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内江市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1、2、3、4、5、7、10、11、12、14、17、18、19)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其余试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一部艺术史全是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王静安在人间词话里说:“四言蔽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
2、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曲于此。”在西方文艺中,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代谢的痕迹也是如此。各派有各派的格律,各派的格律都有因成习套而“敝”的时候。格律既可“敝”,又何取乎格律呢?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提倡要格律的危险。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桩很危险的事。我们固然应该记得格律可以变为死板的形式,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比如陶渊明的王古,李太白的七古,王摩诘
3、的五律以及温飞卿、周美成诸人所用的词调,都不是出自作者心裁。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险,这岂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并不是矛盾。创造不能无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决不足与言创造。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要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音节的需要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花者归纳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文人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
4、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役;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是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
5、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规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6、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文艺的派别代谢和中国文学史的文体变化有着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共通规律。B.格律都有格式化的倾向,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但一流的艺术家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C.末流文人写作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D.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艺术史落笔,提出格律可敝的观点,进而引出是否要提倡格律的问题。B.文中引用人间词话,阐述艺术史全是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及原因。C.文中用钟摆摇动与市场的嘈杂声作比喻,论证“艺术曲整齐到
7、变化难”的观点。D.文章着重从古今创作实践的角度进行论证,表明了作者对格律的态度,肯定了格律存在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同的文体、文学派别的文学作品,通行久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B.变化就是创造,创造不能无格律,只有遵循格律才能进行创造。C.在艺术创作中,一味的整齐和一味的变化都是单调的,要避免单调应从整齐入手。D.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绝非易事,是道德家和艺术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
8、谬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欺凌有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太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9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摘编自南方网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
9、能保护学生?)材料二:在看见校园欺凌,公众认知调查数据报告中,对问题“你认为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以及“不同年龄受访者对欺凌行为根本原因认知差异”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下:(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统计调查协会看见校园欺凌:公众认知调查数据报告)材料三: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劳拉博加特(hura Bogan)和她的同事们跟踪研究了4297名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研究结果表明,在那些嘲讽和戏弄停止之后,欺凌行为的情感疤痕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且“欺凌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滚雪球的效应”。槽糕的是,这种精神创伤似乎难以获得彻底性的治愈。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校园暴力与欺
10、凌:全球现状报告,其中引用了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英国国家儿童发展机构对1958年出生的7771名儿童进行了跨度达5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其中约四分之一的孩子在711岁时曾遭遇过校园欺凌,当这些被欺凌过的孩子到50岁时,其获得高等学历、拥有配偶或伴侣、得到社会支持的比例都比未受欺凌的人低,而且他们出现不健康状况的比例也更高。(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学年年第48期从被欺凌者到欺凌者:每个孩子都是受害者)材料四:校园欺凌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在立法、政策、具体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系。日本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规定,学校需积极协助家长和地方居民,确保学校周边的良好风气;如
11、果居民目睹有欺凌事件在校外发生,应及时告知学校。韩国多次出台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电话热线,在学校周围200米内设警察负责区。英国规定,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可以向校长乃置地方教育当局申诉;学生若因欺凌等偏差行为被永久停学,或在一年内被定期停学两次以上,地方教育局或学校可向法院申请,对该学生的家长发出“教养令”,要求家长共同担负起改善学生偏差行为的责任。10月21日,即在少年的你上映前不久,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草案首次将“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校园欺凌行为明确列为偏常行为,并对家庭监护责任、学校管教责
12、任以及相关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的保护责任,有了进一步规定。总体而言,我国对校园欺凌的治理还有改进和细化空间。(摘编自2023学年年11月澎湃新闻校园欺凌,现实远比电影残酷)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对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进行了定义,并指出它的三个显著特征,同时提到三类易受欺负的学生和他们的心理感受。B.从材料二的调查中看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拳打脚踢扇耳光”“威胁恐吓”是校园欺凌,而对身体性骚扰、造谣等行为的识别度较低。C.对欺凌行为根本原因的认识,40岁以上的受访者归咎于法规制度不完善,而20岁以下的受访者还强调了家庭教育问题。D.材料三着重论述了校园欺凌对
13、受害者造成的情感和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对他们人生造成的深远影响。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A.社会心理学家劳拉博加特和同事们研究发现,被嘲讽和戏弄过的学生,情感疤痕会持续很久,且精神创伤无法彻底治愈。B.英国一项研究发现,被欺凌过的孩子,他们长大后获得的学历、得到社会支持的比例都比未受欺凌的人低,且不健康状况的比例也更高。C.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我国在立法、政策、具体措施等方面都做得不够,而建立了完备的法规体系后,校园欺凌现象就可能逐步得到改善。D.英国规定,学生若因欺凌等偏差行为被永久停学,地方教育局或学校老师可向法院申请,对该学生的家长发出“教养令”。6.对校
14、园欺凌的治理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所应采用的措施。(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第二条路陈力娇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举着望远镜,对身边的丁二娃说,活着是出不去了,看看我们是文死还是武死吧。丁二娃的一只耳朵已经被削掉了,一圈绷带斜缠在脑门和下巴上。他问连长,文怎么讲?武怎么讲?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说,看到了吧,那儿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儿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丁二娃想了想,说,连长听你的,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连长高兴了,拍
15、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鬼手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拍地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和你战斗到底!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棵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