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年度课题;项目名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项目名称: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构建研究;项目编号:。面向赋能教育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计算机思维人工智能”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课题;项目名称:人工智能视域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路径研究。作者简介:肖乐(),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教学,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探究肖 乐,钱振江,夏 瑜,严 卫,乐德广(常熟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常熟理工学院借助项目平台优势,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合作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文章研究表明,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构建中美学分互认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教学内容、成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优化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为探索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提供新思路。关键词: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学分互认中图
3、分类号:文献标志码: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江苏省是率先开展并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省份,为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积极推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常熟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是一所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贴近区域经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制定“应用定位,品牌创建,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学习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的“”特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美
4、国 威 斯 康 星 大 学 欧 克 莱 尔 分 校(,以下简称)开展了 人才培养计划。目前,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已经成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在江苏的重要实践基地。两校加强合作办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办学层次的优化发展,构建科学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软件工程专业率先成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国际课程实验班。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于 年,有超过 年的建校史,是美国一所典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的计算机科学系(,以下简称“”)重视学生应用实践,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计算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常熟理工学院计算
5、机软件工程专业与 计算机科学系合作双向交流项目,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联合科研、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为学生获得中美双学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构建中美学分互认课程体系 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由常熟理工学院与美方大学共同合作制订培养方案,融合两校优势课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科技人才.,程,在语言强化、来华授课、教学研讨、共建课程等方面促进中美教育资源共享,以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为着力点推动专业建设,强调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学生按中美大学联合制订的培养方案,如图 所示,第一至第三学期在中国学习,包含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出国前每学期开设 语言必修课,采用双语
6、授课结合全英文授课形式,增加学术写作课程,从语言能力、文化思辨和专业应用的角度,构建培养跨文化专业交流能力,美方大学定期派教师来校进行教学;第四至第七学期赴美学习两年,继续国外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适应国外教学模式,开阔国际视野,优化专业课教学,拓宽专业课口径,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合作沟通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第八学期返回中国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合计修满.学分(或通识课程满足 课程多样化标准减免相应学分数),所修课程符合中美双方学位和毕业要求,同时获得常熟理工学院和美方大学学士学位及常熟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所获得的文凭和学位均为中美两国政府承认。图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学分
7、互认课程体系.交叉融合专业课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软件工程、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学生在国内 完成 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国外 完成其余 门专业必修课程,总计 学分,两校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都包含实验,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学分比例如表 所示。表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类别学时数学分数讲课实验实践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通识教育平台通识基础(固定)必修.通识基础(动态)必修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必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周合计.课内理论教学学时合计 实践教学学分占比.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科技人才.
8、,常熟理工学院为刚开始接触编程语言的学生开设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每周安排 学时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培养编程思维和基本技能。经过一学期编程训练,学生基本能编写代码,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学生赴美后,开设的编程语言是针对有一定编程能力的学生,每周安排理论课 学时,实验 学时,进一步研究现代编程和编程范例的构建块,强调学生如何学习新的编程语言,培养编程综合能力。学生在国内完成软件工程 的学习,开设了软件工程 的专业选修课,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软件工程原理应用于整个学期开发的软件项目,每周安排讨论 学时,实验 学时,学生分小组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为客户进行设计、实施,测试和交付软件
9、产品。有部分计算机专业教授还具有生物、化学、法学、信息学等不同的博士学位和教育背景,更有利于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教学,实验内容也变得更丰富。.成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学校借鉴美国“威斯康星思维”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改革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 合作成立中美“信息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研中心,定期举办和轮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参与中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通过研究中心,开展中美两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连续 年,由学校教务处主办,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新生 程序设计大赛。每年都
10、会有近 名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新生报名参与,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率达到,如图 所示。比赛采用 赛制,系统实时排名,竞赛语言包括,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计算机编程应用水平,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比赛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收获,也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适应国外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图 新生程序设计大赛参赛者学院分布情况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大部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赴美后,计算机专业也为学生配备了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和实验小组讨论室,课上教授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课后致力于与学生合作开展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电脑安全、计算机图形学、模型的计算机编程等不同
11、的项目。此外,作为毕业的要求之一,每个 计算机专业学生至少参加一场国际 大学生编程竞赛,为今后继续深造学习增强自信心。.优化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 优质的评价体系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中美联合培养方案中融入跨文化通识课程和美国创新实践课程,中美教师合作优化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照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为课程评鉴体系,加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项目化”教学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科技人才.,为主线,重视学生应用实践,强调过程化教学,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小测试()、作业以及实验项目()。课前安排小测试,目的是检查上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这样既起到签到作用又实时掌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验项
12、目()通常是完成一个阶段教学后,安排在课后要求完成一定难度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成项目后要求提交项目报告,写出如何实现项目要求的详细步骤,以及用户使用后的反馈评价等内容。目前,学校专业课按课堂表现成绩()平时小测验()实验作业()实验项目()等环节,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综合、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增设翻转课堂,项目采用分小组讨论,小组之间互相测试体验,增加口头演讲、撰写报告等环节,让学生在课程实践学习过程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打造有特色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学校每年定期举办中美开放日、文化讲座、学术沙龙、科研论坛等活
13、动,营造中美文化交流氛围。学生赴美后也会主动加入 的各种社团及活动。例如,中美软件班学生加入“守望先锋()”电竞队伍,和队友一起打训练赛、联赛和友谊赛。学生感言,加入电竞队伍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共同点的认识,与不同国家队友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提高英语水平。每年举办一次国际诗歌朗诵会,学生朗诵中国诗歌、地方童谣等表现形式,将中国文学通过美国校园展示给世界。.培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学校鼓励每一位中美班同学赴美后积极参加 举办的校园特别活动 年度研究与创意庆典 (),该活动是给 的学生创造向学术界展示他们学术研究与创意成果的机会,研究成果用海报、口头演讲、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中美软件工程学生进入
14、学习,短短一学期时间,就有学生跟随导师 共同完成研究课题和调研项目 。学生通过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处理数据,研究打造智慧城市有关的数据挖掘方法并在 大会上作报告分享研究成果。也有学生加入学院或其他教授的科研团队,这是国内本科生少有的科研机会,在研究过程中结识不同国家的同学和老师,积累经验的同时提升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培植国际视野师资队伍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只有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才能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学校牵头成立了“江苏省中美大学双向交流平台”,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技能。每年选派访问学者赴美研修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并邀请 教师来华参与
15、教学授课与培训,探讨前沿专业知识,形成中美教师长期互访机制,鼓励中美教师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学术保障。.搭建平台可持续发展 常熟理工学院中美 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给学生带来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年赴美学生中 名获得中教国际未来精英奖学金。学生通过相对灵活的项目制度和学习方案体验不同的学习文化和环境。受访的毕业生中,以上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美期间参加 举办的学术活动、创造活动以及专业发展活动,的学生积极参与导师项目并获得科研项目奖学金以及美方大学的各类奖学金。中美学分互认项目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美国本科学位可以
16、申请到国外更高层次学校的研究生。目前有 以上毕业生就读美国前 位大学或全球前 位大学硕士,多数学生进入知名企业工作,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行与企业“双元”主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学院和地方企业构建 联盟,满足企业对于软件技术与人才的需求,并对接地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共建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真实环境与真实数据“双真”训练,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双源”学习,打造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方法训练,优化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双创”活力,提升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科技人才.,结语 应用型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常熟理工学院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校的交流合作,探索培养新时代具备技术开发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特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紧扣“应用型”办学定位,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模式,提高师资力量,打造“双高型”国际化师资队伍。经过 多年的努力,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 项目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