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机制探析 :/china.toocle 2011年01月04日10:48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01月04日讯 论文关键词:危机信息;信息传播;人际传播机制;移动互联网论文:从信息传播的根底理论出发,结合人际信息传播的复杂理论根底和社会网络根底.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危机信息人际传播的模型及其传播机制。基于研究结果,指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危机信息人际传播,其节点状态的变化受到节点间联系强弱和网络结构特征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是实现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媒介,其利用程度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加强危机情景下节点间联系的疏导,可以有效去除噪声,并强化后期传播媒介的正面影响,
2、以实现对危机信息的管理与利用。21世纪伊始,世界范围内各种危机事件频发,从“非典事件、南方暴雪到512汶川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最近的伊朗大选“twitter事件,各种威胁把人类推到了各种危机事件的最前沿,人类不断受到天灾人祸造成的危机和挑战。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渠道日新月异,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危机信息传播的媒介体现出超时空、广泛性、高互动性等特点。在近年的危机事件中,几乎每一个危机事件的爆发、传播、深化都与网络媒介息息相关。另据CNNIC于2023年1月发表的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到达3.84亿
3、人,互联网普及率到达28.9%, 网民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以 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危机信息的人际传播存在于人际网络巾,这种网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网络,是南特定危机情景下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决定的。本文从危机信息传播的社会机理视角出发,运用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对危机信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人际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和解释。1危机信息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理论根底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源于信息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是在信息传播理论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危机信息的人际传播过程是在特定情境下,多种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复杂传播过程。信息传播根底理论的研究
4、始于国外,他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结构和效果建立了诸多理论模型或者传播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促进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认识和把控。对其中一些关键模型及研究思想总结如下:在信息传播理论上具有奠基意义的是美国著名政治家Lasswell于1948年提出“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有何效果,这个模式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模式。Lasswell将信息传播过程看成是一个劝服性的过程,具有早期线性传播模式的典型特性,没有揭示人际间信息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Lasswell的“5W模式。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Shannon和Weaver提出了信息传播的“线性模式,这是信息传播模式中的一个经典模式,为后
5、来的许多传播过程模式打下了根底,并引导人们从技术角度去研究信息的传播。Shannon和Weaver的“线性传播模式见图2。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工程学家Osgood和Schramm认为Shannon和Weaver的传播模式比拟适合于机械的传播过程,并不符合实际中的人际传播过程,在实际的人际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他们于1954年提出了“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克服了Lasswell以及Shannon和Weaver的线性模式的一些缺乏,突出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此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它把传播主体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而且它只能反映
6、点对点传播的特点,不能适用于群众传播的过程,而且该模式没有考虑噪声和传播媒介环境等对传播过程的影响。不过这个模式揭示了信息人际传播中的最根本形态,还是非常有意义的。Osgood和Schramm的“循环模式。1970年,Defleur在Shannon和Weaver线性模式的根底上补充了噪声和反响的要素、环节和渠道,并认为噪声对信息及传播及反响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提出了“互动过程模式。该模式较全面地解释了信息传播互动的过程。Delfeur的“互动过程模式。从上述的几种信息传播模型及其开展过程来看,信息在人际传播问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具备根本的信息传播要素,并受环境和媒介等素
7、的影响,比拟符合本文研究主题的实际情景的传播模型是Delfeur“互动过程模式,这将作为本文研究立论的根底之一。2危机信息人际传播的复杂网络理论根底人际信息传播是建立在人际网络的根底上,而人际网络又是一种复杂网络,危机情境下人际问信息传播的内容、速度、效果等与现实社会巾普遍存在的复杂网络直接相关,冈此,需要从复杂网络的角度来研究其危机信息的传播机制。复杂网络的研究是复杂性理论研究的一局部,复杂网络借助于图论和统计物理的一些方法,可以用来捕捉并描述系统的演化机制、演化规律和整体行为。复杂网络一般分为3类:规那么网络、随机网络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小世界网络。2.1“六度分隔理论六度分隔理论源于1929
8、年匈牙利作家卡林西(Frigyes Karinthy)在其短篇小说链巾提“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说;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Stanley Milgram)进行了大量有趣的实验,使“六度分隔理论有了很大的开展.实验要求参与者把一封信传给他们熟悉的人之一,使这封信最后传到指定的人,借此来探明熟人网络巾路径长度的分布,结果说明平均传过人数仅为6人。“六度分隔理论的实验说明“弱关系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它为解释“小世界现象提供了实践根底。2.2小世界现象199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沃茨(Watts)和斯特罗
9、加茨(Strogatz)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小世界现象(SmallWoAdPhenomenon)并提了“小世界网络模型(WS模型),用以描述从完全规那么网络到完全随机网络的转变。“小世界现象源于“六度分割理论,WS模型那么说明规那么网络和随机网络并不能很好展现真实网络的性质,现实世界既不是完全规那么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WS网络模型同时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集系数,而规那么网络虽具有聚集性,平均最短路径却较大;随机图那么正好相反,具有小世界性,但聚集系数却相当小。2.3无标度网络尽管小世界网络模型能很好地刻_面现实世界的小世界性,但对小世界网络模型的理论分析说明其节点
10、的度分布仍为指数分布形式。此,1999年,美国圣母大学教授巴拉斯(Barabasi)和艾伯特(Albe)发表文章描述了“无标度网络(ScaleFreeNetworks),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BA模型。以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包括人际网络在内的许多现实复杂网络均呈现出“无标度网络的根本特征,其连接度分布服从幂次定律,即多数节点只拥有少数连接,只有少数节点才拥有极大的连接。大量研究说明,与随机网络相比,“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都具有较大的群集系数(ClusteringCoefifcient)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ManFreePath),但在节点度数(NodalDegree)分布方面,“小世界
11、网络的节点度(节点所连接的边数)分布形态与随机网络相似;“小世界网络的拓扑结构相对单一,所有节点大约有相同数量的连接,而“无尺度网络的连接分布极不均匀,网络中大量节点拥有少量的连接,而少量节点却拥有网络的大多数连接;“无尺度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目前,“小世界与“无尺度现象已经被实证为普遍存在。有研究说明,危机信息传播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小世界特性,进而引发了人们对危机信息传播丰_卜会网络结构的再探讨。因此,本文可假设危机信息人际传播的网络结构也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3危机信息人际传播的社会网络理论根底从社会的角度看,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危机信息人际传播是社会巾各成员实
12、现危机信息交流的渠道,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受到社会中成员间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的双重影响。3.1弱关系理论1971年,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提了弱关系力量(StrengthofWeakTie)假设,被认为是社会网络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弱关系力量假设的提H和经验发现对欧美学界的社会网络分析产生了巨大影响。格兰诺维特所说的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关系,这种关系与传统幸十会学分析巾所使用的表示人们属性和类别特征的抽象关系(如变量关系、阶级阶层关系)不同。他首次提m了“关系力量的概念
13、,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如危机信息人际传播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弱连接比拟容易在不同的体问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如突发事件信息,使得网络巾的成员能够增加修正原先观点并澄清谣言等的时机,降低社会结构限制所带来的影响。3.2强关系理论1992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组织学教授克雷克哈德(Kraekhardt)针对格兰诺维特提ff的“弱关系的力量的观点提出“强关系的力量(StrengthofStrongTjes)假设,认为强关系特别适.Hj于不确定性的情境,在需要承当风险或面临危机时,强大系是可以依赖的对象。处
14、于不安全位置的个人极有可能通过建立强关系获得保护,以降低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强关系连接丰十会特征较为相似、具有同质性的人群,成员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形态上较亲密,这些人之问由于来往较为密切,信息交流较为充分,此,信息的重复度(冗余度)也很大,而且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交流双方获取的有效信息量相应的也较少,适合于描述常规环境下信息的沟通与传递。3.3结构洞理论19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伯特(Burr)在结构洞一书巾首次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结构洞(StructuralHole)理论,他将结构洞定义为“非冗余联系之间的分割。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其社会网络均表现为两种关系:
15、一是网络巾的任何主体与其他主体都发生联系,不存在大系间断现象,从整个网络来看就是“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巾才会存在。二是社会网络巾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巾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似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而称作“结构洞。结构洞是人际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常情况下,结构洞的建立不是通过“强关系,而是网络结构巾“弱关系作的结果。在具有结构洞的网络中,占据巾心位置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非重复信息,并且具有“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两大优势。美国著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1982)认为,无论是强大系还是弱关系,芙系人本身的社会地位都是决定关系所能摄取的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变量。显然,关系的作用最终是由关系人的能力与意愿的合力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弱_炎系具有信息传递的优势,而强关系那么适于传递情感、信任和影响力。社会网络巾的结构洞现象见图5。过上述强弱关系和结构洞理论的分析,并考虑危机情境下危机信息在人际问传播的特征,可以得危机信息人际问的传播主要是基于一种弱关系的成员问的连接,南于强关系和好友的存在,也存在结构洞现象,危机信息的人际间传播具有高度的聚集性和网络连通性。因此,本义假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危机信息人际传播也具有人际网络的特,网络具有结构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