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88DOI:10.3969/j.issn.1674 9391.2022.12.0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境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 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马瑞祾邱富元 摘要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智能技术正持续赋能教育的创新与变革,重塑智慧教育这一未来教育的新范式。首先,本文阐释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育人格局。其次,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民族地区的推普典型,分析其语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现状,探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化发展的现实机理。最后,文章基于系统思维和协同理
2、论,通过理念、模式、教师、环境、资源、评价六要素的创变来构建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体系,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和铸牢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391(2022)12 0088 10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2022 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22YH50B)、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项目(SC22B023)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马瑞祾(1997 ),男,回族,云南昆明人,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
3、究方向:语言教育技术、语言教育政策。北京 100083邱富元(1965 ),男,彝族,四川凉山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系学、历史语言学。四川 成都 610041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 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应“加大国家通
4、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3。学术界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认同等多元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所具备的工具和文化功能、经济和社会价值4;指出了其在消除族际交流屏障,促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5,提升少数民族同胞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而融入城市、成功就业和增加收入的现实价值6;探讨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关系与互动逻辑7 8,以及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9 10。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2022/12总第
5、86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8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面临的现实难题11,借助智能技术与数字资源来创新推普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或可打破普通话推广的结构性困境。当前,我国教育正迎来数字化转型关键期,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 会、学 习 型 大国。”2 智慧教育已然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境界、新样态12。2022 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曾建议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的应用力度13。然而,如何在推普过程中实现智能技术与语言教育的有机融合?尤其是如何立足民族地区的特殊语情,更好发挥技术优势来助力推普提质?这些都值得
6、细致思考与深入研究。据调查,我国部分民族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等,已经与科大讯飞等技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通过引智、引技等方式赋能当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下,提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的新议题,从内涵界说、案例分析、体系建构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为进一步探明语言教育智慧化发展的内在机理,文章选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调研点,调查民族地区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来开展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教学,以期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深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化智慧、数据智慧和教学智慧。一、理论阐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的内涵界定(一)民族
7、地区智慧教育学界对智慧教育的“智慧性”解读大体可分为两类:一者为“IBM”说,强调机器的智能化应用,另一为“大成智慧”说,关注人类的智慧发展14。二者将“智慧”(wisdom)和“智能”(in-telligence)分别视为人与技术的高级属性,而智慧教育正是将“机之智”与“人之慧”有机整合后形成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智慧教育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以智慧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全面、美好发展15。简言之,智慧教育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以优化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16。不论在教育、技术还是生态视
8、角下,智慧教育的核心要义都是依托“机器智能”赋能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最终提升或转化“人的智慧”17。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背景下,多个智慧教育示范区陆续设立,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上线应用,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立。民族地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点领域。智慧教育为民族地区教育系统创变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夯实教育新基建,从而打破区域阻隔、纾解师资之困、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实现规模化精准推普。(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回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史,信息技术对推普和学普具有重要意义。1
9、957 年“全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汇报会”召开后,国内开始借助广播、电视开办普通话语音讲座18。21 世纪以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为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媒介。各类推普的数字教材、数字应用等资源陆续问世,语言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化评测普通话发音、汉字书写成为可能。受世界疫情影响,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直接推动了教育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也迎来了智慧化转型的契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是基于民族地区的实际语情和推普经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建构、联通等现代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习得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为目标,以通用语言、规
10、范汉字、实用技能、中华文化、国情党史等为内容,以智能感知、高效交互的智慧环境为空间,以因材施教、人机协同的智慧教法为抓手,以数据循证、科学立体的智慧评价为标尺的教育新样态。要言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最终实现“推普”与“学普”双线的智慧化。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和高效赋能的教育活动,着力打造“横纵交织”的教育生态。横向上,激活技术的“动力源”效能。构筑“互联网+在线教育”“V/A+沉浸式教育”“智慧教室+融合教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90育”等支持学习者深度学习的智慧教育场景,并以更丰富的
11、学习方式、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更科学的成效评价增强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纵向上,发挥教育的“智慧源”属性,贯通民族地区基础、高等、职业等各类教育,重点关注学前儿童、青壮年农牧民、基层干部、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在民族地区营造学普、用普的良好社会氛围,培育各族学习者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案例分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的机理分析(一)研究背景为论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择取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案例点,对其展开多维度的调研和分析。择取
12、原因为:凉山州作为“三区三州”的一员,既是全国典型的区域性整体深度贫困样本,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点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笔者在 2017 年至 2019 年间曾多次赴凉山州开展推普活动,先后走访了西昌、冕宁、喜德等地开展推普活动,2020 和 2021 两年又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据此形成了对凉山州语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境况的基本认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州政府多措并举助力推普工作持续深化。知识图谱(图 1)节点间的关联情况大体反映了凉山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的概貌:在国家、四川省的语言文字政策和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围绕学前学普、脱贫攻坚、红色经典等
13、主题展开工作,形成了州内多个市、县级推普示范点。图 1凉山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知识图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方面,凉山州政府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 凉山州推普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常态化开展“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等系列活动。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川内外高校建立联系,定期开展支教培训、教育关爱、定点帮扶等社会活动,推普工作稳中求进。首先,凉山州依靠“一村一幼”幼教点常态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计划”。截至2021 年 10 月,该行动覆盖了 3996 个幼教园点,累计 43 6 万名彝族学前
14、儿童受益,有效解决了传统学前教育“半空白”的状态,为民族地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示范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2022 年自治州全面启动“学前学普 2 0 计划”,力促普通话“幼有优教”。其次,为破除民族地区优质师资缺乏的困境,凉山州通过深入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开设国家语言政策宣讲、普通话正音、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再次,为解决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时语言不通造成的诸多问题,2021 年自治州开始面向青壮年农牧民、农村留守妇女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共涉及美姑、盐源、雷波等 8 个县的 650 人。教育信息化方面,随着“三
15、通两平台”工程的持续推进,自治州的班班通教室从 2019 年的1 万余间发展成为 2021 年的 1 4 万余间,2 年2022/12总第 86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91增幅达 40%。同时,州内学校还建成了一大批电子录播室、数字阅览室等数字教学硬件资源。目前,全州互联网接入、多媒体教室建成的比例达 100%。智慧教室正陆续进入州内各市、县的中小学,借助多样化的软硬件教学设备,为凉山州的孩子们打造“智能、互动、共享”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学习环境。在上文提及的 2 0行动中,核心内容就是从硬件和软件上提升民族地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19。除了资源建设外,凉山州还积极
16、引入优质资源,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1+1 手牵手青少年 V 看凉山”“互联网+智慧课堂资源共享”等“凉山州师生智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二)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包括如下三个维度:第一,语言维度,调查当地民众的基础信息、语言使用、语言能力情况,以此分析凉山州推普成效与不足;第二,技术维度,了解当地民众的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包括意识、知识、能力和培训意愿;第三,交叉维度,获悉当地民众使用技术辅助语言学习的现状和需求。笔者2020 至2021 两年间,共面向凉山州居民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第一轮调查面向 530位当地居民,了解语言维度的情况,问卷共包含10 道选择题。第二轮调查面向其他 220 位当地群众,在一轮调查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技术维度和交叉维度情况,包含 23 道客观题(选择题+量表题)。两轮调查中无法认读汉字和使用手机者均由亲人代为填写。由于第一轮问卷不包含量表题,故不进行信效度分析;第二轮问卷的量表题信度指标 Cronbach 系数值为 0 879,效度指标 KMO 值为 0 796,两项指标共同说明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