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1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1大学生创业意向背景下高校精准化“双创”教育的路径研究曾荣根 黄孔曜 刘武强【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关键时期,科技进步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使得通过创新创业激发经济发展动能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也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在“双创”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导致“双创”教育难以实现预期精准度。为此,深入分析高校管理层面重视度不够、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滞后、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和教育实践拓展局限等
2、现实难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角度为高校精准化“双创”教育提供更多新思路。【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向;高等院校;精准化;“双创”教育【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曾荣根(),男,福建三明人,闽南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黄孔曜,刘武强;闽南科技学院 全面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高校作为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摇篮,只有让创新的种子根植在大学生心中才能培育与
3、创造出更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为此,党和国家提出要将“双创”教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更充分的作用。创业意向产生于个体创业行为的萌芽阶段,创业行为的产生是由创业意向引起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创业意向,高校要想更好地推行精准化“双创”教育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培育。一、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探索高校精准化“双创”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创业意向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者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专题,是创业者对于创业行为的信念。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创业意向的深入了解和正确引导。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探索高校“双创”教育
4、改变了过去侧重“双创”教育的供给主体、忽视“双创”教育接受者的个体需求的局面,有利于增强高校“双创”教育的实效,强化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双创”能力。可以根据现阶段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来衡量,但 不同,其应当时刻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程度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进行考评,因为 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换句话来说,的衡量标准应当从不同层次出发,不能仅仅靠成绩来决定,而且要提供实践场景,考核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程度,最后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达到合理的状态。三、结语 作为 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方向,也是我国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过程。应用型高校在落实 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英语教师的专
5、业能力,开展 讲座,提高校内教师 综合水平。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合适的教学背景,建立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当前 教材,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模式进行合理评价。【参考文献】张茜 以需求为驱动的 课程体系设计 评新时代视野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 年回顾、反思与对策 中国教育学刊,:刘文娣 信息科技时代高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构建的困境与出路探究 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 人民长江,():张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 塑料工业,():潘晓军,陈映苹 新型混合式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实验 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 延安职
6、业技术学院学报,():赵云丽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马强 英语项目式教学法研究 评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 当代教育科学,:2023年第22卷 第1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 (一)是不断增强高校“双创”教育实效的需要。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高校“双创”教育的实效与预期目标依然存在明显差距,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并不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意愿不强烈,在创业实践中成功的比例也比较
7、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培育的重视,即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对他们的创新创业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让他们能够树立起更加清晰和正确的创业理念,为“双创”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新视角。(二)是不断强化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需要。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虽然“双创”教育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担任“双创”教育的教师在理论素养和实践拓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过程缺乏灵活性、缺乏吸引力,忽视了不同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知及个人的实际能力等,影响了高校“双创”的具体实践效果。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和推行
8、则为“双创”教师提升自我能力指明了方向。这样的“双创”教育必然会促使教师加强对“双创”教育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引导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深刻反思,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切实提升自身“双创”教学综合能力。(三)是不断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和水平的需要。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对国家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对高校转型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就业难题的解决更是起到了显著作用。通过“双创”教育学习,大学生对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产生系统的认知,对于社会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大学学习期间早早规划未来职业,制订科学的学业计划。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高校“双创”教育也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身上,立足于学生创新创业
9、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以学科专业为契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意向,发掘创新创业机会,提升自主择业和创业的能力。二、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高校精准化“双创”教育难题“双创”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对新时代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而开展的教育,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育的阵地,自然要承担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不断加强“双创”教育。然而,当前高校“双创”教育的实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意向培育和引导工作存在缺位,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行动出现了偏差。(一)管理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双创”教育理念滞后。大学生创业意向对高校“双创”教育的影响还存在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程度不够,“双创”
10、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缓慢等情况。一方面,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虽然各高校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开设了“双创”教育课程,但是其中不乏有一些高校领导层和管理层不重视,课程教学中出现严重的照搬照抄问题,忽视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与不同办学定位等因素对“双创”教育的影响,自然也不会考虑大学生创业意向,“双创”教育失去了特色。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双创”教育应该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式的运用等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双创”教育采取单向的“理论输出 实践锻炼”模式,虽然实现了理论知识与行业现实发展情况的对接
11、,但是却忽略了不同大学生在“双创”学习中的不同需求。(二)教师专业队伍建设薄弱,“双创”教育效果不佳。组建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双创”教师队伍是高校“双创”教育牢固根基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部分高校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使得“双创”教育效果不佳。一方面,“双创”教学理论知识匮乏。当前部分高校从事“双创”教育工作的教师多由其他专业背景的教师转岗而来,理论知识不扎实,在日常学习中忽视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双创”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为了提升“双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为其搭建了更多元化的实践学习渠道,比如进入合作企业学习、开设校内科研项目等,教师的专业课
12、程教学能力明显提升,但是他们因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精神依然无法在“双创”教育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应有的指导。(三)课程体系缺位现象明显,“双创”教育存在问题。课程体系的搭建对于高校“双创”教育的推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也有重要影响。当前,在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中缺乏大学生创业意向相关内容,引发了“双创”教育质量问题。一方面,教学顶层设计不合理。“双创”教育虽然有系统的课程体系,但是部分高校“双创”教育在教学设计中忽视了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及其他教学、管理等过程的融合发展,“双创”教育处于孤岛地位。另一方面,教学课程内容构建不完善。“双创”教育应该从培育大学生创业意向开始,但是目
13、前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多是理论内容的输入,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与大学生的实践情况脱节,自然无法满足地方社会企业对高校“双创”人才的现实需求。(四)教育实践开展较为局限,“双创”教育实效性差。“双创”教育不仅仅在于创新创业意向方面的引导和理论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实践能力的锻炼。但是,部分高校“双创”教育实践活动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实践活动参与主体的局限性。虽然高校“双创”课程具有系统化、体系化的特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是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除了受到高校“双创”教师的引导之外,家长群体、社会环境与同伴群体的影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特别是没有重视这些主体对大
14、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行为的影响,教学实践缺乏协作。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开展的局限性。从现实案例来看,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难题是缺乏经验和启动资金。以校企合作为例,当前一些高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多元化、更加深层次化,但是这些校企合作下的实际活动却无法满足“双创”教育的要求,没有突出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引导,也没有突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三、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高校精准化“双创”教育路径根据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对于高校“双创”教育的必要性的分析,如何以大学生创业意向为突破口提升高校“双创”教育的精准化程度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
15、卷 第1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1现实课题。(一)思想先行,以创业意向为导向树立正确“双创”教育理念。一是提高高校管理层面的重视程度。高校管理层和领导层应重新认识“双创”教育的深刻内涵,实现从“被动”实践到“主动”探索的转变。为此,高校领导层应主动参与国内外“双创”教育教学研讨,在校内以学习班的形式或者分享会的形式将最新的“双创”教育理念传递给其他教育教学管理者,突出创业意向在“双创”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二是普及大学生创业意向培育的重要性认知。高校作为大学生“双创”教育的主体,应该通过宣传教育方式让校内教育教学工作者及大学生群体意识到创业意向的重要性
16、,通过思想引导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做好铺垫。高校可以通过校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为大学生传递创业意向促使创业成功的现实案例,让师生更加认同创业意向的重要性。三是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双创”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双创”教育全过程,将其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培育进行结合,更好地激发高校教师和学生“双创”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人才为重,以创业意向为核心建立专业“双创”教育队伍。一是知识性的学习和积累。高校“双创”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储备,通过参与学校系统性教师培训、讲座或者网络课程等学习途径更新“双创”知识。同时,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教研能力,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以为更有效地开展课程教学打好基础。二是实践性的锻炼和提升。高校教师应加快速度弥补自身缺乏创业经历的短板,以项目研究或者其他校企共建共创合作等为契机走近“双创”,在大学生“双创”中及时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特别是在培育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最初阶段,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将会以更加真实的视角为学生呈现出“双创”教育的深远价值。三是保障专业队伍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