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docx

上传人:13****k 文档编号:48705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莫言是当代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他有很多作品,尤其擅长小说,透明的萝卜檀香刑等小说都是其中翘楚。莫言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意象审美,小说的故事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性,展现出强大的张力。小说檀香刑采取复调式的叙事形态,从人性角度诠释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在历史与现代,民间与庙堂之间搭建互为观照的桥梁,在不同的话语环境下寻找民间社会中的文化精神,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关键词:莫言; 檀香刑; 人物一、时代背景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展过程中,莫言的小说呈现出别样的审美世界源于民间,富有生命活力而又具有现代意义的民间叙事。许多评论家认为,早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就以一种“民间身份来表达民间乡土社会中的

2、人和事,表达自己源于民间的体验和感受。所谓“民间身份就是在创作中以民间的审美价值为取向,通过表达把自己完全纳入民间乡土社会中,“在认同民间的同时也认同他的根1确立创作的民间立场。莫言的民间文学意识源于他成长的社会环境,是一种在乡村民间文化的沃土中提炼出的成长体验,这种民间的本色的叙事方式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根本的叙事形态,由此也形成了创作上的独特风韵。莫言的创作擅长在历史/现在,民间/庙堂(政权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之间搭建互为观照的桥梁,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近年的长篇力作檀香刑是其民间叙事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与以往的创作比,莫言在民间叙事的根底上掺入非民间的多样化的叙事形态,构筑了一个复杂的叙事结构

3、,形成了一个多维的叙事空间,增加了文本阅读的张力,本文就此试作解读,以供批评。二、人物形象解读围绕着赵甲刽子手家庭的故事,小说侧重展开的是对中国传统“刑罚文化的描写。中国古代的“刑罚文化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它的把戏繁多的名目和施刑过程的种种繁杂而有序的程序及仪式,也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民族性格。赵甲就是这种文化的一个化身。他从小受到“刑罚文化的教育和刽子手职业的严格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培养了他独特的性格与心理,那就是非同寻常的阴鸷、冷酷和老到。“刑罚文化在他的手中成为一种高超的技艺,而他也把“刑罚文化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致。怎么样按照刑罚的要求去精致地杀人,在他看来是一门艺术,他在这种艺术中

4、获得了人生的满足。小说中特别写到他对于“凌迟这种刑罚的知识和醉心:“他记得师傅说,不管割多少刀,最后一刀下去,应该正是罪犯毙命之时。所以,从何处下手,每刀之间的间隔,都要根据犯人的性别、体质来精确设计。如果没割足刀数犯人已经毙命或是割足了刀数犯人未死,都算刽子手的失误。师傅说,完美的凌迟刑的最起码标准,是割下来的肉大小必须相等,即使放在戥子上称,也是不应该有太大的误差。这就要求刽子手在执刑时必须平心静气,既要心细如发,又要下手果断;既如大闺女绣花,又似屠夫杀驴天才的刽子手是用心用眼,而不是用刀用手割。把一种残忍的酷刑开展到近乎精致的艺术的程度,可见这种文化本身的阴鸷、冷酷和老到。赵甲作为这种文

5、化的一个具体的执行者,从身心两方面透露着这一文化所蕴涵的信息。诚然,刑罚从道理上说是对于犯罪的惩罚,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们已超出了惩罚的意义,而演变成为一种人类同类间特殊的杀戮和折磨,一种以同类的痛苦和恐惧为欣赏对象的游戏。这实在是“文化自身的一种异化。五四时期鲁迅等思想先驱们曾经把中国文化形容为一种“吃人的文化,他们在当时虽然矛头主要指向的是以礼教为主的“显文化,但如果联系“刑罚文化的实际来看,他们的这种形容似乎并不过分。中国的“显文化和“隐文化之间形成的这种反差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矛盾性。值得注意的是,檀香刑在这一点上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莫言在小说中一再写到,赵甲这些职业刽子手大都有

6、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行刑时一定要“把活做好、“把活做得地道。这不仅是让统治者满意,也是让群体的看客们满意。因为他们知道被这样一种精致的“刑罚文化培养出来的统治者和群众,都有着同样精致的欣赏口味。赵甲曾说:北京的看客们那可是世界上最难伺候的看客,他们懂得什么样的刑罚该用什么样的技艺去匹配。而刽子手的职责除了杀人外就是必须懂得怎样满足看客们的心理。为了满足看客们的心理,行刑便成为了一种表演,惩罚便成为了一种折磨。这种刽子手与看客的相互适应,正是对中国传统“隐文化心理的绝妙揭示。就这一点而言,我以为莫言到达了对传统文化表现的一个新的深度。他用锋利的刀笔切入到了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内部,从“隐文化的角

7、度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两面性、矛盾性、复杂性。在钱丁仕宦家庭的故事中,莫言着重切入的是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官场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载体,是中国传统的“显文化与“隐文化的一个奇特而绝妙的结合部。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矛盾性、复杂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融会与表达。在官场里,人们一方面是“文化的人,按照儒家的政治、伦理文化的行为标准和皇权官僚体制的制度要求,从事着种种外表的冠冕堂皇的官场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人“动物的人,遵循利益要求和欲望驱动的原那么,进行种种隐藏于外表的官场行为之后的“潜官场活动。前一种活动表达的是“官场文化中“显的特点,后一种活动那么表达的是“官场文化中“隐的内涵。檀香

8、刑写“官场文化,所主要着眼的是其“隐文化的内涵。它揭去了“官场文化用儒家政治、伦理文化所装扮的“显文化表象,切入到这一文化的内层,展示出由人的利益要求和欲望驱动所呈现的种种隐密的文化因素。钱丁是“官场文化的“显因素与“隐因素互相结合而又互相矛盾的封建官吏形象。就文化基因而言,钱丁是正统儒家文化培育出的标准官吏,但对个私欲的渴求又使他不可能摆脱官场“隐文化的制约。首先,在他身上表达着儒家文化的政治理想、伦理标准和价值追求。钱丁是“皇皇两榜进士,他曾有过当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理想,但因不谙官场之道而屈居下僚。对于袁世凯等人一方面谄媚洋人,另一方面又残害百姓的做法,他很看不惯,却无勇气像弟弟

9、钱雄飞一样挺身而出对抗官场的黑暗;甚至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官位,他不得不忍辱受垢,屈从于官场的腐败。这使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恼。其次,在钱丁身上也表达着中国官场的“隐文化特点。钱丁的内心世界同样是一个充满着七情六欲的世界,这使他一旦得了权势,也就必然运用这些权势去干一些满足个人私欲的事情。如为保住官位,不得不听命于上司和洋人的旨意,想方设法镇压了孙丙的起义;为使自己能有一个好前程,在京城走门路通关节,跑官买官;为满足自己的性欲,利用权势和魅力奸占孙媚娘在从事这些活动时,钱丁有矛盾甚至有自责,但在利益驱动和为官理想的两难选择中,他还是选择了前者。儒家的政治、伦理理想同实际的为官之道的矛盾,是一个一直

10、困绕着中国传统官吏们的怪圈。檀香刑对于中国传统“官场文化特点和“隐文化内涵的揭示,除了钱丁之外,另一个关键着眼点是对于袁世凯的描写。这本小说并没有全面写到袁世凯的官场活动,只是重点写了袁世凯在处理高密县孙丙起义这一事件中的机谋和权变。他对于洋人心思的揣摩和迎合,他对于高密县令钱丁的软硬兼施,他对于退休还乡的刽子手赵甲的巧妙利用,他对于手下军官的利益拉拢和酷刑震慑的治军手腕等等,这些都极为生动地显示了袁世凯驾驭权术的能力和洞悉官场文化的老到。与袁世凯相对应,莫言还写了奉行儒家政治、伦理理想但不谙官场“隐文化内涵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的悲剧。这种比照描写,实际上显示了莫言对于中国传统“官场文化

11、的一种认识,那就是“显是外表的,“隐是内里的;“显是理想的,“隐是实际的;“显是失败的,“隐是成功的。正是官场“隐文化的这种内里性、实际性、成功性决定了中国传统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也决定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的黑暗与腐败。三、结语当然,一个作家对于历史生活切入的视角以及他对这一历史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主要还是通过他对于作品的整体构思表现出来。为了表现其文化批判的意图,莫言在这部小说的构思上表达了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采用了以表现民间文化为主,刑罚文化和官场文化为辅的结构原那么,以孙丙的“猫腔戏、义和团起义、檀香刑为主线索结构小说;二是利用叙事视角的变化,把现实与魔幻结合起来构成其叙事情节,形成一种多声

12、部的叙事结构;三是利用给人物的命名,尽量使人物符号化,以此来表达人物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之所以采用以民间文化为主,刑罚文化和官场文化为辅的结构原那么,我想,莫言大概是出于他对文化批判的历史客观性和文学视角的主观性如何更好结合的考虑。要揭示中国传统“隐文化所包含的那些消极内涵,到达文化批判的目的,但又不能抹杀在这一文化中客观存在的那些积极因素,从而完整地表达中国传统“隐文化的特点,这就需要一种艺术的整体性的把握。毕竟在小说所涉及的这三个“隐文化层面中,民间文化是最能保存那些积极内涵的地方,是最能为民族生命力留下一些传统的地方,也是最让莫言那颗维系着乡土和民族情结的心灵不能忘却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

13、,檀香刑尽管文化批判的意图很重,但其精神主调却同他以前的小说具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意在高扬一种积极的民族精神,意在发现一种富有血性和生命力的民族传统。在批判中有保存,在保存中进行批判,这正是莫言这一代现代作家对待传统的态度。说到檀香刑中主要人物的命名,人们都会注意到莫言使用的一个有趣的手法,那就是使人物的名字具有“泛符号化的特征,如赵甲、钱丁。至于为什么给人物采用这样的命名,莫言自己没有解释。但没有解释并不等于没有意图。我猜测,莫言的这种做法大概也是基于更好地表现小说文化内涵的设计。一个人物,没有实际的名字,只有一个宽泛的符号化的名称,这说明这个人物并不是历史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而是一个文化群体

14、的代表,一种文化方式的象征。这样,人们在阅读檀香刑这部小说的时候,就不仅会注意到人物性格这些只属于个体的因素,而更会注意到由人物所表达出来的那些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文化内容,那些包含着群体的民族文化性格的历史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檀香刑绝对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具有文化象征意味的小说。参考文献:1 范摅骊.虐恋和仪式檀香刑民间书写的两个向度J. 文学界(理论版). 2023(08)2 孙延民.论莫言小说创作的民间姿态D. 山东师范大学 20233 曹金合.刑罚文化的解构性抒写谈檀香刑的反讽艺术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05)4 苏忠钊.论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生命意识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工作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