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钢贸案引发的金融制度反思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由近日遭到热议的“上海钢贸案“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开展迅速,但其业务运作和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继承着传统贷款业务的方法,显然存在着一些敝端,因此我国贷款市场自身的发育是不成熟,同时也受政策、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以致商业银行贷款面临着诸多的风险。而在国外,贷款业务已有几十年的开展历程,已经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消费信贷业务,这些国家的风险管理体系拥有很多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进行比拟借鉴的地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鉴国外风险管理模式在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合理安排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着力把好抵押关
2、、稳步开展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大力防范贷款风险。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 风险 防范 1、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分析1.1. 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概述商业银行是指提供金融中介和交易效劳机构,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主体,其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损失或收益的时机。风险就是“未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程度,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贷款风险即是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中介和交易效劳中损失发生不确定性,即在债权已届请偿期而无法收回本息的一种可能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客观性。银行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特性是由于市场信息非对称性
3、和主体对客观认识有限性所决定的,客观上可能导致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风险产生。二是扩散性。银行风险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银行风险损失或失败发生,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与开展,更突出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或失败,就会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这就是银行风险的传染性扩散性。三是可控性。所谓银行风险可控性,是指金融主体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可控性的依据是:首先风险可度量为可控性提供了根底。人们通过区分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进而可以对银行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预测的。其次技术手段的支撑:人们可以依据概率统计以及现代化技术手
4、段,建立各项银行风险的技术性参数模型。最后银行制度的有效约束:金融制度是金融活动的一组约束金融主体行为,调节金融关系的规那么。1.2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析贷款风险是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损失风险,其二为收益风险。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又是不良贷款的防范。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不能还贷。不能还贷指商业银行在贷款款项拨出后,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法律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其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的一局部。二是低押不能变现。抵押不能变现即抵押权的不能实现,是指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导致抵押权无法行使。三是保证虚
5、置。保证虚置那么是因为保证人资格不适格,使保证不成立,或保证人无能力即没有充分的财产保证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来代为履行等因素,使保证流于形式。随着金融市场的开展和业务领域的扩展,信贷风险不仅仅是指贷款资产的风险,还涉及到担保、承兑与贴现、信用证等授信业务。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一般分为下面几种类型:一是操作风险。入市承诺的兑现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外乡商业银行面临更加剧烈的竞争, 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于外乡商业银行产权缺位、内部控制机制缺乏, 流程设计失当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日益凸显。二是担保风险。商业银行对信贷担保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
6、即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信贷。信贷担保只是分散了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补偿功能,但它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也不能保证足额归还信贷,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贷风险。三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签约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可能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侵占他人的利益,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2、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2.1商业银行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过程创新过度源于金融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监管。由于金融业以负债经营为原本,其监管不得马虎,监管机构一般采取两种渠道对于商业银
7、行的监管: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我国主要采用非现场监管的形式,在总体上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迅猛开展,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分业监管所固有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比方监管机制协调性差,监管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不健全等等。2.2需求方固有低估贷款风险的意识倾向从几年出现的贷款问题可以看出,有些借款的没有从长远来看,认识清楚自己的偿债能力,往往是低估信贷风险,高估自身的归还能力。甚至有些借款为了尽可能多得申请获得银行的信用贷款额度,通过虚假的证明材料成心虚报收入水平。由于收入水平的不透明,银行到目前为止还是不能准确了解借款人的收
8、入情况,加上某些借款人所在的单位也会帮助借款人作假证明,使得银行高估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所以说需求方固有低估贷款风险的意识倾向导致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风险加剧。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来自诸如人民币升值及外资流入带来的安全隐患、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法律风险等贷款风险产生的经济社会因素。3.3信用体系建设落后,风险机制不健全从全国范围的信用信息来看,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商业银行的需求,具体体现为:第一,从组织要素来看,我国信用体系的组织建设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二,信息收集缺乏法律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全国性的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第三,尚未树立现代
9、信用意识。人们仅仅把信用作为一种观念用道德去约束,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商品。第四,信用数据征集本钱较高。我国征信数据分散是信用体系开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信息开放水平非常低,信用评估公司难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商业银行贷款在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支撑,其蕴含的风险会直线增加。3、 防范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3.1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管理由于贷款额度大,期限长,一旦出现问题,银行和借款居民都会遭受巨大的打击。所以,防范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首当其冲的措施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首先,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其次,借鉴欧美的信用体系模式,加快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和征信
10、数据的开放。第三,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第四,培育专业的、市场化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五,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和管理体系。3.2.合理安排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是多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应当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流动性风险的防范。首先,建立一套与比例管理决策机构相适应的组织与协调机构。其次,建立高效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响机制,通过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进行有效的资金余缺调剂,从而在保障流动性的同时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最后,金融监管机构要积极改良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金融业务创新降低流动性风险:一是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
11、主动型负债,自主进行产品定价,可以控制负债的期限和品种,调节资产负债比例和管理期限缺口。二是资产业务的创新。在逐步增加优质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三是中间业务的创新。大力开办各种委托代理和中间效劳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预测贷款需求、存款来源以及客户提款需求、偏好转变来进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做好资产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预警监测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监测流动性风险。建立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对突发的流动性风险,及时启动处置预案,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3.3.认真审核,
12、防范抵押风险第一,审核抵押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或者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抵押人对抵押物是否拥有合法的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第二,把好抵押程序关。第三,审核抵押物的权属。信贷人员应严格依照担保法、物权法的规定审查抵押物,确保抵押物的合法性,防止借款人用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进行抵押担保,认真查验抵押物的权属,确保抵押物的有效性。第四,公正客观地评估抵押物价值。第五,做好抵押物的投保。抵押物投保对商业银行形成双重保障。3.4.优化商业银行贷款的经济社会环境首先,强化贷款借款人的风险意识。客户应以诚信为原那么,增强风险意识,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提供贷款资料,合理评估自己能够承当的贷款金额。谨慎对待担
13、保或出质责任。其次,运用经济政策缓解经济周期对市场的影响。运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周期几乎是各国政策当局的选择。具体到房银行贷款领域,周期性也很明显。及时洞察银行贷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宏观、中观甚至是微观的政策措施加以及时解决,防范市场的波动与危机。 再次,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最后,加快信贷立法,促进信贷市场健康开展,从国际经验看,各国都很重视信贷政策的作用,并通过立法加以保障。严格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监管,审慎推进贷款的证券化,最大程度地防止贷款的出现和累积。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优化银行资产质量。 参考文献1宾爱琪,商业银行信
14、贷法律风险精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5.2孔猛,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研究 D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23年3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39.4漆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集团客户“信贷博弈研究 D .贵州大学,2023年5李子超,中外银行信贷管理体系的比拟与启示 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6赵庆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行业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6.7林粤卉,河南高速公路信贷风险与对策研究 D. 郑州大学,2023年8最新银行信贷风险分类管理与防范化解及客户信用额度调查分析实用全书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23
15、10.9最新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监测评估与信贷风险控制及有效防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1.10任继鸿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之防范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11王爱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D .河北大学,2023 年12刘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D .河南大学,2023年13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5.14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10.15鞠瑛,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及管理研究 D. 郑州大学,2023年16刘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D. 河南大学,2023年17王爱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D .河北大学,2023年18刘同清,浅谈商业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19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方法与建议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