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3 期(总第 797 期)科学咨询 课题研究67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7JSJG025)。作者简介:储海霞(1984),女,江苏东台人,常州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校的课程表是高等学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载体,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指挥棒。合理编排课表是一项基本又重要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高等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活动的“指挥调度表”1。高校课程不仅是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上课的依据,而且还对学校其他工作的统一安排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对落实教学计划、实
2、施高校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环节、稳定正常教学秩序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大学生的数量剧增,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学科专业也相对增多,各高校都面临着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问题,且目前高校校区适时扩建,存在多校区办学模式,导致高校课表编排工作越来越趋纷繁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才能编制出令师生满意的课表,以达到建立优良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当下急需认真研究并落实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表编排工作过程中,课表编排人员需根据新形势新需求,结合现有校情,统筹协调好班级、教师、上课时间
3、、课程、教学场所(教室、实验室、体育场等)五个制约因素,把握住高校排课的原则,科学、合理、高效地编制新形势状态下的高校课表,提高高校现代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艺术性,编制出合理合规的课表。一、高校课表编排的原则性(一)严格执行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高校要根据教学规律、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制定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高校在校生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获得知识,所获得知识再转变为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因此,高校课表的编排要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课表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而进行的具体工作规划。高校相关学院根据制定好的培养方案,当学期维护下一学期各
4、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添加修改下学期授课课程,包括课程类别、周学时、学分数、考核方式等具体信息;在教学计划完善的基础上,教务处根据维护好的教学计划参照生成下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学院在教学任务下达的基础上,具体安排课程教学任务,包括课程班级合并、课程教师输入、课程周次计算等工作;在诸上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方可进行课表的统筹编排。(二)调动教学主体积极性的原则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主体,学生是参与学习过程的主体。课表编排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和动力就是教师和学生,承载着教师和学生间的教与学,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的创造性、能动性。管理者需从学习认知规律、激发师生
5、积极性的角度科学地编排课表,从而适应师生的多方面需求。首先,课表编排要有利于教师授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授课时间要均衡,不能集中排课,以免超负荷工作,进而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效果。课表编排要在教室资源充分的情况下尽量使教师不同时段的同一门理论课在相同的教室,避免出现教师课间疲于找下一堂课的教室的情况。若任课教师有跨校区课程,要将同一校区不同课程相对集中安排,减少跨高校课表编排的原则性与艺术性储海霞,蔡永茂,沈洁(常州大学教务处,江苏常州 213164)摘 要:高等学校课程表是高校教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艺术性地编排高校课表,不仅可以保障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稳定高校的
6、教学秩序,而且还能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在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课表编排要综合考虑好各种教学因素间的互相制约关系,避免发生课表冲突,从而体现出课表的合理性、原则性以及艺术性,优化高校教学资源,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水平,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关键词:课表编排;原则性;艺术性课题研究 科学咨询 第 23 期(总第 797 期)68校区上课的地理路程。为满足新时期对教学理念的升华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各学科或者教研室全体成员在课表编排过程中要尽量保留部分统一不排课时间,以便集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其次,课表的编排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课业分布需均衡、文理搭配、动静合理及课程间隔合理。不同学科、不同教
7、学特点的课程要错落有致,不要将同个课程属性的课程连排在一起授课,以免学生听课疲劳,学习效率低下,产生厌学心理。但是,艺术类专业班级课程恰恰相反,其课程特色便是集中时段授课。美术类课程要求连续几周连上同一门课;音乐类课程要求在同一时间段以小课形式,一对一授课。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及授课特色,制订各有特色的排课方式,让学生能够上好课,并能高效地消化吸收课程体系内容。(三)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原则高校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场地资源、班级资源、师资资源、课程资源等。核准、规范这些基础信息资源是课表编排工作的基石,是巧妇下锅的“米”。场地资源包括场地位置分布、大小、性质(多媒体教室、活动桌椅教室、机房、语
8、音教室、智慧教室等)等信息;班级资源信息包括专业班级信息、总数、人数等;师资资源信息包括教师所属院部、职称、年龄结构、所学专业等;课程资源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性质、类别、学时、学分、考核方式等。只有全面掌握所有排课相关的教学资源信息,才能在排课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全局、合理安排,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教学管理者需要充分熟悉教学资源内容,分门别类、合理利用;特别是在教学资源尚不宽裕的情况下,要从排课角度减少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降低高校办学成本,提高高校办学效益,为新时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尽一份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四)合理设定课程优先级的原则排课的先
9、后顺序也是影响课表编排的重要方面,设置排课的优先级别是科学合理编排课表的关键所在。高效通识必修课程是在校学生必修课,多校区分布,涉及面广,学生人数多,师资相对紧缺,因此在安排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涉及班级多的课程,抓大头,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统一编排。排课的时间分布可根据课程性质考虑,上午时段安排的课程多为理论性课程,比如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等,下午安排实践类课程,比如实验课、体育课、选修课等。由于大部分班级教学任务重,上课时间安排紧张,高校通识选修课程可选择在晚上固定时间段集中授课。(五)课程安排不冲突的原则高校课表编排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课表编排的过程需要
10、考虑多方面因素,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冲突。目前,大部分高校课表编排是利用教务系统实现的智能排课,但由于高校自身资源、多校区分布、招生生源多而广等客观原因,教务系统难以实现“千头万绪”的优化自动排课;或者由于排课系统设置本身的局限性,往往会出现有些课程编排有误或者安排很不合理的情况2。因此,若要编排出令人满意的课表,不仅要依靠教务系统,还需要人工编排、实时跟进,且在课表初排后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检查,保障课表的合理编排。课表初排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系统出现漏排,上课周次、学时有误,教室、教师、各班级课表冲突,教室座位容量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一经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对其尽早处理,直至检查
11、无冲突情况。二、高校课表编排的艺术性(一)在统筹课表编排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课表编排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体地说,就是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了解师生的各种需求,分别从师生的角度和立场来考虑问题,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虽然排课系统可以实现电脑系统智能排课,但是智能排课不能全方位设身处地地为师生考虑,因此,课表编排仍旧需要教学管理工作者了解师生的各种需求,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使师生对学校有归属感,并积极主动配合管理者的相关工作,创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例如有些教师因为身体欠佳、怀孕或者年老体弱,排课时要将其安排在较低楼层授课,避免频繁
12、跨校区上课。有些教师因科研、挂职或者个人进修学习等原因需要集中授课的,在不违背排课基本原则和不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教学管理工作者要酌情安排教学任务,编排课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排课尽量安排在学期的前半段,而教学经验欠缺的新教师由于对授课内容把握度有待提高,尽量安排在学期的后半段,便于新老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当然,以人为本的课表编排,必须以遵守排课基本原则为前提。所谓“没有第 23 期(总第 797 期)科学咨询 课题研究69规矩,不成方圆”,要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需要依靠稳定的教学秩序。只有稳定的教学秩序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不出差错,进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二)因材施教,课表编排模块化,满足教学改
13、革需求教学需要创新,根据不同的生源条件因材施教。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生源分布广,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原本的自然分班授课模式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良”,生源水平的变化对教学课堂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级教学、教改班可以使基础差的学生打好基础,满足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使基础扎实的学生有机会获取更多、更新、更深的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创造条件。但这也给正常的排课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正常的课表都是以自然班的形式进行排课,实行分级教学和成立教改班打乱了自然班,课表必然存在班级冲突的情况,课表排课人员需要实行课表编排模块化,解决好课表编排中看似矛盾,但教学任
14、务实际实行又不冲突的问题。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比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涉及授课班级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可采取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者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班级联合教学,分配合理的教室,安排固定的上课时间。在固定的上课班级、上课时间、地点、已有师资条件下,进行ABC分班教学,进行大模块下再次分班排课。(三)课表初稿编排完成后,及时收集各院系部门的反馈,提高课表满意度根据课表编排的进度表,课表编排初期需征求各学院任课教师的课表编排需求;教学管理工作者在排课过程中,要备注好各学院相关老师的排课要求,尽量满足任课教师提出的合理需求,但凡事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会产生多个老
15、师要求冲突、或者课程排课冲突、不能同时满足排课要求的情况。因此,课表初稿编排完成后,课表编排人员要发布课表初稿,征求各学院课表初稿意见表,统一汇总意见。在班级课表允许调整范围内及时进行班级课表调整,与部分需求未能满足的教师进行沟通协商,编制“有温度”的课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任课教师的课程编排具有整体性、规律性,动一次课表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当部分任课教师因主观需求想调整到期许的时间段,但是时间冲突时,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合理的课表变更方案,供任课教师参考,在既能满足任课教师需求的同时保障班级课表的合理性。(四)课表编排过程中体现“留白”艺术,以便后期课程变动留足发挥余
16、地课表合理编排、定稿发布后,应具有“法律”效力3,任何人不可随意变动。但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临时状况,比如任课教师因伤病、婚假、公差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按课表要求上课;学校或教学单位重大活动需占用上课时间,法定节假日调、停课时,课表需要及时调整;个别专业班级因培养方案变更,需要添加新的教学任务。对于以上出现的课表异动情况,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前期课表编排过程中,要使上课时间整体安排错落有致、松弛有度,教学场所(主要是上课教室利用)系统排布,对上课时间和教学场所进行合理预留,亦即“留白”艺术。为后期课表调整留有发挥余地,老师进行课表变更及调课时才有可以调度的教学资源,保障课表编排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表变动之后,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教师、班级学生及物业管理相关人员,以免出现课表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教学事故。因此,在课表编排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均衡排课、疏密兼顾、合理调度教学资源是很有必要的。三、结束语课表编排是一项繁重复杂的调度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者唯有坚持课表编排的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排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