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新市民市民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 Z 省 T 市为例郑思佳【内容摘要】随着湾区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乡融合驶入了快车道,湾区建设日新月异。而在其裹挟之下因撤村建居催生出的新市民群体,在融入城市社会和身份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关键词】湾区建设;新市民;市民化【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1 年度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湾区建设背景下 新市民 城市融入程度评估研究 基于台州的实践”(编号:21GHB24)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郑思佳(1
2、993 10),女,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2017 年,Z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支持 T 市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2019 年,T 市 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指出,“以现代化湾区建设统领 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和新时代美丽 T 市建设 ”。T 市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 T 市湾区产业发展规划 等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更为推动 T 市融入湾区发展湾区,更高水平打造“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更高质量参与“Z 省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市更新是湾区城市的重要主题
3、之一,城乡融合是湾区时代推进城郊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湾区时代城乡融合进程中,通过撤村建居而催生出的一个庞大的新市民群体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在湾区建设背景下,通过调查与分析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中的新市民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加快撤村建居和城市更新,促进农民市民化,推动城乡融合一体,推进乡村振兴。一、新市民市民化调查现状研究以 T 市湾区建设进程中撤村建居的新市民为主要调查对象,对社区居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主要从基本信息、存在问题、产生影响等多个维度对新市民的市民化情况进行调查,并辅以个别访谈进一步收集调研资料。调查样本的性别结构基本相当,其中男性占总样本数的42%,女性占总样本数
4、的 58%。调查对象的年龄层次涵盖了18 岁 70 岁的各年龄层次的新市民。其中20 岁及以下的占总样本数的 10.2%,21 岁 40 岁的占总样本数的 30.4%,41岁 60 岁的占总样本数的 37.7%,60 岁以上的占总样本数的 21.7%。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以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中专为主,大专、本科及以上人数较少。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发现,一方面,随着湾区建设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浪潮冲击着城郊农村稳定的社会状态,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具体包括了个人身份的变化、经济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转变、精神生活的蝶变等。但另一方面,市民化进程中新市民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相当一
5、部分新市民人群的生活情况令人担忧。(一)新市民的经济状况。经济收入状况是衡量居民市民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调查中发现,社区里除去老年人和儿童较多外,待业人员和流动人口也占据着一定的比重。与撤村建居前相比,绝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固定工资收入与租房收入在其主要收入来源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大部分居民平均月收入在3,000 元以下,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并未完全开发出区位优势,集体经济组织支持社区建设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二)新市民的就业情况。时代的进步与产业的升级对城市劳动者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与城市劳动者相比,仅拥有传统农业劳动技能的新市民很难具备相应的竞
6、争力。与过去政府帮助征地农民安置就业情况不同,近年来在企业转制、产业结构调整浪潮的冲击下,部分企业并不愿意招收当地农民,加重了新市民群体失业现状。而在这一失业群体中,不乏青壮年劳动力,却囿于种种因素无所事事,赋闲在家,这种状态正严重影响着新市民子女的教育与成长。以调查的社区为例,就业人数不足调查总人数的一半,待业状况较为严峻。(三)新市民的生活环境。社区居住环境是新市民市民化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本次调研中主要泛指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根据提问“您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购物、安保措施等居住条件上是否满意”,从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新市民对于周边居住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购物等一
7、系列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满意度其实并不高,近半数左右居民对此持“一般”的评价态度。社区整体公共服务空间品质与基础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新市民的基本权利。新市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社会保险、政治参与、子女受教育权利等。公平是社会的基本要求,其中基本权利是否有保障是市民化之后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查结果,在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保障方面,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已全部纳入,但是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政治参与上,新市601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民的共建共治共享意识还比较淡薄,当正当
8、利益受到危害时,只有不到半数的居民会选择通过正当法律手段来维权。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仍有待提升。(五)新市民的心理态度。市民的心理态度是最能反映新市民城市融入的最本质层面。在调研过程中也十分着重这个主观指标。从调研结果来看,在这一方面,新市民已开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市民化特征,但是距离真正市民化还需一段路要走。其中在对现有身份进行自我定位时,新市民群体实际上还存在一种认知迷茫,有近四成居民认为自己目前还是“半个城市人半个农村人”或“农村人”,这实际上是在心理层面还未真正认同和接受自身身份的转变,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仍显不足。而新市民群体“认同自身打开自身”的这一转变过程实际上
9、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自身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使“村民”向“居民”的转变。二、新市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一)个体自身存在障碍。1 传统思想观念束缚,部分新市民转变困难。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固有观念以保守和传统为主,相当一部分群体并不愿意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对整体市民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经过调查发现,新市民尤其是其中的老年人群体仍然保持着在农村时原有的生活习惯,例如在社区公共道路上堆放杂物、晒东西,在公共用地上种植蔬菜等,将公共场所当作私人场域,甚至在社区内搭建违章建筑。可以看出这部分群体整体上思想观念仍然滞后,更适应以前在农村的生活,不求转变,也不愿意主动参
10、与社会适应相关培训,有部分社区居民宁愿吃低保也不愿意参加工作。2 新市民对市民身份缺乏认同感。身份认同重点强调社会认同中的主体性认同,是居民对自身主体地位和意义的认可,同时会因此形成相应的身份归属感。新市民是湾区建设中身份认同的主体,正确看待自身的社会身份对城乡融合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些新市民群体尽管已经具备了城市居民的身份,但对自身的市民身份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还没有彻底转换其身份认同系统,对自己的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以致部分新市民产生了心理认同的不适应。(二)社区建设力度不足。湾区建设进程中,撤村建居社区作为新市民新的生活共同体,承担着新市民市民化组织载体的重要功能,对新市民市民化的
11、意义重大。因此,加强社区建设是促进新市民市民化的重要平台。由于社区建设力度不足,社区促进新市民市民化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存在部分功能散失问题,阻碍新市民完全市民化的实现。1 专业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工作中缺乏专职社区工作者,现有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不足,本土社区工作者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村改社区管理的内容和流程尚未完全熟悉和掌握,社区管理方法和理念有待更新,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同时缺乏对现有社区工作者开展专业定期培训,社区工作者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不足。2 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备。社区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不完善,规划设置不够科学,布局不尽合理,存在部分空间资源被占用
12、、闲置以及未整合利用等状况。作为村改社区,其社区规模和布局并未与周边资源配置和精细化治理要求完全适应。居民可获得率和使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对社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不高。3 社区运行机制不完善。社区协商共治机制缺失,社区治理共同体尚未建构,现阶段群团组织、社区志愿者、辖区单位等主体参与村改社区的治理程度较为有限,社区居民自治程度较低,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热情不足,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待提升。(三)城市社会排斥。由于种种原因,新市民在市民化进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在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出现城市适应问题,原因在于城市对于新市民群体的非自愿排斥与歧视,会对市民化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新市民的社会
13、网络关系仍然局限在村改居之前的农村社会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导致新市民在融入城市进程中难以和普通市民一样构建其城市社会交往网络,致使其在城市社会交往中发生连带排斥。这一排斥限制了新市民与城市市民的社会交往,也限制了新市民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三、推进新市民市民化的对策与建议(一)转变个体思维观念,增强社区归属感。从新市民自身来看,不仅需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实际行动当中,积极学习新的知识理念和生活技能,将自身融入城市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条件,变挑战为机遇,以为自身创建更好的生活。大力发挥原行政村人缘相亲、地缘相近的优势,积极培育与邻为善、
14、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进一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制定居民公约等形式,形成具备本土特色的社区“小法”,规范居民行为,提升居民素养,引导居民改变原先不文明的农村生活方式,激发社区共同体意识,共创共建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此外,不断丰富社区文化资源,积极鼓励与引导社区居民在休闲时间进行文体健身活动,充实新市民的闲暇生活,促进“村民”向“居民”的转变。(二)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共建和谐家园。社区是新市民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事务、进行邻里生活交往的场所,在推动新市民市民化方面意义重大。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以及良好的社区运行机制无疑对新市民适应新生活意义重大。1 加强
15、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围绕“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要求,全面深化村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实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在源头的招聘环节,可采用公开招聘、择优选聘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招聘质量。培育更多本土化专业社工,以更好地融入社区居民,为居民服务,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专家讲课、以师带徒、和优秀社区结对帮扶、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改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促进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以提高新市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2 完善社区公共设施,优化社区空间品质。对现有的分散式、边界清晰的村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开放式
16、、共享式改造,整合周边资源配置,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体建设。可以根据居民需求,调整和配置诸如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文体活动室、老年照料中心等硬件设施,提升村改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品质,优化社区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70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论哲学人类学背景下的交往实践活动吴憾【内容摘要】哲学人类学家将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又必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不仅体现着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也反映出不同人群间交往行为方式的差异,因此,本文将交往实践活动置于哲学人类学之下,并结合马克思哲学思想,对交往实践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哲学人类学以及交往实践活动的范畴剖析;第二部分论述了哲学人类学视域下的交往实践活动类型及特征,即通过对“他者”“自我”“共同体”等范畴的界定来揭示交往实践活动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结合交往实践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阐释良好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