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牧民草原保...基于TPB与VBN整合模型_陈强强.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2916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牧民草原保...基于TPB与VBN整合模型_陈强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牧民草原保...基于TPB与VBN整合模型_陈强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牧民草原保...基于TPB与VBN整合模型_陈强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7 卷第 2 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 37No 22023 年 2 月Journal of Arid Land esources and EnvironmentFeb 2023文章编号:1003 7578(2023)02 034 08doi:1013448/j cnki jalre2023032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牧民草原保护的生态认知、意愿与形成机制*基于 TPB 与 VBN 整合模型陈强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兰州 730070)提要:农牧民作为草原保护管理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源自其内应力的自我管理机制是草原生态保护的基础。文中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564 户农牧民的调查数据

2、,整合 TPB 和 VBN 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牧民草原保护的生态认知、意愿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74 468%的农牧户具有较高的草原生态保护意愿,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个体规范均直接影响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意愿,拥有“人地和谐共处”生态世界观的农牧民具有更强烈的结果意识和进行草原生态保护的道德责任感;农牧户草原生态保护意愿的形成是以生态世界观为根本触发点,以结果意识为关键节点,连接其他因素及其多重链式作用关系互相嵌套,最终形成递阶有序的网络结构;结果意识对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意愿不存在直接影响,其通过触发责任归因,激活个体规范对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关键词

3、:草原生态;保护意愿;生态理性;形成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TPB 与 VBN 整合中图分类号:S812文献标识码:A农牧民作为草原保护管理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政策实施中功不可没。然而,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农牧民主体地位不强1、超载过牧、生态意识薄弱2、“搭便车”心理普遍3 等环境社会心理问题,削弱了草原保护管理政策的实施绩效4,致使草地持续退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抑制5,草原生态安全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薄弱部分1。农牧民是草原利用与保护的直接主体,其行为既体现出追求利益最大的经济理性,也具有明显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利他主义”属性的生态理性。因此,激发农牧民内在的草

4、原生态保护意愿和道德责任感,建立源自农牧民生态理性的自我管理机制是草原保护的根本和基础,而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有必要阐明农牧民草原保护的生态认知、信念与行为意愿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作用路径与反馈机理。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认知的公众生态保护意愿与行为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就生态服务价值认知与评估方面,Costanza 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 17 种功能类型6。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四大类7。同时,评价方法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参数法8、能值分析法9、假想市场法和实验市场法10。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微观个体的生态理性认

5、知与行为选择的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Gigerenzer 基于对经济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批判提出生态理性,即人类行为适应环境信息结构的行为工具。“环境信息结构”是人们行动的约束条件,包括道德、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它不仅依赖于人们的知觉系统,还依赖于人们的行为动机和目标11。生态理性强调人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将决策的外部环境信息结构纳入决策系统,认为内部心理机制利用环境中可获得的外部信息作出优化决策12,并将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 信念 规范理论(VBN)作为基础理论框架。然而,人的认知受到个体长期积累形成的某种相对*收稿日期:2022 9 26;修回日期

6、:2022 10 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JY117)资助。作者简介:陈强强(1979 ),男,汉族,甘肃陇西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研究。E mail:jjglxy666126 com固定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影响,进而按照既有模式出发,导致路径依赖式决策13,情感反应、认知偏见、区域资源禀赋、技术锁定以及制度依赖性进一步固化行为决策路径14。因此,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突破路径依赖尤为重要15。认知行为理论也强调通过改变信念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认为认知通过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进而影响个体决策16。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的多元服务价值认知学界已达成共识,价值评估理论

7、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农户生态系统服务认知及其行为选择因遵从的行为理论不同而不同,且研究多聚焦认知下的农户行为响应分析,缺乏生态行为产生机制以及生态认知提升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反馈作用机理研究。同时,现有农户生态行为研究更多围绕外部生态治理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对于源自农户内应力的亲环境行为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文中基于环境社会心理学,整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 信念 规范理论(VBN),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例,实证研究农牧民草原保护意愿的生态认知及其形成机制,分析农牧民对草原保护的生态认知如何?揭示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愿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

8、程度多大?进而阐释农牧民由“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嬗变逻辑,这些问题的解答对合理选择草原生态保护具体措施,激发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以及设计草原生态保护实践模式,进而对提高草原保护管理政策和方案的实施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1材料与研究方法1 1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1 1 1价值信念规范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是 Stern 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融入价值理论和新环境范式理论提出的行为分析框架17。VBN 理论通过等级因果链将 5 个影响环境行为的核心变量连接起来,即价值取向决定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影响结果意识,结果意识触发责任归因,责任归因激活个体规范,个人规范决定行为意愿18。价值

9、观是个人根据客体对主体的重要性进行评判和抉择的标准19,由利己主义价值、利他主义价值和利生物圈价值构成20。生态世界观是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原始信念21。新环境范式(NEP)是一种新的人地观22,其本质与生态世界观一脉相承,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任何人类行为都不以破坏整体的生物圈系统为代价。个体规范是指个人实施具体行为的一种道德义务感,是被内化的社会规范23。结果意识反映个人行为给他人(或他物)造成的影响24。责任归因反映个人对行为后果负有的责任感。一般情况下,个体对于特定行为的结果意识以及为其负有的责任感越强烈,个体规范越可能被激活进而实施相应的利他行为25。大量研究表明了 VBN 理论在分

10、析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方面的有效性和适用性26 27。长期以来,农牧民形成的逐水草而居的动态观念、向自然取舍的适度原则的游牧文明渗透着珍爱自然、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利生物圈价值观和追求“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世界观。个体规范表示农牧民是具有“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利他主义”属性的生态理性人,充分体现出农牧民草原保护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具有不争的先进性28。结果意识表示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与草原生态保护行为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既体现为农牧民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超载过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也包括个人亲环境行为所产生的良好示范效应。责任归因表示农牧民的草原利用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进而

11、为此负有的责任感。因此,秉持“人地协调论”的农牧民更能认识到草原利用过程中的超载过牧(或偷牧)行为造成的草原“三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并对其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会因违反个体规范而产生更加强烈的罪恶感甚至自我否定,此时个体规范将越有利被激活,进而实施保护行为。同时,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良好的社会规范,有利于引导、约束和规范农牧民草原保护行为。综上,提出假设 H1 H4:假设 H1:农牧民的生态世界观(NEP)正向影响结果意识(AC);假设 H2:农牧民的结果意识(AC)正向影响责任归因(A);假设 H3:农牧民的责任归因(A)正向影响个体规范(PN);假设 H4:农牧民的个体规范(PN)正向影

12、响行为意愿(INT)。1 1 2计划行为理论环境社会心理学历来注重理性行为理论揭示人们环境行为的决策过程24。计划行为理论(TPB)认为,行为意愿取决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23,29。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执行某种行为的喜爱(或不喜爱)程度。主观规范即他人(或组织)认为自己应该采取某项行为的信念。感知行为控制反映53第 2 期陈强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牧民草原保护的生态认知、意愿与形成机制个体对促进(或阻碍)特定行为的相关因素的可控程度30。TPB 理论在绿色环境行为分析方面体现出很强的解释力31 32。农牧民是经济理性人,其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态度的形成,取决于对草原资源利用行为的成本收益

13、的感知信念。具体地,农牧民采用如绿色低碳、草畜平衡等草原生态保护行为而获取的经济效益预期高于成本支出时,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态度将越积极,并为之付出时间、资金投入,从而提高保护意愿。相反,当农牧民采用草原生态保护行为的成本高于所获收益时,往往会弱化甚至否认个体行为的不良结果,从而弱化个体规范对行为的影响。主观规范表示,聚居在一定村域范围的农牧民易形成“熟人社会”,产生生态保护的“邻里效应”。农牧民在受到来自家庭、亲朋好友、邻里、社会媒体等重要团体或个人的支持、认可或压力,可规训和塑造农村社会秩序,形成互助互惠的生态保护习惯,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实施3。感知行为控制表示农牧民对采用草原生态保护行为的

14、难易程度的感知程度,既受到农牧民对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客观因素可控制信念的影响,也受到自身采取保护行为措施的能力、获取草原保护治理相关信息以及掌握保护技术的难易程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至此,提出假设 H5 H7:假设 H5:农牧民的行为态度(AT)正向影响行为意愿(INT);假设 H6:农牧民的主观规范(SN)正向影响行为意愿(INT);假设 H7:农牧民的感知行为控制(PBC)正向影响行为意愿(INT)。1 1 3TPB VBN 的综合框架有学者提出 TPB 和 VBN 之间的互补性,并整合构建环境行为研究的综合分析框架提升预测、解释力33 34。Klckner35 构建了环境行为分

15、析的 VBN TPB 综合模型,验证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Shi 等34 整合 TPB 与 NAM,分析了家庭 PM2 5 减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草原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农牧民长期依赖于当地资源环境,形成具有生态特征的游牧生产方式28,强烈的结果意识和责任感可望进一步激发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树立积极的行为态度,增强道德义务感,促进农牧民“愿意”“能够”“常常”参与到草原生态保护实践中,具体体现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支付意愿和时间投入的增加,草原资源本底状况、草原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执法与宣传教育等相关保护治理信息的更加关注,草原保护技术的采纳,以

16、及对草原生态补偿等各项制度安排的自觉遵循。综上,文中提出假设:H8 H9:假设 H8:农牧民的结果意识(AC)正向影响个体规范(PN);假设 H9:农牧民的结果意识(AC)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PBC);文中将 TPB 和 VBN 整合起来分析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愿,理论假设模型(图 1)。图 1理论假设模型Figure 1 Theoretical hypothesis model1 2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1 2 1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文中数据来源于课题组 2020 年 12 月基于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调查数据。功能区辖甘南藏族自治 州 和 临 夏 回 族 自 治 州 10 个 县(市),总 面 积33827km2,是典型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占黄河流域 4%的面积,每年向黄河补水 108 1 亿 m3,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 13 亿 m3的58 7%,在维系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方面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森林和湿地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根据调研主题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且生态脆弱的县进行入户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