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梁海敏,崔海珺,黎燕兴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摘 要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 年 月 年 月期间接收的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与参照组各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 天,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 谷氨酰转移酶()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参照组的();干预
2、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 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能显著改善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且能辅助改善肝功能指标,提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脾虚痰湿;中药穴位贴敷;肝功能;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脂肪肝是各种诱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肝脏病变,且部分患者病情进展易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医理论中属“肝着”“肋痛”“痰浊”等范畴,且病因病机为过多食用肥甘厚腻,情志失调,体内蕴生痰浊,在体内淤积,湿热痰浊在肝脏中积聚
3、而致病。中西药结合治疗与护理是目前内科疾病治愈的重要方向,且研究发现,中药外治疗法在肝脏疾病护理发挥重要作用,中药穴位贴敷在中药外治中占重要地位。既往临床研究中通过穴位敷贴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方面效果明显。因而本次研究重点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 年 月 年 月期间接收的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与参照组各 例。纳入标准:符合西医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肝癖”诊断原则;经辨证为脾虚痰湿证型,表现为胃脘及腹部满闷不舒,恶心、纳呆、倦怠乏
4、力,胸胁胀痛、腹胀矢气,舌胖大且边缘有齿痕,舌苔厚腻,脉弦或濡;配合完成整个周期护理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治疗期间未禁烟酒;合并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病变;依从性差;伴其他脏器严重功能不全;难以正常交(内文见下页)观察中国保健营养,():周武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中国社区医师,():张帅,周虹罗格列酮在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分析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系统医学,():张新燕罗格列酮治疗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应用探讨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于翔阿格列汀与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内蒙古医学杂志,():杨翠云,杨俊,杨翠
5、萍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王万民,宁云绸,乔高红,等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薛思敏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的观察与体会健康必读,():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廖文清(),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黑龙江医药 流或伴精神障碍。参照组中男性 例()、女性 例(),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个月,病症程度:例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例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组中男性 例()、女性 例(),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个月,病症程度:例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例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经过
6、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平均病程及年龄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比较差异()。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给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规格:片),治疗量 片 次,次,连续治疗 天。()常规护理方案:为患者制定饮食运动方案,据患者体重目标,总结统计所需热量,调整饮食计划,建立由医师督导的饮食表,每日督导;治疗期间为患者制定中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方案,锻炼为跑步等有氧运动,时长为 次,次 周为最适宜。叮嘱患者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至最佳运动量。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经中医辨证为脾虚痰湿证型,征象为胃脘及腹部满闷不舒,恶心、纳呆、倦怠乏力,胸胁胀痛、腹胀矢气,舌胖大且边缘有
7、齿痕,舌苔厚腻,脉弦或濡,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干预,取穴章门、期门、中脘、天枢、足三里。中药组方为甘遂,白芥子,细辛,麻黄等中药。将上述中药材研制成粉末状,取 加入适量姜汁调制,取(黄豆粒大小)敷贴在穴位上,并用医用胶布固定,时间,后取下,其间如若患者用药部位自觉刺痛感,并出现潮红、起泡属正常现象,如若严重则咨询主治医师,将穴位贴揭去。在施行穴位贴敷之前需先对患者穴位周围皮肤进行评估,是否出现皮肤破损,是否有过敏史,并叮嘱患者在贴敷前洗澡,穿衣时宜凉爽,以免出汗过多影响治疗及贴敷时长;在施行中药穴位前将上述相关注意事项及目的告知患者。穴位贴敷 次 天,持续贴敷 天。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
8、善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证候积分进行评价,其中脉象与舌苔其中之一为阳性者计 分、主诉症状计 分、问出症状及症状持续出现计 分、症状间断出现或时轻时重计 分、症状偶尔出现或表现为轻度计 分、无症状出现计 分。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范围;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下限为;无效:症状或体征无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症状改善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指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 谷氨酰转移酶()。在干预前后抽取患者空腹状态
9、下外周肘静脉血样,离心后取上清液,待检。采用 型全自动生化仪(来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及配套试剂盒检测上述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评分。采用中文版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定,包含 个维度,个条目,总分 分制,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统计学方法数据以 软件录入处理,计数数据以()代表行 检验;计量数据以()代表行独立样本 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症状改善有效率 显著高于参照组()。详情数据见表。表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参照组研究组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干预前组间比较无
10、差异();干预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有差异性()。详情数据见表。表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参照组 研究组 黑龙江医药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评分两组生活质量 评分干预前组间比较无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 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生活质量 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有差异性()。见表。表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评分(分,)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参照组 研究组 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应激性代谢性肝病,易感因素为高糖饮食、肥胖症、遗传因素、缺乏运动、饮食过于油腻等
11、,随着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覃映霖等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分布规律探析文章中发现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集中在脾虚痰湿型,且建议采用疏肝健脾、利湿运脾、利湿清热及化痰祛瘀等治法。本次研究着重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收集 例患者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与护理,另一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分别干预 天,发现研究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参照组的();干预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 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上述结果表明通过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干预,能发
12、挥化浊健脾、清热祛瘀的作用,改善症状与体征,辅助降低肝功能、含量,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是临床肝病常用药物,其可结合肝细胞,将受损肝细胞进行修复,促肝功能改善,且其还可对部分炎性因子的合成释放过程进行抑制,缓解机体炎症状态,但效果欠佳,原因为长期或大剂量给药,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胃肠功能紊乱、过敏等症状,疗效降低。而在中医理论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因情志失调、不良生活等因素造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情志失调、劳逸失度是诱使患者元气不足、脾胃虚衰、气血津液运化失调的主要原因,长此以往患者气虚精亏,同时导致痰湿、淤血、气滞等病理出现,故而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诱发风险。通过化浊
13、健脾、清热祛瘀的组方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穴位贴敷属于中药外治疗法,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刺激穴位,能更好地发挥功效。甘遂功效为消肿散结、泄水逐饮,且甘遂属于峻下逐水药,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消除水肿;白芥子功效为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利气豁痰;细辛功效为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麻黄功效为疏散风寒、发汗透疹、利水消肿,上述诸药融合姜汁通过外用之法,制成药膏后,将其贴敷在章门(功效为疏肝健脾、清利湿热、理气散结)、期门(功效为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中脘(功效为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天枢(功效为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足三里(功效为益气养血、调节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穴位之上
14、,药物经穴位周围皮肤渗透入真皮,后经多个环节进入血液循环,并刺激穴位,加快药物吸收,以减轻肝脏负担,进一步改善肝脏功能性,调理脾脏。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能显著改善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且能辅助改善肝功能指标,提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牛作虎,段绍杰,陈佳良,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与舌象特征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林军,苏林红,叶小丹,等基于“脾虚浊凝”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辨治思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薛建华,赵辉,傅益飞,等减肥降脂贴穴位敷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世界中西医结合杂
15、志,():谢雨萌,毛乾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及相关证型研究医学信息,():,阎晓悦,任鑫,王京奇,等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全美玲,沈震,夏爽自拟疏肝理气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覃映霖,胡振斌,陈彩凤,等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分布规律探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黄鸿娜,符燕青,黄晶晶,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进展辽宁中医杂志,():赵辉,马春萍,李立华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世界中医药,():李晓华,郭亚南,郭德洪理气疏肝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血脂和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医研究,():收稿日期:关于冒用黑龙江医药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近期黑龙江医药编辑部发现网上有冒用本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的情况,对此本刊郑重声明如下:黑龙江医药编辑部未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进行网上征稿活动。黑龙江医药 唯一投稿途径为:邮箱 ,无 字样。任何单位及个人在网上开展的征稿活动,均属于非法行为,本刊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请作者、读者谨防上当受骗。黑龙江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