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的典型做法5篇(篇一)为推动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xx县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1+6”任务落小落细落实,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xx县扎实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换血造血工作,按照基层社区组织法有关规定,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县7镇29个社区于2月8日前顺利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为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29个社区选举产生社区主任29人,社区委员150名。社区主任45岁以下21人,占比72.4%,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
2、6.2岁;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36.6岁,较上届下降5.67岁;社区主任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7人,占比93.1%,较上届提升28.6%;社区委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42人,占比94.7%,较上届提升29.6%;实现了社区“两委”成员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压实工作责任,挂图作战推进社区治理,各成员单位按照xx县关于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分工方案要求,对标对表任务清单,挂图作战,紧盯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切实抓好社区治理推进工作。一、二季度,全县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1+6”任务清单已基本完成。严格落实社区准入制,切实为社区“减负”,要求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乡(
3、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严格落实社区事项“准入制”,须经县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方可进入,特别是需社区协助的新增事项,严格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由相关部门(单位)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清单以外的工作事项,社区有权拒绝。持续开展社区治理“减负增效”,对照自治区确定的服务事项和证明事项清单,厘清社区职责,将原有的61项服务事项精简为43项,清理18项;将原有的71项证明事项精简为12项。精简整合标牌台账及信息网络,为社区“瘦身”,进一步清理各部门(单位)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全面清理社区乱挂牌问题。目前,社区门头只悬挂三块牌子,即社区居民委员
4、会和社区支部委员会以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办公场所上墙制度,取消不切实际、多余、过时和重复制度。大力压缩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参加的各类会议和活动;减少和整合内容重复、形式雷同的针对社区的各类台账和材料报表,最大限度减少纸质台账,实行电子化管理和报送。(篇二)近年来,xx县xx镇xx村紧紧围绕高质量夺取脱贫攻坚战全胜目标,通过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机关农村结对共建、强化片区自治精准管理“三个强化”,聚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肠梗阻”,稳步巩固脱贫成效,有力提升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乘势书写了xx提升农村治理新篇章。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意识。为切实强化全村党员干部
5、服务群众理念,该村不断健全学习机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农业专家技术服务等途径“现场学”,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水乡微课堂、学习强国等平台“在线学”,灵活创新支部书记带支部学、党员带干部学、干部带群众学“三带”学习方式,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本领,提升为民服务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不断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强化机关农村结对共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党建联建为抓手,通过建立“包保部门党支部+村级党支部+”的“大党建”工作机制,每月定期联合县直包保机关单位在职党员走进田间地头、村组院坝、农户家中,丰富活动载体,合作开展聚焦服务基层,推动产业发展、政策宣传、入户走访、环境整治等“1+N”
6、自主主题党日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拓宽农村党员视野,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形成机关和农村党员上下联动,思想、工作、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格局。目前,县直包保部门到xx村开展共建活动共6次,帮助108户困难群众解决各类生活生产问题126个。强化片区自治精准管理,提升服务基层实效。立足将全村7个村民小组(自然寨)划分为7个片区,咬定各片区补齐脱贫攻坚“3+1”短板、优势产业规模扩大、矛盾纠纷化解、优惠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目标,积极摸索“党建+片区自治”,按需把村级支部力量细化分解到到各片区上,不断构建“片区党员+包片村干+网格员+志愿者+寨老”的“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基层自治管理模式,并通过“大家访
7、”“大回访”“支书热线”等载体,“多支力量”职责分明,又联动编织片区民生服务“一张网”,用精细化服务销号群众“订单式”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群众水平。今年以来,全村各片区主导产业精细化管理模式日趋成熟,特色产业呈现百花齐发之势,片区人员有效解决13户贫困户“3+1”短板需求,有效帮助870余人及时到省内外就业,帮助293人及时就学,帮助69户低保户顺利提标,群众自主参与户内外环境治理蔚然成风。(篇三)“1”是建立一个工作专班。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镇党政领导班子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组。党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领导组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
8、其责,对标任务清单,有序、有力、高标准、高质量压茬推进工作,确保每项工作实打实、过得硬、经得住考验、可复制推广。与此同时,从镇政府各职能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5”是抓好五大重点。围绕筑牢党建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清化收”工作、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建强干部队伍等五方面,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提升台城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水平。“4”是健全四级梯队包联制度。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中,积极借鉴“xx模式”,因镇制宜、因村施策,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对工作推进中发现的困难棘手问题及时调查研究、分析研判、限时办结,做到问
9、题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建立健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支“两委”包组和网格员包户四级梯队包联制度,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项项能落实,责任到人、一竿子插到底。“2”是建立两项机制。一是建立“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落实机制。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实绩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镇村干部实行“一票否优”。二是建立系统完备的考核奖惩体系。抓好先进村评比,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考核,考核结果与报酬待遇挂钩、与星级评定挂钩,同时,对入选全市、全县的先进典型
10、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效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按相关政策予以专项奖励等。下一步,台城镇将以“1542”工作法为指导,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全方位推动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篇四)以“党建+”模式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厚度将党建融入到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一是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用”的原则,打造了“统一规范、功能齐全、整洁美观、方便实用”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工作服务区、查阅区、活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工作服务区设有党建、民政、社保、
11、计生等多个服务窗口;二是为提升服务质量,便民大厅设有党员服务岗。岗位亮明党员身份,面向群众提供困难帮扶、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十余项服务。从服务群众小事入手,让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网格+”模式提高基层治理精度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工作科学化水平,xx镇突出党建引领,整合党建、综治、环保、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等各类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发挥网格优势,织密织牢织细服务网,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精度。按照30到40户的标准划分1个微网格,将6个村划分为300余个“微网格”,制定统一编码,建立信息台账,配备了网格长和网格员。通过“微网格”工作制,将疫情防控、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落实
12、到户到人,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坚持志愿服务提高基层治理温度2022年4月,xx镇本着“把服务做实、不走过场,常态长效、不增加负担”的要求,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着手,为全镇6个村配备了23台洗衣机,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站点,精心打造“孝老洗衣坊”志愿服务品牌,为农村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同时,坚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鼓励有条件的党支部,结合村情民意,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好满足服务对象多样化需求,倡导“孝善”新风尚,传递支部温暖,密切党群关系,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温度。(篇
13、五)xx县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分别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力量三个切入点入手,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努力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上切入。该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精神文明建设、xxxx4项重点工作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考核的“必答题”“高分题”,占考核指标的60%。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全县197个村划分为产业示范村、特色保护村、城郊融合村、搬迁撤并村和整体提升村五类,分别制定了40%的个性指标。从壮大集体经济上切入。一方面,深入开展村级“清化收”工作,
14、全县11个乡镇197个行政村已完成xx个,共摸排出各类合同1557份,新增耕地1762.16亩,新增资源收入149.68万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耕地托管服务、建设标准化厂房、“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等多种模式,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该县统一建设猪舍等设施,出租给正大集团收取租金,2020年以来已获红利1783万元,其中受益最大的友宰镇兴隆村分红30万元。全县19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连续3年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从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力量上切入。该县在县城15个社区开展了“双报到、双服务”(即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向所在单位包联社区报到,服务居住地社区和包联社区居民)活动,共涉及73家单位1228名党员干部,为15个社区63个大网格、140个微网格充实了精锐力量,大大提高了社区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