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在经脉寒在经脉 寒在脏腑寒在脏腑 肺气虚寒肺气虚寒 心阳虚损心阳虚损 中焦虚寒中焦虚寒 肝经虚寒肝经虚寒 肾阳缺乏肾阳缺乏 心肾阳虚心肾阳虚 温经散寒温经散寒 温肺散寒温肺散寒 温补心阳温补心阳 温中祛寒温中祛寒 温肝散寒温肝散寒 温补肾阳温补肾阳 回阳救逆回阳救逆 外寒直中外寒直中 寒从中生寒从中生 里寒证 第一节 温中祛寒 阳虚失温 脾失健运 温中祛寒药温中祛寒药 干姜,吴茱萸干姜,吴茱萸 益气健脾药益气健脾药 人参、白术人参、白术 适用于中焦虚寒证。中焦虚寒 理中丸?伤寒论?理中丸病机及证候分析 中焦虚寒中焦虚寒 失温 四肢不温 失运升降 不欲食、吐、利、腹痛 失化土不荣木 抽搐慢惊
2、 失摄 出血、喜唾涎沬 寒邪凝滞、心脉痹阻 胸痹 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理中丸治法与方义分析 补气健脾补气健脾 温中祛寒温中祛寒 干姜干姜 人参人参 白术白术 甘草甘草 君君 臣臣 佐佐 使使 温中祛寒温中祛寒 益气健脾益气健脾 健脾、燥湿健脾、燥湿 补中、调药补中、调药 内生之寒内生之寒 温必兼补温必兼补 理中丸 配伍特点:温补并行,以温为主 证治要点: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温中祛寒的根底方、代表方。理中丸 加减变化及附方:1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 加附子、肉桂加附子、肉桂 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 胃
3、不纳谷:不思饮食胃不纳谷:不思饮食 加山楂、麦芽、神曲加山楂、麦芽、神曲 楂曲理中汤(2)纳纳运运升升降降失失常常 脾不升清:腹泻脾不升清:腹泻 加山药、升麻、诃子、茯苓加山药、升麻、诃子、茯苓 胃不降浊:呕吐胃不降浊:呕吐 加砂仁、半夏加砂仁、半夏 砂半理中汤 脾不运湿,湿聚为痰:兼咳嗽吐痰脾不运湿,湿聚为痰:兼咳嗽吐痰 加茯苓、半夏加茯苓、半夏 理中化痰丸 理中丸加减变化 3阳虚寒凝,气机阻滞:脘腹胀满 枳实、茯苓枳实理中汤 4出血:吐血、便血 黄芪、当归、阿胶、艾叶胶艾理中汤 月经延长、漏下 艾叶、益母草固本止崩汤 5唾涎沫:益智仁、山药 6表兼风寒者+桂枝桂枝人参汤 小建中汤?伤寒论?
4、小建中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肝脾不和肝脾不和 中焦虚寒中焦虚寒 阳虚寒凝阳虚寒凝 土虚木乘土虚木乘 化源匮乏化源匮乏 阴血缺乏阴血缺乏 血虚失荣血虚失荣 阴虚内热阴虚内热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 舌淡,脉细弦舌淡,脉细弦 心悸,面色无华心悸,面色无华 心烦,手足烦热心烦,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治法与方义分析 和里缓急和里缓急 温中补虚温中补虚 饴糖饴糖 桂枝、白芍桂枝、白芍 生姜、大枣生姜、大枣 甘草甘草 君君 臣臣 佐佐 佐使佐使 小建中汤 配伍特点:阴阳并调,温中为主 肝脾同治,补脾为主 证治要点: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随证加减:寒甚加干姜 气滞
5、加木香 便溏加白术 虚甚加人参、黄芪、当归。使用注意:1.呕吐及中满者不宜使用。2.阴虚内热之胃脘疼痛者忌用。吴 茱 萸 汤?伤寒论?吴茱萸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浊阴上逆浊阴上逆 肝胃虚寒肝胃虚寒 阳虚失温阳虚失温 畏寒肢冷,甚那么四逆畏寒肢冷,甚那么四逆 胃气上逆胃气上逆 食谷欲呕食谷欲呕 寒凝气滞寒凝气滞 胃脘痛,喜温喜按胃脘痛,喜温喜按 浊阴随胃气上逆浊阴随胃气上逆 干呕吐涎沬干呕吐涎沬 阻于胸膈阻于胸膈 胸膈满闷胸膈满闷 浊阴循肝经上犯浊阴循肝经上犯 巅顶头痛巅顶头痛 阳虚失化阳虚失化 水湿停聚水湿停聚 脾不升清脾不升清 下利下利 舌、脉舌、脉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6、或迟 吴茱萸汤治法与方义分析 降逆止呕降逆止呕 温肝暖胃温肝暖胃 君君 吴茱萸吴茱萸 温胃暖肝温胃暖肝 行气止痛行气止痛 降逆止呕降逆止呕 臣臣 人参人参 益气健脾益气健脾 生姜生姜 佐佐 大枣大枣 温胃祛寒温胃祛寒 降逆止呕降逆止呕 宣散水气宣散水气 益气健脾益气健脾 吴茱萸汤 辨证要点:巅顶头痛,夜半转剧,天明渐减,痛时欲吐,四肢欠温,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迟。食后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随证加减: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头痛剧者加川芎。虚寒重者加干姜、小茴。使用注意:胃热呕吐、阴虚呕吐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回阳救逆 阳衰 病位:心肾 特征:四逆+
7、神衰欲寐、脉微 温里回阳:温里回阳:附子、干姜附子、干姜 益气补益:益气补益:人参、甘草人参、甘草 心肾阳虚治法 四 逆 汤?伤寒论?四逆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心肾阳衰厥证 阳衰失温阳衰失温 四肢厥逆四肢厥逆 恶寒倦卧恶寒倦卧 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心阳衰微,神失所养 神衰欲寐神衰欲寐 肾虚及脾,火不生土肾虚及脾,火不生土 下利清谷下利清谷 寒凝气滞寒凝气滞 升降失常升降失常 呕吐,腹中冷痛呕吐,腹中冷痛 舌、脉舌、脉 舌淡苔白,脉微细舌淡苔白,脉微细 四逆汤治法与方义分析 回阳救逆 君君 附子附子 温壮元阳温壮元阳 回阳救逆回阳救逆 臣臣 干姜干姜 温中祛寒温中祛寒 助阳通脉助阳通脉 佐佐 甘草甘草
8、 益气补中益气补中 缓和姜、附之辛烈缓和姜、附之辛烈 调和药性,使作用持久调和药性,使作用持久 四逆汤 配伍特点:心脾肾兼顾以峻温心肾为主 温阳与补气结合而使先后天互生 证治要点:四肢厥逆,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微细。回阳救逆的根底方。附方:1、通脉四逆汤 组成:四逆汤倍干姜,附子适当加量。功用: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主治:心肾阳虚,阴盛格阳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假设“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2、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四逆汤加人参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固
9、脱。主治:心肾阳虚,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3、白通汤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 功用:破阴回阳,贯穿上下。主治:心肾阳虚,阴盛戴阳证。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假设“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人尿五合,名白通加猪胆汁汤。4、参附汤 组成:人参四钱 附子炮三钱,用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功用:益气回阳救脱。主治:阳气暴脱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第三节 温经散寒 寒邪直中 素体正虚 寒滞经脉血脉不利 阳气缺乏 阴血亏虚 辛温散寒:桂枝 活血通脉:川芎、红花 温里助阳:肉桂、细辛 滋阴养血:当归、芍药 熟地 当 归 四
10、逆 汤?伤寒论?当归四逆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寒邪直中 损伤阳气损伤阳气 阳气缺乏 阴血缺乏 阳虚失温阳虚失温 手足厥寒手足厥寒 舌淡苔白舌淡苔白 痛证痛证 脉细欲绝脉细欲绝 或沉细或沉细 寒滞血脉寒滞血脉血行不畅血行不畅 无以盈脉无以盈脉 当归四逆汤治法与方义分析 养血通脉 温经散寒 当归当归 桂枝桂枝 细辛细辛 臣臣 白芍白芍 通草通草 通利血脉通利血脉 制桂、辛之温燥制桂、辛之温燥 温经散寒温经散寒 温助阳气温助阳气 滋阴养血、缓急止痛滋阴养血、缓急止痛 甘草甘草 养血、活血养血、活血 君君 佐佐 大枣大枣 佐使佐使 益气健脾养血益气健脾养血 调和诸药调和诸药 当归四逆汤 配伍特点:阴阳并调
11、,散寒为主;温中寓补,补中寓通。证治要点: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应用范围 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那么痛痹证 胃脘痛:加吴茱萸、生姜、佛手、党参 头痛:加川芎、玄胡 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 当归四逆汤应用范围 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 肢冷、肌肤紫黯 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紫斑肢寒雷诺氏病: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 当归四逆汤应用范围 3、厥阴肝经寒证的主方 痛经: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疝痛:加台乌、小茴香 前阴冷痛:加台乌、川楝、淫羊藿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附 方 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组
12、成: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和中止呕。主治:血虚寒凝,手足厥逆,兼寒邪犯胃,呕吐腹痛者。2、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功用:益气健脾,和血通痹。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阳 和 汤?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阴 疽 特征:肿、痛特征:肿、痛 漫肿无边,痠痛无热漫肿无边,痠痛无热 伴见症: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伴见症: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细 病势:病势:三难三难 未成脓难消未成脓难消 已成脓难溃已成脓难溃 溃后难敛口溃后难敛口 阳和汤病机 原因 寒寒内寒内寒 虚虚血虚血虚 滞滞痰滞痰滞 寒凝痰滞 阳虚血亏 阳和汤治法与方义分析 散寒通滞 温阳补血 熟地熟地 鹿胶鹿胶 炮姜炮姜 肉桂肉桂 白芥子白芥子 麻黄麻黄 生甘草生甘草 温阳补血温阳补血 温助阳气温助阳气 温通血脉温通血脉 化痰除湿化痰除湿 宣通毛窍宣通毛窍 补 通 温温 筋骨筋骨 肌肉肌肉 血脉血脉 皮里膜外皮里膜外 腠理腠理 阳和汤临床应用 1、证治要点: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2、用量特点:熟地重用,麻黄轻用。3、使用注意:阳证禁用。随证加减:兼气虚者,加参芪 阴寒重者,加附子,肉桂改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