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卷 第 期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 月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汪 玲,女,法学硕士,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基金项目 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机制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 年度重点课题:技术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思政研究和党建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与未来汪 玲(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摘 要 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
2、现实需要,也是回应大学生期待更好教育的主动作为。当前,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简单叠加,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弱化教师课堂教学主导地位,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被忽略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须遵循如下路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各个环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最佳助手”功能;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强化思想性和政治性,以思政课教学内容、目标的呈现为核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职思政课;思政课教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于人类社会的各
3、个领域。教育是面向未来、为未来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年,教育部印发的 教育信息化 行动计划 指出,应“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教育现代化 也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是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对职业教育而言也不例外。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自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印发以来,有关如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4、大国工匠”的讨论层出不穷。年 月 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课程、关键课程。年 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强调,“鼓励师生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建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 云上大思政课 平台”。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已成为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和时代诉求。信息技术不仅给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迎难而上,破除思政课信息化改革创新难题、探索
5、有效路径,是当前高职思政课亟待解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决的问题。一、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具有严谨的逻辑理路,需要从技术应用、学科性质和教育对象三方面进行阐析。(一)逻辑前提:顺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社会环境发展对高职思政教育影响甚深。随着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技术等的日臻成熟,信息技术已然渗透到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发挥重要作用。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渠道,更要适应新环境的发展变化,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
6、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提升高职学生的政治素养。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二)逻辑基点: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之需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拥抱并融合信息技术,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高职思政课承担着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
7、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重任,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课程,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望远镜”“显微镜”的重要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教学的“新鲜感”,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信息化教学是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变压器”。(三)逻辑中心:回应大学生期待更好教育的主动作为当前大学生基本是“后”,他们属于移动互联网新一代,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能够快速适应新技术的迭代更新,并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他们思维敏捷、有主见,倾向
8、于从网络中寻找信息和答案,也就不再局限于听从父母、教师的耳提面命。因此,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方向的要求,也是为了契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长期以来,高职学生对思政课不太重视甚至有些排斥。对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的互动、分组、随机点答、词云等功能,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让思政课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具体化呈现和生动化表达。二、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审视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办好思政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多次提出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高职思政课
9、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高职学生因在校时间较短,学习“功利性”较强,往往认为思政课对自身就业和能力提升用处不大;同时,高职思政课多为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这导致课堂上出现学生抬头率不高、参与度不强、互动效果不佳等隐性逃课现象。当前,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亟需探讨解决。(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简单叠加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大多数高职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际中。但当前高职思政课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多只是简单叠加,即
10、“技术 思政课程”,尚未深入探讨并挖掘二者的有效“融合”。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足是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大多数 第 期汪 玲: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与未来高职教师的技术素养停留在信息化操作阶段,以满足基本教学管理需要为主要目的,大多无法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尚未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的较高水平。同时,思政课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大多数高职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但教学内容多是“照本宣科”,导致一些高职学生认为思政课只是“高、大、上”的政治性宣贯。(二)过度依赖技术手段,教师的教学主导性被弱化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
11、种善为目标”。信息技术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但若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则可能“顾此失彼”,导致学生的关注点产生偏移,对教学内容不够专注。高职院校生源较为复杂,包括普高生、生源、百万扩招生源、技能高考生源等,大多数高职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领悟能力较差。同时,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在校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因此对思政课重视不足。基于此现状,高职教师上好思政课难度系数大,必须有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同时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充分发挥教学主导性。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师大多会在教学 中加入大量多媒体素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此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
12、考教学内容。高职思政课教师在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准确诊断学情、探究思政课教学规律、深度反思、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短板,信息技术喧宾夺主,教师沦为“技术员”“播放员”,教师教学主导性不足,导致思政课教学实效大打折扣。(三)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被忽略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无论思政课教学如何改革、创新,这一特性都必须坚持、不能削弱,这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政治讲授有纪律”是一条基本的红线和底线,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立场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培养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坚
13、定的信仰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在关键时期,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斗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愈加突出。纷繁杂乱的价值取向时刻影响着高职学生,给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高职生带来巨大冲击。同时,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思政课教师备课压力较大。面对眼花缭乱的海量网络资源,一些思政课教师在选取信息化教学资源时,可能会无意中忽视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容易导致思政课在意识形态把控方面的风险。三、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应然路径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
14、技能型人才,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职业性与技能性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教育理念、手段、方法和模式,不断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发挥“最佳助手”功能长久以来,高职思政课堂比较枯燥无味,教师常以“指挥者”形象讲述教材内容,完成了“教”的任务,却难以达到“育人”目的。新时代的思政课应该做到有“知”有“味”,不但要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教学形式也要丰富多彩,有趣“味”。将信息技术融入高职思政课,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全新、多样的授课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思
15、政学习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合理规划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使信息技术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最佳助手”,恰到好处地发挥其辅助功能,让传统的思政课堂“活”起来。课前,教师在信息化平台布置预习任务、设置互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点和进度;课中,教师基于平台数据与学生充分开展交流讨论,建立平等对话关系;课后,教师设置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实践拓展环节,借助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泛在化的学习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和满意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的?”这一知识点的讲授为例:课前,教师依托“学
16、习通”平台上传毛泽东同志生平资料,通知学生预习并发布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课前自学数据可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之一,教师也可以根据讨论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中,教师基于学生课前线上讨论引出知识点,并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探讨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信息化平台的互动工具,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课后,教师在平台布置实践作业(如搜集毛泽东诗词并剖析其时代背景,制作成 或微视频展示),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为下一知识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的学习夯实基础。(二)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要创造适应信息技
17、术飞速发展的育人环境,教师需持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年,教育部发布 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行业标准,并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化,细化为 个一级维度、个二级维度和 个三级维度。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益。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主动作为,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引进来”和“走出去”渠道,让思政课教师更多更快地掌握信息化教学模式;还可以组织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引导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鼓励建立信息化教学研发团队,建立课程资源库,提升思政课教学内
18、容的系统性、贯通性,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共享、技术共享。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环节的设计师,在整个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色、学习特点等,把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学生三观养成、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对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充分了解信息技术运用的优缺点,在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面向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平台推送“大国工匠陈行行”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
19、职校生陈行行通过自身刻苦努力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成长为数控机械加工领域的能工巧匠,并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宏伟事业中的事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什么是人才?”“高学历是否代表能力高?”“高职学生的成才方向”等问题与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层层递进,引导高职生将“四个自信”转化为“职教自信”,坚定信念,立志成为像陈行行那样“扎根岗位,技能成就人生,学习创造未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的高职思政课堂需要满足学生对信息化课堂的需求,满足他们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期待,充分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面对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平台,教师应选择适合高职
20、学生学习特点、学习目标且功能比较稳定的平台,并基于平台提供的学习数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诉求。对此,教师应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平台的互动、弹幕、词云、图片墙、随机点答等功能,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观点。教师应基于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点、教学重难点等,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参与度,进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三)坚持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步入信息化时代,科技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高职思政课应坚持“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变”的是教学载体更加丰富,“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1、”是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原则。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是 第 期汪 玲: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与未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主流核心价值观。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日益复杂,高职思政课教学一定要坚守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技术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教材体系转变为适应高职学生学情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导高职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实现技能报国。思政课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政课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应
22、跟随国家政策、最新动态的演变而更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能够轻易获取网络信息,对此,高职思政课要关注时事动态,了解国家在社会、外交等不同层面的方针政策,增强时代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引导高职学生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反对并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坚守“思政为体、技术为用”的原则,坚持以思政课教学内容、目标的呈现为核心,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寓教于“技”,要坚决反对用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代替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教师要把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守牢立德树人之初心,以思政课教学铸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
23、舵,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高职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信息化课堂的需求。爱因斯坦说:“人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奋斗目标。”高职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载体,丰富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活泼性,让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思政课大放异彩。参考文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国教育现代化 人民日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
24、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北京:人民出版社,唐晓勇,李颖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成效、困境及路径优化思想理论教育,():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苗力回,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教育部 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范琼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梗阻及超越 黑龙江高教研究,():马东 论打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蔡坚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要素构成与实现路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要使科学造福人类,而不成为祸害 当代兵团,():责任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