始”的说法有误,排除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对于食盐的生产,实行“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即由国家统一招募煮盐的户主,盐户负担煮盐费用,官府只提供煮盐的“牢盆”,政府收购和销售煮成的盐。设立“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对地方盐业生产和流通进行指导和监督,完全杜绝私人售卖的可能性。摘编自王玉盐铁官营政策分析材料二 明朝,北部军事频繁,军队急需粮饷,政府“召商输粮而与之盐”,

14、“如此则转输之费省,而军储之用充矣”。此后,盐利巨大,私盐贩卖更加猖獗。“清之盐法,大率因明制而损益之”,顺治时对井盐的生产,允许自由开凿,康熙则公开承认百姓自由开凿的盐井为其私产,但盐业生产者所生产的食盐必须卖给清政府特许的商人。摘编自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等材料三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接管盐场之后,针对场盐壅积、生产瘫痪的问题,各盐务机关以公盐带头赶运、限期催促商运等方式打开销路。对盐场生产,按“劳资两利”的原则,扶持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的盐滩、井灶恢复生产,在此基础上实行统购包销,提高收购价格,调动盐商的生产积极性。对资本、人员较多及生产设备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的私人资本主义制盐企业,在资方提

15、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后,经政府批准加入公股;对分散、生产规模较小的盐场,先联营,创造条件,再实行公私合营。“一五”期间,共完成盐业基本建设投资8000万元,投资20个项目。1957年产盐827.6万吨,实现盐税收入63100万元。在这期间,盐化工产品也有较大增长,氯化钾产量5846吨,溴素产量286.6吨。摘编自程龙刚新中国盐业生产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到明清盐业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0年代新中国盐业改革的特征和意义。【答案】(1)变化:汉代产销完全由政府控制,明朝有条件的部分开放盐业销售,清代允许盐业自由生产,但销售仍受控制。原因:适应军事斗争需要;为增加财政收入;解决私盐泛滥,稳定社会秩序;顺应商品经济发展(2)特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充分调动盐商生产积极性;逐步改变所有制形式;扩大盐业的应用领域意义:促进盐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赢得人民对新生政权的拥护;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盐业应用领域,有利于经济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军队急需粮饷,政府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辅习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